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3年度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10篇

    时间:2023-12-08 14:3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生:个位是3、6、9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10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10篇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1

    一、提出猜想,引入新知

    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呢?

    生:个位是3、6、9的数。

    生:个位是0~9的数都有可能被3整除,如30、21、12……

    生:个位是0~9的数都不必须能被3整除,如11、13、14……(沉默片刻后,学生纷纷表示反对,并举出例子进行反驳)

    师: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出现了片刻的冷场)你们想透过自我的操作来发现这个特征吗?

    生:想!(跃跃欲试)

    二、实验操作,初识新知

    各小组用自我组里的小棒摆数摆数,并完成教师发给你们的表格。

    三、汇报交流,理解新知

    师:透过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5:教师,我发现303、120、450、300、960等数能被3整除。

    生6:教师,我发现用3根小棒怎样摆都能摆出3的倍数。

    师:是吗,只能用3根小棒吗?(很多学生举手回答:6根、9根、12根……)

    生7: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只要是3的倍数,摆出的数就必须能被3整除。

    师:你们的发现很有价值!再观察一下,你们必须会有新的发现。(学生讨论一阵后开始举手)

    生8:我发现小棒的根数就是它所摆数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

    生9:只要各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师:同学们真棒!自我发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同桌间互相再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运用新知(略)

    五、回顾梳理内化新知(略)

    本节课中,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情感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透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方式亲身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没有一味地套用教材,而是为学生创造了实验操作的活动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经历了“猜想──失败──疑问──求知──解决等一系列过程,逐步地感悟到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关。当学生透过操作对新知有所感悟后,就必然产生说的愿望。于是,安排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两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各抒己见,大胆争议甚至激烈辩论。交流的问题并非为了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而是来自于学生自身的需求,是他们在感悟后急于表达而自然产生的想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创造机会让学生自我去讨论、去体验、去感受,相互纠正和补充自我的片面认识,最终使新知(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步一步浮出“水面”。

    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氛围中,学生感悟和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他们还不断体验数学的魅力,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逐步构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2

    1、教学导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较好地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教学中采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齐,知识和本事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资料,经过找关键词,在书中用重点号标注关键词等,强化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3

    1、教学导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较好地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教学中采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齐,知识和本事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资料,经过找关键词,在书中用重点号标注关键词等,强化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4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听了城关小学王丽英教师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收获颇丰。王丽英教师不仅仅关注知识和结论,更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努力地经过数学学习使孩子抓住数学的本质,品味数学的真谛,体验数学学习的欢乐,并带着无限的乐趣投身到更广博的数学海洋中。在“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比较与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创造时空,让数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次,我们应清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其三、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本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供给的相关信息。仅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供给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所以,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景,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异常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我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供给帮忙。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构成。

    王丽英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5

    1、兴趣贯穿始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从导入中让学生观察镶了金边的相框、引导学生指出如何给月亮、树叶等图片镶金边,到探究新知中指导小组学习、独立学习、汇报研究方法,以学生名字命名研究方法等环节,教师始终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学生始终坚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将自行归纳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经过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等环节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周长的意义,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概念构成中,学生思维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概括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之教师适时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进取状态,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3、教师重学法指导。探究知识过程中,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独立操作,都经历了测量、填写报告单、归纳汇报等环节,教师加强对各环节的引导,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方法,将数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另外引导学生将图形按适合的方法进行分类,把学生获得的零散的数学知识归纳到完整的知识系统中,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本事。

    提议在学生活动时间上需要教师进一步调控。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6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教师经过让学生数袋子里的饼干,统计小兔、小熊和小猴分别投进了几个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本事。在每个环节中,教师安排学生观察统计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搜集、整理数据的意义。同时,在统计过程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并且组内有分工,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始,沈教师以学生喜爱的“口袋里的饼干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数目分别是多少”作引,之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动态演示饼干一块一块掉下来之后便随机消失,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饼干的块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统计需求自然生成。

    在学生产生统计需求后,放手让学生进行第一次记录,当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顺利完成任务时,适时指出:能够小组合作。在强调了注意事项后,学生进行了第二次的尝试记录,这次,学生记录数据的方法可谓精彩纷呈:按次序画图形记录;把图形归类记录;打“√”记录;画“︱”的方法……“你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的记法。哪一种记法既清楚又简便”沈教师有选择地出示几种记录方法、引导学生在“清楚”和“方便”两个方面比较、评价各种记录,使学生对分类用符号记录的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和使用这种记录方法。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7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学习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习难点:

    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较长的时间单位,认识年、月、日。(板书课题)

    先了解一下年、月、日的由来。

    (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二、找找圈圈,认识年历:

    1.师:认识时分秒要看钟表,认识年月日要看什么呢?(年历)

    这是一张2005年的年历,(课件圈出老师自己的生日)课件上圈出的这个日子,对老师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大家来猜一猜,这一天可能是老师的什么日子?是几月几日?

    2.生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圈一圈。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说。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能在书上的年历卡上圈出自己的生日吗?打开数学书P17,圈一圈。

    谁能从大屏幕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师:1到12这些大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每个月里的数字呢?

    3.师:知道祖国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吗?指名说一说,找一找。

    师:你还知道哪些节日?先说一说什么节日是几月几日,再找一找。

    教师可适当进行思想教育。

    4.小结:记录我们每个人的生日、值得纪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年、月、日等时间单位。

    三、探究发现,学习大、小月。

    1.观察各年年历,获得年月日的知识。

    师:观察书上的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

    学生回答12个月时,师引导:年历卡是哪一年的?一年有几个月?每年都有12个月。(板书:一年有12个月。)

    学生回答每月的天数时,师引导: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板书:31天、30天、28天)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也非常喜欢爱动脑筋的你们。

    2.整理每月天数,认识大小月。

    师: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来整理一下吧。填写表格。

    一起来把整理的结果说一下。集体交流,师把表格填完整。

    师:谁再来看着表格说一说一年有多少个月?

    师:观察表格,每个月最多有多少天?31天的有哪几个月?30天呢?还有呢?

    课件出示:(31天)1、3、5、7、8、10、12(月)

    (30天)4、6、9、11(月)

    2月(28或者29天)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课件: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课件:小月)。还有一个2月有28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谁再来说说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板书同课件)

    请大家给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

    是这样涂的吗?数一数大月、小月各有多少个?

    师:2月为什么不涂?

    一年中有多少个大月,多少个小月?还有1个二月。总共是12个月。

    3.记忆大、小月。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哪些是大月,哪些是小月?观察这张涂色的表格,找找规律。同桌商量一下。

    (1)儿歌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挨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

    生读一读,理解。记住这些大月后,其它除了2月就是小月。

    (2)拳头记忆法:结合课件介绍拳头记忆法,拳头鼓起来的地方是大月,凹进去的地方是小月,2月也在凹进去的地方,但不叫小月。

    师引导学生用拳头记忆;生自己练习一遍。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儿歌边做边念: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四.计算一年的天数。

    20xx年的二月有几天?2005年全年有多少天呢?我们来算一算吧。

    学生计算一年的天数。交流算法,可以连加,可以算出7个大月和4个小月的天数,再加2月的天数。

    五、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思考,在P17用彩笔圈出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和我国的国庆节。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下面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分别是几月几日?再在年历里圈出来。

    六、实践应用,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1、我会答:

    (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31天?

    (3)哪几个月是30天?

    (4)8月1日的前一天是几月几日?

    (5)6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2、手势判断,并说理由。

    (1)两年是23个月。()

    (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

    (3)小华说:“我爸爸4月31日才从北京开会回来。”()

    3、思维训练:

    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她在奶奶家可能住了哪两个月?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8

    同样的一节"商不变规律"课,使我有了不一样的反思、不一样的体验……

    第一次行动(教学)

    ……

    1、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的资料精彩吗?这天教师给大家讲个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孙悟空西天取经回来后,就迫不及待的来到花果山看它的孩儿们,它给孩儿们带来礼物桃子,分桃子时,它想和孩儿们玩一玩,孙悟空说:"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猴子吧!"下头的"孩儿们连连摇头:"太少了!太少了!"孙悟空就说:"那好吧,把80个桃子平均分给20只猴子,怎样样?。"小猴们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孙悟空一拍胸脯,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貌:"那就把800个桃子平均分给200只猴子,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笑了,孙悟空也笑了。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

    2、探索规律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师随机板书:

    8÷2=4

    80÷20=4

    800÷200=4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3个算式,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开始小组活动。

    生1:依次扩大10倍,商还是4;

    师:你是怎样观察的?

    ……

    (接下来的汇报中有不少学生汇报并没有按照我备课的思路去回答,整个安排全部打乱,耽误了许多时间,在汇报中有的学生还发生了错误。)

    反思

    按照我的备课思路,自认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就应很顺畅,学生就应能够顺利完成此环节教学的,怎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这样呢?在反思与本组教师的评课过程中我逐步认识到:自我的安排看似合理,其实没有认真思考到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没有做到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由于自我提出的问题过大,导致在此处的教学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课堂上我虽然蹲下来"扶学生,学生还是"够不着"。看来我的认识与学生在某些方面的差距是很大的。

    改善策略

    不要着急让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给他们一根"拐杖",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抛出的问题适当并及时地引导、点拨。因为这是一堂走出校外的观摩课,所以我根据本组教师的意见,结合自我的反思,在经过用心和独立的思考后,我对第一次的行动计划再次进行了改善,进行了第二次教学。

    第二次行动(教学)

    在讲了孙悟空分桃子的故事后,提问:

    师:同学们谁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桃子的总数与猴子的总只数变了,但每只小猴子每次分到桃子的个数没有变。

    生2: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因为猴王把小猴子给骗了,每只小猴子还是分的4个桃子。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①8÷2=4

    ②80÷20=4

    ③800÷200=4

    ※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地观察并探索出规律:二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二式比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商不变;三式和一式比较,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0倍,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询问学生:还有什么发现?(从下往上看,又有什么规律呢?)此环节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完成。

    整节课的反思

    接下来的教学,我与孩子们之间相处得十分融洽。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样不仅仅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律,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潜力,以及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做一个新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这连续两次的教学中,使我的教学品质得到了整体提升。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帮忙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制造"他们;要学生以自我真实的感受去体验、理解;要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自始自终参与到知识构成的全过程。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课程改革,没有休止符;课程改革,永远是此刻进行时。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9

    一.教学内容

    1.年月日的认识

    2.24时计时法

    3.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世纪等方面的知识。集注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够口答一些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会对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5.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

    6.在教学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界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1.大、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

    2.24时计时法的认识和应用。

    3.求经过时间。

    四.教学难点

    会解答简单的求经过时间的应用题。

    五.知识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时、分、秒的基础上,介绍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六.知识结构

    (一)年、月、日

    1.年月日等时间概念的意义

    (1)年历的认识

    (2)大月、小月的认识

    (3)平年、闰年的认识

    (4)季度的了解

    (5)世纪的认识

    2.经过时间的推算(例1)

    (二)24时计时法

    1.24时计时法的认识

    2.两种计时法的转化

    3.时间和时刻概念

    4.求经过时间

    第一节

    教学内容:年、月、日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部门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知道一个世纪是一百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1.5时30分15秒开始演示动画片,这里面有哪几个时间单位?

    2、谁来说说悉尼的奥运会是哪年哪月开始的?(板书:20xx年9月15日)这里面有哪几个时间单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擦掉板书中的数字)

    二。新授:

    1、在学习之前老师先问你们点事情。咱们班上的胡海青今年几岁了?那你已经过了几个生日了?

    小学数学《年月日》听课记录精选篇10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谈话: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个角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认识角

    投影显示:投影课本里的图片

    谈话:找一找,图片上哪些像角?(学生回答)

    追问: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能从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找到后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

    2.折一个角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能用自己灵巧的小手折一个角吗?看谁折得快折得好。(用准备好的白纸折角)

    3.角的大小比较

    (1)提问:能使你折的角变得再大一些吗?你是怎么办的?能把它变得小一些吗?又是怎么做到的?

    (2)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转动时,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学们能比较出哪个角大些吗?用什么方法比较?

    (3)谈话:观察老师手上的这两个三角形(两个纸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个三角形大些呢?还是一样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吗?

    三、固应用,拓展延伸

    1.课本练习第1题。谈话:机灵的小猴找来了一些图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战吗?投影展示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指名回答。

    2.课本练习第2题。谈话:好学的小猫觉得小朋友学得不错,于是来请教我们了。投影展示,图中各有几个角,说给同桌听。

    3.课本练习第3、第5题。谈话:聪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也要来考考我们,投影展示题目。同桌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4.课本练习第4题。谈话:山羊老师对大家很满意,决定带小朋友玩一玩。

    动手拉、合剪刀。说说你看到的角有什么变化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今天学到的本领,找找你们家哪些物体上有角。

    点评:

    1.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教学问题,激活生活经验。

    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身上找角”,使学生觉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促进数学思考。

    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发展思维。一改教师主宰课堂的局面,大胆放手,变过去的`单纯看教师演示为学生自己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本节课设计“找”、“说”、“做”的环节,帮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认识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推荐访问:听课 小学数学 年月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