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润物细无声的深刻含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时间:2019-01-05 03:31: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使学生在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化学史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环保教育,本文对教师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化学教育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一个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工作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要求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有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任务。教师首先是德育工作者,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抓住时机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道德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使学生在具备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的同时,还应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通过化学史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个性心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环保教育,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健康教育,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重要。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最有用的人。那么,如何在化学教育教学中做好德育工作呢?
      一、化学理论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理论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学实验的指导方向,将德育工作渗透到理论知识中,是实现德育教育的基础。
      1.渗透化学史教育,通过化学原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化学史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内容之一,是使学生了解化学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前人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化学家们的发明创造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化学教学里,教师适当地穿插、渗透化学史例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碳酸钠时,教师可引入“侯氏联合制碱法”: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制碱工业的垄断,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他成功地改进了索维尔制碱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1926年,他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的发明,为我国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了的贡献,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祖国的热爱,为同学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女化学家霍奇金,因病魔使其手足完全变形,但她仍凭借一双严重残缺的手为人类揭示出一个又一个晶体的结构。她对化学执着的爱,不畏艰险而努力进取的精神和为科学发展而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宏观和微观的解释,无不渗透着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是对立统一的,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元素周期规律告诉同学们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现象与本质、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稀硫酸和浓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不同,物理变化可能会引发化学变化,体现了量变到质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化学史实贯穿于化学始终,如: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火药、陶瓷;商代青铜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用化学元素“钋”纪念祖国波兰的居里夫人的爱国事迹;为制得单质氟而中毒的法国科学家莫瓦桑的坚持不懈……无数的化学史实和化学原理,都可以帮助同学们开阔眼界、活跃思想,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不畏困难、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抓住细节,遵守客观事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化学不完全来自于经验,实验是基础。实验失败或出现误差,应反复实验,多次验证,从细节入手,找出问题所在。
      在测定空气成分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都为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他们没有忽略这微小的差异,而是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这一事例教育学生应注意细节,遵守客观事实,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二、化学实验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认识的源泉,是直观教学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进行德育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环境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当前,化学工业的不平衡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发利用,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造成严重的危害。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1)借助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穿插播放或讲述一些社会急需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逐渐渗透保护环境的理念,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例如,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汽油燃烧后,释放出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用金属铂和钯的催化转换,可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化石燃料,如含硫煤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会继续转化成硝酸和硫酸,形成酸雨,从而对金属、建筑造成腐蚀;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增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的温度逐年上升;氟氯烃的使用引起臭氧层空洞;塑料的合成,在方便人类生活的同时造成了“白色污染”,等等。
      (2)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在教学中加强绿色教育,让他们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是化学教师应尽的职责。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它要求利用可再生的无毒原料,通过清洁、无污染的生产过程,生产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无害的产品来。显然,绿色化学实现了“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达到了既可充分利用能源,又不产生污染的目的。首先,实验操作规范化,提高环保意识。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常用化学试剂的有关性质、贮存和使用常识;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基本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药品的取用原则和剩余药品的方法等等。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其次,实验装置环保化,加强环境教育。例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如下图所示)。
      装置A中,若将足量的红磷点燃后伸入集气瓶中,待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再读数,不但红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而且装置的气密性、伸入燃烧匙的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读数的准确性。装置改进后,在环保、实验误差及实验的操作简便性上都有所提高(如装置B、C、D)。
      又如,对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尾气处理的常见方法如下:
      因为鼓起气球需要较大的压力,一般的贮气装置难以满足要求,且气球容纳气体的量有限,所以用气球收集尾气的方法难以完成;将一氧化碳点燃,浪费了资源;图3虽有用尾气加热的设计,但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有较大的浪费。下面的CO还原CuO(或金属氧化物)的节能环保实验法兼顾了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操作步骤:①组装仪器(如图4所示)。②向装有CO的沉浮式贮气瓶上部配重盒里装满细沙,收集尾气的沉浮式贮气瓶上部配重盒里的沙子全部倒空。CO自动排出,进入涂有氧化铜的玻璃导管,用高温防风酒精灯移动加热,收集尾气的沉浮式贮气瓶气罩自动缓缓升起,没反应的CO被收集其中,因为沉浮式贮气瓶里装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全被吸收干净,所以收集尾气的沉浮式贮气瓶里是纯净的CO,可继续使用。③当玻璃导管里被还原出的铜有10cm长时就停止加热,停止输出CO;④待玻璃导管冷却后,取下玻璃导管,向学生分别展示闪亮的“铜棒”和混浊的石灰水。⑤把前后两沉浮式贮气瓶连接起来(如图5所示),手压后面的沉浮式贮气瓶气罩顶部,纯净的CO就输进前面的沉浮式贮气瓶里,可继续使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和改进,不但能培养创新能力,而且能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善于团结合作不仅是学生良好个性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将来的人才不仅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要有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每个同学的协作才能完成,他们在彼此合作,共同探讨的过程中,而且能培养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增强合作意识。
      三、健康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成果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食品添加剂使食品的色泽更加鲜美,味道更加芳香,保存的时间更加长久,但使用不当,它们也会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如亚硝酸钠对食品有防腐保鲜的作用,但它也有一定的致癌作用,人体摄入过多就会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抗生药物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很多疑难杂症,但抗生素的应用也增强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引发生命力更强的细菌产生,如此反复,最终将导致人们对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束手无策,那时将是人类的悲哀。甲型H1N1就是其中的一例。新课标要求从化学的视角解释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因此,每个化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珍惜生命。
      总之,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书育人,使学生茁壮成长成一个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每个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赵洪.关于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2]王伟群,汪荪萸,钱海峰.化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2).
      [3]曾小五.生存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危机――兼评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08).
      [4]李茂莲,徐淑庆.关于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7).
      [5]赵洪.关于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J].2008,(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随风 无声 潜入夜 润物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