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浅谈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1-06-26 12:02: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应高度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在剖析大学生弱势群体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弱势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1-0010-03
      
      目前,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影响了大学生弱势群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人们的普遍关注。
      一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成因
      1.社会的原因
      社会大变革所带来的竞争、挑战和社会生活的急速变迁,使当代大学生处于思想、认识、信息负荷过重状态,难以在校园和社会中准确定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容易使其陷入认知和心理的误区;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逐渐侵入校园,而大学生的价值理念尚未完全确立,对一些社会问题的辨析能力不够,时刻影响、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观念,引发了大学生价值取向、思维理念、人生态度、行为方式等一系列改变,对社会文化、人生目标认识出现错位,如果不及时引导,将使其逐渐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陷入认知误区,形成躁动、功利、贪婪、冷漠等畸形心理,甚至出现一些极端行为方式。
      2.家庭的原因
      从家庭经济来看,农村贫困户、城市下岗失业者等特困家庭由于经济收入微薄,几乎无力负担子女的学杂费甚至生活费,其子女求学不得不承受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和沉重的精神负担,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自卑,从而导致自我的多疑、敏感、自我压抑或自我封闭;从家庭教育方式来看,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其成长大包大揽,忽略了对其子女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独立意识较差,面对大学生活,缺乏自主的能力,学习跟不上,产生巨大压力,担心父母的责骂,学习成为沉重的负担,出现莫名的焦虑、心理失调等现象;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宠爱、纵容,放任其为所欲为,使其形成了蛮横、散漫的不良习惯;从家庭关系来看,长期不和睦的家庭环境很容易造成子女性格上的畸形发展,使他们陷入苦恼、愤怒、恐惧、失望、悲观、厌世之中,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了一层阴影。
      3.学校的原因
      高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给予了充分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危害及社会影响认识不够,配套措施欠完善;对社会变革时期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新特点和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教育手段较单一,教育方法陈旧,不注重分类教育,常常“一锅煮”,思想政治教育只堵不疏,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缺乏对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挫折意识等的教育和培训,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的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使一部分学生在交际、竞争、就业中信心不足。
      4.学生自身的原因
      个别学生由于自身缺乏必要的调适能力,不能及时适应与高中差异很大的大学校园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学习效率急剧降低,学业成绩也极不理想,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自信心急剧降低,在心理上感觉自己“低人一等”,厌学、逃学,产生“学不好不想学、不想学学更难”的恶性循环。另有学生由于对高校专业不甚了解或屈从家长意愿,由家长包办决定了所学专业,使学生进入大学了解了专业特点后,由于对专业的不喜欢而产生反感和排斥,甚至对所学专业厌恶之极,对生活学习失去动力和目标,导致学业存在困难。一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与身边的同学、老师日常交往中存在羞涩、笨拙、尴尬、局促不安等异常行为;另有一些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调适和经受挫折的心理素质,缺乏正视困难、面对波折的危机意识和应对挑战的竞争意识,依赖性较强,自立能力较差;个别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强,但心胸却相对狭隘,在实际情况与自身期望存在差距时,不能及时调控自我,从而导致在个人情感、心理和认知方面与社会正常认同状态发生偏离,出现障碍;极个别学生因为身体缺陷原因,导致产生悲观、伤感和自卑感。
      5.应试教育的原因
      应试教育是一种知识灌输的教育,知识教育对智力发展非常重要,但知识教育不是智力教育。应试教育忽视了开启人智慧的智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课本上的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以在考试时获得高分,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些教育内容和方法是否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发展的需要。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有悖于个性品质的培养。另外,应试教育强调,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注入式”和“满堂灌”,无形中压抑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各种想象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的发展。
      6.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原因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良莠不齐,专业出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少之又少,大多缺乏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一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正确认识,把教书看成是谋生手段,对学生情感投入较少,急功近利,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败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形象。教师职业道德滑坡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不但没有做到言传身教,而且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有的教师奉献精神萎缩,名利之心膨胀,丢失了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胸怀和品格;有的教师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向学生或家长索要财物,要求或暗示学生家长办私事、牟私利,使教师的社会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坏。教师的不良言行不仅动摇了学生的道德信念,而且使学生对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抵触和逆反心理。
      二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帮困扶贫体系
      经济贫困是高校“弱势群体”问题的总根源,应将建立帮困扶贫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1)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政府主管教育部门申请特困生资助经费,建立资助高校特困生专项基金;(2)成立“济困扶贫”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物质帮贫;建立党总支、团总支、团支部为一体的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将工作细化、具体化;(3)完善“奖、贷、助、补、减”措施,建立多渠道扶助特困生的机制;(4)动员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建立各种“爱心基金”和保险基金,学校可与企业等建立“供需协定”,优先推荐特困生等等。
      2.辩证看待“弱势群体”弱中之强,树立榜样
      高校“弱势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产物,并非其自身“弱势”,不应有思想包袱和自暴自弃的念头。他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了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有一技之长,有能力改变弱势地位;他们较一般大学生有战胜命运挫折取得成功的经历,心理承挫能力强,有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对自身、家庭、社会有更强的责任意识。
      3.加强人文关怀,进行心理辅导
      注重加强对弱势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人、理解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平等待人,这有利于帮助解决人的思想困惑与矛盾,疏导情绪,保持心理平衡和内心和谐,培养大学生宽容豁达、勇于创新等人格品质,培养他们和谐的人际关系。

    推荐访问:弱势群体 浅谈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