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包容性发展”:全球化语境中的时代命题

    时间:2021-02-26 00:00: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信作者及地址:王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邮编:210016;E—mail:wangyi5155255@126.com。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阶层变迁视角下的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CXLX11_0164)。 摘 要 在全球化语境中,一方面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同时各种发展“瓶颈”也日益显现,如何在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下处理好发展与和谐的平衡关系,从而公平合理地让最大多数人共享世界发展成果,成了每个国家,特别是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包容性发展”从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科学解答了这一发展的难题。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公平 全民参与 全民共享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存在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人的发展。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的发展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发展却一直难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起初,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增长,不少人将提高人的实践能力与实现人的发展划上等号,甚至将片面的物质积累等同于人的全面发展。直至自然与社会不断发出“报复”的警告人们才恍然大悟,单纯的经济发展永远无法代替人类的发展。
      理论诞生:全球化语境中的“包容性发展”
      近年,随着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探索与努力,逐渐树立起这样的统一理念:其一: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在发展中处于最高地位,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二,全球化语境中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个国家中最大多数的人,因此参与发展的机会,发展内容的设想以及发展结果的享用应该更具包容性,这是一个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更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时代命题。
      追根溯源,“包容性发展”命题的原型是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概念。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明确了一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全面,即是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实现社会的同步发展。显而易见,两者都以“包容性”作定语,但在发展经济学的视阈下,“增长”与“发展”即指“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与“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虽然有一定联系,却也有根本的区别。总体来说,“经济增长”反映的是国民经济量的变化,像产品总量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等;相比前者,“经济发展”除了包涵增长的内容,更多反映的是通过经济增长而达到的质的变化,像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分配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等,还包括生态的平衡、环境的保护、生活状况的改善、贫困落后的消除等经济生活质量方面的变化。综上,包容性发展在实质上是对经济增长结果的一种合理利用。
      从另一种层面说,这又是对世界经济在发展中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的真实投影,即“经济增长的成就不能公平地由社会各阶层共享,经济实现了增长,但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张幼文.包容性发展:世界共享繁荣之道.求是杂志,2011(11):5254毋庸置疑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们认识到这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领域的特例现象,而是涉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立体化进程,世界经济已被紧紧拉入到全球化体系中。因此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已成为当今各国在进行国际合作时的一种重要发展思路,它不仅强调本国发展的包容性,更关注本国的发展不能对他国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为在全球化编织的关系网中,每个国家无疑都是一个节点,而每个国家发展的动荡都有可能对其他国家造成发展的困难。
      ——!> 所以,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包容性发展是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共同发展为特征,平等参与为手段,成果共享为目标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能源消耗、粮食安全、自然灾害、饥饿疾病等世界性难题的不断涌现,实现“包容性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达到共赢共利所必须秉承的基本精神,成为实现区域合作、共同繁荣的一致要求。所以“包容性发展”在15个博鳌亚洲论坛的备选主题中可以脱颖而出;而在2011年4月的中国海南,以“包容性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一经举行,更是以现实的热度、理论的深度以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契合博得世界学界认可。
      多维透析:中国发展中的“包容性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容性发展”和中国传统“和”文化“不谋而同”;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自身对“包容性发展”的践行将对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实现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践行的前提无疑要先对中国视野下的“包容性发展”做一个多维的透析,掌握其中国要义。
      “包容性发展”作为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是关系到人本发展、转型发展以及和谐持续发展的发展新战略,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其基本要义在于让地球上每个人拥有自由平等的发展机会,让最大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和我们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因此在中国语境下,“包容性发展”更具实践指导意义。从逻辑结构上看,其理论内核主要包含了发展理念的公平性,发展过程的全民参与性,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性,发展成果的全民共享性几个维度。
      1.发展具有公平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一说,而西方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在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时注入了公平要素。从某种程度上说,公平一直是人类社会孜孜追求的永恒价值,是社会机体良性运行的基本理念与行为准则。
      毫无疑问,任何一种理论都根植于社会实践当中,“包容性发展”也不例外。实践作为人们的存在方式,不仅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基础。在现实背景下,我们选择“包容性发展”正是出于一种实践理性的需求,而实践理性正是实践主体在进行改变外在客体使之满足自身需要的实践活动时的理性把握。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类,又总是生活在道德环境中,受到道德环境的持续影响,包容性发展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受道德环境影响的产物。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历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难点,在寻求两者平衡点的过程中,有过成绩,也出现过问题。回顾历史,我国曾陷入到片面强调经济发展速度的误区,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分配政策存在问题,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从而造成很多老百姓不是没钱花就是有钱不敢花,而房价、看病、上学、就业、养老多方面的压力又都是生活中所必须面对的。这些和民生建设息息相关的不良经济效应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不仅会制约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势必造成改革成果难以全民共享的局面,从而损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景,更加妨碍了对公平正义理念的追求。而“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正是对过去经济增长方式的纠偏。总体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公平和效率兼顾,更加注重公平”的转变,从当初的“先富带动后富”到“科学发展观”再至如今包容性发展的过程看,这无疑投影了实践环境的变化与道德环境的理性诉求,更明确反映了人们从对结果公平的注重转移到对机会公平的强调。机会公平,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的机会平等,这也是包容性发展所积极倡导的,虽然对包容性发展关注的对象与内容以及其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但无论是从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又或者是交叉学科的多重视角对其释义,人们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论核心却是一致认可的,即包容性发展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理性与道德基础之上的公平正义的发展。

    推荐访问:包容性 语境 命题 全球化 时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