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

    时间:2021-06-29 20:0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今天,可以说无处不涉“外”。 随着各国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翻译作为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翻译的灵魂是译者。因此,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的回顾,研究中国译者在不同时期地位的变迁,以帮助译者更深刻全面的认识翻译这门学科以及在翻译中的恰当地位,以促进我国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译者地位;翻译理论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5.054
      在中国有记载的翻译历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每次翻译高潮的出现都印证了中国译员地位的变迁。夏商周时期,由于疆域宽广、交通不便,对外交往需求较小且仅限于边域满足的交往,译事便只是时有时无的事情。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持续时间长,但它仅仅只是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教义统治人们的工具。由于明清时期的翻译都是在忠实性原则的指导下,译者并无太多发挥。新中国对外开放之后,吸取西方的当代翻译思潮,我国译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近三十年,我国译者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由隐蔽走向彰显。因此,我们更应该全面认识译者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我给翻译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卑微的仆人”——我国最早翻译时期译员的地位
      大概早在远古时期, 我国就有了传译之事。《礼记-王制》篇里就曾记载过通译言语的人。但由于当时中原文化高于边域民族,所以翻译之事只限于言语的沟通,也就是现在的口译。在夏商周时期,我国与四邻的友邦使者交往很频繁,译者在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而,在最早的翻译时期,译者地位的低下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三国韦昭注:“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象胥之官也。”(舌人、象胥皆指远古时期中原王朝与边陲民族交往时,负责的传译人员。)胥,古代指官府中有才智的小吏,又名胥吏,有点类似现代的秘书。因此,当时的译者地位低下,仅是卑微的仆人。
      二、“正统文化的搬运工”——以佛经翻译为主的第一次翻译高潮下译员的地位
      我国翻译史上第一次翻译高潮产生于汉,盛于唐,延续至宋,以佛经翻译为主,历时一千年多年。由于佛经翻译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因此逐渐进行了有组织、有系统的翻译活动,还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标准,设立了官方的议事机构。尤其到唐朝,由于对外交流的空前繁荣,需要大量的佛经翻译者,唐朝对译者的重视大大加强。在《新唐书》中就曾记载,为了译者设立了专门的官职,因此这表明译者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而且在第一次翻译高潮下产生了四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但是,佛经翻译实质上是统治阶级利用佛教的教义统治人们的工具。因此,翻译只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正统文化的搬运工,更遑论译者的地位。
      三、“原文的复制者”——晚清民初时期译者的地位
      我国的佛经翻译在北宋时期已基本结束。明清时期,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科技落后,国势日渐衰落,乃至列强的侵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不甘于落后被欺,大量引进西方的科技著作,以此推进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想努力改变落后挨打的现状。因此,随着当时社会的需要,大量的西方科技著作被翻译出来。到“五四”时期,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让很多有觉醒的中国人意识到仅仅引进科技著作远远不能改变现状,只有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思想,才能改变中国的落后挨打的情形。因此,那时的中国对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的需求巨大,大量译作被翻译出来。而且,还出现了林语堂、胡适等伟大的翻译家。然而,不管是明清时期的科技翻译,还是“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它们都求能准确的达到学习的目的。因此,在这个目的的牵动下,忠实于原文是译者最重要的翻译原则,译者仅仅是原文的复制者,没有发挥的空间,并无太多地位可言。
      四、“长风破浪会有时”——新中国成立后译者的地位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向前发展的,译者地位的变迁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当代翻译史以“文革”为分界线,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中国人民革命地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和文化事业的成长一起,我国的翻译事业也迅速发展,成立了我国最早的翻译工作者组织——上海翻译工作者协会。这说明当时我国译者联系日益加强,译者主体性地位得到提升。但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我国建国初期翻译的目标语主要是俄语,英语及其它的语种翻译极少。
      “文革”之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西潮的引进,在翻译界也出现了大繁荣的景象。20世纪70年代,当时西方翻译界出现了文化转型。最具影响的是 “操纵学派”的代表人物勒菲弗尔。他的理论呼声,为译者主体性的“合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相对于西方翻译界对译者地位提高的大力推动,中国的翻译界在我“文革”后的一段时间做的更多的是引进,并慢慢接受西方理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思想的大大解放,我国在吸取西方当代翻译观的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体系。《20世纪中国翻译史》的出版,无论是国内论坛还是国际论坛都引发了轰动。此书展现了翻译家们对翻译这项伟大事业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尤其是最近《翻译官》的热播,也说明了译者地位逐渐从隐形走向彰显。
      五、结语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加强,翻译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桥梁,译者是翻译的灵魂,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从隐蔽走向彰显,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译者全面认识其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译者地位的提升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事物都是在变化中向前发展的,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地位的提升正是其发展的结果,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张扬。然而,在消解了原语文本终极意义的同时,也容易将译者的地位提得过高,矫枉过正。因此,翻译作为中介,译者作为掌舵者,既不应该是卑微的仆人,搬运工,毫无主见;也不应该是叛逆者,抛开原作,狂妄自大。
      参考文献:
      [1]马祖毅. 中国翻译史[M]. 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罗新璋. 翻译论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2.
      [3]付东. 论西方翻译史上译者地位的变迁[J]. 学术交流,2009(8).
      [4]苏艳飞. 译者地位在翻译史中的体现[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5).
      [5]龙佳红. 从边缘到中心——对译者地位的思考[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4).
      [6]孙乐. 浅谈中国译者地位变迁的历程及其原因[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

    推荐访问:译者 变迁 看中 地位 中国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