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润物细无声——语文德育之法

    时间:2021-06-16 08:02: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古代教育中,德育的位置举足轻重。高中语文课本中,《寡人之于国也》有这样一句话:"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意思是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孝悌的道理"就是道德教育的一种。孔子所倡导的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就更是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了。如今,德育更是成了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语文课毕竟是语文课,而非思想政治课。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要真正做到"不"说"一字,尽得风流"。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既要讲策略,又要讲技巧。下面我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我自己是如何做的: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德育教材。教师在教学中的优秀表现,可以使过去不喜欢语文的同学,因为你的个人魅力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才能挖掘出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把它渗透给学生,从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
      二、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
      语文课,尤其是高中语文课,教材中有许多隐性或显性的德育素材,这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在学习《小狗包弟》时,对巴金本人的介绍,便就是一次良好的道德教育。学生们通过了解作者的人性自我解剖的过程,接受了一次非正式的良知教育。
      当然,通过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进行德育渗透,也不失为良策。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我们就此止步,学生也许会当时感动,当忘得也快。因此,我们作老师的一定要注意点拨和拓展,让学生能将获得的这份情感体验和理性认识用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学习和生活。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好点拨的时机,并注意随机应变,否则易变成枯燥的说教,达不到水乳交融的效果。如在高三复习时,试卷中有一篇现代文阅读《我与地坛》。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后,我说:"无论是名人还是平凡人的母亲,母爱都一样的伟大。"接着,我补充了几个古今中外的一些关于母亲的感人事例,并让同学们一起动情的朗读。当时,许多同学的眼圈红了,显然他们被这伟大的母爱打动了。
      教师还可利用作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90后的孩子更加早熟了,电视、网络、书报杂志,让他们铺天盖地的接触爱情,他们中有的已经早恋,但他们的爱情观念,价值观念亟待修正。在教授《氓》与《孔雀东南飞》时,我们对于爱情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此外,我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篇《我的父亲母亲》,请他们写一写自己爸爸妈妈的爱情和婚姻。我希望他们通过关注父母的爱情来确立正确的爱情观。
      在讲评作文时,我一再强调,在他们将来的爱情和婚姻中,应该要互相体谅和包容,尽量消解家庭矛盾;应该要用行动和语言把爱表达出来,不要跟父母一样把爱藏在心底。我的班上有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孩子,对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充满了恨意。因此我又找这位同学做了一些心里的交流,帮助她走出阴影。这些有关学生心里的信息,如果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是很难了解到的。
      三、课后训练中的渗透德育
      只要在平时训练中巧妙地设计题目,学生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练习,都可以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我在教学中布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续写《清兵卫与葫芦》和评价《山羊兹拉特》中主人与山羊在暴风雪中互相救助的意义,都有助于学生心灵的成长。
      此外,让学生写周记也是师生沟通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周记虽只是语文作业的一种形式,但如果倾注其中的是一腔热忱,赋予的是一片爱心那么,学生面对苦痛烦恼时,它能帮其减免、排遣,而得欢乐;面对畏惧彷徨时,它能助其驱除,而变镇定勇猛。面对荒废懈怠时,它能砺其志,而趋勤勉。周记就不单单是一种作业,而更是一根治病的针。它可以解心结,医顽疾,它可以铸"金刚"。
      四、大语文观下的德育渗透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所有的理论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常青。"学生们在语文课堂里学到的东西,毕竟是间接的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间接知识在直接体验中加以论证,对提高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有极大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在课改的大潮下德育手段要尽量的克服单一化,形式化,口号化。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是德育的很好途径。因为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中体验实现。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找准语文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依托教材、结合生活实践经验,通过获取教材中生活的理性知识,并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相印证,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从而进一步深化道德认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让现实生活以"情境活动"的形式在课堂重现,而且让学生不断在学习活动中丰富积淀,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学习语文的"双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学会听不同的声音,学会说自己的心中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应该说,语文课的德育渗透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有机体,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但最为关键的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语文教师这"源头"必须"活水"常流。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另外,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和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这不仅是德育的要求,而且也是语文综合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
      我相信,只要能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殿堂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精神财富,从而得到道德情感上的滋养。相信我们在德育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

    推荐访问:德育 之法 无声 语文 润物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