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现代汉语惯用语【从现代汉语中的惯用语看中国人的性格】

    时间:2019-05-02 03:17: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他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本文将从现代汉语中最具生活气息的惯用语出发,来探讨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关键词:现代汉语;惯用语;中国人;国民性格
      作者简介: 蒋汶洋(1988-),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H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3-0118-02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也是这个民族文化及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汉语中,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单位——惯用语,它通俗、精炼、生动活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语言形式。由于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因此,笔者认为,惯用语能够充分体现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一、所谓惯用语
      何为惯用语,郎峻章先生认为:“这种语言单位是一种完全由于人们在口语中长期习用而内部结构凝结为不容许有任何变易的整体的固定词组”。这种语言单位来源很广且源远流长,在当代活生生的语言之中也不断地大量产生涌现。由于它完全是从人民群众的口语中滋长起来的,因此,具有鲜明的通俗、平易、朴实的口语化风格。它结构固定,组成成分也较固定,但又允许有一定程度的灵活变型,因此使用起来极其方便。同时,惯用语的意义大多通过比喻而形成,是其字面意义引申推衍的结果,带有鲜明的情态色彩和风格色彩。正是由于惯用语具有这种形象、新鲜又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和优势,使人民群众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久而久之,它就从一种语言现象逐渐过渡并成为现代汉语中的一种稳定的语言单位。
      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惯用语作为一种语言单位,它是经过社会公认的一种交际工具,能够满足人们的交际需求。那么,它也必然能够体现出使用群体的文化背景及性格特征。
      1、委婉含蓄
      交际的需要促成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从人民群众长期使用的惯用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性格无疑是含蓄而又内敛的。某个人做事粗心不踏实,人们通常不会直接地批评指出,而是会含蓄而又委婉地说他是个“马大哈”;某个人有钱而又吝啬,人们就会用“守财奴”来形容他;某个人没有主见,人们就会说他像根“墙头草”,正所谓“墙头草,顺风倒”;而对于那些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我们也不会直接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意,而是用“弄潮儿”这种说法来赞扬他们的奋斗及拼搏精神;我们也常常用“孺子牛”来形容那些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在工作时拖沓懒散,我们常常会说他在“磨洋工”;如果有人在做事时遭到阻力或拒绝,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还受到了难为,为了避免在交谈中使当事人感到沮丧和难堪,人们就会说他“碰(了)钉子”;如果两个人遇事互相推诿,把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别人,我们就会说他们在“踢皮球”,而这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在举行一场足球比赛,而是以此来含蓄委婉地形容他们相互推诿的消极的态度。
      通过搜集和举例,我们可以发现,汉语中几乎所有的惯用语都能体现出中国人含蓄委婉的性格特征。它形象而又生动,意义通常通过比喻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语言的作用和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可以推断,正是由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在交际时,人们为了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见,就临时抓住现实生活中某一事实作为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某种意思,最终传开并固定下来,形成惯用语。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说话做事就更应当如此。
      是什么造就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呢?笔者认为,这与我们千百年来接受的儒家思想教育不无关系。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礼”,包括君臣之礼、父子之礼、夫妻之礼等,而他们的共同特点或者说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是,做人必须要严格遵守道德教化。做事谨慎中庸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而那些“狂妄之徒”则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和压制。而这里所说的“狂妄之徒”,就包括那些不顾长幼尊卑,不看周围环境,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的人,这些“违礼”的人,在中国的社会大环境下,是不允许存在的。另一方面,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国文化一脉相承发展下来,基本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侵扰,因此,人们之间相互交流,不需要说得很直白,就可以理解彼此的“话中之意”。
      因此,含蓄是中国人血脉传承的最本质的东西,古诗中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绘画中的“深山藏古寺,酒香巷子深”,书法中的“藏锋悬露,虚实留白”表现的就是这种艺术效果,而外国人,是很难体会这其中的意境和深意的。
      2、思维形象性
      与西方人相比,我们中国人似乎更擅长形象思维。在现代汉语的惯用语中,有很多都可以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点。比如“炒鱿鱼”这一用法,我们常常用来比喻解雇或被撤职,那是因为鱿鱼一炒就卷起来了,像是卷铺盖一样,正所谓“卷铺盖走人”,而“炒鱿鱼”这一说法,就既形象又含蓄地表达出被解雇这一状态;又比如“一窝蜂”这个词组,想必大家都看到过一窝蜜蜂同时倾巢出动时的情景,好似漫天扬尘飞舞在你周围,还持续发出嗡嗡的声音,所以我们就常用这个词组来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一起说话或做事;再比如“芝麻官”这个词,像芝麻一样大的官,能有多大啊,因此,在谈话过程中,我们不必具体描述就可以让谈话对象知道芝麻官就是指那种职位低、权力小的官员。
      笔者认为,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是受传统文化中老庄思想的影响。道家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我们就形成了以具象代表概念的思维形式,习惯于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正如辜鸿铭先生在《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所说:“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正是由于中国人一直都在用心和情感去体会和感知世界,因此,他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语,也都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希望能用最贴切,最形象的方式,而不是一系列抽象的语句或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怀和感受。比如在写文章时,中国人会大量地运用比喻和形象华丽的辞藻,就是为了使文章更为鲜明和生动。而且我们中国人使用的汉字,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象形文字,我们的老祖宗在创造这些字时,就是用画画的形式将这些字所代表的动作、行为、事物表现出来的,最终演变发展成我们现在的汉字,比如“渴、河、海、洋”等字,即便不用,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些字肯定都表示与水相关的事物或动作,又比如在“凹凸不平”这个词中,不认识“凹”或者“凸”这两个字没关系,光是看形状我们就可以大概猜出来他们所表示的意思,因此,对于汉字来说,我们可以“看其形而知其意”,但其他语言就不可以做到这一点,所以说,擅长形象思维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大性格特点。
      3、踏实
      在现代汉语的惯用语中,还有很多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国人踏实的性格特征,有很多贬义的词组,如“老狐狸”,我们就常常用它来形容那些非常狡猾的人;毛主席曾经说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中的“纸老虎”一词,就用来形容那些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和集团;还有“耍花招”,用来形容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的行为。与之类似的用法在现代汉语惯用语中数量繁多,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做人做事不踏实,爱投机取巧的人是会被全社会鄙视和唾骂的。
      中国人的踏实,来源于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到庄周的“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从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到后来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都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踏实的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要唯利是图,从小事做起,方能成大业。
      堂堂大中国,泱泱数亿人,当然不能仅仅靠分析一些语言中的惯用语就能够准确地得出几十亿人的性格特征。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人们的性格和文化,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语言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笔者也仅选取了语言中的一个小部分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性格上明显的共性进行分析。而中国人的性格,如辜鸿铭先生所说:“中国人最美妙的特质是: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它既有着成年人的智慧,又能够过着孩子般的生活——一种心灵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郎峻章 《现代汉语中的惯用语》 吉林大学学报 1963年第1期
      [2]、王 勤 《论惯用语》 《语文研究》 1982年 第1辑
      [3]、马 飞 《从语境的角度析中国人的“意会”和美国人的“言传”》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11卷 第3期
      [4]、辜鸿铭 《中国人的性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3月

    推荐访问:惯用语 现代汉语 看中 国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