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中国纺织工业60年历史变迁

    时间:2021-01-30 04:0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们的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各种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技术进步,要求创造更多附加值,包括品质和文化适应力都要提高,我们的担子更重。需要全行业一代代人把中国纺织工业推向更高层面,在跨国产业链中谋求更高的价值和地位。”建国60周年之际,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首次畅谈60年来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历史变迁。
      杜钰洲回顾,从1949年至今,中国的纺织工业可以分为两大重要阶段,改革开放前30年,这个阶段是自力更生初步建立中国纺织工业体系的时代,布票也首次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并在中央的指导下,建立了纺织及化纤基地,满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基本需求。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纺织工业达到了一个发展迅猛的时期,在国际舞台占有了重要的市场地位,同时,中国纺织工业进入了纺织大国的行列。尽管在2008年遇到了金融危机,但,危机让企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不能总停留在原有的位置,而应该谋求转变,从一个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
      
      
      1949年-1978年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
      重大标志性事件回顾:
      在郑州、西安等地建立了一批纺织基地,解决人民基本生活所需;
      在上海、辽宁、天津、四川建立四大化纤基地
      
      1949年,全国人均布产量是7尺,一个成人做不了一套衣服,但到了70年代末,我们已经建成了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从人均不足7尺布开始到凭布票供应,并建立了一批纺织基地,同时,我们建成了自己的纺织机械厂,从修配到用自己的机器,像纺纱、织造、印染等,都是国产的机器。此时,我们已经基本解决了人民的需求。
      建国初期,由于中国人口多、耕地少,主要解决吃饭和穿衣的问题,但当时我们用于种棉的土地面积始终没有超过耕地面积的4%,因此要自力更生。在70年代,中央决定发展化纤,于是我们大规模地建设化纤基地,当时建成了上海、辽宁、天津和四川四大化纤基地,之后又建设了仪征化纤。
      
      
      1978年-2007年
      
      阶段性、标志性发展变化,建成纺织大国
      重大标志性事件回顾:
      1983年,布票结束了长达30年的使命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1998年,以后的三年时间,国有企业开始进行改革,压锭、减员、重组,部份困难企业退出;进入纺织大国行列;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宣布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
      1979年—2007年:阶段性、标志性发展变化,建成纺织大国
      
      新时期面临的三大机遇:
      
      一、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了中国纺织工业的国际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可以说对中国的纺织行业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中国都是处在歧视性政策下进行出口贸易,美国把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最惠国待遇作为政治筹码,不断施加压力,让中国的纺织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但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取消配额,中国的纺织工业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2000年时,中国纺织品占世界纺织品出口总量的14.8%,2007年,约占世界的30%。而且,一般贸易比重达到72%,超过全国一般贸易比重28个百分点,即,中国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竞争已经是中国产业链的竞争力,不再是单纯地给外国企业加工了。
      
      全球化加快纺织工业国际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我们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不仅是出口,而且发展了跨国配置资源的能力。在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的资本中,国家资本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占绝对多数下降到4.93%,比当时全国工业国有资本的比重21.16%低16.33个百分点。集体资本占2.58%,外资37.24%。这反映出我们正在不断地大量吸收海外资金、技术、人才。国有控股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全国比重为2%,就业岗位占7.3%。外资企业出口占全行业三分之一,就业岗位占规模以上企业的30%。
      这就是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国际交流和跨国资源配置,改变了我们的结构。跨国资源配置不仅引进来,而且我们已经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出口产品中属于品牌出口的,700多户中29%都是自己的品牌。服装也是从加工贸易发展到贴牌生产,再发展到品牌出口。中国在海外的纺织投资也得到了发展,像越南、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都比较早有了中国企业的身影。目前已经有品牌企业在日本、欧洲、美国都有投资,像家纺企业亚光在美国纽约市场和澳大利亚市场都占有重要的市场地位,波司登则在英国收购了一家英国零售公司并在那里开了两家专卖店来卖波司登品牌服装。还有一些品牌虽然没有开专卖店,但已经进入到国际市场。
      
      二、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中国纺织工业向创新型产业转变
      新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促进了跨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流通方式的变化,由此促进了产业结构从纵向分工向横向分工、部件分工的转移。我们在跨国产业链中地位升级。产业经济从线性结构向网络结构演变,增强世界经济,并在世界范围扩大贸易和投资,增加就业和收入;与此同时,虚拟经济日益融入实体经济和消费人群的日常生活,这就不断增加了现代经济的活力。
      这是新经济革命情况下世界经济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工业结构的改变,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交叉结合。
      这三大变化都对纺织工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纺织工业始终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按可比价计算,2007年与2000年相比,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年均增长5.8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24%,7年增长了2.43倍;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了20.09%,7年增加了2.6倍;利润总额年均增长23.47%,7年间增长了3.37倍;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12.06%,7年间增加了1.22倍;行业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65%,7年增长了2.31倍。出口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4.63%。7年共出口纺织品服装7354亿美元,是1978年到2000年22年出口总额的1.64倍;7年间,固定资产投资是前22年的1.95倍,棉纱产量增长2.04倍,化纤产量是2.44倍,布的产量是1.38倍。说明在新时期,纺织工业增长方式在不断变化,资本和人的比例,用人越来越少,全要素的生产率不断提高,技术进步和自主品牌的贡献明显提高。2007年,每新增亿元固定资产新增用工386人,比2002年(810人)减少了,这样一个变化,反映出新时期,全球化和技术革命,是我们行业技术和品牌发展最快的时期,人力资源的素质不断进步,生产过程,营销过程、管理过程向科学化提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是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最主要支撑。
      首先,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是一个有力的支撑点。
      在新的时期,科学发展对投资、出口和消费,我们更突出消费,消费是第一位的,城市人均衣着支出,由1981年的67.56元上升到2007年的1072元;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由14.74元上升到192.6元。2001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2008年超过3000美元,这两个数字,根据国际发展经验看,1000美元以上,衣着消费要加快增长,3000美元后,对时尚的要求增加。因此可以说明,我们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对时尚要求增加的阶段。从1981年到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年均增加7.45%,高于同期生活消费增加值6.95%。2000年后,这个数字有了很大变化,2000年到2007年,由于城市人口增长了1.35亿人,农村人口相对减少8100万人,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加权支出年均增长14.72%,比同期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13%高出5.59个百分点。这是小康社会衣着消费对我们行业的支持。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虽然出口下降了两位数,但内销却增加得快。

    推荐访问:纺织工业 年历 中国 变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