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庄子・内篇》齐物之思想】庄子的齐物思想

    时间:2019-02-13 03:2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庄子》一书作为行文艺术和哲学成就斐然的著作,其思想历来受到重视,它表现了如何在礼崩乐坏的黑暗社会之中安身立命。本文就其内篇谈谈它的“齐物”思想。“齐物者,天下之物言”,皆可齐一观之,不必致辞,守道而已。”庄子是怎样来齐平万物以为一呢?“死生上如”、“混和是非”、“与外适然融合而为一"的齐物思想是本文的重点论述对象,也是人世间的三大主题,正体现出庄子的人生哲理观。
      关键词:齐物;道;逍遥;忘我
      
      先秦散文在中国历史上达到一个巅峰状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那时俊采星驰,群星璀璨,令人敬仰。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庄子》历来受人摧崇,作为文学著作,它获得广泛的的评价,如:“行文毫无拘束,心如泉涌,意若飘风”。《史记・庄老申韩列传》说:“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勉也。”鲁迅也称其“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言语诡诞“大而无当,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是庄子特有的逍遥游式的语言。但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茺之表,在这种“卮言,寓言,重言”后,却可见出他行文的逻辑思辩,表现出他在这种礼坏乐崩,“福轻于羽莫知这载,祸重于地,莫之能避”(《人间世》)的社会中如何安身立命,与外界和谐相处的人生观。
      从魏晋庄学声名大噪始,研究它的人很多,对里面的诸多问题,自是各持意见和分歧。本文只论其内篇里的一隅“齐物”思想。王夫之说:“今夫古人之书,古人之心也”,庄子追求“道”的境界,而以逍遥于世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种人生哲学是他思想中的主体,其主要方面又是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思考。在他看来,最高的人生境界不是伦理道德的实现,《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其作《渔父》、《盗跖》等“以诋赀孔子之徒”。实现途径不在于宗教式的外在超越,而在于审美情感式的内在解脱。是如临尸而歌这种从世俗观念中超脱出来的与“道”为一的境界,“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大宗师》)。是没有道德参与而遭破坏和压制的自然本真之态。因此,庄子把“天地与我为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等贴近大自然,赞美大自然意识作为他追求的人生状态而加以渲染。人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这种六合之骋,精神自是另当别论了。所以“庄子的逍遥游主题主要是精神上的‘游心说’”即利用主观意识上的齐平万能物之法而达成的结果。
      逍遥是庄子追求的的归宿,然“逍遥自在归本无为,因应无为。归本于齐物,然必须深悟齐物始能彻底无为。始能真正作到无为。始能真正齐物。”通过主观意识达到逍遥是庄子思想的源头,基于此,庄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证:一是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归依宇宙,与其达到齐一;二是希望舍去人事的扰攘,对社会现实不满,对它的超脱。那就只有混同万物,实际两者皆可归结为齐物。
      《庄子》内七篇,至人、神人、圣人是理想中的人,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道的境界的人的特征就是“无己”,与外界齐平融合为一体,与无限自然同一积淀,消除彼此间的异同区分。如颜回说的“坐忘”(《大宗师》),他的这几种思想主要是从对待生死,事物是非本质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死生一如观
      
      庄子借王倪之口说:“圣人,神矣……死生无变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齐物论》)来阐明自己对死生无动于衷的“无变乎己”的态度。因为他认为这种人生之大限――死生,是一种非能力所能干预的必然性――命。曰:“死生,命也,其有旦夜之常,人为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然而至此极也,命也乎”(《大宗师》),“天也,非人也”(《养生主》)。认为“人生由命非由他”,但他却具有强烈的从这种人生根本困境中摆脱出来的意向。事实却是人不可能获得身体的解脱,而只有从精神上来超脱。在洞悉这些以后,无奈地提出“以死生为为条”(《德充符》)和“死生存亡之一体”(《大宗师》)的人生哲学理论,齐平死生,死只不过是人形体的消损,但万物无成与毁,“其成也,毁也,其分也,成矣,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认为死生与物我的分别只是人为的知识,从本体看来,只是一事物的两面。这两殊相都是属于同一共相的,故把死生当作一体,而使其界限消失,“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德充符》)。生死是没有差别的,因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乃所以善吾死也。”这种境界一旦被齐平思想超越,人便从死亡的恐惧场中走了出来,死的恐惧和生的欢欣便在那里变得毫无意义。人就会获得一种洒落自然,摆脱一切声色的欲望和自我的界限,而达到超越限制束缚的境界。所以真正的人是不知悦生,不知恶死,把生死当做一体和顺应自然规律的事物。他曾对这种死生一如的状态作了精彩的描绘。如秦失吊老聃三号而出后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养生主》)哭都含有遁天背性的成份,子来,子舆以死生为一体,唯命而从之,安时而处顺便是很好的注脚。不但如此,庄子还认为死是一种很好的归宿,当子桑户死后,孟子反,子琴张突破儒家礼俗临尸而歌:“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返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大宗师》),在这里庄不但对死毫无厌恶之感,甚至还有点对死的向往,以生为苦:“彼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溃痈”(《大宗师》)。在他认为死比生还自然,从拘束的形体中解放出来,而达到真正与宇宙同体的境界。
      得“道”是圣人等的典型特征,前提是能外生,外生而后朝彻达到“无古今,入乎不生不死”的境界。这种人不分古今,浑沌齐平生死观是庄子推崇的圣人,真人。
      
      二:事物的齐一
      
      “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齐物论》)即圣人对是非从来就不认真辨别,因为他们主张无论是还是非完全不足计较,都是万物循环变化的自然齐物状态的一部分,万物本无是非曲直,只是形状不同而已。所谓两行,便是对是非不置可否,而任其自然。在他看来,万物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逍遥游》),反对斤斤计较的蓬之心。而这种齐平是非的观点主要是由他的绝对变化引发和否定相对静止造成的。如:“彼是方生之说,虽然,方生方死,方可方不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齐物论》),在这种循环无休止的变动之中,现象世界变幻无常,宇宙本体寂寞无形,否定了事物的质,因为质是事物的稳定性,当然是不可能辨别出种种是是非非,而只能“休乎天钧”。
      一切是非善恶得失,福祸功名,在达观的人看来是无谓和虚诞的。大小,寿夭,是非等是一律的。既然是非善恶如此没有意义,所以对尧和桀的是非善恶劣,主张两忘而化其道。这种齐平万物本质的观点在《齐物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中认为儒墨之争搞不清楚“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混淆,吾恶能知其辩”,双方都“非其所是,而是其所非”,把具有质的差别的鳅、民和猿放在同一的位置上来认识世界,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等值,并没有什么不同,“无物不然,无物不可”的“万物皆一”论(《德充符》)。
      由于以齐物为底蕴,于是发出“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即使是“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怪”于道的层面来说也是相通为一的“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齐物论》)。不仅如此,他对世间万物存在的怀疑,还发展到对事物本质的齐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而未始有是非”。逍遥是庄子的向往,最好途径便是“天下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彼无异也”的与宇宙自然同一体论的齐物思想。从主观意识上来齐平一切事物而不管它的质是如何。事物的本质一混同,便有了“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非知邪?”的疑问。而由此发展到养生方面的深悟。即要摆脱是非的束缚,从平常压制人的天性和道德价值观中跳出来。因为有了是非之辩,便不能逍遥“夫尧既鲸汝以仁义,而鼻汝以是非矣,汝将何以游乎遥荡,恣徙之途”(《大宗师》)。
      庄子不只是至此为止,他认为事物的质是人为设定的,怎样才能解决即破除主观价值判断呢?因此反对主观的先入为主之见,说:“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齐物论》)提出了“照之于天”的方式,不投入是非争论的圈子里,“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而直接以明学之心来照见事物的自然本真,这也就是顺应自然的道理”,同时提出“至人用心若镜”,像镜子一样毫无偏见地容纳一切,又可毫无保留地摒弃一切,抛弃对事物认识的成心,反对以主观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通过“无私”、“无我”的直觉体悟,使主体进入与天地万物贯通的境界。
      
      三、处世原则
      
      处世原则是指处理自己和外物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交往的原则。文中庄子不但说“天与人不相胜”的话,还提出过“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大宗师》)。由于安时而处顺的人生观和这种“物不胜天”思想的结合,于是只有使人融入万物自然当中,主客体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境界,进入一种“人和世界万物毫无区别的原始混沌状态之中。在《庄子》一书中,前文说过,每一种理想境界和他所推崇的观点都是以神人、真人等形象而出现,而这种道的代言人以“天人不想胜”为特征,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境界。庄子是利用其思想上的齐平万物为手段。
      “通天下一气”和“万物固将自化”是建立齐物的两个基本概念,这两个基本概念使得世界的统一性和万物运动的问题得到一种高于感性理智的解释。“彼是莫得其耦,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齐物论》)。认为处世的关键在于不要树立对立面,使得莫得其耦。“日夜相待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人和自然不可分割,是一种亲和关系。对自然采取观赏而非越克的态度。只有圣人、真人之类人物参透了此道理。“唯达者知通为一,入与寥天”达到与之合而为一,不为外物所阻的“无待”状态,“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若此”(《大宗师》)。比如“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大鹏和“御风而行”的列子,在其看来,不是真正的逍遥,因其犹有所待。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才是理想所在,住在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种人“物莫则伤,大浸稽天下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之原因就是凶“磅礴万物以为一”。典型的齐物思想得出“天人合一”与万物混同为一,随物变化的唯一结论。另外如《养生主》中庖丁“所未尝见全牛,以神运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排除感官的见闻所制,依乎天理,“缘督以为经”和其混同为一达到极高的程度,这样才能“恢恢乎其游刃有余”呈现一种逍遥的状态,得以养生。
      无论是“心斋”还是“坐忘”,它都是对真人进程状态的一种描写。实则为:“芒然彷徨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浑沌无己的处境,分不出你我彼此的“是,不是,然,不然”(《齐物论》)之境。如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帮孰先,不知孰后”,因为一个人在很清醒的时候,总是很难超越世俗的利害得失观念,很难有“心斋”、“坐忘”的心绪。
      如前文所述,庄子醉心地追求着世界的永恒和万物的归宿,在沧桑之变如走马面前,提出和大化同流的观点。“与外界适然融合而无心随大化而变,参与大化流行,将自己的一切安然藏于天下”,所以他把自己的存在和一种永恒的无所不包的存在整体结合在一起,使胸襟广阔。“夫藏舟于壑,藏于山泽……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大宗师》)便是对此的解释,这种“吞吾丧我”使自己同于外物,达到天地未分的“一”的境地。
      庄子除了使自己“同”于外物外还有一个就是“化”。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人间世》)。“庄子认为在宇宙中存在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主共同点就是变化,人和物是可以变化的,这种物和人,物和物无界限自由的转化称为‘物化’”“庄生晓梦迷蝴蝶”之中人化为蝴蝶与外物混同为一体,而“泰氏其卧徐徐,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德充符〉》),在齐平为一的混沌状态中体现“化”。
      庄子‘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的人生哲理,目的是在弃差别而归同一,弃对立而求调和,弃分歧而归整体。由于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是非颠倒,生命时进危矣,在这种樊然淆乱的社会中与其痛苦的珍惜一方而毫无保障,不如痛痛快快地两忘而化其道。
      
      参考文献:
      [1]郎擎霄.《〈庄子学案〉》23页.天津古籍书店,1900年版.
      [2]杨邦宪.《〈中国哲学通史〉》26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鲁迅.《〈汉文学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3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4]王夫之.《〈庄子解〉》.商务出版社,1982年版.
      [5]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释〉》18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崔大华.《庄学研究》123页.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陈鼓应.《〈老庄新论〉》16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64年版.
      [8]崔大华.《庄学研究》114页.同上(6).
      [9]蒋伯潜,蒋祖怡.《诸子与理学》72―7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推荐访问:庄子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