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语文教学要警惕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多媒体教学滥用

    时间:2019-05-03 03:29: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新世纪以来,日益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为各级学校的课堂教学提供着巨大方便,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课件成为当前从教者必须掌握的教学辅助手段,甚至进入教学评价体系。如今,能否熟练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已是各级各类学校衡量一个教师基本教学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各种公开课、竞赛课,都在要求授课者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手段以便推广,不能掌握这一技术的教师意味着落后,落伍,甚至是不合格。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优越性,形象、直观,生动、丰富,其包含的多元密集信息显然是传统教学所难以比拟的,但反过来讲,如果这种以技术为操作手段的教学方式成为主导性的评价指针,并逐渐在教学领域中引导形成一种唯多媒体为优的科学迷信,由此完全放弃源远流长的我国传统教学方式,这倒值得我们认真警醒并予以深入反思。下面让我们以中小学课堂的语文教学为例,来分析一下使用课件的利与弊。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言:“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1](P56)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多媒体课件的确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营造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更为直观、更为形象、更为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大量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但任何事物有其利必有其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是如此,在丰富的技术手段之下,教书育人的意图有时并不能得到完全的贯彻,这在语文教学中尤其突出。传统教学使用板书作为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则以课件为中心,教师只要有鼠标在手,教学过程就可以顺序进行,而教师的板书则基本忽略。但在语文课堂上,这对于语文的接受者来说,却构成一种遗憾。因为,在课堂上语文老师用粉笔板书,本身就是向学生言传身教的一个重要过程,多媒体的使用,显然取消了这一过程。试想,一个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的同时,又在黑板上适时书写出一些漂亮的汉字,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另一语文教育家吕叔湘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2](P46)。在电脑出现之前,我们很多人在语文课堂上看着老师一笔一画的板书,学会写字,有的还由此学会了写漂亮的汉字书法。再或者,如果老师偶尔将某一个字写错了,学生指出来,老师谦虚地将之改正,这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既美好又深刻,但这一切都随着一块幕布的出现消失了,语文课堂上颇具魅力的和谐场景也不复存在了。
      其次,多媒体课件斑斓的色彩、动听的音乐、活泼的动画,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但不啻说也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良性教学互动,因为互动不止是问与答,也包括双方的对视和交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不断地目视学生,用眼神跟他们交流:给试图违犯纪者以警告;给反映机敏者以鼓励;给懈怠者以提醒。但如今,当一块幕布放下来之后,老师眼睛只盯着电脑,学生眼睛只盯着幕布,导致师生之间会心的交流越来越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而没有了眼光和心灵的交流,语文课就异化成了知识传授课,失掉应有的温暖和温馨,更加谈不上教学是一门艺术了。
      再次,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很容易造成学生文学感觉肤浅化,感情程式化,从而使学生失掉自我感知作品的能力。语文课本上的优秀篇目,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需要学生认真品读,慢慢体会,得到融汇于心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苏珊·桑塔格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的性质,是一种“基于过剩、基于过度生产的文化”[3](P16),而其结果必然是,造成“我们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丧失”。一些教师将课文内容转换成各种各样的图片,有时还配上音乐,使所有学生得到了程式化的信息,对同一部作品产生相对一致的感受,却也由此使学生无法深入文字本身的美感和妙处,这对语文学习和作品阅读都是有害的。同时由于课件都是老师提前制作好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上就无法摆脱课件的牵制,少了即兴的发挥和临时性变通,使课堂完全变成了戏剧排练。一次听一位教师讲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他先是用几张幻灯片介绍了文章的几个段落,然后重点渲染母爱,插入了多幅母爱的图画,还插入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的音乐片段,结果讲得很多学生泣不成声。下课后,有多位听课教师认为讲得好,但笔者却持保留态度。因为他在课堂上对母爱的过分渲染,已经严重偏离了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不是个好儿子》感情含蓄、隽永,没有催人泪下的激情,却包含着人世的沧桑与无奈,读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而经他这样大肆渲染之后,学生再品读原文,就不可能产生这种深刻感觉,进入不了原文表达的思想境界。这种语文课上的滥情与误读倾向,是很多多媒体教学的通病。
      另外,使用课件可能造成的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无意中给不负责任的老师提供了偷懒的机会。似乎只要提前做好课件,一堂课就无后顾之忧了,而如今网上现成的课件比比皆是,随便找一些来作一些改造,就能够在课堂上敷衍了事。这也许就造成课堂上的一种荒诞情境:老师手拿鼠标在那机械地读,下面学生边听边玩边记,这样的语文课,岂非误人子弟?
      以上指出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危害,并非提倡坚决抵制课件,而是想在当今课件使用非常泛滥的时候,给基层教育机构和课件使用者泼一点冷水,让他们明白,过分引导依赖课件很可能会导致教学水准与质量的下降。在课件使用上,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来衡量教师是否应该使用课件,不能搞一刀切。语文课有些内容使用课件会提高教学效果,如诗歌文本的细读,可以在幻灯片上详细勾画、标注诗句,达到深入剖析的目的;但有些内容就不适合使用课件,如小说中的人物、情感或思想分析,它更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深入浅出的阐发,甚至需要即兴发挥。所以在课件的使用上,要视具体内容而定;二、使用课件要遵循经济、俭省的原则。由于课件制造简单易学,所以一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使用大量幻灯片,导致内容拥挤,学生目不暇接,极大地降低了讲课效率。三、个性化原则。语文课要有个性,具体表现在:教师的语言表达有个性、作品分析有个性,同样,课件制作也应该有个性。避免课件的雷同,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的课堂感受。
      所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最终以提高教学效率为目的,用与不用,其实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教师自己应该有权力来决定,而不能由教育机构搞行政命令,更不能一刀切、唯多媒体是举。
      注释: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程亚丽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401331)

    推荐访问:语文教学 多媒体课件 要警惕 滥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