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对黄洋界保卫战历史意义的重新认识

    时间:2021-03-24 12:10: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1928年8月30日发生的黄洋界保卫战不仅对井冈山斗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更对整个中国革命历史的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没有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将失去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更无从谈起。
       [关键词]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黄洋界保卫战 历史意义
       黄洋界保卫战是井冈山斗争中第二次反“会剿”期间的一次重要战斗,从它的战斗规模、战果和双方指挥员的级别来看,均算不上是井冈山时期最大的战斗,至少它在这些方面比不上此前的龙源口大捷和此后的第三次反“会剿”,但它的影响却超过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任何一次战斗。作为在军史和党史上都大书特书的一次战斗,以前对它的意义的认识仅停留在为重返井冈山的朱毛红军保住了一块立足之地,笔者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黄洋界保卫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次对中国革命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战斗。
       一、从毛泽东的黄洋界情结谈起
       在毛泽东一生中,黄洋界和井冈山都在他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毛泽东的诗词生涯中,为某一次单个的战斗(不算重大战役)作词赞颂,表达心声,黄洋界保卫战是唯一的一次,而且这是一次他没有亲自指挥和参加的战斗。这次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在回山途中得知喜讯,抑制不住心中的兴奋,挥笔写下《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著名的词,直抒胸臆,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名句。
       1965年5月22日,毛泽东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这天下午,当车队翻越黄洋界时,已是下午4点左右。根据汪东兴的回忆,当到达黄洋界时,“车刚一停,主席就下车快步走向山顶。毛主席满怀豪情地指着黄洋界周围的山峰叠嶂对我们说:‘这就是黄洋界!当年我们就是利用黄洋界的险要地形,经过和敌人的几次较量,把敌人赶下了山。那时为了减少伤亡保存自己,我们在这里构筑了一些工事,给敌人以很大的打击’”。[1]随后,毛泽东特意交代汪东兴在附近察看还有没有当年遗留下的工事痕迹。从当时保存下来的影视资料片中我们发现,毛泽东在黄洋界上察看了好几处地方,沉思良久,还与当年一起参加井冈山斗争的张平化夫妇合影留念。
       在井冈山的一个星期中,毛泽东基本上深居井冈山宾馆,偶尔会出来散散步,对其他的一些他当年居住过的旧居和战斗过的地方,他都没有重访,唯独在黄洋界上驻足半个多小时,寻访当年的战斗遗迹,足见他对黄洋界的印象之深,感情之重。
       这次重上井冈山,毛泽东赋词两首,和当年那首《西江月·井冈山》一样,还是以井冈山为题,即《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让人深思的是,在这两首词中,毛泽东又两次提到黄洋界,其中,前一首写的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后一首写的是“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笔者以为,毛泽东在三首词中特意写到黄洋界,决不是为一时赋词凑景之需,而是饱含了他对黄洋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怀。
       就在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之后不久,新建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落成,当时井冈山管理局领导决定在碑上镌刻《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诗词,却始终没有找到毛泽东这首词的手迹。刚好这年7月郭沫若夫妇也来到井冈山,于是,井冈山管理局领导请郭沫若转请毛泽东亲自题写这首诗词。次年夏天,郭沫若不负所托,将毛泽东亲笔题写的《西江月·井冈山》影印件寄到了井冈山,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随即将此手迹镶刻在纪念碑上。这是毛泽东唯一的一次为一次戰斗的胜利纪念碑重新题写自己早年的词作。
       而所有的这些并非偶然。井冈山上一共有五大红军军事哨口,毛泽东唯独对既不是海拔最高,也不是最为险要的黄洋界有着特殊的厚爱,这就不得不提醒我们对黄洋界的历史地位再一次的审视。无疑,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从黄洋界保卫战的背景看其意义
       黄洋界保卫战的发生,完全是由于当时湖南省委对井冈山根据地情况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和主观意识太浓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所致,否则,黄洋界之战的险情和根据地的“八月失败”完全可以避免。
       1928年11月,毛泽东在井冈山上起草给中央的报告,向党中央如实汇报了当时湖南省委对井冈山斗争的摇摆不定的指示:“湖南省委对于此间的行动计划,六七月间数星期内,曾三变其主张。第一次袁德生来,赞成罗霄山脉中段政权计划。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只留200支枪会同赤卫队保卫边界,并说这是‘绝对正确’的方针。第三次袁德生又来,相隔不过10天,这次信上除骂了我们一大篇外,却主张红军向湘东去,又说是‘绝对正确’的方针,而且又要我们‘毫不犹豫’。我们接受了这样硬性的指示,不从则迹近违抗,从则明知失败,真是不好处。”而对井冈山的情况最了解的无疑是坚持在井冈山的人,因此,“当第二次信到时,军委、特委、永新县委举行联席会议,认为往湘南危险,决定不执行省委的意见”。[2]
       在这次有湖南省委派来的巡视员参加的会议上,与会者基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暂不执行湖南省委要求红四军往湘南的指示,继续罗霄山脉中段的斗争。为此,会后还以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的名义给湖南省委起草了一个报告,从红四军的建设、根据地的建设、湖南敌情、坚持井冈山的有利条件、红四军目前的困难等六个方面,恳切地向湖南省委陈述了不去湘南的理由。
       然而,在反击湘赣敌军对井冈山的第二次“会剿”过程中,湖南省委代表却“不察当时的环境,不顾军委、特委、永新县委联席会议不同意湖南省委主张的决议,只知形式地执行湖南省委向湘南去的命令,附和红军第二十九团(成分是宜章农民)逃避斗争欲回家乡的情绪,因而招致边界和湘南两方面的失败”。[3]
       得知由红二十八团、二十九团组成的红军大队在湘南遭到失败后,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第三营前往接应。这时,湘赣国民党军得知井冈山红军兵力空虚,乘机集中7团之众,向黄洋界集结,企图由此撕开一个缺口,占领整个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因此而生。
       由此而知,要了解黄洋界保卫战发生的原因,就要探究当时“要不要坚持罗霄山脉中段的根据地”之争。正是因为当时“一部分同志不明了当时正是统治阶级暂时稳定时期,反而采取在统治阶级破裂时期的政策,分兵向湘南冒进,致使边界和湘南同归失败”。[4]而在黄洋界战前,围绕着是守是撤的问题,同样进行了一番争论,所幸留守井冈山的是一直追随毛泽东创建根据地的红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第一营营长陈毅安等人,他们作为特委、军委的领导成员和红四军高级指挥员,深谙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精髓。他们深知,只有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才有坚持罗霄山脉中段的可能,也才能证明当时冒进湘南的错误和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正确。同时,这也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实际形势所决定的。
       三、黄洋界保卫战对井冈山斗争的贡献
       如果黄洋界保卫战失利,则井冈山根据地必定丢失,井冈山的斗争必然是半途而废,此后的波澜壮阔的后半程斗争也无从谈起。
       我们发现,正是由于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使得红四军主力得以重回井冈山,得到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根据地建设的多方面进行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从而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斗争推向纵深。
       1.思想建党的实施
       湘赣边界的“八月失败”使根据地蒙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使许多投机分子纷纷暴露出真面目。

    推荐访问:保卫战 历史意义 黄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