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刀形币【秦朝“半两”币形评说】

    时间:2019-04-16 03:2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货币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产物,是充当一切商品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里,它往往又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秦朝的圜形方孔“半两”钱币除具备一般货币的功能外,它还包含着一定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秦“半两”;圜形方孔;天命论
      中图分类号:B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61-02
      在我国,封建社会始于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混战不断,诸国兼并。到了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56年),仅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存在下来,其他的八十多个诸侯国都被兼并了。在这剩下的二十多个诸侯国中,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最为强盛,史称“战国七雄”。而他们之间又不间断进行更大规模的战争,小国被吞并,大国各自为政,自立为王。作为新兴的统治者,这些国家为了国力强大,积极发展本国经济,其中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在自己辖区内发行货币,方便人们使用。当时的货币主要有刀币(在东齐)、布币(中原三晋)、圜钱(西北一带)等,但是由于在形状计算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在换算和流通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的不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用武力消灭其他六国,建立了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结束了长达二百多年的七国混战的历史。这个国家是以咸阳为都城,以华夏为主体,包括羌、戎、夷、越、狄、蛮等多个民族。统一后,秦进行了币制改革,统一全国货币,制定新的流通币制,规定以“半两”的圜形方孔铜钱为主要通行货币,钱币上刻印的文字是半两。
      有人认为环币是古人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纺轮演变出来的。这种说法很有道理,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另外古籍上有以玉为币的记载,可能指的是玉环,而环币也有可能是从玉环演变出来。环币不是呈圜形饼状,而是中间有孔,孔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用绳子串起来便于携带。从使用角度看,环币与多角的布币,同样多角且易折断的刀币,过小容易丢失的蚁鼻钱相比,其作为货币形状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环币的出现在我国古代货币史上有重大意义,因为圜钱是后来普遍使用的铜钱的雏形。
      环币分圜孔和方孔两种,一开始的环币基本上是圜孔,比较著名的有“西周”圜钱和“东周”圜钱。这里的“西周”和“东周”不是朝代名而是古国名。公元前367年西周惠公封其少子班于巩,建东周国,于公元前249年为秦所灭;公元前441年,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城,建西周国,于公元年256年为秦所灭。到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方孔圜币,影响最大。
      秦“半两”,应该有两个概念。其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之“秦”,史称先秦的半两钱;其二是“六王毕”,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秦”的“半两”钱。通过对出土的两种半两币形进行比较,不难发现两种“半两”钱币各有特点。前者造型文字粗犷朴茂,钱文书体主用大篆,兼有小篆、甲骨、秦隶的影子;始皇半两作为统一货币,书体严谨,制作规整,钱文多用文字改革后的统一书体小篆。①改革后的秦“半两”币形洋溢着秦帝国君临天下的王者气象,开启了极具东方文明特色的王者气象,一贯两千多年而不衰。
      至于秦“半两”钱价值如何,一枚钱能买多少东西,史书尚无确切记载,但《史记》上有一个细节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思考的线索。刘邦服役远行,朋友为之饯行,大多数人每人奉送三钱,而萧何独送五钱。时战火刚熄,物质匮乏,馈赠仅以三、五计数,足见当时“半两”钱之珍贵。
      在钱币史上,秦代通行的圜形方孔“半两”钱影响极大。这种圜形方孔币值的首创者是姜太公,西周人。《汉书·食货志》有这样的记载:“太公为周立九府圜;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而函方,轻重为一铢。现代考古也发现,在周朝之后还出现了圜形圆孔形状的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齐国也发行过类似形状的钱币。但是,这些国家的钱币和秦代的圆形方孔的币形都不同。《汉书·食货志》记载:秦“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其重如文”。可见,秦代是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选择了自己的币形,这种币形是以对以往币形的认真比较和筛选为基础的。这种圜形方孔的币形,从秦代开始,一直用了两千多年。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圜形无孔的铜元取代了圜形方孔的币形。秦代的圜形方孔的币形代表着内涵丰富的哲学意义,是反映先秦时期的思想意识的特殊载体。
      在殷商时候,出现了“天”的思想。“天”是种族奴隶主创造的一种人格神,是天上人间的最高主宰,支配着万事万物、社会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统治者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是天和人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中间人。以此论证,世人只有完全服从自己,才是真正地服从上帝。这种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到了秦,仍然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杨荣国先生曾经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对“帝”进行过分析。说在甲骨卜辞和周代金文中,“帝”都像花蒂的形状,由花蒂结出果实,果实中又孕育出无数的花蒂,周而复始,绵延不绝。“帝”字像花蒂形,暗示着在“上帝”意志的统治下,统治阶级的统治权力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先秦时期的西北是秦祖先的发源地,也是“天命”思想极其盛行的地方。秦始皇受到“天命”思想的深刻影响,对其理解和崇拜不言而喻。另外,秦统治者也深受吕不韦的思想影响。吕不韦的天人关系思想,主要是吸收借鉴了道家和阴阳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上君下臣)。何以说天道地园也?精气一上一下,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处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受这些思想和主张的影响,秦的国家哲学就是包含有天命思想的阴阳五行学说。而“半两”方孔圜钱的发行,正是对秦的哲学思想观念的微妙而艺术地折射。
      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非常匮乏。人们对天不了解,对正常的自然现象不了解。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了天意志的体现。在当时人看来,天具有无上权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是相生相克的。相生相克是物质的自然属性,这是一种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但是,这种思想经过战国末期的邹衍、秦宰相吕不韦的发展,却完全变样。此二人认为每种元素代表一德,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代表了五德,在政治人事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五德相生相克是王朝的发展必然遵循的规律,也是政权兴亡更迭的依据。根据这一思想,儒士方生认为,周为火德,秦为水德,秦将代周。所谓德,即是得。因为政权来源于天,所以统治者接受天命,皇帝自然而言就是天在人间的代表和象征,天的意志和思想就通过皇帝的“金口”而表达出来。有这套完备的哲学思想做后盾,秦始皇想了多种办法向全天下炫耀,并通过钱币把天命和皇权巧妙结合起来。外圆(代表天命)、内方(象征皇权)的秦“半两”因此被赋予了双重含义。它一方面是重要的流通货币,另一方面还是天命和皇权的象征。这种代表皇权天命的方孔圜钱的权威和哲学思想,在中国大地上通行几千年而不变。①
      秦始皇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度量衡,使商品经济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也促使商人集团大量出现。但是由于战乱初平,社会仍然动荡不安,人们难以在变化的商品经济中摸清经济运行规律,掌控自己的命运。对于凭常识难以解决的难题和那些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往往感到神秘和可怕,难免借用所谓“天”的一些理论自圆其说。在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天的“代言人”就是他们经常接触到的货币。人们看到的不仅是铜质货币这样简单的材质和作用,更多的是潜伏在其背后的“天”的权威。
      秦“半两”同时还是统治者中央集权的象征。统一货币的目的实现之后,秦始皇把货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收归中央,并通过制定和实施严酷的法律来提高和维护中央对货币的权威。按照《秦律》的规定,凡是个人私铸铜钱、擅自发行者,一律处以极刑。秦“半两”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成为皇权的名副其实的代表。统治者的权力随着货币流通而四处延伸,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中央集权的政治作用通过统一货币的流通切实得到了维护。历史也反复证明,只有在皇权足够集中和强大的朝代,铸币权和发行权才一定隶属中央;相反,铸币权和发行权只会分散于地方。
      在秦王朝统治的那个时期,人们的思想既有时间的无限性,又有空间的广延性,这种多维性是其前的人们所未有的特点。秦代的钱币就是当时人们的哲学思维特点的外在表现形式。秦“半两”被人为赋予了哲学意义,因为人们人为地为其注入了天、地、人的哲学思想,使它成为融物质(钱币本身)、精神(哲学思想)于一体的事物。这也是秦的统治者为自己的哲学思想寻找到的一个合适和普遍的载体。也许,秦“半两”的设计者也没有想到它所具有和体现的哲学含义,这种含义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变得更加丰富。假如换一个角度,不考虑货币本身的时代性和阶级性的话,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秦“半两”不愧为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参考文献:
      [1]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徐高祉.中国古代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推荐访问:秦朝 评说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