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与对策

    时间:2018-12-23 19:48: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曾说过:“我们因注意身体健康,故研究生理卫生;我们若要使心理得到健全的发展,则必须注意心理卫生。”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各个层次的人们都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感受最灵敏,对自己期望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的一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更受着极大的威胁和考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我国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作为新生力量的民办高校,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也随之增长,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他们既具备一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应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加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从而培养高质量人才。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拥有普通大学生的共性,更有其独特性,他们承受着普通高校大学生更多的压力,这些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在认知上
      进入大学,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尊感特别突出,如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则会导致自我意识失调,而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自我概念比较消极,自我评价偏低,当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容易自我怀疑,贬低自己。歪曲或者错误的认知,使他们容易负面地悲观地看待周围的世界,遇事容易走极端,容易消沉、抑郁。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自卑感比普通高校大学生要高。相对而言,上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不如公办学校的学生,部分学生刚刚经历高考的失败,同时又面临新环境的适应,对这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压力相对较大,普遍心态不稳定。对他们来说,上民办高校并不是他们的首选,很多学生并没有为考上大学而高兴,反而因为自己考上的是民办学校而自觉低人一等,认为“普通高等教育才是正规的大学教育”,自己考的学校档次低,因而感到失落、难过,开始怀疑自己,逐渐形成自卑感,缺乏自信,而越是自卑则越是封闭自己,导致恶性循环,越来越孤僻,最后产生心理问题。
      民办大学生面临多方面的焦虑。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对民办教育褒贬不一,民办大学生无法肯定自己选择的对错,怀着较大的心理包袱,承受着比一般公立高校大学生更多的社会眼光和心理压力。学生对民办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方向容易存在疑虑,对自己的前途产生不安全感,一旦现实与理想产生差距,则容易产生不适应和失落感。另外,学生对民办学校的就业问题也相对担心,害怕因为是民办高校的文凭而得不到社会的承认。
      (二)在学习上
      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的学生高考分数一般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因此,在学习方面有其心理特点:
      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弱。民办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过弱的现象,这与当初进大学的整体成绩相对较低有关。有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与公办学校的学生相比差距比较大,进入大学后自认为难以弥补或者学习跟不上,就自暴自弃,放弃学习。有的学生一时难以承受高考的失败,以逃避的方式面对挫折,无心学习,自然也就难以学好。个别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感到迷惘。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原动力等等。还有部分学生家庭情况比较好,上大学只是为拿个文凭,家人已经为其铺好毕业后的路,自然无心学习。
      第二,学习缺乏兴趣,学习适应能力较差,学习压力不够。表现为对学习活动提不起兴趣,上课纪律松散,不愿听讲,完成任务拖拉,不能认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缺乏计划。由于中学的学习方法与大学完全不同,大学需要有自觉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一时难以适应,时间一长,易在心理上形成巨大反差和压力。
      第三,缺乏浓厚的学习氛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民办高校的整体学校氛围比公立学校差,学生学习也缺乏自觉性。有的民办高校规定学生必须晚自习,以此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但很多学生往往在晚自习的时候无所事事或者干与学习不相干的事情,一旦到周末不硬性规定上晚自习的时候,则没有太多学生能自觉坚持学习,学校教室几乎都是空的,这跟公办学校一到上晚自习就难找空位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有部分民办大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能约束和控制自己,不能抑制干扰学习的情绪和不良爱好,不能克服惰性、抵制诱惑,缺乏学习的恒心和毅力,甚至有的学生有厌学、弃学的消极情绪。正是由于整体学习氛围不够浓厚,使部分真正想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很难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大环境。
      (三)在经济上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经济上有其特色。民办高校是靠收取学生的学费而经营的,几乎所有学生都是自费生,和普通高校的大学生相比,要交更多的学费。而民办高校的生员结构不一,贫富差距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多问题。
      整体而言,民办高校的学生家里经济情况较好,有些学生花钱大手大脚,为了满足虚荣心,相互攀比,有些人则产生优越感,瞧不起别人,有些人则因经济攀比引起心理失衡。
      另一方面,有少部分学生家境贫寒,为了支付高额的学费不得不勤工助学,在校内或者校外兼职打工,以减轻经济负担。贫富差距过大,使经济困难的学生因自卑形成压力,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四)在就业上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竞争也越来越大,民办院校由于刚刚起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更难找一份满意稳定的工作,所面对的就业压力要比普通高校大得多。有部分用人单位看到是民办大学的文凭会认为学生能力不强,使学生的就业机会减少。这也是民办大学生比较担心的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民办大学生中有部分人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往往已经给孩子铺好毕业以后要走的路,学生只需要拿到文凭即可,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拉升了民办大学生的就业率。当然,这容易使学生缺乏目标感,产生“混日子”的想法。
      (五)在人际关系上
      大学生活是一种远离父母呵护的集体生活,这需要大学生学会待人处事,学会适应集体生活。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增多,个性张扬,自我中心,很多学生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刚进大学,成员之间的语言、生活习惯、风俗人情、性格和爱好互不相同,加之大学对班级的管理比较宽松,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样,性格开朗的学生容易适应新环境,而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很长时间来克服不适应。部分学生认为交费较高,自己是“上帝”,缺乏对教师和同学的尊重;有的学生我行我素,不遵守校纪校规,不约束自己,缺乏集体荣誉感;有的学生宁愿把自己的情感埋在心底或写信向过去的朋友倾诉,有的学生宁愿通过上网寻找发泄的通道,也不愿向同学伙伴吐露,独来独往,久而久之产生心理问题。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更由于其个人经历、家庭教育、家庭经济等因素,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体会别人的感受,故宿舍矛盾不断。在对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人际关系问题一直是首要问题,如宿舍关系紧张,男女交往不当,与教师关系不和等。
      (六)在思想情感行为上
      第一,思想的不成熟性。学生普遍比较单纯,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性的,表现出不成熟性。首先是非此即彼的思想习惯,使其易走极端,对事物缺乏辩证客观的分析;其次是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内心充满幻想;最后是社会责任意识和集体观念淡薄,社会适应能力差,如行为问题突出,旷课、迟到、早退、打架、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情绪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富有朝气和强烈的追求精神,但由于涉世不深,往往容易用感情冲动取代理性思维,行为缺乏稳定性。不能进行理性思考,情绪极易受环境的支配,易被强烈的情绪和丰富的感情所影响,不能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情感的不成熟性。大学生生理基本成熟,性意识、性需求开始产生,对异性产生好奇、好感、仰慕和追求。然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个性、需求还不很清楚,并不具备良好的恋爱心理素质。部分学生处理不好学习与恋爱的关系,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另外,获取性知识的正确渠道较少,不能很好处理恋爱和性的关系。
      当然,民办大学生也有其优势,有的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现实,交际灵活,自主意识强,对外部环境要求较高,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等,这当然跟他们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产物,没有国家财政的投资,办学虽然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也受到多方的制约,本身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很多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在民办高校中尚属新鲜事务,需要更多的摸索。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发生,国家教育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很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开展相应的工作。在民办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应运而生,虽然在机构设置上有这一块,但是,其实际工作却并未受到重视。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不一,管理体制混乱,一定程度上属于学校的摆设,用来应付上级机关的检查等。其次,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再加上社会偏见和错误理念,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做心理咨询,应该从咨询数量上看业绩,或者认为只要学生不出大事就行,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故领导往往不太重视,不愿意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下力气。再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兼做其他事务,培训机会相对较少。
      从学生角度来讲,根据对民办高校200名学生进行的一次随机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非常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他们最希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其次分别是学业方面,精神方面和恋爱方面的问题,但是,学生也表示,如果自身碰到心理问题,一般不会首先想到要寻求心理机构的帮助,他们对通过这一途径来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并不强。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民办高校大学生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必须尽快建立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保证民办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
      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层次,有一般心理问题,也有相对严重的心理障碍,但心理障碍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是全校学生,以发展性、成长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重点在于对学生一般心理问题如人际、情感、适应、学习等问题进行疏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等,最终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多个途径。
      首先,开设心理学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通过课程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正规化,专业化。由于学校投入不足和专业人才缺失等,现在一些民办高校只有选修课,很少有必修课。事实上,心理学课程在学生中是很受欢迎的,学校需要加强心理专业人员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或者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等形式提高现有人员的水平,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队伍,一方面承担教学任务,一方面承担日常行政工作。
      其次,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比如,新生入学讲座,团体辅导,现场咨询活动,525心理健康月活动等,包括展板、报刊、杂志、橱窗,广播,视频等宣传媒体,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自觉要求,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消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从而形成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再次,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有针对性地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对大二大三等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辅导,如针对专转本的学生进行学业指导。
      (二)加强对外交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三级网络,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
      要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不但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还需要加强对外交流,关起门来搞是行不通的。
      形成良好的三级体系,在每个学校内部,应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以专职人员为主的校心理咨询中心为一级体系;在各院或系建立二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要以兼职人员为主;另外在学生中组织心理联络员,或充分发挥学生心理社团的作用,开展各项活动并及时反馈学生心理状况。由此建立的三级心理网络可全方位的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工作。
      另外,各高校研究机构可以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建立相应的平台机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点带面,带动周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也使以上几种体系相互联系,紧密结合,使心理工作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对重点学生做好预防工作。
      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咨询与教育相结合。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心理困惑,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形成良好的转介体系,高校与高校之间或者高校与医院之间相互合作,形成分层的配套体系,当高校心理咨询室碰到棘手的个案不能解决时,能及时转介到更高水平的咨询机构或者医疗门诊去。
      形成良好的督导体系,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联系,创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交流平台。
      形成良好的培训体系,一方面国家对心理咨询员认证应有规范统一的方案和程序,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应该重视对心理咨询员的培训。
      对于各类特殊学生需要进行重点关注,如每年通过心理普查筛选出来的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需要重点关爱的学生等,对这些学生需要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和回访,以便及时干预。如有条件,学校可以成立危机干预中心,专门处理突发事件等。
      (四)出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出台专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访者和咨询员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的规定,一旦发生纠纷,没有相应的评判标准,来访者或者咨询员的利益都可能受到损害。
      (五)探索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模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因心理咨询源于西方社会,我国心理咨询的原则和方法带有西方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并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冲突。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任务之一,应致力于实现中国心理咨询的本土化。而民办高校是新生力量,在理论研究上相对薄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根据民办高校的特色,探索出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韩丽霞等.民办大学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咨询效果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01):48-49.
      [2]李红燕.民办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转自网:民办教育研究.

    推荐访问:心理问题 现状及 民办高校 对策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