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成语误用例析(二)等|成语误用500例

    时间:2019-01-18 03:34: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六、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上极可能混淆。如:   11、这次夺冠可能性很大的省队深孚众望,兵败于家门,令人嗟叹不已。
      12、调解员不胜其烦地找李、王二户谈话,直到圆满解决纠纷为止。
      “深孚众望”的意思很能使群众信服,而例11却把它与读音相近、只有一字之差的成语“深负众望”混淆了,后者的意思是很不能使群众信服,两个成语的意思正好相反。“不胜其烦”表示烦琐得让人受不了,例12却把它与只有一字之别、其他语素完全相同的成语“不厌其烦”混为一谈了。
      七、不合对象。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如:
      13、三年下来了,而问题依然故我。
      14、在新开张的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化妆品,美轮美奂的时装。五彩缤纷的饰物,真令人目不暇接。
      “依然故我”一般用于人,不用于事和物,例13将其用于“问题”显然用错了对象。“美轮美奂”常常在报刊上用错,主要原因是不清楚它的使用对象。该成语中的“轮”是指轮困高大的样子;“奂”是指众多的样子;整个成语是指房屋高大众多的样子。而例14却用来指“时装”,这就出现了笑话。
      八、褒贬颠倒。成语往往含有不同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褒词不能贬用,贬词不能褒用,否则会影响感情的正确表达。如:
      15、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16、侵华日军在南京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是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任何狡辩都改变不了。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例15把它用在开创新文学体裁的“他”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有口皆碑”指所有的人都是活的纪念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褒义,例16把它用在“疯狂屠杀中国平民”这件事上,就犯了“褒词贬用”的毛病。
      九、谦敬错位。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用于己方,不能用于对方;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用于对方,不能用于己方。如果辨别不清,就会造成谦敬错位。如:
      17、在这方面,我是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
      18、就先请李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光荣称号或荣誉,毫无愧色。这多作敬词赞语,表示对人的赞扬,只能用于对方,例17却用于己方,就犯了“敬词谦用”的毛病。“抛砖引玉”比喻用不成熟的、肤浅的意见,引出成熟的、高明的意见。这常用作谦词,只能用于己方,例18却用在他人身上,就犯了“谦词敬用”的毛病。
      十、语法不通。各个成语的词性是不同的,所以其语法功能也不同。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就会造成句子的语法错误。
      19、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20、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例19中的“化容月貌”是名词性短语,不能受副词“更加”修饰。例20中的“司空见惯”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这两个例句,都由于没有辨清成语的词性而造成语法不通。
      
      作文素材:
      
      主持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一直是我国历代文人志士的普遍价值取向。而在日常的习作中,我们往往也会接触到这方面的内容。如何让自己的作文独具一格、引人注目?材料的积累至关重要,以下例子或许能给我们一点启发。
      
      明月照人
      王夫之为了事业和理想,从来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就是历尽千辛万苦,也矢志不渝。明朝灭亡后,他在家乡湖南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他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他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分析:为了事业与理想,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与情操,有多少像王夫之这样的人啊!他们的高风亮节将光耀千古。
      话题:“气节与情操”“高贵与低贱”
      
      陆秀夫壮烈殉国
      元兵南进,南宋文武官员拥着11岁的端宗皇帝退到广州海面。不久,端宗受惊而死,大家打算各奔前程。大学士陆秀夫挺身而出:“古人只有一旅一戍,还能中兴,现在百官都在,兵有数万,如果天不绝宋,岂有不能成功之理!”在他的坚持下,宋军继续与元军作战。逃亡朝廷最后以崖山作根据地,在粮食断绝多日之后,元兵发起猛攻,终于打进崖山。为了不做俘虏,陆秀夫背起幼主,毅然跳进海里,壮烈殉国。
      分析:陆秀夫能做出以身殉国的举动,原因只有一个:忠贞爱国。
      话题:“气节”“忠贞”
      
      趣味语文:
      
      中秋对联趣谈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而在月下吟诗作赋、对对子更是众多文人雅士的最爱。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中秋的对联。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这是清代徐稚小的时候的作品,当时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旬。“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但是,很多对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才对得出来。如: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字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相传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有如下对联: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推荐访问:误用 成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