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克服畏惧心理,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效率: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

    时间:2019-04-06 03:16: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考试各个知识点中得分率较低的考点。据统计,江西省自主命题以来该考点的难度系数在0.48~0.62之间,很多考生得分不到该考点的一半。因此,一部分考生错误地认为,文学类文本平时阅读与不阅读没有区别,复习与不复习一个样,以致对文学类文本阅读产生畏惧心理。
      一、畏惧心理产生的表现及原因
      考生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的畏惧心理表现为害怕遇到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阅读文本时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云,无法按要求准确理解文意,更谈不上感悟鉴赏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美感。答题时不得要领,丢三落四,词不达意。讲评训练题时,听起来感觉当初似曾这样想过,懊悔却不能按要求完整地回答问题。但是下一次训练,又依然如故,答题的准确度总是难以提高。每次测验、考试,这种阅读试题老是只能答对一部分。于是,考生得出一个结论:文学类文本阅读太难了,自己的悟性太差了,短时间内是难以提高阅读成绩的。很多考生平时干脆不读文本,留在那里等待老师讲解分析,甚至有的还认为反正听老师讲解分析也不能提高答题效率,不如放弃,等待考场临时发挥。
      这种畏惧心理,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主观上,大家阅读量少,经验不足,心理素质不稳定,知识储备不全面,这是内因。客观上,文学类文本阅读平常训练与测验、考试的难度不协调,考试中文学类文本试题得分率低,以及长期形成的文学文本阅读难的舆论环境,是形成考生畏惧心理的外因。
      二、如何克服畏惧心理
      要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效率,就应了解文学类文本试题高效答题的基本要求。根据语文考试大纲的要求、文学类文本试题参考答案拟定原则和高考语文阅读卷的实际,文学类文本试题高效答题的标准是:答案切合题意要求,能够准确捕捉并回答题目中所包含的表层和深层含义,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展开多角度思维;条理清晰,逐点陈述;运用术语,结合文本;表达准确,不枝不蔓;卷面整洁,不乱涂改。考前应对照此要求,进行严格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畏惧心理,直接影响了考生阅读的质量和答题的效率。那么考生在复习中应如何克服这种畏惧心理呢?
      1 依托文学文本进行阅读训练。高考前时间短,复习任务重,要克服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畏惧心理,必须依托于文学文本的训练,不能脱离训练本身空谈克服畏惧心理。因此,考生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中,只有平时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答题,考试中才能取得理想的分数。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包含阅读和答题两个环节。在阅读环节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读懂。文学文本阅读训练中的读懂,比平时自由阅读有更高的要求。自由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阅读对象,自由支配时间,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文本的内容,还可以不回答具体问题。而考前的阅读训练,必须阅读指定的文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文本,必须按照命题者指定的路径回答问题。因而,考前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读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准确理解文本的重要语句,文本的思想内容、主题和写作技巧。答题环节中,包含审题、组织答案两个步骤。审题时,要根据平时熟记的各类考点的提问方式、表层含义和隐含的意思,审清题干的具体要求。答题时,要依据题目的要求,逐点分条列举,答案力求全面、准确、整洁。
      2 独立自主。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中,应坚持独立自主的阅读、答题原则。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回忆以往的知识储备,产生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激发思维潜能,拓宽思路,将问题思考透彻。依赖于老师的讲解分析,死记硬背一些答题技巧和方法,自己不针对文本独立分析、概括,将会抑制自身原有的思维能力,所答的问题永远都只是皮毛,不能切合文本和试题,得分自然不高。因为任何一篇文章,尽管所用的语言、表达技巧、谋篇布局的方法大同小异,但所表达的意思、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相同的技巧所起的表达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考生走进文本,独立自主地去领悟、思考。可以说,独立自主的阅读活动,是提高阅读答题效率的不二法门。
      3 冷静沉着。平时的阅读训练应冷静沉着。面对陌生的文本,首先抱定“我能读懂”“我能顺利答题”的态度,在心理上战胜畏惧心理,接着冷静地按照阅读的一般步骤,迅速浏览全文,把握文本的大意,然后阅读试题,了解试题从哪几个方面设问以及回答的侧重点,再回过头认真仔细地阅读全文,全面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最后再逐题回答问题。答题中要注意,必须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下笔答题,逐题思考充分,回答完整,不要粗看试题觉得似曾相识就草率下笔,一道试题没有回答完毕又去回答另一道试题,这样可能会造成答案不得要领或答案要点不全的结果。
      4 集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阅读和答题任务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在阅读时,还是在答题时,都应高度集中注意力。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考生在大约半个小时之内,专注于阅读指定的文本,围绕试题展开积极的思考,透彻全面地组织答案,使问题回答得准确无误。平时的阅读训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苦工夫;一是专注于阅读指定的文本。老师规定阅读的文本,必须不折不扣地阅读,不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阅读,因为高考没有选择的余地。在阅读中,排除一切干扰,专心一意地捕捉文本信息。为避免阅读中分散注意力,应边读边圈画,在文本上圈画出重要信息。二是每次阅读都记录所用时间。一般情况下,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正常应在3~5分钟之内读完。这就要求至少应有10分钟左右精读,至少应有10分钟左右高度集中注意力分析、思考、组织答案。阅读所占时间太长,必然会挤占思考和答题的时间。三是应培养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刻思考的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大多是主观试题,试题答案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拓宽思路、透彻思考。如果答题中每道试题都是浅尝辄止,必然会造成答案要点不全。
      提高阅读注意力,应有良好的阅读心境和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心境是指每次都以愉快、乐观的态度进入阅读状态。良好的环境是指除去书桌上无关的物件,排除一切可能的视线干扰和声音干扰。另外,在阅读和答题时,不要习惯性地摆弄、转动文具或其他物品,那同样会分散注意力。
      5 大胆实践。任何能力都是在反复实践中形成并提高的。提高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需要阅读者大胆实践。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实践,才能培养良好的文学感悟能力,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阅读必备的思维品德。在阅读训练中,有的考生可能是平时懒于动手,也可能是过于小心谨慎,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阅读见解,不敢大胆地按照要求回答问题,总是要等到老师讲解时才填写答案。这实质上是自信心不强的表现。这样,不仅抑制了思维,而且长期使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停留于意识状态,不能外化为具体明细的语言。
      所谓大胆实践,一是指在阅读中充分调动知识储存,理解、感悟、分析、鉴赏作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阅读见解。二是指在答题训练中,冷静沉着地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答题术语,结合具体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条理清晰地表述答案,而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束缚。在训练的过程中,自己的答案不可能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但只要思路正确,要点接近答案,就是不小的成功。每次训练之后,仔细分析阅读中有哪些问题没有注意到、哪些问题没有思考透彻,牢记题型和答题的步骤,以避免在下一次阅读训练中犯同样的错误。
      经过上述严格训练,相信同学们会很快克服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畏惧心理,并能在阅读能力和答题能力方面获得明显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中学)

    推荐访问:答题 畏惧 克服 文本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