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以形助数,以数辅形|助行器

    时间:2019-02-11 03:16: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数形结合”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思想,又是数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创设“数形结合”的情境,不仅可以沟通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把代数式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在这种结合中寻找到解题的思想与方法,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形结合” 函数图像 抽象 “以形助数” “以数辅形”
      
      恩格斯指出:“纯数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数”与“形”是数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要认识两者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同直观的图形相结合,实现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形象的联系和转化,这就是“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数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平面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中。在解决集合问题、方程、不等式及函数问题时,如果能注意数形结合的应用,寻找解题思路,就能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得到解决。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形转化结合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下述原则:转化等价原则,数形互补原则,求解简单原则。在教学渗透“数形结合”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图形,以揭示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2.正确绘制图形,以反映图形中相应的数量关系。
      3.切实把握“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以图识性,以性识图。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数形结合”在解决集合问题中的应用
      1.利用文氏图法解决抽象集合问题。
      一般用圆来表示集合,两圆相交则表示两集合有公共元素,两圆相离则表示两个集合没有公共元素。利用文氏图法能直观地解答有关集合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如:
      例1:开校运动会时,高一(五)班共有28名同学参加比赛,有15人参加游泳比赛,有8人参加田径比赛,有14人参加球类比赛,同时参加游泳和田径比赛的有3人,同时参加游泳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没有人同时参加三项比赛,问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多少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多少人?
      解:设A={参加游泳比赛的学生},B={参加田径比赛的学生},C={参加球类比赛的学生},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学生有x人,作出符合题意的文氏图:由题意可知:card(A∩B)=3,card(A∩C)=3,card(B∩C)=x,则15+8+14-3-3-x=28,得x=3。因此,同时参加田径和球类比赛的有3人,只参加游泳一项比赛的有15-3-3=9人。
      2.利用数轴解决集合的有关运算和集合的关系问题。
      例2:若非空集合A={x|2a+1≤x≤3a-5},B={x|3≤x≤22},求使A?哿B成立的a的集合。
      
      
      
      
      先在数轴上表示出集合B的范围,要使A?哿B,由包含于的关系可知集合B应该覆盖集合A,因为A为非空集合,所以2a+1≤3a-5,a≥6。又∵A?哿B,如图所示:可知2a+1≥33a-5<22,∴1≤a≤9。综上所得:6≤a≤9。
      因此,运用“数形结合”解题,往往会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将集合的交、并、补的关系直观、形象地显示而有利于运算。
      二、利用“数形结合”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
      1.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抛物线y=ax +bx+c(a>0)与x轴的相关位置分为三种情况,这可以由一元二次方程ax +bx+c=0的判别式Δ=b -4ac的三种取值情况来确定。因此,在解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最高项系数是否为正,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例3:求不等式-x +2x-3>0的解集。
      分析:我们先联想对应的二次函数y=-x +2x-3的图像草图,很明显,无论x取任何值时都有y<0,即-x +2x-3<0,∴-x +2x-3>0的解集为空集,因而-x +2x-3<0的解集为全体实数。
      因此,我们要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只要联想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与轴的交点情况,便可直观地看出所求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情况问题。
      例4:已知关于x的方程2kx -2x-3k-2=0的两实根一个小于1,另一个大于1,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分析:若直接利用求根公式解答此题,则要解复杂的无理不等式组。如果从函数观点出发,令f(x)=2kx -2x-3k-2,则由根的分布,函数f(x)的图像只能如图所示。对应的条件是k>0f(1)<0或k<0f(1)>0。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令f(x)=2kx -2x-3k-2。为使方程f(x)=0的两个根一个小于1,另一个大于1,只需使k>0f(1)<0或k<0f(1)>0,解得k>0或k<-4。
      一般的,关于根的分布问题均可引入函数,由函数图像的特征构造解法,使问题得以巧妙解决。
      通过以上几道例题的分析求解,可知二次函数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最基本的幂函数,可以以它为代表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可以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可以编拟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区分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利用函数图像解决方程的近似解或解的个数问题,即数形对照,相互渗透。
      例5:解方程3 =2-x。
      分析:由方程表达式我们可以联想起函数y=3 与y=2-x,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这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为方程的近似解,可以看出方程的近似解为x≈0.4。
      4.利用函数的图像解不等式,即由数想形,直观显现。
      例6:解不等式 >x+1。
      解:设y= ,即y =2(x+ )(x≥- ,y≥0),对应的曲线是以A(- ,0)为顶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上半支。而函数y=x+1的图像是一直线。解方程可求出抛物线上半支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为2,取抛物线位于直线上方的部分,故得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x<2}。
      “数形结合”能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能使问题灵活直观地获解,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把握善于运用这种数学思想。
      三、利用函数图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
      一些数值大小的比较,我们可转化为对应函数的函数值,利用它们图像的直观性进行比较。
      例7:试判断0.3 ,log 0.3,2 三个数的大小顺序。
      分析:这三个数可以看成三个函数y =x ,y =log x,y =2 在x=0.3时所对应的函数值。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这三个函数的图像(如图),从图像可以直观地看出当x=0.3时,所对应的三个点P ,P ,P 的位置,从而可得出结论:2 >0.3 >log 0.3。
      四、利用方程的几何意义转化“数形结合”
      例8:如果实数x、y满足(x-2) +y =3,则 的最大值为()。
      解:设点A(x,y)在圆(x-2) +y =3上,圆心为C(2,0),半径等于 。如图,则 是点A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当OA与⊙C相切,且切点A落在第一象限时,k 有最大值,即 有最大值。因为CA= ,OC=2,所以OA= =1,所以( ) =tan∠AOC= 。
      由此可知,“数”和“形”是数学学习的两个基本对象,对于一些问题,单纯地从“数”的角度去分析探求需要分类讨论,运算会较繁冗,因此应当设法从“形”的角度去构造直观图形来刻画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使错综复杂的关系变得清晰可辨,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
      “数形结合”是一个重要数学方法,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应用“数形结合”,就是充分考查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结合。深刻理解这一观点,有利于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联.构造几何模型巧解代数题.中学数学月刊,2003,1.
      [2]薛金星.中学教材全解.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6年第09期目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形助数 数辅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