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探讨

    时间:2023-06-30 16:2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陈乐敏

    (浙江树人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要求,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1)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第1版。大学承载着知识传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功能,大学校园是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目前,学界对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学校园有着普遍认同,如:龚婷(2018)指出,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豪感、提高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创新感(2)龚婷:《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坚定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17期,第95-96页。;
    年仁德等(2019)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优秀品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3)年仁德、戴淑贞、杨麦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设计与规划》,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年版,第115页。;
    宋烨(2021)认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是高校育人的必然选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4)宋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0期,第57-58页。。而作为教育界当下争论的热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该如何开展,学者们尚未达成共识。教育实践的自觉性受制于教育理论的先进性。建立相对独立和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体系已提上议事日程,成为当务之急(5)张宏、梁函:《视域融合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94-200页。。张明平等(2022)认为,高校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精华与糟粕相区分、传承与发展相结合、主导与主体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本来与外来相关照的原则,从教育的理念思想、载体手段、师资队伍及环境氛围等入手,做好顶层设计,全方位着力,一体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6)张明平、许欣婕:《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2期,第42-44页。。张兴海等(2022)提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关注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质量,构建整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育体系,深入挖掘教育资源;
    应引领人们的社会实践,以校园文化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课外学习评价体系,挖掘实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建设突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环境(7)张兴海、程喆:《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析》,《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2期,第20-22页。。还有一些高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上不断实践,探索出有效的学习路径,即通过“学讲践悟”的体验模式,把“学习”“宣讲”“践行”“感悟”四个教育环节有机衔接、层层递进,不断提升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8)李洪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讲践悟”模式初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期,第141-144页。。学界对于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论述为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以往的文献多从宏观视角展开,缺乏微观层面的分析探讨,本文试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通过具身要素及要素间互动关系来分析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以期提升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的创新发展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的适切融合上,并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科技创新贡献力量。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在5 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中宣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也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些文件的出台说明,在高校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大学生的成长之路,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产生积极影响,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但长期以来,重心抑身的教育教学活动偏重抽象性的认知,忽视了大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身体参与、体验和建构,使个体难以融入学习情境,影响了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的实践性生成,造成教学和实践中的一些困境。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看,身体在认知加工中扮演了构成性角色,具身学习是基于身体感知的认知建构过程;
    反思和体验在认知加工中扮演了辩证性角色,具身学习既是学习者通过反思重构自身体验的过程,也是基于自身体验进行反思的过程。因此,认知和反思、体验、身体成为具身学习的要素(9)宋耀武、崔佳:《具身认知与具身学习设计》,《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24期,第74-81页。。本文试从这三个角度解析当下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认知与反思割裂导致遗忘历史、渐失记忆

    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心智的认知过程离不开身体的运作,强调身体的核心作用,重视身体与环境(世界)的相互作用(10)胡万年、叶浩生:《中国心理学界具身认知研究进展》,《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6期,第111-115页。。其中,身体是个体生命实践的基础和载体,个体的学习与实践离不开身体的参与。从心智耦合的角度来看,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知与行之所以脱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割裂了认知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大学生因社会经验、能力等方面的不足,易受到“躺平”“摆烂”等不良文化的影响,如:对流行明星的盲目崇拜,炫耀、攀比心理的滋长,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等。特别是现代西方国家改变传统赤裸裸的土地和市场的地理空间占领思维,凭借强大的科技优势,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肆意输出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文化产品,实现资本主义文化的精神扩张,诱使我国大学生文化精神的崇洋或萎靡(11)马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着力点》,《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3期,第112-116页。。这些影响弱化了大学生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和进一步的反思,易导致他们淡忘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并降低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个人体验缺位导致迎合潮流、迷失传统

    基于身体的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起点。约翰·杜威指出,身体是心灵外部的进口和出口,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训练学生的感觉器官,就会分离身体与认识意义,过分强调为了学而学的教学理念(12)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9-153页。。可见,身体的展开需要与外在世界发生联系,而这种联系则需要身体对世界的主动实践与体验。如果教师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为了教而教,以知识本位为主的套路化教学就会把知识碎片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也会变得零碎散乱。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周围充斥着大量的电子产品,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
    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尤其是良莠不齐的思想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左右着大学生的判断和思辨能力(13)崔小云:《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路径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年第23期,第74-75页。。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大学生居家、居校时间延长,降低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程度和生活体验感。同时,传统教学缺少情境且开放性不足、集体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等原因,使得他们难以将有效知识学习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通俗易懂的“快餐文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既缺少深厚的文化积累和内在的审美价值,也缺少必要的文化艺术技能训练,从而形成了缺乏批判性的浅层思维习惯以及对有一定深度和难度传统文化的隔阂、疏远甚至拒斥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过程中不易突破的瓶颈和障碍(14)张宏、梁函:《视域融合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第194-200页。。在“快餐文化”流行的当下,一些大学生更倾向于不加辨析地迎合潮流,忽视甚至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实践场域封闭导致脱离现实、缺乏创新

    马塞尔·毛斯认为:“人首要的与最自然的技术对象和技术手段就是他的身体。”(15)马塞尔·毛斯著,佘碧平译:《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306页。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不仅依靠符号的传递与输入来完成,还可以通过身体的感觉与体验来实现。这种通过身体感觉理解世界的方式是个体主动体验、生成、发展而来的。具身认知理论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意识,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实际作用以及与心智、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心理资源与外在环境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

    大学校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相对封闭的课堂上学习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加之有些教师传统的单向授课方式,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另外,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方面存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16)年仁德、戴淑贞、杨麦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设计与规划》,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版,第58-59页。,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二课堂教育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依托党员、团员教育等方式开展,并以校园里开展的部分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社团活动为辅助,利用宣传板报和广播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个别高校甚至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但这些教育形式仍以“说教”为主,能让学生切身体会、角色扮演的形式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仍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落实到行动中,体会不深、理解不透(17)马莉:《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100-106页。。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个体具身发展的规律,在开放学习的场域拓宽相应的功能,搭建必要的支架,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依靠自身感知理解先验概念,亲身参与到连贯的学习活动当中,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实现身体、心灵与教学情境的共通共融。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18)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第1 版。创造性地转化、创造性地发展,更好地发挥先人们积淀的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功能,才是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论。

    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不能单纯依靠对他们进行外部知识的灌输与形塑,更要依靠受教育者自身的主动生成和自主建构。具身认知理论注重个体认知的生成、行动逻辑的培养以及知行体系的整合,在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具身模拟:知识嵌入情境,增进文化认同

    学校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是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缺乏实效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19)谢湘、堵力:《理想的大学离我们有多远: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2012-05-03, http://zqb.cyol.com/html/2012-05/03/nw.D110000zgqnb_20120503_2-03.htm。部分大学教师过分强调“符号”,讲课过程中缺乏与实际的结合,甚少联系社会生活;
    过分偏爱“说理”的抽象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感性认知与学习体验。随着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具体的、特殊的、有指向的。认知过程的分析包括内在情境的分析,主要有认知者的态度、能力、动机和需要,也包括外在的环境分析,如任务导向、物理因素和时空条件等。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情境不仅仅是个人的,还包含着交际方式、人际关系及文化背景等社会因素。简言之,教育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脖颈”之上,学生的认知、思维、记忆、学习、情感和态度等都是在身体和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身心分离的对立关系不同,具身认知理论提倡个体发展顺应身体的意境,以实现对身体的优化和调整。身体建构的意义是“在我的意识和我体验到的我的身体之间,在这个现象身体和我从外面看到的他人的现象身体之间,有一种使他人显现为系统的完善的内在性”(20)莫里斯·梅洛-庞蒂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43页。。根据该理论,高级的认知加工过程会部分激活感官、运动以及情感系统来协助它们的工作(21)张静、陈巍:《对话心智与身体:具身认知的内感受研究转向》,《心理科学》2021年第1期,第30-36页。。由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应“嵌入”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大学生的身体感受得到激发,理解所学知识蕴涵的真情实感。同时,他们会主动将外在知识内化于身体当中,感受自我的身体与客观的世界主动交互、彼此联结的意蕴,获得新的身体体验,激发认同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增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逐步达到“身体自觉”。

    (二)具身体验:身体参与建构,传承文化技能

    身体是个体接触外在世界的主体,个体对于外在世界的认知和对知识的获取都是基于身体的内在探求与外在体验的结果。身体的问题固然可以通过具身模拟,即在一定程度上根据对外在事物的体验和实践来探寻,但更需要从身体本身来求证,需要人在面对与以往不一致的具体情境、接触不一致的现实环境时,懂得理解与迁移。

    当下,很多高校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等模式,但存在着“身体”与“思想”的矛盾,突出表现在“视听化学习”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身体参与”被边缘化,不能充分发挥具身认知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具身模拟的基础上,进一步注重学生的具身体验,通过身体参与、身体表达和身体经验等多种形式的具身学习,调动人体多个器官和神经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身心活动和身体感觉相结合。以参观访问为例,目前以纸质图书为主要学习资源的教学活动缺少情境性和开放性,导致学生难以将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有效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参观和访问活动,能保证学生在多样化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使学习回归到本来的意义,回归到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的愉悦体验。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以身体为导向,力求回归到学生身体进行自省与反思。它立足于学生身与身之间的通感式感知,指向感悟学生自身与他人、社会乃至世间万事万物的联系,使“知”转化为“行”成为可能,为学生身体力行与知行合一奠定方法论基础。如,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开发的具身活动,通过“运动体验提升认知能力”“运动激发创新能力”“肢体语言帮助思考和交流”“自然环境让思维更加敏锐”等实证研究,使学习过程更具实践性和真实性。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以身体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建构中去,特别是在了解和掌握那些在典籍之外、大量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的传统技能时,能推演、判断和体悟出传统文化表面的知识、符号、概念所蕴藏的根源、道理、依据,从而体察到自我与他人、本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内隐与外在对立融合的统一,培养学生整合传统文化的能力与素养。

    (三)身体图式:实践创生认知,弘扬文化精神

    身体图式将身体与周围环境作为认知活动的基本概念,把认知看作是身体、思想和环境的有机整体,强调身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所处的关键地位,即身体是把个人思想带入教室的“载体”,也是个人承载知识的“容器”。它强调身体在认知过程中与心智、环境的联系,由于身体的存在,个体才能够在与客观环境互动的过程中促进认知的发展。

    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相结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的自主调整、联结与生成。正是学生心灵的演绎与身体的观照,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活化于他们的身体中,外铄为自我的行为习惯,扎根于自我的灵魂深处。由此生成的身体图式便成为学生认知世界、感受世界的基础,成为他们领会知识、转化知识的中介,继而成为他们增强文化自信、弘扬文化精神的关键。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导下,高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时不应片面注重知识灌输和道德说教,而是坚持以“身”为本,注重身体在个体认知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将原本孤立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整合为体系,将价值观念的目标、行为规范的情境、风俗习惯的内容等贯穿于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始终,贴近学生个性化经验,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了解抽象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信仰。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课程,将学生的身体与心智囊括其中,通过洞察附着于优秀传统文化表面的知识、符号、概念,缕析各具身教育课程的基本要素,进而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形态,将学生的身体意识和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增强他们知识建构时的有效体验(22)Nguyen D J,Larson J B, Don’t Forget about the Body:
    Exploring the Curricular Possibilities of Embodied Pedagogy,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2015, No.40, pp.331-344.。

    高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时,也需要让学生尽量避免单纯的听、看、记、背等传统教学方式,转而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与需求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民间工艺等内容,设计相关的身体教学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学生最大限度地自我体验,与真实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亲身经历和感受,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有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有意识地绘制身体图式,弥补身体与灵魂之间的缝隙,完成身心的交融、调节与重组。只有以身体为媒介,才能基于自身的经验来察觉、认识与判断外在世界,从而正确地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主动自觉地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身体是个体生命实践的基础和载体,个体的学习和实践离不开身体的参与。为提高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有必要让身体回归到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将身体视为个体传统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起点,即身体是个体在掌握知识、生成技能、推演过程、运用方法以及整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由此产生了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变革课程形态,体验沉浸教学

    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需要开发相应的具身教育课程,改变学生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中的被动地位,改变二元对立课程模式下学生、教师、知识、教材、社会和生活等要素间的固化关系。

    首先,结合高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一是要确立身心一体的核心课程。学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时,要充分发挥已有的资源优势,把学生的思维和身体结合到他们建构知识的行动中,确立基于多学科、跨学科、综合性、探索性的课程体系,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等必修课和“国学选读”等选修课,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课程中,甚至可以借鉴课程思政的模式,将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持续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23)李德树、刘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报》2022 年7月5日,第3版。。二是要渗透身心互动的学科课程。从课堂教学层面来看,教师宜采用语言描绘渗透到不同的具身情境中,如视频再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及表演模仿等,增强学生具身体验(24)郑旭东、王美倩:《从离身走向具身:创造学习的新文化》,《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第46-52页。。如,在思政课堂上渗透榜样教育时,可依托传统故事、红色课程和微型服务,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挖掘中华传统故事中的人文精神。三是要完善身心融合的拓展课程。通过课内外的教学和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深植于学生心中,拉近课程与现实的距离。可借鉴“大思政”育人思想,将课程拓展置于区域资源统整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以课程整合理念为指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成就、契合区域文化特征的课程体系。

    其次,结合身心特点,体验浸润模式。一是要创设身体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身体多感官的共同参与,使知识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从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积累经验,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增强实践的创新能力。创设身体参与的教学情境,强调重视学生发展、回归生活和心理特征等要素,强调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生活实际,立足于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品质。二是要改造易被感知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像一本没有文字的课本,是潜在的教育因素,是师生良好的精神园地,并与物质环境和谐统一,彰显出学校的育人文化。如,在校园围墙设计上,可以让艺术院系的学生创作与优秀传统文化中艺术相关的内容,或精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布置于教学楼等醒目处,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三是要营造具身隐喻的校园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抽象概念的形成与理解都是一种隐喻的映射,离不开身体经验或者如梅洛-庞蒂所说的“原初的意识”,在教学中如何调动身体经验或者“原初的意识”参与到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5)焦彩珍:《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36-44页。。正因如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灵活地使用肢体语言进行隐喻,从而让学生亲身体会,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关注活动设计,引领素养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发现和建构知识。学校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时,要基于学生的身体经验,丰富他们的具身学习方式。要创造新的学习体验,整合和利用学生的生命体验,关注、创造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学生的“身体经验”为基础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设计。

    首先,设计主题活动。华夏文明在发展中积累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心理特征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要挖掘其内在价值和意义,使师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如,大学校园可利用文化社团开展汉服展示、诗词创作、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又如,组织大学生通过参与故事会、小讲坛和登台演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历,撰写学习日记或周记、成长心得体会等“六小工程”的活动形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26)李洪星:《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讲践悟”模式初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期,第141-144页。。

    其次,设计探究活动。目前流行的场馆学习,就是利用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等场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索和表达的学习空间。学生在与场馆专业人员、手工艺人、非遗传承人、馆藏物品和社会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激发和强化自身的学习体验,通过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多形式研究和多学科知识的运用,享受到高质量的成长。

    最后,设计展演活动。除参观访问、各类项目化学习活动外,展演是探究活动的另一种形式,包括读、写、画、竞赛、演出和作品展示等。通过设计展演,学生能身体力行地参与到各个环节,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此外,还要重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结合中秋、 重阳、 端午等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节点, 通过主题班队会、校园文化艺术节、中华经典诵读、传统曲艺欣赏等一系列集教育性、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践行,发挥教学实践的育人功能(27)王萍:《疫情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11期,第72-74页。。

    (三)拓展学习时空,增强文化自信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身体复归”是当下教育改革和学校实践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拓展学生学习时空,不仅在于认识论与教育观念的转变,更在于透过具体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根身性”的个体认识,并以“身体间性”为中心,与教师产生真正的主体关系。随着中心的扩展,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也开始从课堂延伸到社会,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再固定,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体验学习的内容也因此被嵌入更广阔的生命世界中。

    首先,充分利用暑期实践。暑期实践鼓励学生打开身体、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超越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主动探索外部世界。通过调查、考察等方式,学生将所看、所闻、所思、所想加以展现,在碎片化的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当代中国的风姿,唤醒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如,大学生可以通过暑期实践活动体验剪纸、刺绣、印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类活动,充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推广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满足社会组织和其他群体的需求。它依托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人群的真实需求,通过服务、体验等方式融合多学科知识,参与社会活动,达到满足社会组织或他人需求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智慧获得了相关技能,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劳动价值,成为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人,也传承和践行了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如,大学生经常举办关爱老年人的志愿活动,弘扬了“敬老”这一优良传统文化。

    最后,创新运用“虚拟空间”。当前的大学生多为“00后”,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因此,高校在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主动占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教育阵地,借助大学生喜爱的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打造教育新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转化”,融入“虚拟世界”,让学生充分感受其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28)张明平、许欣婕:《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2期,第42-44页。。

    当以具身认知理论为工具分析当前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问题时,可以发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认知割裂、体验缺失和场域封闭的困境。本文以此为框架,提出大学校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使大学生身心合一的体悟式建设路径,为进一步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然而,加强大学校园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更多从学校层面加以探讨,今后可尝试从更广阔的视野加以审视:一是从社会层面探索通过与优秀文化技艺传承人、名师大家共建传统艺术传承工作室等形式,建立传承、科研、教学等一体化的文化交流平台,实现技艺传承、文化研究、教学改革、现实体验和文化解读的多方受益;
    二是从家庭教育层面出发,探索家校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三是从大学生角度入手,探索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培育路径。

    猜你喜欢中华身体传统饭后“老传统”该改了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人为什么会打哈欠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1年4期)2021-04-20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疯狂英语·新读写(2020年1期)2020-04-20老传统当传承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我de身体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6期)2017-06-07

    推荐访问:视域 文化建设 认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