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毛泽东的工业化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作用

    时间:2021-07-10 12:0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开辟的,但也与毛泽东有着密切的联系。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实践经验以及在实践中取得的物质基础和理论成果,为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毛泽东 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工业化建设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理论。正是这次探索中积累的物质技术和丰富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为中国工业化跻身世界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过程
      1.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年社会改革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内社会情况基本稳定。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定了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和总方针。这条路线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三大改造为两翼,两者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关于如何实现国家工业化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通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方面进行反复权衡后,决定仿照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党中央在制定“一五”计划时选择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有其历史必然性。其一,国际形势的影响。新中国诞生之时,世界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正处于尖锐对峙之中。中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必然站在社会主义阵营,在外交上对苏联实施“一边倒”政策。这使党中央在选择工业化道路时会优先考虑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其二,苏联以重工业为核心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仅用十多年的时间,就成功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先进工业国的飞跃。苏联的成功范例对党中央选择工业化道路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其三,中国工业的落后面貌。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差,工业总产值只占社会总产值的10%,而在工业生产总值中,重工业只占26.4%,钢产量只有15.8万吨。为奠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使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在选择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党中央必然更倾向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1953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正式开始了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建设。借助苏联的156项援助项目,我国建立起一批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工业。“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为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物质技术支持。但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基本照搬苏联工业化模式,自己探索的东西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后来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顺利发展。
      2.以苏为戒,走以钢为纲的工业化道路(1956—1959)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暴露了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促使毛泽东学习苏联经验思想的转变。毛泽东明确提出对苏联的经验和模式“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1]P41。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苏为戒,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并将其作为首要关系加以强调。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1]P24。因为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1]P25。《论十大关系》一文,基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经验,论述了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问题,以期通过协调农、轻、重三者关系,促进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道路的快速发展。这一思想的提出迈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性一步。同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大会提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使我国尽快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八大会议还通过了有关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二五”计划仍然以重工业为工业建设的核心。八大制定的路线和方针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建设指明了方向。
      然而,由于八大后出现的冒进思想的影响,“二五”计划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了严重冒进倾向,许多计划指标大幅度提高。从1958年开始,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民大炼钢铁运动,我国开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化道路。
      3.“大跃进”失败,反思农轻重十大关系(1959—1962)
      由于1958年以来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不切实际的钢产量指标,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毛泽东认真反思总结了这次运动的经验教训,深化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对农轻重关系作了重新阐述。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提出:“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现在是否提农、轻、重?要把农、轻、重的关系研究一下。过去搞过十大关系,就是两条腿走路,多快好省也是两条腿,现在可以说是没有执行,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执行。过去是重、轻、农、商、交,现在强调把农业搞好,次序改为农、轻、重、交、商。这样提还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并不违反马克思主义。”[2]P78毛泽东关于国民经济发展要以“农、轻、重”为序,并注意综合平衡的思想对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具有长久意义。
      1959年底到1961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将中苏两国的工业化道路进行对比,提出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一切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共同规律,斯大林把这个规律具体化为优先发展重工业,过分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增长,忽略了农业的发展。而我国则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工农业并举。毛泽东通过这两者的比较,突出了中国工业化模式的优点和特色。

    推荐访问:奠基 工业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索 道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