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基于翻译模因论的汉英词源探析|词源

    时间:2019-02-02 03:2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以模因论为基础对汉语字词与其英译作了比较分析,发现汉语中部分外来词词源可以借助翻译模因理论作出合理的说明与诠释。从语言音系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语言间的同音或近音现象,这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起源。
      关键词: 翻译模因论 汉语外来词 词源
      
      1.引言
      文化领域有一种类似基因的东西,它也在文化进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种因子被称为“模因(meme)”。“meme”源自希腊词“mimeme”,意指“被模仿的东西”,它的核心是模仿(谢朝群、何自然,2007)。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人类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为丰富人类语言宝库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陈琳霞、何自然,2006)。在翻译界,有关翻译本身,以及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被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翻译库中有五种超级模因(super memes),即源语、目标语模因,对等模因,不可译模因,意译模因、直译模因,写作即翻译模因(李清源、魏晓红,2007)。
      翻译理论发展的前几个阶段主要涉及宗教文本和文学文本的翻译,而当现实生活需要大量翻译技术资料、法律文件、旅游手册、菜谱和广告等时,新的翻译思想和方法便应运而生,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表现为:一是追求译文的客观性和明确性;二是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三是注重运用真正科学的方法。语言写作或翻译模因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对机器翻译的研究,从事机器翻译研究的人不再大谈神秘的语言能量,他们只关注语言使用中的规则(张光明、杨淑华,2007;林姣姣,2009)。还有研究发现模因论对翻译或仿拟具有一定的阐释力(易康,2010)。
      2.相关翻译模因理论
      2.1直译模因
      尤其强调翻译是对语言形式的忠实,采用完全直译的手法,可比喻为翻译就是复制,由这个模因衍生出来的翻译理论主要有:奈达的最小转换单位(minimal transfer)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纽马克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等直接翻译理论。对很多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的,出于忠实于原文的目的,翻译时常直译其发音。如鲁迅的作品《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鲁迅用音译的方法翻译fair play为“费厄泼赖”。
      2.2修辞模因
      强调翻译的自由性,翻译中关注的不再是对源语的“绝对忠实”,而是译语的可接受性,如清晰性、流畅性、可读性等。这种翻译更像是阐释、评论、改写、甚至解释。
      2.3异化模因
      异化模因又称逻各斯模因,强调翻译保留源语的陌生性、异质性和他者性,如韦努蒂的异化论。
      2.4语言科学模因
      语言科学模因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对等;二是语言共性;三是科学的精确的翻译步骤。
      2.5交际模因
      翻译被比喻成信息的传递,认为译者就是处于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个斡旋者,目的是让信息顺利传播。其译者被看做对译文全权负责的专家,是文本的设计者,被设计的文本必须能够在译语文化土壤中扎根。
      2.6目标语模因
      与修辞阶段一样,该模因强调翻译研究以译语为重心,优先考虑译语及译语文化的相关因素。所不同的是修辞模因强调对原文的模仿,来丰富译语文化,而目标语模因则包括更广泛的翻译功能而将源语置于次于译语的地位上,认为所有的翻译都包含了建立在某一特定目的上的对原文的操纵,如在伊文・佐哈尔的翻译理论(张光明、杨淑华,2007)。
      3.汉语外来词及其翻译
      为什么汉语中有很多词与英文单词语义相同,并且发音很像,如“石头”和“stone”,“茶”和“char”(英式英语),等等,它们是不是音译词,是英语借用汉语还是汉语从英语中吸收的呢?诸如此类问题,很多人都未曾想过。对许多在古汉语大词典中查不到而现代汉语中我们熟知的,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这些词汇,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词汇是哪来的。下面通过汉英语中的一些同义且同音词(近音词)的比较来分析汉语部分词语的词源,来说明声音模因(属于直译模因)在语言文化传播中的巨大作用。
      3.1完全谐音型
      由于汉语与英语、法语等属于完全不同的语系,因而很难在字形出现相似或相同。故英汉互译时要么就译意思,要么就译声音,因此它们的译文中或出现“原音”,或出现“近音”,其文化特征不显著,如我们熟知的“罗曼蒂克”(romantic)、“幽默”(humor)、“逻辑”(logic)、“模特”(model)、“啤酒”(beer)、“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扑克”(poker)、“爵士”(jazz)、“沙龙”(salon)、“歇斯底里”(hysteria)、“安琪儿”(angel)、“吉普车”(jeep)、“引擎”(engine)、“台风”(typhoon)等该类词的汉译可根据直译模因理论做出解释。
      3.2部分谐音型
      也有一些词汉译时只是通过翻译声音再加上该事物的形状或性质描述词,如“汉语卡片”,采用的是英语“card”音另加“片”状、又如“霓虹灯”,采用的是英语“neon”音后加“灯”性质,还有如“卡通片”(cartoon)、“马拉松赛”(marathon)、“拉力赛”(rally)、“比萨饼”(pizza)、“踢他舞”(tittup)、“芭蕾舞”(ballet)、“汉堡包”(hamburger)、“迪斯科舞”(disco)、“探戈舞”(tango)、“伦巴舞”(rumba)等。
      综上可知,从语言学角度看,翻译模因论可解释许多语言间的谐音现象,这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角度探讨语言的起源。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进入汉语,特别是英语词汇,如:“阿司匹林”(asprin)、“维他命(维生素)”(vitamin)、“雷达”(radar)、“克隆”(clone)、“镭射”(laser)、“三明治”(sandwich)、“色拉”(salad)、“冰激凌”(ice cream)、“布丁”(pudding)、“黑客”(hacker)、“因特网”(internet)、“霹雳”(break dance)、“盘尼西林(青霉素)”(penicillin)等。
      4.结语
      模因是语言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翻译就是通过一种模因转换成另一种等效语用功能模因的文化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的过程。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对汉语字词与其英译做了比较分析,发现汉语中部分外来词词源可以借助翻译模因理论做出合理的说明与诠释。从语言音系学角度看,模因论可解释语言间的同音或近音现象,这可启发我们从新的视角探讨语言的起源。
      但是还有一些英语词与汉语词汇在发音和意义上都有令人惊奇的相似之处,如“茶”(char)、“拖”(tow)、“塔”(tower)、“石头”(stone)、“宝贝”(baby)、“点”(dot)、“长板凳”(bench)、“晒”(shine/sun)等,这些词汇是不是外来词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参考文献:
      [1]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108-114.
      [2]李清源,魏晓红.基于模因论的汉语公示语英译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95-98.
      [3]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30-39.
      [4]张光明,杨淑华.评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J].中国科技翻译,2007,(4):57-60.
      [5]林姣姣.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32-134.
      [6]易康.模因论对仿拟的阐释力[J].外语学刊,2010,(4):78-81.

    推荐访问:词源 探析 汉英 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