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1-01-27 04:00: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产业转型既是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又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东北地区产业经过十多年的转型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层次、结构和质量等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当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阶段时,面对“三期叠加”内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固有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一转型发展特定时期,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培养高层次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摆脱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困境。
      关键词:东北地区; 产业转型;  沉没成本;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6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1-0032-004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产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面对“三期叠加”外部环境的刚性约束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东北地区(三省一区)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产业经济指标增幅回落幅度较大甚至出现负增长迹象。目前,东北地区GDP和工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5%和20%下降到10%以下,远远落后于相对发达的省份和地区。鉴于此,要想改变这种振而不兴的现实困境,加快产业转型推进步伐刻不容缓。
      一、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
      所谓产业转型,即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通过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直接或间接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装备,不断提升产业之间协调能力和绩效的过程。东北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因而绝大部分产业都属于资源型产业。有史以来,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不断加快,致使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继续推进产业转型面临严重障碍。
      1.产业转型期间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形成了一大批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资源型产业。在绝对的资源优势和旧体制残余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以资源型为主导的国有经济成为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自改革开放以后,东北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比重,在全国范围比较中却呈现出迅速下降和停滞态势。虽然近年来在产业转型方面与过去相比有所起色,但由于资源的急剧消耗和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产业发展的后续能力严重不足,投资动力深度陡降,经济下行压力与产业转型难度持续增大。2014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46096亿元,增长2.7个百分点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分别低于东、中、西部地区12.7、14.9、14.5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增长速度分别为1.5%、15.1%、-1.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7%)。[1]从长期沿袭的以GDP数字论英雄的政绩考核制度看,因产业转型在短期内会形成沉没成本、降低产值和增长速度,某些地方官员为了体现自己的政绩也不愿强力推进产业转型。此外,我国人口众多,就业负担特别繁重,作为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就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产业转型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秩序的稳定。所以,不论是产业转型期间的经济增长压力,还是摆脱就业困境,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产业转型的推进。
      2.主导产业的雷同延滞产业转型步伐
      东北地区产业雷同程度较高,且多集中在上游产业,地区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重型化特征。从东北地区各省产值最大的五个主导行业看,黑龙江省的主导产业有: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吉林省的主导产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辽宁省主导产业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由此可见,东北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有严重的趋同现象。自国家提出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以来,地方政府也希望借机获得资金、政策、税收等多方面的支持,实现区域产业转型。但是,由于各省优势资源的相似性导致其主导产业结构雷同,且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比较成熟,缺乏发展其他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可能性。所谓的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基本上都是从既有的优势产业出发,通过高新技术投入延伸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因此,这种意义的“产业转型”,既不能摆脱主导产业对资源的强烈依赖,也没有改善同质性的产业结构,无法达到产业转型的根本目的。
      3.产业转型缺乏自主核心技术支撑
      产业转型的关键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培育出高新技术的新兴产业,而且还可为产业结构优化注入新鲜活力,以此加快产业转型步伐。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曾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整体工业水平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落后,产业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优势,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不多,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都依附于技术进口或承接基础零部件加工,核心技术和重要装备对外依存度较高。例如,光电子产业是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佼佼者,但与广州、深圳、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工艺技术、核心材料、关键器件与生产设备四个方面处于劣势。自主核心技术和重要设备的缺乏使得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只能停留在高新技术产业的低端环节,走依靠价格取胜的道路。由此可见,在引进技术过程中,不注重技术的吸收、改进和创新,就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4.产业转型技术装备水平落后
      技术装备是产业转型发展的硬件保障。东北地区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由于长期未能得到系统性改进,产业转型缺乏高技术装备的有力支撑。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的技术装备大多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投资形成的,多数设备都属于超负荷运转。例如,沈阳市只有 1/10左右的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造,其中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仅为 13.4%;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 年以上的约占 60%,在 2.4 万多台机床中,80 年代水平的约占 17%,70 年代水平的占 47.2%,60 年代水平的占 19.7%,50 年代水平的占15.4%。[2]落后和严重老化的生产技术装备,不可能制造出拥有高产出率、高附加值的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

    推荐访问:东北地区 现存 难点 转型 对策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