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挤走端方:怎么挤走同事

    时间:2020-03-31 07:32: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端方(1861~1911)在政坛崭露头角,始于戊成年的百日维新,当时他被任命为作为新政内容之一而设立的农工商总局督办。维新失败,农工商总局被撤销,端方也岌岌可危,但最终化险为夷。据说缘于他进呈了一首歌颂慈禧的《劝善歌》,“太后大悦,命天下张贴,京中呼为‘升官保命歌’”。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端方不像康有为那般激进,他认识到晚清中国必须变革,但又力主走渐进的道路,这是他的一个显著特点。   此后端方官运亨通,历任湖广、两江、闽浙总督,宣统元年(1909年)调直隶总督。不料他出任直隶总督仅数月就被人弹劾,指责他在办理慈禧太后丧葬事宜中行为不敬。参奏端方的,是李鸿章的孙子李国杰。李国杰称端方在庄严的移陵过程中,竟然派人持照相机“沿途拍照,毫无忌惮,岂惟不敬,实系全无心肝”。又说他在风水墙内架设电线,“马上传递,未为不便,何必借行树为电杆,致蹈人臣不敬之诛”。端方因此被监国摄政王戴沣免职,坐了两年冷板凳。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原由民间集资筹建的川汉铁路,说收就收,此前四川民众投入的股本一分不退。当初为了响应集资,有的人投入了多年积蓄的血汗钱,有的人甚至卖儿卖女。现在血本无归,生计茫茫,那就只有自杀或拼命了。当劫夺川汉铁路的“上谕”传到成都时。立即遭到立宪派的强烈反对,成都绅商于6月17日在岳府街铁路公司成立保路同志会,誓死“破约保路”,保路风潮迅速由成都扩及全川。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人,屠杀请愿民众,制造“成都血案”。次日,成都附近的保路同志军揭竿而起,围攻成都,全川同盟会员借机发动武装起义。在风雨飘摇中,清廷重新起用端方,委任他为钦差大臣,从汉阳带兵紧急入川,镇压保路运动。   1911年9月10日,端方率领两协(相当于团)鄂军自汉阳开拔,取道宜昌、夔州(今奉节),时而水路,时而旱路。一路上他走走停停,一方面是为了窥测时势,另一方面是想取代四川总督赵尔丰,重新成为封疆大吏。短短一千多华里,他竞耗时二十余天,10月初才进入四川境内。正是由于鄂军被抽调入川,导致武昌空虚,才有了辛亥革命出人意料的成功。   端方的磨蹭引起邮传部大臣盛宣怀的不满,他致电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及湖广总督瑞潋,希望联衔会奏,改派原邮传部尚书岑春煊处理川乱。岑春煊却致电内阁,提出希望带两广总督下辖的滇军部队入川。同时提出应先发通电文告,劝谕四川民众珍惜安定局面,或许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但盛宣怀对岑春煊调动滇军大不以为然,认为远水不解近渴,此事作罢,仍由端方带鄂军入川。   端方到奉节时,同盟会员朱之洪以重庆保路同志协会会长身份,前往奉节会见端方,目的是劝阻他带兵来渝,给本埠起义增加压力。因为这批鄂军约有二千余人,使用洋枪洋炮,同盟会员和袍哥会党的大刀长矛、土制炸弹无法与之抗衡。   朱之洪向端方说四川动乱,都是由于总督赵尔丰滥用武力造成的。朱之洪为此提出三项要求,即为川人伸冤、鄂军不入川、释放被捕的成都保路会领袖,均被端方以不能中止朝廷命令拒绝。   10月13日,端方率军抵达重庆,坐镇通远门附近的同业公会。这时武昌起义虽已成功,但清政府并未垮台,端方仍然要执行他收到的指令,即镇压四川保路运动。   端方当时的官衔为钦差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三品顶戴。他属于晚清重臣中的开明派,积极推行新政,在担任湖北、湖南巡抚及两江总督任上,创办学校、图书馆,举办运动会,送女生到日本留学,深得好评。同时他还属于宪政救国论者,认为“中国非立宪不可”,只不过以日本立宪经过十多年预备期为例,称“速立宪又不可”,主张渐进改革,认为这是代价最小的一条路径。   但是端方现在带兵入渝,成为重庆同盟会起义的绊脚石,必须挤走他,起义才有把握。端方带来的鄂军官兵,主要集中在大梁子左营街一带。于是,由同盟会拉拢与端方有旧交的施纪云,利用总商会召开所谓“官绅商学会议”,邀请端方下属及各方头面人物聚会,以中西餐、洋酒招待,并由士绅作陪,意在拉拢。一方面,争取到自办团练武装;另一方面,从结交端方幕僚和鄂军士兵入手,刺探端方的底细。端方眼见清廷统治风雨飘摇,知道危机迫在眉睫,必须避免刺激众怒,引发全面骚乱。在入川途中他不仅不扰民,还发表演说,争取民心。他日行百里夜宿农舍,饮食简单,白饭咸菜,颇受途经之地官民欢迎。他还发电报向朝廷告称:“查得川中罢市罢课,不戕官吏,不劫仓库,绝非逆党勾结为乱。人民因蒲殿俊、罗纶等被拘赴辕请释,统领田征葵擅行枪毙街正、商民数十人。附近居民闻知,遂首裹白巾奔赴城下求情,又为枪毙数十人,以致众情愤激。”   电文倾向明显,一是要把保路风潮的责任算在赵尔丰头上,二是希望取得绅民谅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赵尔丰也没有闲着。他也上书朝廷,反告端方进兵缓慢,声称成都周边土匪蜂起,势如燎原,救兵不来,省城危急。上纲上线,把责任推给端方。   端方到重庆,多次召开绅商会议,笼络各方人心。同盟会则不依不饶,非得挤走他,不断利用保路问题做文章。同盟会广泛动员教师学生、农夫苦力、商人士兵、僧尼道士,举行集会演说,呼号奔走,掀起群众性的反帝爱国热潮,揭露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清政府卖国卖路的罪恶行径。总商会方面,则故意停止大宗交易,导致物价上涨,市民怒火满腔,上街抗议政府无所作为。同盟会员还趁夜晚在端方寓所大门张贴嵌名对联一副:“端要死在江南馆,方好抬出通远门。”藏其名于上下联之首,江南馆乃城中奢华之地,而通远门外则为乱葬岗。   深谋远虑的端方却不为所动。朝廷并未规定他到达成都的时间,所以他还想滞留重庆,先搞垮赵尔丰,然后以重兵出击,一举解决保路风潮。   但是列强不给端方机会。由于保路运动风起云涌,成都已被各地同盟会及袍哥会党包围,引起洋人不安,10月31日,各国驻渝领事和炮舰指挥官召开联席会议,通知在川侨民撤离。泊在临江门、朝天门、龙门浩等码头的外国军舰、商船,从早到晚都在接纳从四川各地撤退来渝和本埠的侨民,装满一船人就开走。数千本地市民也带着自己的细软离去,到乡下或下游去避难。英国驻渝领事发布文告,声称如果川东道不能保证外侨平安,英国将出兵。   挑起外衅要问斩,这下子端方再也稳不起了。同时,赵尔丰再次上奏朝廷,弹劾端方“诡谲反复,希图见好于川民。谬信讹言,罔究事实”。说已经安定下来的人心,又被端方搅乱了,将领们在前线也不敢效力。赵尔丰指责端方不顾成都危急,非要绕道重庆,等到武汉、宜昌失守,贻误战机,不顾国家利害,只考虑个人安危,“川事为之一误再误,不可收拾”。赵尔丰甚至断言:“端方到省(成都)之日,即将为川人独立之时。”   外有洋人公开提出照会,威胁说要开战,内有赵尔丰危言耸听的弹劾,不可等闲视之。端方左思右想,不得不离开重庆,移师前往成都。他前脚刚走,重庆辛亥起义便大功告成,成立蜀军政府。   端方离渝后西进,屯兵资州(今资阳、资中)。为彻底杜绝后患,防其卷土重来,蜀军政府都督张培爵派遣田智亮率敢死队数十人携带炸弹,前往资州与鄂军中的党人接触,议定非杀端方不可。11月27日,端方为起义鄂军所杀,成为当时清王朝中职位最高的殉葬者。

    推荐访问:端方 挤走 挤走端方 挤走 挤走快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