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是什么 与时俱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特征

    时间:2019-04-29 03:33: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将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5-0259-03
      
       科学社会主义自空想以来发展至今,已经历了近500年的历史,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都是在适应当时特定的时代要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宝库而发展变化的。可以说,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于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功能、研究对象等不同角度来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之基本精神的。“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学说。”[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质之所在,是实践着的马克思主义,是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锐利武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品格是科学性与革命性融为一体,是客观事实与主观原则的辩证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同时也与体现其精髓、灵魂地位的立场、观点、方法之稳定性相统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开放与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它永远是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和面向未来的,而不是经院哲学、书斋理论。它不搞宗派主义,能正确地对待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它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而不固步自封。究其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可以说科学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如果能够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就能使科学社会主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反之,就会使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出现挫折,甚至大倒退。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而东方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理上却显现出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践着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放射出新的光芒,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一、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出色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回顾和考察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不难发现,从空想社会主义创立到今天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曾经历过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时代特征和特殊的矛盾性,因而也就需要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只有准确地把握其内在的规定性,才能成功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在这里,可以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
       (一)从1516年托马思·莫尔的《乌托邦》一书问世到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空想到诞生的阶段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见之于1827年的欧文主义刊物——《合作杂志》。它是由“社会的”一词衍生而来,源自拉丁文,意思为“同辈的”、“同伙的”。把它用于社会中,意味着大家都是平等的伙伴。马克思在1842年10月发表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这个词,并把它同“共产主义”并列使用[2]。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2月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思想体系和理想的社会制度。其内在含义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300多年,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已建立,但发展还不够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刚刚开始暴露,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没有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生产处于手工业时期,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较为对立。人们已开始对资本主义的“圈地运动”进行了批判,无情地揭露了社会贫富现象并否定私有制。在这一历史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16—17世纪的乌托邦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意大利的托马斯·康帕内拉、德国的托马斯·闵采尔。他们针对时代特征,一方面,从理论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提出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莫尔在《乌托邦》中就提出过自己的设想:经济上实行财产公有,商品可以调剂余缺,社会产品按需分配等;政治上实行民主政治;精神文化方面主张发展教育、科技,重视新一代培养等等。其次是18世纪的平均共产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和巴贝夫。再次是19世纪初期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理想都铭刻着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其理论学说只能是一种空想体系,缺乏正确的理论基础,不可能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真正可靠力量。他们主张改良,拒绝革命,无法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但正是这些空想理论,最终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的思想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已完成。
       (二)19世纪40年代到下半世纪,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重大发展的阶段
       这一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段关系得到了充分发展。欧洲发生了1848的资产阶级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这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其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并且无产阶级的组织程度也加强了,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欧洲最发达国家的历史中上升到首要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并总结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创立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及其他手稿的完成,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已成熟。从而,为无产阶级制定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理论和革命策略,并对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做出了一般描述,形成了“社会”社会主义的理论模式。
       (三)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中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的阶段,同时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的时期
       这是一个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时期,资本主义迅速扩张,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其本身已无法克服。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矛盾的焦点和革命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马克思关于科学社会主义首先在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这一理论设想,正受到严峻挑战。1917年,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时代特征,率先在东方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暴力革命,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使空想变为现实。这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俄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家相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出现了15个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较为繁荣的时期。
       (四)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是科学社会主义出现动荡和发生改革浪潮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各国危机动荡,国际风云变幻。
       首先,苏联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长期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包围之中,政治上受到孤立,经济上受到封锁。为了击败帝国主义的进攻,不得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的统一,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最关键方面的建设。正是在“历史合力”的作用下,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形成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它是时代的产物,带有浓烈的斯大林个性特征的烙印。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高度集权。一方面,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因为它成功地战胜了帝国主义的进攻;另一方面,它又不是一个成熟的、完善的和理想的模式。随着时间的转移,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一开始借鉴苏联经验有其合理性,但各国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使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照搬苏联经验,更不能将其神化,否则就会僵化,成为教条。
       其次,其他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适应历史的变化,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改革。南斯拉夫首开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先河,1950年6月颁布《工人自治法令》,标志着直接针对苏联式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所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开始在世界上兴起和发展。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苏联以赫鲁晓夫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人大幅度地调整内外政策,实际上开始了苏联的改革。1965年,罗马尼亚开始改革。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全面实行新体制。1971年,保加利亚执行新经济制度。波兰在70年代实行了新体制战略。此外,朝鲜、古巴、越南、老挝等也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进行努力探索。尤其是我国,在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确立。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讲,这一时期,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本国发展道路上有进有退,曲曲折折,既有重大的进展,给社会主义注入活力,带来生机,又有倒退甚至失败,使社会主义面临绝境,甚至被葬送。
       (五)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大挫折时期,同时也是社会主义中国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的时期
       众所周知,苏联及东欧等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发生了一连串的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1989年,东欧几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局相继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其程度之深,速度之快,涉及面之广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料。首先,苏联由于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接着波兰团结工会在选举中获胜,同时取消波兰统一工人党,标志其剧变完成。后来就有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纷纷“告别过去”,选择了走向资本主义的道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国家改革失误,如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共产党自身建设、民族问题、意识形态等领域没有搞好;另一方面是由于霸权主义和平演变的结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0年风雨兼程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解决了社会主义从传统模式向市场社会主义的转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足以说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虽处于“低潮”,但不是“死潮”。它将以新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代替旧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并以此为起点,开始新一轮世界社会主义的周期运动,开辟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纪元。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显著的特点: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
       第一,从时代看,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虽然没有变化,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单边主义在上升,恐怖主义危害较严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和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深刻。可以说,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直接后果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控制的加强,两极分化与不公迅速发展。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肩负着复兴伟大民族的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激烈竞争中,能够防范任何风险和世界性的突发事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打破传统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赋予科学社会主义新的内涵和新的理论形态。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压十二大至十七大连续不断的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从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到建构其理论体系,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巨大政治和理论勇气,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及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第二,从实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形态,它立足于变化着的中国实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是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作为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又是中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从而深化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新的理论形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第三,从理论思维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每次重大的理论飞跃都表现了创造者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理论思维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支柱——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上迈出了新步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自从苏东剧变以后,世界的资产阶级在断言,20世纪的社会主义试验已宣告失败,21世纪必将是社会主义在地球上彻底消灭的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表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只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因为它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表明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形式已宣告结束,而社会主义将以另一种形式释放出灿烂的光芒,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正如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讲过的“公社的原则是存在的,是消灭不了的,在工人阶级能够得到解放以前,这一原则将一再表现出来。”[4]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原则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新的表现形式,把科学社会主义推上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它必将给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巨大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注入新活力、赋予新的时代内容。首先,它已不再是向单一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方向发展的传统社会主义,而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的实践的社会主义。其次,它已不再是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的社会主义,而是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再次,它已不再是传统观点的,没有人剥削人现象的社会主义,而是在事实上还存在着一定范围剥削现象的社会主义。最后,它已不再是封闭、僵化的狭隘地域性的社会主义,而是开放的,高度灵活的世界性的社会主义。上述特征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
       总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伟大的实践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为世界社会主义的革命性变革闯出了一条新路,树立了一个榜样。它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赵明义,赵永宪.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2] 关志立.科学社会主义表解[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蔡金发.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社会科学,1994,(3).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The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tific socialism
      
      MENG Ling-hu
      (Bengbu college,Bengbu 233030,China)
      Abstract:History of socialism is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constantly innovative practice. Only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with realities of States, to scientific socialism to a new historical stag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Marxism of contemporary China.
      Key words:scientific socialism; development; new stage
       [责任编辑 海 川]

    推荐访问:与时俱进 特征 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