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黑格尔辩证法的反动性|黑格尔辩证法

    时间:2020-03-25 07:32:3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黑格尔希望将他创立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解释世界的终极法则, 但是这与经验主义的实证方法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事实证明,一个同时可以支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规律是不存在的,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人类的认识活动产生了极大的破坏性。
      【关 键 词】黑格尔 辩证法 统一规律 反动性
      
      众所周知,辩证的思想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因为当时的人们探索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常常只能靠感觉感知外界,靠推测去猜想自然内部的奥秘,渐渐的这些感觉和想法汇聚在一起,于是人类最早的学科――哲学诞生了。但就古代哲学来看,常存在着以下特点:
      一、受制于原始观察手段的局限,早期的哲学家们都无视世界的细部,而是常做出全景式的鸟瞰。似乎都视自然界与人类为一个整体。
      二、古人似乎从未意识到要深入事务的内部进行实际探索,而是基于依靠浅表观察的推理来探究世界的本源,把万物的本源归于一些简单元素,诸如古印度的“地水火风”,中国的“阴阳五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等,都是试图从简单的现象总结出支配整个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来。
      三、这些哲学家似乎从未将这些规律“实证”一下,甚至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总体规律”是需要用实验去求证的。
      由此看出,所谓东西方的哲人们都喜欢豪情万丈地制定出一个支配整个宇宙运行的基本规律,然后不加任何验证的宣称这些基本规律是可以同时适用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的,套用老子的话就是“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打破了这种蒙昧的状态。他曾言“人类一直在努力用自己的概念构建一个世界,并从自己的大脑中获得所使用的一切原料。但是,如果他们不这么做,而是去考察经验与观察所得,他们就能将事实而不是观点用于推理,从而可能最终了解支配物质世界的规律。”[1]
      培根首次提出要区分“事实”与“观点”(也就是“没有事实依据的声称”),是前者而不是后者,才是揭示客观规律的出发点。而且,他还提出了正确探索客观世界的方法:不是演绎法,而是基于事实的归纳法。从事实出发,经过归纳推理,得出可验证的结论,进而上升到“规律”。就这样,培根大力提倡的“实证”与“经验”方法,引发了西方的“科学革命”,一大批科学家涌现了出来,他们中的佼佼者如伽利略、牛顿、莱布尼茨等人,正是通过实证的手段,将猜谜活动变成了可重复可验证的科学实验,而物理学也首先挣脱了“哲学”的羁绊,变成了独立的学科。
      既然是实验,就必须把研究对象化整为零。科学家们认识到,靠“整体思维”是无法深入到事务内部的,只能人为地将浑然一体的自然界分成不同的领域,一项一项“孤立”地深入钻研下去。这个认识顾准在他的《辩证法与神学》说到:“……不在其发展运动中观察的那种方法,不仅在世界科学史中是必不可缺的阶段(注:可以参考周建人译的《物种起源》。如果没有植物和动物分类学的积累,进化论是产生不出来的,远远不到分类学精密程度的《本草纲目》,从中肯定产生不出进化论来。)”[2]
       可以说正是这种“片面静止孤立”的“形而上学”手段,真正使人类的认识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学者们也并没有真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整体”。相反,对“个体”的分析正是为了对“整体”的综合。1678年,牛顿发表了《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首次将天体运动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用数学公式统一在一起。从1824年到1857年,以迈尔、焦耳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确立了能量守恒定律,把不同形式的“无机界的力”统一在共同的“能量”概念里。1828年,武勒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首次证明所谓“有机物”也能人工合成,提示所谓“有机界”与“无机界”由共同的化学原理支配,颠覆了将有机世界与无机世界截然分开的“生命力论”。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一切物种产生和发展的共同原理……在人类历史上,整个宇宙首次以井井有条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出现再一次造成了思想界的反动。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可以认识的,但认识的手段与实证无关,因为他号称是在对以往经验主义科学扬弃的基础之上,(在这里黑格尔用“知性”一词描述他所藐视的英美经验主义逻辑,他认为人的思维活动要经历感性―知性―理性三个阶段,但是,“按照黑格尔看来,知性只是理性认识的一个低级环节”[3]。)并创造出了自己的辩证逻辑――质量互变,矛盾统一,否定之否定这三大辩证法规律。黑格尔认为这三大规律不但是思维的逻辑,也是整个世界的秩序和规律,逻辑学因此是一种世界模式论。由此黑格尔认为世界上是存在着支配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宇宙真理”的,这就是他的辩证法!但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本质上是“求真”的学问,而人类社会的所坚持的客观准则是一贯以“求善”做为基础的。如果存在这样一种在人类与自然界通行的规律,那必是“真善一致”的“绝对规律”,但这种规律真的存在吗?至少在科学界还从未出现过这种“宇宙真理”。顾准敏锐的看到了此处,提出了疑问:“根据我们对归纳法所作过的透视,凡是你从客观世界观察得来的规律,总不过是或然的规律,决不是必然的规律。你哲学家有多大能耐,能超过这个或然性,说你已经发现出来绝对的普遍的规律了?”[4]顾准认为黑格尔所信奉的真善一致,真善一元说是自柏拉图到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传统,“康德以其二元论在其中划下一条鸿沟,以人的理性不可能认识先验的本质(“物自体”)为出发点,区别了知识和信仰、事实与价值、真与善两大领域,它们的统一只有在上帝那里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不可知的无法验证的”[5]。黑格尔不满意康德的二元论,凭借其辩证法的锐利武器,他坚信人能够证明上帝的存在,能够发现历史的规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命运。
      由此可见,黑格尔是个对自然科学一无所知,却拥有亚里士多德式的勇气的人。当他看到科学界正刮“统一风”,科学家们忙着推出一个又一个的“根本规律”,把原来被认为是不同领域里的不同现象统一在共同的概念与共同的原理中,却看不见科学家们建立的新体系与亚里士多德人为制定的有个本质区别:它建立在实证基础上,是随时可以重复验证的。于是他便蠢蠢欲动,自己也要来建立一个更宏大更根本的体系了。因为不懂科学哲学,他建立这个空前伟大的体系的方法,便仍然只能是中世纪以前的学者们的老套路,如培根早就抨击过的那样,“用自己的概念构建一个世界,并从自己的大脑中获得所使用的一切原料”,并开了“举例证明”的滥觞,引发了德意志民族的“体系病”,被肖弟子马恩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最后,迄今未止的事实也严重否定了古今中外辩证法的前提――一个同时可以支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规律是存在的。
      事实一:在自然界,爱因斯坦晚年孜孜以求于大统一场论,但直到他去世也没能成功,至今微观量子世界依然具有独立于宏观世界之外的运动规律,只能用数学语言来表述。
      事实二:在人类社会,社会科学中找不到类似自然科学中的“客观规律”,不管什么黑暗腐恶的社会设计,哪怕是红色高棉的种族灭绝社会制度,都能轰然启动并持续运转相当长的时间,这与工程技术设计完全不同,后者若违反了科学原理便无法运转,甚至不能启动。
      事实三:没有任何证据提示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统一,最终进化到奉行统一价值观的“大同世界”,反倒是文化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可见,黑格尔将哲学上的辩证法解释成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终极法则的企图,是对人类认识活动(尤其是科学实验活动)的极大干扰和破坏,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参考文献:
      [1](美)魏因伯格,张新樟.科学、信仰与政治:弗兰西斯・培根与现代世界的乌托邦根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P137.
      [2]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M].重庆:书林出版公司,1994p, 143.
      [3]王元化.文学沉思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p,122.
      [4]顾准.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M].重庆:书林出版公司,1994p, 143.
      [5]单世联.告别黑格尔――从张中晓、李泽厚、王元化到顾准.

    推荐访问:黑格尔 辩证法 反动 论黑格尔辩证法的反动性 黑格尔中世纪的三种反动 辩证法黑格尔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