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研究】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

    时间:2019-01-09 03:17: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学男女同校制度曾引起激烈争论,本文从理论、政策和推行三个层面对此时期中学男女同校制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学男女同校制度 理论层面 政策层面 施行方面
      
      中国男女同校同学首先是从小学开始的,接着是大学,最后才是中学。1912年1月,蔡元培任第一教育总长,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2]1915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高等小学男女同校。继而,1920年,他在北大开女禁,实现了第一个国人自办的大学男女同校,南北相应,南京高等师范在当年秋也正式招收女生。这样,初高等院校都实现了男女同校同学。而中学男女同校经历了长时间激烈争论,迟至1921年才实现。
      一、理论层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学男女同校问题的争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各阶层,甚至来华教育家都参与中学男女同校问题的争论。当时反对中学男女同校者主要坚持“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礼法原则。1921年2月广东省教育会长汪精卫谓:“大学生性情已定,小学生不知不觉,尚且可以男女同校,而中学生性情不定,不宜男女同校。”持此观点者几乎遍及各省。四川《国民公报》载文道:“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庙。”[3]反对的强烈由此可见一斑。而江苏省省议员在禁止本省第一中学试行高三学生男女同学时,言辞更透彻,谓:“男女合校,为全国极大污点,为人心生死关头。”男女合校的理论是“谬论”,应当“铲除”。“今本省第一中学观望效尤,又已男女同校矣。若不及此禁止,将来相率成风,礼法日亡,廉耻渐丧,其患正不知伊于胡底”。为此,他们拿出“禁止男女同校案”“咨请省长,转咨教育部”:“除高、初小学外,其他中学以上各校,一律禁止男女合校。其已合校者,令其女生即转学相当之女校,以防流弊而端教育。”[1]各省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具有民主思想,赞同中学男女同校者针锋相对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传统的礼法是迂腐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在1920年《答人社》中表示:“关于男女同校这个问题,本来没有什么深的理论值得当个问题去讨论”,对如此“浅近的事”尚且“大惊小怪地起来反对”,足以表现“中国人的迂谬思想和习俗”。[2]
      第二,提出学校有积极教育作用和团体生活的制约作用。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般人……不晓得学校是个团体的生活。一个团体有一个团体的道德观念和权威。个人行动时时刻刻不知不觉地要受他的制裁,一出范围,同群的精神刑罚立至。在学校里不但有教职员,而且有同学相互间的制裁,除非是低能儿,谁愿尝试呢?”工厂可男女同工,中学也可男女同学。学校团体的教育和生活可以将“所顾虑的一万个危险无形中消灭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舒新城根据办女学的经验指出:男女性格互补,“在一起反有益处”,没有大家担心的流弊现象,所以“主张男女同学到底。”[3]1921年,来华调查教育的孟禄亦驳斥:从理论和智力方面来说,男女都可以共学。“惟从道德一方面说,如儿童由小学起,即是分校,社会上男女的界线亦严,忽然共学,社会上既不放心。……我以为若是共学,应当从小学起天天共学,到中学自可习惯成自然,免去妨碍道德的危险了”。[4]男女从小共学,可以消除好奇心,从而减免发生“不道德”的事发生。
      第三,男女都是“人”,应平等的接受教育。程谪凡说得很清楚:“男女同一样是‘人’――这是男女同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男女同一样是‘人’,只有人的教育,而没有‘男子’和‘女子’的教育。完满不能给女子划出‘人’的范围外,叫她们另外去受一种‘女子适用’的教育。男女应同样享受‘人’的教育,自不必严立界限。”[5]
      此外,争论点还有男女社会职责不同、男女生理和心理差异、教育经费等方面,内容纷繁复杂。《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由此诞生,《教育杂志》、《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也开专栏讨论此问题,将此焦点问题的炽热程度演绎得淋漓尽致。后来,大家比较一致地认识到男女同学利大于弊,但反对声音始终未停。
      二、政策层面:关于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的艰难定夺
      与争论同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相关决议,但过程曲折。
      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推广女子教育案》要求:速设女子中学,女子学校奉行单独设立的原则。两年后,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决议通过了“改革女学制度案”,谓:“男女教育理论上实际上均不应为严格之区别。况共和国家男女皆有受平等教育之权利。教育者不宜歧视之。特以社会习惯未能骤更。兹一面遵教育原理。一面应世界潮流。一面参酌国内情况。拟改革女学制度数端。谨请大部采择施行。”“中学校应视地方情形或同校分班,或部分的分班,亦须逐渐废止分校之制。”[1]1920年,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决议通过了《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谓:“前届本会议决改革女学制案、一年以来、各地高等专门以上学校男女同学已逐渐实行,惟女子中等教育尚未普及、专门大学招考女生、及格者自居少数、兹为增多女子求学机会、最近男女同学起见、拟请大部通令各省区各级学校招收学生、或绝对的男女同学、或分部同学、或添设女子班、或附设女校……男女共学之目的、亦易达到矣。”[2]由此可见,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制度是全国教育联合会从推广女子教育的宗旨出发,在中学男女“分”与“合”的问题上,历经四年不断探索的成果。
      而1921年7月教育部并未通过以上决议。“速设女子中等学校”训令言:“据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呈送议决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查现时女学未甚发达,实由女子中学太少,应由本部通行各省速设女子中学,并于相当学校附设女子中等部,以资推广,惟中等学校男女同校,现尚未便照准……”[3]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没有再提“施行男女分校”。11月1日,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将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新学制草案作为法令颁布施行。新学制被称为是“不分性别的单轨制之确立”。反比1902年的学制,形式上虽不分男女,但“教育”只是“男子教育”的简称,学制也只是“男子学制”的别名。它只承认男子能受教育,女子在教育上无丝毫地位。新学制则不同,它经历了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的变更,取消了在中学阶段分出“女子中学”的规定,撤销了课程设置上男女有别的原则,揭示了“教育为男女所共有,男女在平等的原则下享受同等的教育”[1]的深刻涵义。所以,它标示着教育不再是男子或女子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了,男女平等教育实现。
      自此,20世纪30年代的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经艰难定夺,终得合法地位。作为民间的教育组织――全国教育联合会发挥了关键作用,教育部则是被动认可。
      三、施行方面:关于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的曲折推进
      新学制实行以前,因“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和中学女生求学的需要,中学男女同学已应时而兴。广东省最早推行中学男女同校制度。1920年12月29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来粤主持教育。他积极推行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制度。次年2月,广东省立一中在他的支持下成为“带头实行男女同校,招收女性插班生,为全国之冠”。[2]同一年,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和湖南岳云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这开了中学校男女同学的新纪元。接着,1922年6月,私立广州执信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制度。继而广东各地中学陆续招收女生,走上男女同校之路。而上海吴淞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南京暨南学校,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补习班、江苏省立第一中学高三班等也都在这一年兼收女生。1923年,广西省梧州县立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由此中学男女同校渐行推开,各省反对声浪减少。
      但是,推行中学男女同校制度自始就遭遇到强大阻力。如“领头羊”广东省,就是先由省政府命令高等师范学校先试行男女同校,打开新风气。然后从公立省立一中切入。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袁振英,作为校长,凭借陈独秀的鼎力支持,成功驳斥了反对者――广东省教育会会长汪精卫,才得以在一中推行男女同校。而1922年江苏省立一中高三班招收女生,更是受到了江苏省议会的强烈禁止。面对此境,“第一中学对省议会的说明和教育部的批文,都是穿着大学预科同等程度的衣服来与反对派相见”。[3]化妆遮面,以求中学男女同校的实现,此制度实行初期阻力之大,由此可见。
      开头难,后续亦不易,但终拨云见日。直到1926年,还有湖南省全省学生会联合会发动长沙各校女学生到教育厅请愿,要求“开办女中校,各男校一律开放女禁”。[1]湖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推来推去都没有给予满意的答复。同时各地反对同校的声音还“不依不饶”地响起。但随着中学男女同校制度渐入民心,实行男女同校的阻力逐渐减小,支持者立场更加坚定有力了。也是1926年,河南省军阀靳云鹗还“不许男女同学”并“限期勒令分校”,面对此境的教育厅长,不同于五年前江苏校长采用伪装中学身份的应对之策,而是坚决以“辞职”回应。到1927年,“中学男女同学已成无可阻拦之势,教育部只好认可”。[2]此在1923年被称为“我们社会吞不下去的一根鱼刺”[3]终于被社会软化并消化。
      
      参考文献:
      [1]教育杂志,1919-1937.
      [2]新教育,1923.
      [3]王卓然.中国教育一瞥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12年,1923.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28.
      [5]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25年,1936.
      [6]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陈望道文集[M](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7]陈独秀.陈独秀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同校 三十年 二十世纪 男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