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的文本隐喻_婚姻保卫战 电视剧

    时间:2020-08-11 08:11: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以热播剧《婚姻保卫战》为例,以文本分析为核心,容纳相应的观众反应,就这部电视剧的文本构成展开分析,探讨电视剧本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认同感 中产阶级 男权神话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以下简称《婚保》)是赵宝刚导演继《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之后的又一力作,被视为其“青春三部曲”终结之作。据搜狐娱乐的收视数据显示,《婚姻保卫战》2010年8月16日开播当晚,浙江卫视收视率为0.943%,仅列省级卫视第4位;北京卫视以0.89%紧随其后。随着剧情的深入,该剧呈现出“平开高走”的态势,18日晚浙江卫视以1.105%的收视率蹿升至省级卫视首位,北京卫视也在8月22日飙升至1.03%,位居次席。①
      《婚保》讲述了几个处于“七年之痒”的家庭,他们被迫投身了一场婚姻保卫大战,在打打闹闹中认清了对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认识到婚姻和感情的维系需要夫妻共同努力和付出,甚至需要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职场女性在丈夫的支持下,最终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双丰收。
      文化作为支配性意识形态的体现和生产者,无可回避地参与到对社会意识的生产流程中来。作为文化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电视剧,以其鲜明的艺术形象,体现出社会意识。无论从《婚保》 “不期然”引起的强烈反响,还是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构成而言,电视剧《婚保》都足以成为考察大众文化――电视剧文化/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文本。本文以文本分析为核心,容纳相应的观众反应,就这部电视剧的文本构成展开分析,探讨电视剧本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一、离婚热潮与“婚姻保卫战”的打响
      据民政部发布的“二零零九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共有一百七十多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比上年同期增长10% 以上。另据中国环球网2009年9月的报道,国内几个大城市的离婚率已经超过了30%,北京的离婚率更是高达39%,②中国的离婚率正在呈攀升的态势。
      《婚保》的热播,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电视剧是现实生活各种关系的再现,婚姻家庭剧实际上再现了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存和精神状况。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人们生存压力大,生活焦躁,往往分不清楚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而《婚保》就是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如何选择,如何面对和承担责任,提供了一个“保卫战神话”――一个个普通家庭的成功范例。在这个范例里,一对对夫妻在打打闹闹中认清了对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成功的捍卫了婚姻。
      平静的状态被打破,问题的出现和问题的解决,通常是电视剧尤其是电视系列剧的基本叙事手段。《婚保》的“保卫战”也遵循着这一叙事结构,譬如第一集和第二集讲述的是老常二婚,邻居郭洋和李梅、许小宁和兰心夫妇前来祝贺。一场婚礼被刚办完离婚的杨丹弄得不欢而散。杨丹的离异把李梅和兰心的心搅得乱纷纷,回家跟老公发无名火。小洋意外烫伤,李梅看到儿子的伤情,心里憋着的肝火一朝爆发。三个丈夫夜里凑到小区花园发泄不满,许小宁被兰心揪回家去,大吵一架,化干戈为玉帛,李梅也主动跟郭洋和好。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这一叙事结构戏剧性地展开,而后面的剧情不断重复这一叙事结构。几乎在一集之中就有一个遭遇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终又克服和解决问题的叙事结构。
      二、寻找认同感与规避现实
      《婚保》这部电视剧塑造了四对不同类型的家庭:男强女弱型(郭洋和李梅)、男弱女强型(许小宁和兰心)、老夫少妻型(老常和陈梦)和男女双强型(老袁和杨丹),基本上涵盖了当今社会的家庭实况;剧情设计选择贴近生活中的“家庭责任问题”、“双方父母的养老问题”、“家庭财产问题”以及有可能的“第三者”等等现实问题;告诉人们在家庭问题产生时应该怎样面对和解决,而这正是当今社会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同主人公一起经历“产生矛盾――矛盾解决”的全过程,对主人公的定位从之前的“有别于自己”而转变成“自我的化身”,感觉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一样,心情和主人公一起大起大落,产生一种身份的认同感。
      其次,《婚保》也为处于婚姻家庭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出口。在家庭危机的困扰下,挫败者倍感迷茫,对自身产生了质疑,而主角们的“保卫”成功回答了人们的疑惑。观众在观看《婚保》之后,在潜意识里获得了安全感,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就能解决工作、家庭危机,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忘却自己真正面对的现实困境。所以,观众在收看的过程中,逐步习惯了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往复循环的叙事模式,收看《婚保》可以使他们沉醉于它的固定叙事模式之中,在电视剧中一遍又一遍地体验主人公的成功,就仿佛自己获得了成功一样,家庭婚姻危机下的人们迷茫和危机感,亦在单一、循环而又重复的叙事结构中,得到一次次释放。
      三、中产阶级与大都市的奢华生活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婚保》讲述的是一对对普通的夫妻如何解决家庭危机,成功保卫了自己的婚姻。但整部电视剧的主要内容,表现和反映的却不是我国中低阶层的生活状况。这不是一部时下流行的呼唤社会平等的“底层叙事”,相反,《婚保》的“保卫战神话”仍然是罗兰・巴特在《神话――大众文化的阐释》一书中所说的“中产阶级神话”,并且他说:“在一个中产阶级的文化中,既非无产阶级文化亦非无产阶级道德,也没有无产阶级艺术,所有非中产阶级的,必须要借用中产阶级。”③整部电视剧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我国中上阶层五光十色的“奢华生活”,因而,这个“保卫战神话”像罗兰・巴尔特所说:“世界给予神话是一个历史性的现实……;而神话所回报的是这个现实的自然意象。”④在剧中,佟大为扮演的郭洋35岁,他先是一名业内知名设计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下海”创业后,就拥有了家居馆10%的股份,并担任弘高家具馆总设计师和设计总监。而他的老婆李梅,先是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后又在杨丹的梦想家园担任财务总监。袁莉所饰的兰心是一家国产名牌皮具的老总。杨丹更是梦想家园这一豪华生活区的老总。此外,豪宅、名车贯穿全剧。按照一般人生发展轨迹来衡量,剧中除了老常有着20年以上的奋斗史外,其余人物的创业、奋斗史均不过10余年。
      主角们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上流社会的文化场域中游走,周围充满了琳琅满目的光鲜物质和奢华生活。他们没有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困境,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不用为房租苦恼,只是囿于每日夫妻间的情感纠结。 “不想不知道,一想才发现我真的是太失败了。”一位自称即将30岁、一年前还曾在北京最大的蚁族聚居地唐家岭租房的网友这样颇为自嘲地评价《婚姻保卫战》。⑤
      四、隐藏在平等表象之后的“男权”神话
      《婚保》中女人们既要幸福家庭,又要事业成功;男人们既希望妻子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又担心大丈夫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了“鱼和熊掌兼得”的美好愿望,两性之间的“婚姻保卫战”由此打响。虽然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婚保》都试图突出和表达 “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但实质上它传达的仍然是代表着男权文化的意识倾向,是支配性意识形态――社会男性化意识的艺术再现。它所要强化的都是男性力量的统治地位,尽管影片采用了更加多样化、模糊化、更隐讳的表达,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男性力量的展示。
      在电视剧中,郭洋和李梅一直争吵的是夫妻双方对家庭的共同责任,宣称女人不应该被家庭束缚,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杨丹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靠着老袁才有辉煌的成就而离婚;许小宁和兰心更是女强男弱的现代模式,女人外出挣钱,男人在家当“煮夫”带孩子;甚至让老常、陈梦这一老夫少妻型家庭中,陈梦嫁给大老板老常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爱情,而且陈梦不安于做全职家庭主妇,想靠自己挣钱并发展自己的事业……种种迹象给观众营造出一幅宣扬现代社会应该男女平等,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好图画。
      但是拨开表面的浮云,我们看到的仍然是“男权”的主导地位。最明显的是许小宁和兰心这对夫妻,虽然电视剧里长篇幅的描述了兰心的大女人生活,貌似他们是“男女平等”甚至“男卑女尊”的代表,但是在兰心遭遇危机的时刻,都是许小宁充当的“拯救”角色。如公司遭遇火灾,兰心的全部产业变成泡影,心如死灰,此刻许小宁之前为兰心公司投的保险为兰心又提供了重新发展事业的资本,把兰心解救出来,重新开始;兰心新的包店也是在许小宁的全力主张下开的,甚至前几笔交易成功都得益于许小宁的网上经营。这些都表明,关键时刻女人还是依靠男人,在男人的“拯救”下才能获得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婚保》同样是一部宣扬男权主义的电视剧,只是和过去宣扬的方式不同,即由通过赤裸裸的表现男性的主导地位到如今通过温情脉脉的、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来完成“拯救者”的形象。创作者借助对家庭事业等时下人们关注的话题的展现,完成了对“男权”神话的传达。这种情形正是阿尔图塞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呼唤”功能。在当代,在这个媒体日益发达的时代,这种“呼唤”,尤其当其发自媒体/电视剧时,并不仅仅停留于观众对剧情中人物的社会分配的角色的识别这样一个浅显的层次上,创作者只要对意识形态的这种“呼唤”佐以一些加甜剂和诱饵后,在其表面铺上一层温情的面纱,就会使剧情更具吸引力、感召力,从而更容易也有可能被更多大众所接受。在潜移默化中,使观众认同并模仿,失去反抗意识,进而加固了“男权”神话的主导。
      总之,在离婚率攀升的当今时代,《婚保》一方面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努力维护家庭和睦的“保卫战神话”,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它也麻痹了观众,使他们得到一种表面上的认同感,将人们置于五光十色的中上流社会的生活中;此外,它还以表面上的女性强势来掩盖背后的“男权”神话,让人们安于当今的社会意识形态,并为着表面形成的所谓“平等”而欢呼,麻痹弱化人们的反抗意识。
      参考文献
      ①黄杰,《〈婚姻保卫战〉收视飙升 网络点击率蹿至首位》.搜狐娱乐[EB/OL]http://yule.省略/20100824/n2744
      23407.shtml
      ②http://www.省略/forum/
      pages2/forum_lx100209.shtml
      ③④罗兰・巴特 著,许蔷蔷、许绮玲译:《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99
      ⑤http://gb.省略/27564/2010/
      08/27/108s2970705.htm
      (作者: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推荐访问:隐喻 保卫战 文本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的文本隐喻 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在线看 婚姻保卫战2017全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