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如何利用视听说课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语训课主要教什么

    时间:2018-12-23 19:45: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一定语境中加以适当指导,培养学生对语境的敏感度与运用合适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的视听说课堂可以充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本文讨论了可视材料对于构建语境的特殊作用以及如何有机结合“视听说”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语境 可视材料 有机结合 语用能力
      
      视听说课程被认为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言教学的直接体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视听说课程往往被简化为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课,或者“视”与“说”基本忽略不计,成为传统听力课的现代翻版。因此能否有机融合“视”“听”“说”三项原本独立的认知内容成为衡量视听说课程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美国的Dwight Bolinger教授在其所著的《语言要略》(方立,李谷城等译,1999:82)一书中指出:“语言蕴藏于身势之中。”可见语言交流无法只靠空气传播声波实现,其本身蕴含可视信息,比如谈话者的表情、身势语等,同时可视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协助语言交流的顺利开展。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简图说明“视”“听”“说”三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认知过程的关系:
      
      由于听说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语言交际,“视”的作用往往会被弱化。但从上面的这个三角关系我们不难看出“视”对“听”“说”的辅助作用,而且“视”的直观性决定可视材料对构建语境的特殊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相当真实的目的语语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特别要注重把可视材料融合到听力理解与口语训练当中去,使视听说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1 理论背景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我们人脑的记忆活动中,形象信息的记忆要比语言文字信息的记忆牢固得多。人对可视信息的获取量往往比单纯靠听或阅读要大得多。Herron(1991,24:491)在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听力能力研究中也得出了视频材料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效果的结论。Secule(1992,76:485)研究了视频材料对各种听力理解题的作用与效果,试验结果与Herron的雷同。Allan(李连生,沈虹颖,2001:44)指出,录像不仅使学生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言语交际,而且还能亲眼看到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以及人们置身其中的不同的交际场景。因此,可视材料辅助的视听说教学给学生展示了以目标语为导向的包涵丰富语境信息的学习平台。
      同时,人在认知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图式,这一心理图式多多少少表达了社会心理表征,受社会文化规约,心理图式会影响听者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心理图式必须通过特定语境才能得到有效巩固和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可视材料的应用能丰富语境从而达到完善心理图式的目的。
      学生的语用能力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Bachman(1990)把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分成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ompetence)与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其中后者又包括施为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和社交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何自然(1997)认为语用能力可以解释为“运用语言进行得体交际的能力”。可见语用能力实际就是指了解并懂得实施言语行为的能力与根据语境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语用能力不仅包括正确使用语法遣词造句的能力,同时包括能否在不同语境中使用“恰当”的语言,遵循语言使用的社会文化规约进行成功交际的能力。因此语用能力的培养包括提高学生对语境的敏感度,使之模仿、学习本族语使用者的交际技巧,体会准确得体的使用语言并在学习过程中遵守合作原则,注意社会文化的差异。可见如果教学环境脱离语境,学生的语用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传统的单向式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提供用以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语境,学生在实际语言交际中时常无法正确把握语言的得体性。而视听说教学课堂具备丰富的视听资源,在给学生提供真实语境方面具备传统课堂无法企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点已被多项实证研究所证明。尽管探讨了可视材料对构建语境及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是不够的,下文将着重探讨在实际教学环境下如何把可视材料融入到听说训练当中去,使视听说真正做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2 视听说的有机结合
      
      2.1 视与听的结合
      要提高听的效果,我们不可忽视插图的力量。图片的最大特点在于直观、通俗,通常以实物、人物和场景为表现方式,可以把抽象、理性以至晦涩难懂的知识以视觉手段表现,达到便于理解与记忆的目的。比如我们在运用网络传递信息时通常会使用 、 等图标,这些图标在网络中已形成约定俗成的含义,假如需要把表情图与相关言语相匹配,恐怕不会有人把与“I am so glad to meet you.”联系起来。同理,在可视材料播放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人的表情以及所在场景来揣测话语的内容。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即便听不懂原版英语电影的全部内容也能凭借人物表情动作及场景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我们也可以在听力考试的改革上看到可视信息的加入。新托福与老托福的听力考试的一个标志性区别就是新托福作为计算机化考试提供学生一定的视频信息,给学生很自然的情境(context)概念,较之老托福纯粹的文字化考试要更具人性化。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成熟,提供视频信息的计算机化考试也有可能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考试形式,由此听力考试也将从单纯、抽象地“听”过渡到“视”+“听”,视听的结合将更加紧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1)配图故事(photo story)。配图故事往往以真实和吸引人的情节入手引导学生,引入目标语,连环图片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如人物的肢体语言、动态场景的描绘以及其他文化线索等。学生看图片其实就完成了“听”之前的热身,教师可根据图片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对听的内容做一个预测,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然后再让学生听材料,学生边听边看图,直观的图片可以加速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提高效率。基于学生听力理解水平上的差异,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单幅图片→多幅序列图片→完整配图故事,使学生在听的内容与情景之间逐步建立有机联系。听完后还可对照原来的预测并结合听力理解练习来锻炼回忆故事梗概、确定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建立合理推论等能力。
      2)图表辅助。与图片相比,图表更能表达文章的各种逻辑关系、展现文章的结构,从而使学生迅速地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借助各种思维标记,用导图的形式表现听力材料的逻辑结构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它顺应了我们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让材料的观点自然地在图中表达出来;其次,这种模式能增强我们的记忆,使逻辑思想和知识结构图像化,有助于梳理自己的思路,能让杂乱的内容清晰化,把内容处理得更有条理,更容易理解。篇章的脉络一旦理清,其内容就一目了然了。比如树形结构图符合人脑的认知习惯,从对一事物模糊、抽象的认识逐步过渡到详细、具体的认识。下图就体现了人们对抑郁症(depression)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过程:
      
      3)影视网络。在多媒体发达的现代社会,要找到形象生动的听力资料并不是难事,更何况各多媒体网站为听力教学活动提供直观、生动的语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介入使视听说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不但需要良好的业务功底,也要拓宽知识面,了解先进的教学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同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音像资料,制作动态化课件。有教师使用动画片、原版故事片等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听力课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选择视听材料时也要遵照一定体系,重点清晰,让学生在语境中自然习得关键句型与交际策略等。在教授视听说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视听材料中的非语言交际信息,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等,协助理解目标语的含义。
      2.2 视与说的结合
      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能有效使用语言,与人交流。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强调对语法的掌握,而学生即使掌握了基本语法和一定量的词汇,还是很难用所学的英语准确、得体、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造成这一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语言教学过度抽象,课堂教学缺失动态语境,即便在训练学生听说技能时,有的教师甚至在学生未领会语境要素之前就要求学生生搬硬套所学对话框架,这种教学模式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无法正确领悟语言的得体性原则,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内化过程受到阻碍,最终自然还是感到口语交际的重重困难。
      视听说教学模式突破原有课堂教学的桎梏,原汁原味的视听材料可以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对具体句型、会话策略的使用语境有感性认识。口语交际是交互的,学生平时的口语训练非常有限,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操练,因此对于进行交互式的谈话有时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可以通过“视”与“说”的结合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
      1) 看图说话。图片可以是对话视频截取(有对话的部分内容),也可以是提示谈话内容的漫画。要求学生根据图像发挥想象,补全或组织对话片段,之前可适当给出提示情景的词汇。此时学生由于没有句型框架限制,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无所拘束的条件下“创造”对话。此时教师可以不忙做出评判,但如果学生偏离图片主题应提示学生回到主题。在几组对话之后,教师就能很快找到学生语言上的问题,比如语言是否地道,有无“中国式英语”出现,是否正确使用会话策略,语言是否得体等。之后,教师可以基于以上几点对学生做个综合评价,一方面让学生体会自己组织对话时的纰漏,另一方面也给后面的“仿说”练习做了铺垫(warm-up)。
      2) 仿说练习。仿说练习是让学生学习语言交际功能和得体语言形式的比较有效的练习方式。学生学习口语不是不需要指导,而是需要有效的指导,仿说就是有指导(guided)的说。之前学生已练习了看图说话,对对话语境有了一定了解,接下来就让学生目睹示范对话,了解正确的语言形式及其体现的交际功能。然后学生就可模仿示范对话中的地道语言模仿交际。视听说教材一般都提供用于仿说练习的信息(information for practice)或是给出对话任务(task)信息。学生通过仿说练习,可以更好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地道的语言形式,能分辨会话语言的得体性,重点还是在于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特别是学生可以对照原来看图说话中所犯的错误,更加深了对正确语言形式的印象。如果每堂课都能有效掌握几个具体的语言交际功能,并用得体形式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3) 活学配音(dubbing)。配音练习并不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有时可能收效甚微,应在学生仿说练习进行得较为成功的前提下进行。配音练习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有了动机(incentive)和创意(creativity),学生更能融入情景中的角色,对语言的交际功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可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影片,截取情节性强的片段让学生配音。学生对影片情节了如指掌,但对影片脚本(script)并不熟悉,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想象力尽可能地完成配音任务。之后可让学生对照原话看看自己配上去的语言是否合适,所用语言是否表达了情景要求的交际功能,所用话语策略是否得体等,以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结语
      
      视听说课能比传统课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原因就在于视听说课有多媒体做辅助,通过视听手段给学生提供近乎真实的语境,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和学习积极性,达到领悟和锻炼语言表达与交际的能力。教师在平时教授视听说课程的过程中应重视把握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型。对于交际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应适当放慢节奏,给学生更多模仿的机会,让多媒体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总而言之,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能让学生置身纯正的语言环境,逐步成为自信的交流者,这样语言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到实处。
      
      参考文献:
      [1]Bachman,Lyle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Herron,Carol. & Irene Seay. The effect of authentic aural texts on student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91,24.
      [3]Kasper,Gabriele. Can Pragmatic Competence Be Taught [M].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Curriculum Center,1997.
      [4]Littleword,William.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5]Secules,Teresa,Carol Herron & Michael Tomasello. The effect of video context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6.
      [6]Dwight Bolinger著.方立,李谷城等译. 语言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7]方丽娟.谈投影片在英语课堂中的巧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1.1.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连生,沈虹颖.搞好视听教学,推进英语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2001.2.
      [11]王蓉.“以可视材料为基础的听力活动”在听说教学中的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02.1.
      [12]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3]赵婷,张法科.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超语言因素―可视材料[J].外语电化教学,2005.12.

    推荐访问:提高学生 说课 利用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