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人们总是一边追逐着,一边回味着【在遐想与回味中追逐】

    时间:2019-02-10 03:21: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精心设计每节化学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的重要环节,教师把握好化学课堂头、腹、尾的教学艺术,就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艺术性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入愉快的学习境界。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度”的艺术可以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轻松有效地学习。美妙的结尾不仅可以让人回味无穷,而且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系统概括、画龙点睛、提炼升华和拓宽延伸的作用。
      关键词: 化学课堂 头―腹―尾 教学艺术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活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课堂氛围、课堂上教师的表扬与批评、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理、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方式等,都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升化学教学的艺术性对化学教学起着积极作用。
      一、巧妙的引入艺术,让人遐思无限
      教学的引入环节应该是教师潜心研究的问题,课的引入设计得巧妙,就能引起学生的“疑”,疑则思,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学习情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在诗意中引入化学――体味化学的美
      化学是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门重要课程,诗词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专利,化学教师如果能尝试着把一些蕴含着化学常识的诗词融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巧妙地利用诗词进行引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石灰石的利用”时,我引导学生背诵明代著名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学生感到很新奇:上化学课怎么讲起古诗来了,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下子就被激发起了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也就很快集中到课题中来,这样达到了导入新课的目的。我继续引导学生:“这首诗不但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坚强不屈的意志,而且精辟地阐述了烧制石灰的过程。“古诗怎么会和烧制石灰的过程有关?”继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我适时地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究烧石灰的原理和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石灰的性质,使整个课堂教学进入巅峰时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2.在科技中引入化学――感受化学的奇
      高尔基说写文章“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上一堂课犹如写文章,要整体构思本课的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引入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效果,好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听课能抓住重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当我们感觉单纯凭借语言的描述很难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可以尝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在教学《奇妙的化学》这节课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一上课我就播放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化学制品与化学变化的影片。为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提出问题:设想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怎样?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利用多媒体学化学的神奇,这样巧妙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了思维,强化了学习动力。
      二、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让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
      课堂教学要优化,有个“度”的问题,要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掌握适度的原则。教师的教法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学法,教法的优劣往往体现在“度”的把握上。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值得化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度”的艺术的把握进行深入的探讨。
      1.注意教学安排的详略度――重点突出。
      教师的主导作用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掌握重点,攻破难点。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详略不分明,就体现不出重点、难点,甚至使学生“丢了芝麻,捡了西瓜”。因此,教师应从整个教学计划、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程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有详有略,详略有度。对于教材中的某些难点,从理论上难以讲清楚,可以通过举出学生比较熟悉、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如讲“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时,学生已经知道,硝酸与铜反应时浓硝酸被还原成NO,化合价降低1价;稀硝酸被还原成NO,化合价降低3价。因此很难理解“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这一观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不惜“浓墨重彩”,例举一系列的事实加以说明,突破这一难点。
      (1)在含有少量铜片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浓硝酸,立即有红棕色气体产生,铜溶解,溶液变成绿色,而加入稀硝酸则反应速率慢,有时还需加热。
      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氧化性强”,我让学生较快地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这个概念,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攻克重难点,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节奏度――游刃有余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课堂容量过大、内容过深、枯燥等原因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疲劳,这就需要教师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了如指掌,对教学目标十分清楚,对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熟悉,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学生的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类,学生的有意注意一般只能持续二三十分钟。单调的节奏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倘若一味地高强度刺激,也会使学生精神疲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节奏度,适当地运用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一般来说,每课时的重点要“重打”。教师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维,至于一般性的常识则“轻敲”,只需略加点拨。
      例如《硫酸》一节,重点是理解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而硫酸的酸性、用途等则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阅读,讨论来解决。
      除此之外,每节课可借助于小故事、小幽默、小谜语等“题外话”来调节。如在讲氧气的物理性质之前,教师可先说一个谜面:“一物到处有,有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这样可使学生一下子对氧气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也记得特别牢,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气氛由紧张到舒缓再到紧张的往复循环,使学生学有所得,学得轻松。
      三、巧妙的结尾艺术,让人回味无穷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里虽然讲的是写作,但对化学课堂教学也是颇有启发的。一堂成功的化学课,除了新颖别致的引入、充分详实的内容外,完美精要的结尾可以使化学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游艺活动式――在游戏中回味
      猜化学谜语、套圈、停音传花(相当于击鼓传花,老师或一个学生放录音机,声音一停,纸花传到谁的位置,谁就起来回答教师出的题目)等是学生在学习中喜闻乐见的游艺,它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竞争性于一体,对学生增进兴趣、增长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增加记忆、提高成绩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他们调整身心节律和情绪也有莫大的好处。如讲完“几种常见的金属”后,我把相关的内容制作成了一组谜语题。
      (1)古代战争做剑矛,遇上潮湿穿绿袍,
       合金众多用途广,电器尤其不能少。(铜)
      (2)地壳金属我最多,天生一身保护膜,
       身轻体键用途广,只怕酸碱腐蚀我。(铝)
      (3)木水火土金却无,仍为常见黑金属,
       曾出高炉入转炉,制成机器遍各处。(铁)
      2.学科沟通式――在音乐中回味
      所谓学科沟通是指相关的知识结构之间、相关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一堂新课讲完,把所学内容与数学、物理、生物、地理、音乐等课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能培养其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其美感。
      学习分子的运动、原子的构成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学习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煤、石油、铁的开矿藏资源等知识时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一氧化碳的毒性和化学肥料时,和生物知识联系起来。曾经有位教师在教学“金属活动顺序表”时,把化合价知识和音乐联系起来。十几年后,学生还能记忆犹新,令教师感到很自豪。
      金属活动顺序歌
      2�4
      ‖:12 12│3 - │3456│5-│27 2 2 3│2 2│钾 钙钠镁 铝 顺序排首 位锰锌 铁锡铅排
      
      │5532│1 - │
       位氢前面 (念)铜汞│银铂金被│强者 赶出│门0│
      │铜汞 │银铂金│5567│� -�‖
       都是大懒 虫
      (注:金属上的曲谱是该金属离子常见化合价)
      总之,一堂成功的化学课,把握好一节课“头、腹、尾”的教学艺术是很重要的,化学教师要因时、因地、因课制宜,创造条件构建以学生爱学、乐学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式,坚持形式服从于内容,手法服从于质量,切忌搭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其继续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28.
      [2]刘佩玲.金属活动顺序歌.中学生数理化,1989,(8):3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遐想 回味 追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