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教学与反思_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时间:2019-02-05 03:32: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通过科学假设、实验验证和函数图像等研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的教学过程,并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化学教学研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2-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设计思想
      本节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从化学实验人手,观察并体验勒夏特列原理的真谛。从数学图像出发,理解并掌握勒夏特列原理。通过教学设计,形成一个从感性(实验、图像)上升到理性(原理、规律),再从理论到实践的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对化学平衡移动因素的综合讨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或学生对认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讨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得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正确结论和初步掌握平衡移动原理的拓展应用。另外,通过每一部分的温馨提示,解决学生可能产生或碰到的疑难问题,克服学习障碍,保证知识的延续性。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_上海二期教材第六章第―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计算,对速率与时间的函数图像有了初步的概念与应用。另外,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教师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价值,使学生对问题提出一科学假设一实验验证一归纳总结的科学学习方法有了深刻体会,这为第二节《反应物如何尽可能转变成生成物》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本节课是第六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理解并掌握了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概念,对平衡特征有了深入讨论与具体应用。本节课作为第二课时,意在引导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培养多角度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第三节中的工业生产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3)结合图像深入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实验,认识到勒夏特列原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的,并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思维能力。
      (2)通过速率与时间图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和结果。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平衡”魅力,学习辩证思想。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大胆质疑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速率与时间图像,加深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归纳勒夏特列原理。
      5 教学过程
      6 教学反思
      本节是上海浦东新区的化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之_,在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上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也起到了示范与引领的作用,获得专家们的一致好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探究性的问题和环节比较多,尤其是实验创新设计、问题解决策略,大胆新颖、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本课“追求科学真实性”的设计亮点。在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时,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实验:氯化铁与硫氰化钾溶液的反应。除了书中提及的改变不同反应物的浓度之外,还特意从学生的思维和质疑出发,用氯化钾固体(生成物的一种)加入到原平衡体系中,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讨论,让学生真正理解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再次产生质疑:那么其它的盐固体,有没有类似效应呢?这时,课堂掀起了一阵小高潮,学生大胆假设,提出不同猜想,教师指导学生积极验证,在这过程中,学生的质疑精神和科学研究精神提到很好的启发与培养。除了教材实验之外,本节课还设计补充了“用六水合氯化钴的乙醇溶液来研究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现象明显且效果非常理想。这个实验在我国中学教材中比较少见,本人曾在澳大利亚的中学课堂见过。翻阅国内高校的无机化学实验,也有关于此实验的报道,所以在本课堂中设计应用,旨在告诉学生在非水溶液反应体系中,水作为生成物之一对化学平衡移动是有影响的。本节课的另一个高潮,是在讨论压强对平衡移动影响的问题中:当恒容或恒压时,加入稀有气体对可逆反应平衡移动是否有影响?如何影响?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在教师的谆谆诱导下,运用分压与总压的概念,结合气体浓度问题,使得难点顺利突破,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本次教学中的另一个亮点,是把数学图像恰如其分地应用在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解决中,根据本校学生理科基础扎实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学生理性思维的潜质。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及催化剂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图像把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分不同情况(增加、减小等)加以分析(课内分一种情况,另一种课外完成),从本质上剖析“化学平衡为什么移动?如何移动?”,从而对勒夏特列原理有了理性的认识。另外,教学设计中的每一部分的小节处都有“温馨提示”,营造了师生间的和谐亲切的教学氛围,课堂内的一种人文关怀和学科德育油然而生。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思维容量大,涉及角度比较宽,40分钟课堂时间略显紧凑。这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合理科基础比较好的实验班,因此不妨建议:把本教学设计作为一个范本,针对高一或高三不同教学对象,做一些相应的筛选和扩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l刘荣金,罗凤秀.用氯化钴乙醇溶液作化学平衡移动演示实验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2).
      [2]柳一鸣,对氯化钾影响平衡问题的商讨[J].化学教育.1993.(6).

    推荐访问:化学平衡 反思 因素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