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古代汉语中“死”类词语微探_古代汉语词语

    时间:2019-01-01 03:31: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人类的语言中也包含了众多有关“死”的信息,中国古代汉语中有关“死”的词语种类繁多,本文就古代汉语中“死”类单音字词进行探索,并进行了归类,同时摸索其发展变迁的情况。
      关键词: “死”类词语 汉语词汇史 委婉语 死谓
      
      人生自古谁无死,世间万物新陈代谢,生长与消亡都是大自然的定律。而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所以从人类产生语言开始,对这个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死”就有着极其丰富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于“死”这种现象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死亡含义的表达也随着社会文化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不断繁衍。
      本文就古代汉语中的“死”类单音字词进行探索。
      首先,“死”这个词是表示死亡的通称,也是直接意义的表达。《说文解字》:“澌也,人所离也。从�从人。凡死之属皆从死。”
      “死”是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由一个“�”字和一个“人”字组成,“�”乃残骨之意,人居于残骨旁,做垂首凭吊状,形成了“死”的概念。会意字本身就是以象形符号的组合来引发联想,形成新的字义,“死”这个字将人和残骨放在一起,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死了,有别的人凭吊,也可以理解为人将变成残骨,表达生命消亡的意思。
      这里用了一个字来解释死,那就是“澌”。澌:本义为水尽。《说文解字》:“水索也。”索,即尽的意思。由此引申为万物竭尽之意,就有了和“死”相同的意思。《释名》也曰:“死者,澌也,若冰释澌然尽也。”
      再看别家关于“死”的解释。《庄子・知北�》:“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关尹子・四符篇》:“生死者,一气聚散耳。”这里是道家的说法,将生命看成气的聚合,气散则为死义。
      又有《礼记・曲礼》:“庶人曰死。”《礼记・檀弓》:“君子曰�,小人曰死。”这里的死似乎就有了等级之分和褒贬之意。孔颖达疏:“庶人曰死者,死者,澌也。澌是消尽无余之日,庶人极贱,生无令誉,死绝余芳,精气一去,身名俱尽,故曰死。”这里将死的等级划分得相当明确,即贱人、庶人才称“死”。这里也用了“澌”的引申义来解释,就是消尽,什么都没留下。这可理解为没有地位的人因为无名无誉,默默无闻,死后没有可留念可赞誉的,不足以提起,相当于消失殆尽,故曰“死”。而有地位有名誉的人死后留有余芳,不能称“死”。这种用“死”来区分等级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古人在很多时候对有地位有名誉的人也用到“死”。如《左传》在用于一般人的死亡时常常用到这个词,而且相当普遍,并未含有褒贬等级之意:“文王将死,与之璧,使行。”“棠公死,偃御武子以吊焉。”等等。《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公生有闻于当世,死有传于后世。”
      由此得知,“死”其实是在客观阐述死亡事实时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和“澌”一样,就是单纯地表示消尽、灭亡的意思。《释名・释丧制》也道:“死亦通称。”
      然而,因为“死”为直义,过于直白,在汉民族的忌讳文化影响下,就出现了大量表示死亡含义的委婉语。委婉语原义就是“说得好听些的话”,汉语中委婉语的数量相当多,“死”类委婉语就是其中之最。对于死亡现象的恐惧,加上古人认为万物有灵,语言也有言灵,语言和所代表的事物是相互沟通的,使得人们对“死”这个词所表示的意思非常忌讳。且汉民族自古以来推崇的儒家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提倡公允和谐,这种含蓄的民族性格也不主张将事物直白地说出来,含蓄而富有内涵的表达方式也为汉语中委婉语的繁衍提供了文化基础。
      现代汉语中说“死亡”,将“死”和“亡”连在一起表示死的意思,“亡”其实也是最早表示死的同义词之一。“亡”和“澌”一样,是通过引申义而表示死的意思,但“澌”的消尽之意同“死”一样直接,故并不作为“死”的委婉语使用。“亡”则是“死”的委婉说法。《说文解字》:“亡,逃也。”段玉裁注:“亡之本义为逃,今人但谓亡,亦谓死为亡,孝子不忍死其亲,但疑亲之出亡耳。”这里就说明了借“亡”所包含的不在、离去之意暗示死亡。这和今天的“某某去了”是一样的用法。“亡”表示死义的时期很早,早在春秋时期,《周礼・春官》就有:“以丧礼哀死亡。”历代古籍中,“亡”代替“死”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如《汉书・李广苏建传》:“存亡不可知。”《资治通鉴》:“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袁枚《祭妹文》:“长者先亡。”
      由于“亡”的引申义用得普遍,渐渐失掉了本义,到了现代汉语里,“死”与“亡”已经完全同义了,“亡”也就不再有委婉的作用,而是“死亡”同用。
      与“亡”类似的还有“丧”,丧的篆体从哭从亡,《说文解字》:“丧,亡也。”段玉裁注:“凶礼谓之丧者、郑礼经目录云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
      同样委婉地表示不存在的词还有“没”,作此义时读mo,去声,本义是沉没水中。《说文解字》:“没,沉也。”从沉溺而不见引申为亡之意,进而表达死的意思。后来,表示死义的“没”又写作“殁”,与“死”一样从�,表死亡之意。《广雅・释诂四》:“殁,终也。”韩愈《祭十二郎文》:“少者殁而长者存。”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没”的口语读音变成mei,仍可表示死亡,如《红楼梦》:“东府蓉大奶奶没了。”
      在《广雅》解释中,用了“终”来为“殁”释义。“终”在《说文解字》里为“�丝”,本义为把丝线缠紧。《广雅》:“终,极也;终,穷也。”《集韵》:“一曰尽也。”极、穷、尽,有了到达尽头的意思。生命到达尽头便是死,于是“终”也有了死义。《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礼记・檀弓》:“君子曰终,小人曰死。”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由“终”的穷尽之意引申而来的还有“卒”。《礼记・曲礼》:“大夫死曰卒,寿考曰卒。”从这里可以看出,“卒”作为死义,和“君子曰终”的“终”一样,不单单是委婉地表达死,还有了比较好的意思,即死得有身份,还活到一定寿命。这种死得其所死有所终的释义,对死者显得尊重且正式,于是后来“卒”用于表达死义也被广泛运用开来,而不仅限于“大夫”之死。如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周山人传》:“山人乾降一十八年卒。”
      同有沉水之意的“没”,本义表坠落的“陨”也引申为死义。《说文解字》:“陨,从高下也。”《尔雅・释诂》:“陨,�落也。”由坠落之意引申为失去,就有了死的委婉表达。如《左传・成公十三年》:“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殒”同“陨”,《一切经音义》引《声类》:“殒,没也。”“殒”后来也多见于古文中,很多时候与“落、丧、命”等合用。如潘岳《寡妇赋》:“少丧父母,适人而所天又殒。”《荆钗记》:“不幸椿庭殒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
      在较为远古时期,还有一个用来代替死的词,那就是“殂”。“殂”,说文解字:“往死也。从�且声”。《尔雅・释诂》:“谓之殂落者,盖殂为往也。”《尚书・舜典》:“(尧)帝殂落,百姓如丧考妣。”唐孔颖达疏引郭璞曰:“古者尊卑同称,故《书》尧曰‘殂落’,舜曰‘陟方’,乃死谓殂落者,盖殂为往也,言人命尽而往。落者,若草木叶落也。”我国自古就将人与天地看作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了中华民族的古典哲学思想体系。在这个认识里,人的生命、朝代的更替也如同花草树木、日月星辰一般,有兴有衰、有起有落。这其实也是对死亡现象和规律的一种理性思考与认识,在死亡面前,人无尊卑。
      同样作为引申义表示死的,还有到了现代也会经常使用到的“毙”。“毙”本义为仆,即前覆,倒下,引申为死。现代汉语中,“毙”往往含有贬义,在部分古语中也有这类色彩,如《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但大部分情况下,“毙”仍是作为中性词使用,客观地表述死的这一事实,如《左传・成公二年》:“射其右,毙于车中。”《左传・僖公四年》:“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按照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严格的等级格局要求“上下有序”,不同人不同等级不同身份也有与其对应的死谓。《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这种整齐对应的死谓,不但丰富了古汉语中“死”的同义词,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儒家礼教思想和封建宗法社会体制的实质。
      “崩”“薨”“卒”都是“死”的委婉表达,对死者表以敬意。“卒”前边已经提过。我们来看用于帝王之死的“崩”。《说文解字》:“崩,山坏也。”《谷梁传・隐公三年》:“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之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之,故不名。”皇帝居于万民之上,故其死之意义形同高山之倒塌,所以用“崩”来表示,以山之倒塌来喻帝王之死的重大影响。在中国古代,“崩”仅用于帝王、太后或皇后之死,可见其含义及用法的重大庄严。之前提到的“殂”,也曾与“崩”连用同表帝王之死,如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后渐有分别,正统之君一律称“崩”,偏闺之君则有称“殂”。
      再看“薨”,《说文解字》:“薨,公侯卒也。”“薨”还有巨大的成群的声音含义在内,《释名・释丧制》:“薨,坏之声也。”《诗经・周南》:“螽斯羽薨薨兮。”诸侯地位仅低于天子,故也需要有一定影响意义的委婉语表示其死义。
      除此之外,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也有不同的称法。前边提的“卒”、“终”是指活到一定寿命而死,未成年而死则用“夭”“昏”“殇”表示。《释名・释丧制》:“少壮而死曰夭”“未二十而死曰殇”。郑玄:“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伤者。”《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殇。”不满三个月之死则为“昏”。
      根据死法的不同,也出现了不同的死谓。如“殪”,多用于射杀之死,如《国语・晋语》注:“一发而死曰殪。”《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抽矢,城射之,殪。”再如“殍”,饿死曰殍,本义为饿死无人收尸之人,如《盐铁论》:“野有饿殍。”还有陪葬之死的“殉”,悬绳而死的“缢”,抹脖而死的“刎”等。
      如果用以上的“死”类词为例进行分类,可以有以下的分法:
      第一类:“死”,最直接说法,作为通称无感情色彩;
      第二类:“亡”“丧”“殁”(“没”)“毙”“殒”,引申义,无感情色彩,无等级区分;
      第三类:“终”“卒”“殂”“崩”“薨”,引申义,有等级之分,有一定感情色彩;
      第四类:“夭”“昏”“殇”,“殪”“殍”,含有死亡分类的信息在内。
      这些只是单音字词,双音节或多音节“死”类词语就更多了,隐讳曲折的说法可有好几种,且遵循语言“约定俗成”的规律,有的委婉语完全就是按照当地习惯或特定文化来说,甚至和死本身不存在直接联系,而是这种文化在语言习惯上的一种折射,比如佛教和道教中关于死的说法“化”“灭”“归”等。
      随着时代发展和用语习惯,古代汉语中的“死”类词语也有所改变。有的不再使用,如“崩”“薨”等,也随着封建制度的灭亡而不再作为死谓;“亡”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到了现代汉语里已经和“死”同用,合成“死亡”一词;“卒”“终”“丧”等继续使用,且范围持续扩大,多用于正式场合;“毙”有死于非命之意,逐渐有了感情色彩的分化,多用于不好的情况,对地位高的人不使用该词;“殂”“殒”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只见于书面语;“没”“殁”的说法在口语中也逐渐减少;“夭”持续使用,作为未成年人死亡的委婉语,“昏”到了现代汉语已基本不再使用作死谓,“殇”使用范围扩大,不限于未成年人之死,在古语中也经常用作死亡的代称,表示死这一事件或死者,如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根据“死”类词语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那就是人们大多喜欢用表示过往、往、不在、尽等含义的词作为死谓,那不仅含蓄、避讳,而且通用范围广,比如“亡”“卒”“终”等便是如此。现代汉语中常见于正式场合中的“逝”也是如此,《说文解字》:“逝,往也。”《广雅》:“逝,行也。”在古语中经常使用该义,即表示去了,不在了。如《论语・子罕》:“君子可逝也。”《楚辞・九歌・少司命》:“倏而来兮忽而逝。”这里并没有表示死的意思。但逐渐地也同死亡信息联系在了一块,如袁枚《祭妹文》:“如影历历,逼取便逝。”这里的“逝”依然是本义,但已和死者联系在了一起。到了近代,“逝”便已经成为了“死”的委婉语,如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予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在现代汉语中,“逝”作为“死”类词语已经变得很常用了。
      
      参考文献:
      [1]吕友杰,冯好杰.《古代“死”的别名》补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21).
      [2]刘洪.《左传》中“死”族词与周代礼制文化.丽水学院学报,2006.12.
      [3]温显贵.死亡用词的文化考索.湖北大学学报,2000.11.
      [4]李军华.中国古代死亡婉语映射的社会人文观念.湘潭大学学报,2009.1.
      [5]王从.从死的别称看同义词的繁衍.

    推荐访问:词语 古代汉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