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自由的呐喊 值得_自由的呐喊

    时间:2018-12-29 03:29: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19世纪的英国作家托马斯・潘瑞格享有“南非诗歌之父”的称号。本文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及作家的生平,运用后殖民主义中的“自我”与“他者”理论, 分析他和他的诗作,以及其对南非文学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托马斯・潘瑞格 “南非诗歌之父” “自我”与“他者”理论 “抗议诗”
      
      尽管托马斯・潘瑞格(Thomas Pringle)只在南非生活了六年,可是仍被认为是“南非诗歌之父”。其作品长期以来一直被忽略,但在今天的南非社会再次引起关注。作品中所反映的种族冲突、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问题在今天依然存在。同时作品中对南非风土人情、自然景观和社会状况的描写,在南非土著文字缺失的情况下,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南非提供了很好的材料。而且潘瑞格还利用诗歌作为反压迫反奴隶制的宣传武器,开创了“抗议诗”这一文学新体裁,并成为南非文学的传统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家生平,运用后殖民主义中的“自我”与“他者”理论分析了潘瑞格诗歌作品的艺术风格,指出了其作品与其他殖民主义文学作品之间的显著差别。
      
      一、背景介绍
      
      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洛梅乌・迪亚士首先到达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但是直到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得殖民霸权时,好望角才出现了第一批的殖民者。1652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了供应站。18世纪,荷兰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没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好望角航线成为英法两国激烈角逐的对象。1795年,英国出兵占领了好望角,1803年在签订《亚眠条约》(Treaty of Amiens)之后一度撤出,但其后又卷土重来,1806年再次占领好望角,从此开始了对此地的殖民统治。在当时,开普敦殖民地已有三四万白人移民。这些以荷兰人为主体,包括德、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白人,被统称为“布尔人”,即荷兰语“农夫”的意思。
      1819年,为了开发好望角未被开垦的土地,并在白人和“野蛮人”之间建立一道屏障,英国政府宣布了移民开普敦的计划,并利用舆论大肆鼓吹移民开普敦的好处,将南非描绘成理想中的伊甸园。1819年6月18日的伦敦《泰晤士报》对开普敦殖民地大唱赞歌:“我们在好望角的高贵的基地,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土壤和气候。不论是对文明人,还是对野蛮人,它都能提供无法比拟的、丰富的、所有生活的必需品和奢侈品。”①这种宣传引起了英国公众的普遍关注和兴趣,同时政府还承诺移民可以得到大片免费的土地。同时,由于拿破仑战争后的经济萧条,尤其是小麦价格的下跌,英国数以千计的佃户失去了土地,因此南非就成为贫困的英国人的希望,托马斯・潘瑞格也是这些移民中的一员。
      托马斯・潘瑞格,是他父母七个子女中的第三个,1789年1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一个农场,其家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一直都以农业为生。在襁褓时,可能是由于被护士摔到地上,其后一生一直需使用拐杖,但也正由于这样,他不能务农,在当地的语法学校毕业以后他没有像其兄弟一样务农,而是于1805年11月被送入了爱丁堡大学。正是在大学中,他对诗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渴望成为一名作家。1808年为了生计,他成为了办公室的职员,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潘瑞格的第一次机遇在1817年降临,他被任命为一份新发行杂志《爱丁堡月刊》的编辑,后因与该杂志意见冲突,而辞去了那里的职务,转而任职于《爱丁堡杂志》。同年7月与玛格丽特・布朗结婚。当时英国经济萧条,潘瑞格在《爱丁堡杂志》和报纸《星报》的收入难以维持家庭生计。在这种情形下,当英国政府在1819年宣布移民开普敦的计划后,为了寻求一种全新的生活,1820年2月,托马斯・潘瑞格全家随同一些朋友一起移民开普敦居住。
      潘瑞格一家在抵达南非后,发现南非的土地气候并不像英国政府宣传的那样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在开始的一段时间生活非常艰辛,许多移民离开农场前往开普敦。潘瑞格一家留了下来,在潘瑞格的努力下,政府将其分配的土地增加到20 000英亩。这段时间潘瑞格开始在这个全新的国家探险,甚至去沙漠了解情况,对当时南非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的观察。1822年8月,潘瑞格在开普敦的政府图书馆获得一个职位,其一家于同年9月抵达开普敦。图书管理员的收入不能维持一家的生计,潘瑞格被允许开办一所私人学校。同时为了自己一直梦想的写作生涯,潘瑞格向殖民政府申请发行一部名为《南非杂志》的杂志。其后由于其政治主张与殖民政府相悖,1826年7月潘瑞格一家被迫离开南非,返回英国。回英国后潘瑞格继续创作了大量关于南非的诗歌,并加入反奴隶制的社团,将诗歌作为他宣传自己政治主张的利器。1833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制的提案。在其废除奴隶制的努力成功后不久,1834年12月5日由于肺结核病,潘瑞格离开了人世。
      尽管托马斯・潘瑞格本人也属于一个殖民者,可是他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英国的殖民政策和布尔人的扩张主义对当地土著人利益的侵害。他的作品与殖民主义文学显著不同,其诗歌不是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辩护,与之相反,他是一位为南非土著人的自由斗争进行呐喊的人。
      
      二、作品分析
      
      正如爱德华・赛义德的“殖民地的权力和话语完全掌握在殖民者手里”的观点,殖民主义文学的目的就是力求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剥削辩护。这些文学的中心特征是“摩尼教寓言――一个白与黑、善与恶、优与劣、文明与野蛮、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感性、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之间各种不同而又可以互换的对立领域”②。欧洲殖民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排斥他者,与他者完全对立。在殖民主义文本中,白人殖民者是优等的、善良的、文明的、理性的,而殖民地的黑人是劣等的、邪恶的、野蛮的、感性的,并将其野蛮和邪恶描述成根深蒂固、不可改变的,将自己美化成拯救野蛮人的文化英雄,从而欧洲文明对其开化的努力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长期延续下去,对其掠夺和剥削就可以持续下去,同时还可以享受优等民族的心理。而潘瑞格的作品却与这些完全不同。潘瑞格值得我们注意不仅仅是他描述了南非的地貌、土著和社会状况,而且因为他创造了一种南非的文学传统――抗议诗。
      在19世纪浪漫派诗人威廉・华兹华斯、塞谬尔・泰勒・柯尔律治等的影响下,潘瑞格早期的诗歌表现的是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其中最著名的是《沙漠深处》(Afar in the Desert)。这首诗一经问世就大受欢迎,是潘瑞格诗歌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首。柯尔律治在写给潘瑞格的信中称赞道:“我完全被这首诗所吸引……我认为这首诗是英文诗歌中最完美的两三首抒情诗之一。”③这首诗描写的是潘瑞格和当地一名男孩一起穿越沙漠的经历,这首诗中诗人首先抒发了对家乡苏格兰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对南非的景观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充满了异域风情。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矛盾的内心。诗人深刻地体会到了南非土著人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心中激烈交战是否该为这些人而斗争,是否站到“他者”那边。
      之后,潘瑞格逐渐清楚地了解了南非当时的社会,他的创作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创造了一种新的写作手法“抗议诗”――将文学作为反奴隶制和反压迫的宣传工具。《马卡纳的集会》(Makanna’s Gathering)和《咒语》(The Incantation)这两首诗就是抗议诗歌的代表作。在将南非土著人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兄弟这方面,潘瑞格甚至比今天的某些南非白人作家还要超前。在这两首诗里,潘瑞格不仅将马卡纳和他的妻子看作平等的人,甚至将他们描述成了民族英雄。
      马卡纳是南非历史上真正存在的英雄。1818年南非部落之间发生内战,殖民政府干涉战争而不是保持中立,科萨战争爆发。当时,马卡纳是团结所有部落对抗殖民政府的首领。在《马卡纳的集会》这首诗中潘瑞格主要对马卡纳的语言进行描写,通过对其条理清晰、令人折服、激动人心的演说的描绘,塑造了一位机智、雄辩、大胆的领袖形象。诗人在第一节描写马卡纳以神的旨意号召人们醒来,为战争武装自己。在第二节中,马卡纳提出激动人心的口号:“将白人驱除出去,赶到海里!”在第三节中,马卡纳指出他们只有两个选择:像个高贵的武士一样面对白人的枪口,或是卑躬屈膝地成为奴隶。在第四节中,马卡纳试图引起人们的怒火并为战争找到正义的理由:“记得掠夺者如蝗虫入境般肆虐,你们的牲畜、妻子、伙伴丢失,记住――报复。”在最后一节中,马卡纳激励并号召人们为战争聚集起来。
      《咒语》这首诗以景色描写开篇,半山腰上,密林中溪水潺潺,流向一片深幽的湖中,就像一幅灰白色调的山水画般展现在读者眼前,营造出悲伤的氛围,奠定了全篇的基调。之后由景及人,从湖水的描写转向对湖边人物――马卡纳遗孀的描写。和“马卡纳的集会”中侧重语言描写不同的是,该诗首先对马卡纳妻子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穿着一件豹皮的长袍和有毛的斗篷,塑造了一位女武士的形象,而不是一种柔美的女性形象。接下来对其极端的行为和血的恐怖景象进行描写:用钢片刺自己的胸口,每刺一次就诅咒一次白人压迫者,流出的血液落到湖中溅起鲜红的浪花,营造出一种神圣、庄严、悲凉的气氛,并表现了她对白人统治者强烈的憎恨。最后是对其语言的描述,表达她复仇的强烈渴望,她用生命起誓要复仇。整篇诗歌以景物烘托出凄凉、孤寂的氛围,刻画出一位坚强、悲壮的女英雄。
      从以上陈述中可以看出,潘瑞格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当地土著居民的同情,为他们喊出了对殖民统治的痛恨,对自由的渴望。我们从其诗歌中感受到的是一个为自由而呐喊的灵魂。
      
      三、结语
      
      与其他殖民主义作品的文本截然不同,潘瑞格的诗歌不仅为我们展现了过去150年间南非社会的缩影,对南非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描述,而且作为一个白人殖民者,他能够站在殖民地受殖民者奴役压迫的人民的立场上,为他们的自由呐喊,推动奴隶制的废除,并由此开创了“抗议诗”这一文学形式,并成为南非文学的一个传统,因此享有“南非诗歌之父”的称号,在南非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注释:
      ①葛佶.南非――富饶而多难的土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36-37.
      ②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7.
      ③African Poems of Thomas Pringle,ed.Ernest Pereira and Michael Chapman [Durban:University of Natal Press,1989]:79-80.
      
      参考文献:
      [1]Ernest Pereira and Michael Chapman,eds. African Poems of Thomas Pringle.South Africa:University of Natal Press,1989.
      [2]葛佶.南非――富饶而多难的土地.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
      [3]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呐喊 自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