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_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格式

    时间:2020-02-29 07:31:4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对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手段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医学专业 计算机课程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西安医学院重点基金项目(07ZD03)。
      
      引 言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急剧增加,计算机应用的日新月异,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医药卫生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医学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对医学院校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已成为21世纪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之一,搞好医学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提出了适合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思路。[1]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医药类专业结合不紧密
      医学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主要采取工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模式,即讲授计算机的发展简史、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及简单的数据库知识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后将担负着各级医院的医、教、研工作,工作中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计算机,如利用计算机对病人进行各种检查、诊断和必要的治疗,或使用数据库相关知识和软件来管理科研中的大量数据。由于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少再接触计算机,所以必须设法让他们在校期间学习到实用的计算机知识。而目前医学院校所用的计算机教材没有医学特点,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否则随着中小学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将变得毫无价值。
      2.学生入学前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课己基本普及,大多数学生入学前己有计算机基础,尤其是操作系统方面的应用,多数同学都能达到独立使用的程度,个别同学的能力还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医学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与之衔接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院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落后的现象也愈发严重。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每周两次课,第一次讲理论,第二次上机。由于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表现为讲理论时学生只能被动地听,无法及时操作。由于理论课和上机练习课间隔时间长,这次理论课到下次上机练习时知识有所遗忘,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及时锻炼,教学效率低下。同时也削弱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2]
      4.考试方式单一
      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和教学工作信息反馈的一种手段,也是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大多数计算机考试课程采用笔试,重理论、轻实践,且出题、评卷均由人工完成,未充分利用网络构建自动化考试平台,考试效率不高,没有较好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于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
      1.加强计算机教学内容与医学专业的结合
      医学计算机教师应加强对计算机在医学中应用实际情况的调研,掌握医药行业计算机应用情况,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针对医学学生量体裁衣[3]。如讲授计算机的应用时,可选用与医院或医学有关的例子,讲授Internet知识时,可给学生介绍医学信息的搜索引擎和网址,并鼓励学生们用闲暇时间上网浏览医学发展的新动态和医院的用人标准等,激发其进取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2.拓展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
      由于受学时、课程设置等限制,很多医学院校目前只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但就计算机在医学的应用来看,需要有图形图像处理、医学统计、医学信息学等知识,但这些都不是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课所能解决的。因此可根据学生在本专业领域对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不同要求,实行“1+X”教学,即用很短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再按专业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程,如口腔专业开设Photoshop,预防医学专业开设医学统计学等。
      3.以学生为主导,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
      根据医学院校计算机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技能的特点,可将主要教学活动放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采用教师精讲、总结(写板书)、放课件或有关录像、具体问题当堂演示,最后学生带着老师布置的任务上机操作等教学方式,边讲边练,提高教学效率。为避免讲课和上机时间间隔太久,计算机课程安排一般是4学时,占用整个上午或下午的时间,上课时分配1/4时间给老师精讲、总结,1/4时间放课件或有关录像,包括当场演示,其余的1/2时间供学生上机。这样上课讲解、放课件、看录像、教师演习与到机房上机交替进行,学生不会因为一门课安排时间太长而产生心情烦躁和学不进去的感觉,同时所学知识能够与实践恰当、有机地结合起来。
      4.改革考试方式,准确评价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无纸化自动考试平台[4],尽量以机考代替笔试,实现自动出题、上机答题、自动评卷一体化。同时可设置多种考试模块,以供考生进行选择考试,并应增设实际问题型的考题,重点考查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非简单考察记忆名词术语等书本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考试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5.开设多样化的计算机选修课,提供计算机课程的个性化选择
      鉴于医学院校计算机课时数较少,及学生程度的差异,在完成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可结合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多样化的计算机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程度选择学习,这样可进一步拓展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需求。
      结 论
      为紧跟信息化时代步伐、适应医药发展进程,需要对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作为医学类专业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推进医药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手段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此作出贡献。总之,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为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前进的过程中找出不足,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正,这样才能够对医学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断进行完善,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学贺.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调查与改革设想[J].计算机教育,2006,3:27-28.
      [2]王志华,麦麦提艾力吐尔逊等.大学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98-101.
      [3]王延平,席宗翰.关于医学院校计算机课教学内容改革方向的思考[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5):269-270.
      [4]王申生,陈小音.医学教学中的技术改革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34-35.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公共课部 陕西西安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医学专业 高校 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杂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