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从“亲民”论西柏坡精神

    时间:2021-03-22 20:04: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西柏坡精神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我想是由于它有着自己的亲民的一面。你看西柏坡精神从井冈山、延安,一路走来,使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时期铸就了辉煌,而且目下仍在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发挥着自己的功效,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毋庸置疑,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它必定也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每一个精神总是要体现社会某个阶层、集团、阶级的诉求。它是植根于这一阶层、集团、阶级的。西柏坡精神作为我党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它所反映的就是共产党所代表的中国绝大多数人的诉求。那么要谈论西柏坡精神就要从建党开始。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工人阶级的政党。但那时的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党。它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立足于我国的现实,从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斗争经验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
      最初,我党的工作重心是在城市,土地问题并没有被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使占旧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只能感到中国革命的紧迫性,而不能从切身的利益上感到革命的必须性。这样,就使中国共产党所依靠的力量就只能是城市中的最基本的革命阶级——工人阶级了。国民革命的失败,与此不无关系。
      从错误中总结教训,在错误中发现不足,在改正错误中成长,这是植根于社会底层的共产党本身的必然的优势。从“工农武装割据”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就能说明这一点。
      在1929年3月和9月,周恩来为中央起草的两份指示信中就明确指出:“目前所应注意者,还不是占领什么大的城市,而是在乡村发动群众,深入土地革命”;“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通讯中,明确了建立小块红色政权是将来夺取全国政权的必要条件和必经之路。同时,各个根据地根据中共六大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结合本地区革命斗争的经验,都大力地推行土地革命斗争。例如《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和实施,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获得土地的神圣权利。并且,针对一部分中农、特别是富裕中农的不满和中国历来的土地私有观念,1929年7月,又通过了《土地问题决议案》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从而使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迫切地要求进行彻底的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这样就使红军和根据地的斗争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这就为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斗争提供了物质上、人员上、和政治上的坚强保障。因为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人民的心坎里的事情。
      但共产党的政策不是死的教条。它是根据人民大众的需求、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制定的。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就灵活地实行“减阻、减息”政策;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特别是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从根本上摧毁了套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枷锁。它吹响了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号角,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让实行了土改的解放区一下子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从解放区青壮年踊跃参军;“三大战役”时农民工奋勇支前就可见一斑。正如朱德同志在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开幕式的讲话:“一百多年来的中国革命,不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来转去,中心就是一个土地问题,这已经为中国三万万六千万农民的长期行动所证明了的。”“凡是怕土地革命的人,怕農民起来的人都垮台了。”归根揭底就是谁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的贴心人——亲民,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谁就是中国的领航人。
      由此可见,西柏坡精神的亲民内涵是我党本身所具有的内涵,也是从革命过程中传承下来的法宝,是凝结于我党精神各个部分的耀眼明珠。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革命的一个转折时期,是蒋介石集团崩溃的时期,是新中国的曙光透亮的时期。面对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对即将产生的新中国,共产党人想到是如何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不是独享胜利果实——她广邀民主人士、社会贤达、各个民主党派筹备并准备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共享胜利果实、共某国家发展大计。
      但是共产党人对自己却提出了严格的制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生怕自己与劳动人民拉开距离,就连进北平,也被毛泽东比作是“赶考”,还用李自成进北京的例子告诫党内的同志,简直就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姿态。
      至今,西柏坡仍流传着毛主席教农民插稻秧的故事。他把南方种稻子的先进方法教给了西柏坡的人民,为老区的人们念念不忘。另外,还有董必武同志的干儿子——闫青海讲诉的何莲芝挽救自己生命的故事等等不胜枚举。这些都在展示着一个中心——共产党人与民水乳交融,同时也明确地告诉大家——西柏坡精神绝对是亲民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在西柏坡时期党的精神的一种体现。
      我们的祖国现在正在进行着百年中国梦的实现,不也正是为民、为国的重大举措吗?只要是为民、为国的事情,那么具有亲民性质的西柏坡精神能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出它所具有的精神动力吗?
      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柏坡精神,它的亲民性将展放出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两个务必”教育读本》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5;
      [2]《西柏坡研究文集》谢忠厚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1;
      [3]《中国革命史》主编杨先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2版;
      [4]《西柏坡与新中国》课题组编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

    推荐访问:西柏坡 亲民 精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