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从满族家谱看满族家训的来源\制定和实施

    时间:2021-06-15 20:0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训作为独特的教育形式之一,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满族现存家谱为载体,依据满族谱书中记载家训篇章作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满族家训的来源、制定和实施,对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继承满族家训中的优秀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产生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满族;家训;
      一、满族族规家训的来源
      满族的族规家训的第一个来源是清朝国法。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是族规家训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经常听到有的人把它们合称为“国法家规”。各家族的族规家训一般都是按照国法中的某些条款,制定与国法要求相同的内容。假如不尊祖敬宗、不孝顺长辈父母、偷盗、赌博等,族规家训中对于各种罪行的惩罚,都要参照国法,再结合家族中的实际情况,按照族规家训规定给予一定的惩处。满族家训中体现国法的存在,这也是统治者积极倡导各家族制定族规家训的原因,清朝统治者希望族规家法的流行,可以维护宗法秩序和地方安定团结,这是族规家训在目的上与国法相同的地方,只有根据国法的要求,制定家族内部日常生活规范,合理调整家族内部各种关系,才能获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得到在社会存在的合理条件。同时清朝统治者和满族家族统治者在根本利益方面有其统一性,国法不提倡的、禁止的活动和行为,同样有损于满族的家族的宗法秩序,也被满族的族规家训所禁止。
      满族的族规家训的第二个来源是传统家训思想。传统家训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普及物。满族入关以后,满族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同时受到汉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积极倡导地方家族在立谱、修谱时制定族规家训,以维护“父父子子”的家庭伦理秩序,进而达到维护“君君臣臣”的国家政治关系。满族家训在制定时通常借鉴中国古代传统的家训文化,把封建儒学思想的忠孝仁义、中庸之道、立身扬名等体现在族规家训中,以此教导子孙后代赡亲养子、持家立业、交友接物、勉学求名等。通过维护血缘关系联系的宗法制度,进而达到维护君臣的关系。
      满族的族规家训的第三个来源是生活风俗习惯。满族同姓人聚族而居,形成自然村落,长期共同生活,使得人们逐渐产生共同遵守的习惯和风俗,同时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同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在生活习惯和习俗方面有诸多不同,如满族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方面,祭祀习俗、禁忌规定等风俗习惯方面。为了教导后世子孙延续本民族的传统,把本民族的风俗、续谱规则、祭祀过程、婚姻丧葬等都记录在族规家训中,使得能够代代流传下去。
      二、满族族规家训的制定
      满族的家族、家庭均属于同一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集团,家庭是以血缘、婚姻为纽带的社会基本细胞,家族即穆昆,为社会中按亲缘关系远近而划分的次一级的血缘集团。在组织形式上,很多方面继承了原始氏族社会的传统,其中表现比较明显的就是“穆昆达”(即族长)制。满族形成发展时期,“穆昆达”的产生,并不是官方任命的,也不是世袭的,通常是有本姓族众公选推举族中德高望重的年长者担任。随着满族家族的繁衍,族人逐渐散居到附近的村落,因此每个村落要求分别选举各自的“穆昆达”,然后再推选出总“穆昆达”,以便管理整个家族。到清代后期,满族的族长发展为并不是官方任命、也不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原则,而是在地方富有者和有功绩者中选举担任,权力与社会作用相当大,有宗族、行政、军事诸种职能,在处理宗族事务中具有至高的权威,家族中关于家谱中族规家训的制定,多是在总穆昆达的主持下,各穆昆和各家家长以及家族中有威望有社会地位的长者等人共同议定,制定家族日常生活的条条框框,规范了家人的思想、意识,最后,由总“穆昆达”公布于家族之中要求家人遵守,使族人陷入宗法家族的统治中。但是,也有的姓氏的族规家训仅仅是由家族中有权威地位、最年长的大家长一个人拟定,并不通过全族的讨论或议定,完全出自大家长的个人意愿,要求整个家族共同遵守的规则。如平南王尚可喜家《尚氏族谱》中的《先王定训》、《李佳氏宗谱》中李谦所定的《李氏家传》,都是由祖先或家长一个人制定的,要求流传下去教导、训诫后世子孙的家训内容。
      三、满族族规家训的实施
      族规家训的付诸实施,这是满族宗族日常事务中的重要内容。族规家训制定完成后,由总穆昆达公布于整个家族内,要求所有成员都严格执行和遵守,并抄入在家族谱书中,族规家训遂成为谱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宗族内几年的执行和实施,还要对自家的族规家训进行修订和补充,使之能够更趋完善。如辽宁岫岩《白氏宗谱》中的家训,就分别于咸丰九年和同治九年两次修订章程的主要内容。
      有的宗族为了更好的执行和实施族规家训的内容,就寻求官府的支持和监证,将已经成文的族规家训报与官府批准存稿。如凤城《洪氏宗谱》中,记录了洪氏家族中族规家训报与官府知事存档的事情。洪氏始祖初到时,仅几口人生活,到四、五世时,生齿日繁,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旺族。这时家族中的各个支系的大事,诸如族中的家族祭祖、修续宗谱、拆家分产、子嗣承继、婚丧嫁娶、口角纠纷、课子耕读、生产生活等,都由有总穆昆达或在各穆昆达合议后决定处理办法,后来为了管理好家族事务,洪氏穆昆达会议研究通过了制定了《洪氏宗和堂坟山祭田规条》的决议,即洪氏的族规家训,要求在家族内实施并呈报给官府,经县长批准备案,县长对其的批词是:“准如所拟办理,并宜楷书缮存”。
      满族族规家训的实施,是对管理和约束族人的规章条款的执行,对于违反族规家训的族人,根据其所犯事情的轻重,对其给予训诫、约束等。如:不参加家祭者,族长严词以责,抱异姓子为嗣者,勒令将抱养之子归宗;某家祖坟如有坍陷,族长着急族人将其子孙扭至坟前,以重鞭责,勒令修葺;子孙犯上,媳犯翁姑皆重责,如实系忤逆不孝,男送官,女通知娘家,送官究办;妇人不遵丈夫约束,通知其娘家重处。尊长无故欺凌卑幼,族长辨明酌罚,如不服,加重处罚等等。可见,满族的族规家训除包括封建礼教的内容外,还有满族特色的血亲相助,尊老爱幼,严明尊卑长幼等习俗和传统。但是满族族规家训的实施,并不只是号召和要求,如违背祖制,损害家族利益,也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穆昆达”会按照族规家训的要求严格执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朱勇.清代族规初探[C].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八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212.
      [2]徐少锦,陈延斌.中国家训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475.
      [3]杨学琛.中国历代民族史·清代民族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2.
      [4]陈节.古代家训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福建学刊,1996,2:70.
      [5]王承权.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家训和家规[J].思想战线,1984,5:24.
      [6]凤城洪氏宗谱.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藏.
      [7]李佳氏宗谱.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藏.
      [8]尚氏族谱.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藏.
      [9]白氏宗谱.吉林师范大学八旗谱牒馆藏.

    推荐访问:满族 家训 家谱 制定 来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