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述论

    时间:2021-07-11 12:02: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主要有:坚持以人民根本利益为重,赢得民心;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调动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领导国统区群众运动,形成“第二条战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可以说,党的群众路线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关键词]解放战争 群众路线 理论与实践
      从1945年8月到1949年9月,这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的重要阶段。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悬殊。当时,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以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地超过共产党。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时,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为430万人,装备精良,并且有美国的支持。而人民军队的总兵力仅为120多万人,装备很差,物资上得不到外援。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国民党当局气焰嚣张,扬言要在3到6个月内消灭人民军队。在这种情况下,人心向背是最关键的。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也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的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1]p1246解放战争的历史,证明了这一判断。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党领导人民军队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了国民党反动派,解放了全中国。
      一、中共力争和平建国,赢得民心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性因素。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是人心所向。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得以休养生息。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这一根本愿望出发,提出和平建国的主张,制定各项开明政策,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与之相反,国民党推行内战和独裁政策,丧尽民心,终被人民抛弃。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胜利、国民党必然失败的结局。
      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建国,做了大量工作,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抗战胜利后不久,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時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渴望,顺应了历史潮流。针对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经认真分析研究,决定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重庆谈判,力争实现国内和平,同时拆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面目,以教育人民。8月28日,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亲赴重庆,充分显示出共产党谋求和平的真诚愿望,受到各阶层民众的热烈欢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毛泽东是“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抗战胜利后,“我们再能做到和平、民主和团结,这岂不是国家喜上加喜的大喜事”!
      为了使重庆谈判能够获得进展,中国共产党就解放区政权和军队问题先后多次作出让步,充分表示出争取和平的诚意。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国民党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对于重庆谈判的意义,毛泽东给了很高评价,他在10月17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1]p1159。事实确是如此。在此之后,国民党进行的一系列内战行动,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等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共产党则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支持,牢牢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在这篇《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中,毛泽东还提出了一个有关党群关系的著名论断:“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1]p1162党和人民的关系,就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这种十分形象的比喻脍炙人口,成为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为几代共产党人所铭记和遵循。
      全面内战爆发后,党的群众路线得到极大发扬。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保护人民利益的措施:发展解放区生产,实行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减轻解放区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掀起土地制度改革运动,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领导国统区的群众运动,彻底孤立国民党反动派;开展整党运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运用诉苦、“三查”“三整”的方式进行新式整军运动,使得人民军队万众一心。党的政策在执行中显示出巨大威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获得了人民群众“一边倒”的支持。人民解放军的凯歌行进,再一次印证了人心所向、泰山能移的朴素真理!
      在中国共产党一步步赢得人心的同时,国民党却在一步步失去人心,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最终丧失政权。
      历史地看,抗战胜利之初,国民党和蒋介石还是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国民政府收复台湾、东三省和还都南京等战胜国之举,在当时民众的心目中,蒋介石是“抗战领袖”“民族英雄”,其威望一时间达到顶点。然而,这种光环很快被国民党和蒋介石种种反人民的行径所销蚀殆尽。
      其一,国民党政府的掠夺性接收,激起各阶层民众的极大不满。抗战胜利时,沦陷区人民曾对国民党政府抱有很大希望。然而事实却如人民所说的,“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在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政府各级接收机构和官员竞相抢掠,抢位子、金子、房子、车子、女子,被老百姓讥讽为“五子登科”,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腐败堕落。对此,负责经济接收的重要人物邵毓麟曾向蒋介石当面进言:“像这样下去,我们虽已收复了国土,但我们将丧失了人心!”[2]p76
      其二,假和平、真内战的反动伎俩每暴露一次,蒋介石在民众的心目中威信就大跌一次,直至完全丧失民心。1945年8月,蒋介石连续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但当中共代表团真的来到重庆时,国民党根本没有任何准备,拿不出一点意见。国民党代表张群在谈判桌上尴尬地承认:“我方事前党内并未有任何讨论,也未准备任何方案与中共谈判。”这样,国民党的虚伪和阴谋显露于世,人民开始失望。《双十协定》签订后,人民以为从此可以过上和平的日子。但是,国民党很快撕毁协定,走上内战之路。这样,又一次大失民心。当人民反对内战时,国民党却使用暴力镇压,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和“李闻惨案”。这些举动,使人们对国民党政府的信任更加丧失,开始转向政治上厌蒋、反蒋。

    推荐访问:解放战争 群众路线 时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