•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甘肃静宁县博物馆馆藏玉器价值述论

    时间:2021-07-12 16:04: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华玉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静宁县博物馆珍藏的大批古代玉器特色鲜明、品类繁多,以“静宁七宝”为主的齐家玉器是我国西北早期青铜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关注和重视,有利于进一步探究齐家文化特征,齐家玉器价值、地位,中华玉文化起源、发展、传播等问题。
      [关键词]静宁县博物馆;齐家文化;“静宁七宝”;玉礼器体系;东玉西传
      [中图分类号]K87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6-0013-02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的美誉,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一体多元、光辉灿烂,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北地区不仅是中华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并且发挥着沟通东西玉石文化传播、交流的中介作用。甘肃静宁县博物馆珍藏的古代玉器品类繁多、特色鲜明、体系完整,长期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和重视,是研究西北玉文化最为直接、珍贵的实物材料。
      一、早期西北玉器的发展
      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7000年的辉煌历史。史前玉器是远古先民制作石器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并筛选“美石”制作而成,其发展历史可追溯至距今60万年以前北京猿人时代。早在旧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就已经认识并利用石英、玉髓、玛瑙、透闪石、蛇纹石等广义玉石制造工具。
      到新石器时代,石器制作水平和技术有了很大提高,人们逐渐利用石器制作过程中琢、磨、切、钻等工艺技术进行玉器制作和加工,玉器开始大量出现。甘、青地区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生产工具性“玉兵”和装饰美身性玉饰,体现了早期西北玉器基本特征,为齐家文化玉器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的象征意义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渐由美的象征发展为神灵的代表或化身,并与古代祭祀、原始宗教信仰紧密结合在一起,玉文化因此成为早期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之后,齐家玉器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二、齐家玉器与“静宁七宝”
      (一)齐家玉器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向青铜时代早期过渡性的考古学文化。根据考古碳测年代数据,齐家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630年前后,大致相当于中原夏王朝和商代早期。齐家文化区域分布广泛,以今甘肃中西部及青海东部为中心,东起泾、渭流域,西至河西走廊东部、湟水流域及青海湖畔,南抵白龙江流域,北达内蒙古西南部及宁夏南部。
      长期以来,齐家文化以其独具特征的陶器和大量出土的红、青铜器为主要文化特征而闻名于世。然而,齐家文化遗址出土有一批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种繁多、工艺精美的玉器,反映了我国早期西北玉石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产生数量众多、质量精美的玉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
      首先,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时期玉器的出现和发展,为齐家玉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甘、青两省境内蕴含的丰富玉矿为齐家文化先民创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玉器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再次,在距今6000年前东玉西传的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于东部沿海的玉器逐步进入中原地区,形成龙山文化时期的玉礼器组合的体系性制度,并通过中原王权的辐射性影响力进一步传播到西北地区,齐家文化颇受其影响,形成玉礼器体系发展的辉煌期。
      甘肃省静宁县境内齐家文化遗址分布广泛,出土了大量精美玉器。这些玉器制作精美、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体系完整,按其功用划分包括礼器类、工具类、装饰品类等几大类型。礼器类主要有璧、琮、圭、璋、璜、戚和钺等,工具类主要有斧、镑、镰、铲和凿等,兵器类主要有刀、矛、斧和铄等,装饰品类主要有臂饰、管饰、牌饰及众多动物型雕件。
      李店乡店子村出土的青绿玉铲,质地为和田玉,色呈碧绿,体为薄长方形,下端双面弧刃上有使用痕迹,近顶端单面钻三孔,是静宁齐家工具类玉器的典型代表。贾河乡王家坪出土的玉钺,质地为鸳鸯玉,双面弧刃上有使用痕迹,中上部双面对钻一孔。这两件玉器均磨制精细、边棱规整、体表光洁,采用钻孔技术。由此可知,齐家文化玉器加工技术较仰韶、马家窑文化时期有很大提高,切割、钻孔、磨光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二)“静宁七宝”
      在甘肃静宁县出土的齐家玉器中,真正能代表我国西北早期青铜文化玉器发展最高成就的是长期以来备受文物考古学界推崇的“静宁七宝”,现藏于静宁县博物馆。
      1984年,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村民挖出了一个齐家文化祭祀坑,从中出土了“三璧四琮”,其选材之精良、纹饰之朴美、器形之硕大、工艺之高超令人叹服。“三璧”尺幅大而罕见,直径27.3~32.1厘米,质地近似和田青玉,色泽青碧,边有沁蚀,表面光洁,但厚薄不匀,肉部保留切割痕,中间好孔单面钻成,比较规整。其中青玉璧直径27.3厘米,好径6.3~7厘米,厚0.78厘米。青灰色玉质,体含黑色和糖色,边缘有白色沁蚀,扁平圆片状,周缘不甚规正,中心孔为单面钻,孔径两面大小不一。通体磨光,器型较大,制作规整。
      “四琮”高12.8~16.7厘米,宽7.2~8.3厘米,质地近似和田青绿玉,均外呈方柱体,内穿对钻圆孔,两端突射,射口平齐而圆。其中蚕节纹青玉琮最为珍贵,中部凸出四棱,棱角磨圆,浮雕四组蚕节纹。此琮玉质纯净,莹泽细润,切割平匀,圆方有度,工艺精细,纹饰精美,充分展示了齐家文化治玉工艺的高超水平。其高超的工艺、精巧的制作,充满了幻想和神思,堪称齐家玉器之极品,备受学术界广泛关注,是研究齐家文化社交、宗教、礼仪的代表性器物。1996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认定,蚕节纹青玉琮为国宝级文物。
      杨伯达先生高度评述了静宁县治平乡后柳沟出土的这一批制作精美、工艺高超的玉器,认为蚕节纹青玉琮是当之无愧的“齐家文化最优秀的玉琮”,并将“三璧四琮”称为“静宁七宝”。

    推荐访问:静宁县 甘肃 馆藏 玉器 博物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