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问题探究

    时间:2021-06-20 04:02: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界定出发,将人的主体性与网络道德实践理论相结合,通过对网络时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分类探讨和研究,力求从教育模式这个主要方面为高校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提供有效并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时代 大学生 主体性 道德教育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界定
      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所指向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在高校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一般是处于18到25岁的青年大学生。这个时期是引导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自觉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主体性发展阶段。在大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大学新生都会经历一个“迷茫”的转折期,即当他们进入大学后,从原来属于高中生活的“小圈子”走向了在更接近于社会生活的“大圈子”,而这个“大圈子”就是他们的大学生活。这个时期的学生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同时思想还比较单纯,在面对各种社会不良思想诱惑时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所以在这个关键时期学校就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即帮助学生更好得融入大学生活,促使每个大学生都尽可能的将自身的主体性发展到更加高级的阶段,并且在这个“更高级的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发展阶段”中,学生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思想道德和社会实践两个层面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和道德重要性,所以,有关于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问题的探究必须以高校为基础,在高校首先着力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校园道德文化氛围的前提下,切实从当今大学生主体所面临的实际道德问题出发,通过正确的道德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引导,唤醒大学生的道德自主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道德反省和教育。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由于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与传统媒体不同,给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教育模式中所包含的教育理念、教育过程、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传统道德教育中“一元主导”和“教师主体”的理念受到了互联网传播的冲击和挑战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的理念,在物理空间环境中是容易做到的,而在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促使大学生必须要面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甚至要面对西方强势文化与文化霸权的挑战,很容易造成大学生主体思想上的混乱;其次,在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由于在知识深度与广度上占据绝对优势,所以一直处于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很少提出质疑,在道德思想和意识层面很容易被老师“牵着走”,但是在电子信息网络高度达的今天,大学生接触并使用网络等新兴大众传播媒介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年龄偏大的教师群体,并且利用网络每一个大学生都可以对他所感兴趣的思想道德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超前的预习和了解,在针对道德问题进行探讨时学生会更加具备自主意识,传统的“一元主导”教育理念很有可能会激发学生对于大学生道德问题严重性的轻视与质疑,弱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量大而占据的主体性优势,甚至有时更使教师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
      (二)传统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的单向性受到互联网互动性的冲击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一种单向的“灌输式”教育,即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单向过程,仅注重道德方面的知识灌输与宣讲,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变化,较少与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与沟通,并且将重点放在防范、纠正和惩罚学生的错误道德行为上,由于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并且在面临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抉择时自身的需要和情感被忽视,造成学生对学校的传统道德教育抱有忽视和抵触的心理。而在互联网时代,更加具有交互性的网络平台的出现,使高校传统道德教育过程的单向性逐步被更具有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所代替。
      (三)现行的高校道德约束手段受到互联网隐匿性功能的强烈冲击
      在大部分高校中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从政治的高度出发,虽然注重教学阶段任务的完成,但是严重忽视了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和个性化,这种完成政治任务式的思想道德教育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时代多元化价值体系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思想道德问题。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难以通过现行的道德约束手段,例如批评教育、舆论监督等方式得到提高。由于大学生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的活动具有匿名性,他们出于好奇、好玩等心理或受到利益的驱使很容易做出一些不负责任、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并且现行的高校道德约束手段也很难对此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网络时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道德实践
      说到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体性,首先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教育观念,树立自我教育意识,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方法上,自我教育都要把自我观念作为贯穿主体内心世界的一条主线,作为影响主体教育的关键性因素,因此,科学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审视,认识自己,正视自我,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关键环节。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教育意识,必须从关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活动上下工夫,充分调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使高校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落到实处,而不是流于形式。要引导大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归根到底还是要通过学生对自身道德实践结果对错的判断,自觉检验自身道德思想和行为的对错。所以,高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针对学生思想道德认知和实践行为对错判断方面的训练,并且要特别重视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身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道德习惯。
      (二)提倡以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教育模式
      面对电子信息网络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带来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电子信息网络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给我们带来的“瓶颈”。在这里认为,最不能忽视的就是网络环境下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双向性,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就在于严重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大学生不同于高中生,在道德观念、道德实践等方面都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并趋于稳定,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主体性道德教育时不能再像对待高中生一样单纯依靠“权威主义”的教育模式通过“施压”强迫学生接受的上课方式。首先就是要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与鼓励,通过积极的师生互动来达到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在潜移默化和轻松积极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其次,由于网络社交存在一定的隐秘性,有些学生可以更加大胆和直接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问题与困惑所在,并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一些高校中设立相应的电子邮箱或者建立相关的网络交流平台,并实时关注学生的最新思想道德动态,把握先机。最后,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模式创新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要想从根本上来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必须从大学生主体的自身情况出发,进行角色互换,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想如何使受教育者在更加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道德自省,及时找到自身在道思想道德层面的不足,并主动向教育者所提出的正确的思想道德方向靠拢,形成互相尊重、互动共通、相互促进、平等对话的现代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
      [2]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戴永明,蒋恩铭.网络伦理与法规[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4]檀传宝.网络环境与青少年德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王贤卿.道德是否可以虚拟[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主体性 道德教育 网络时代 探究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