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与后期养护中的问题及措施

    时间:2023-06-29 21:55: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邓永发

    (桂林盛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000)

    如今,城市道路既承担着基础的交通运输任务,又是景观绿化的重要空间。通过道路绿化反映地区形象,完善交通网络、优化空气质量、点缀城市,并要结合区域特色,彰显出精神文化内涵。

    道路绿化设计规划需遵循以下原则:①安全性与高辨识度。如果是道路中间分车带,需要和车道本身具有巨大差别,而且不可遮挡视线。交叉口区域的分车带设计高度在0.8m以内比较适宜,避免挡住驾驶者视线,提高行车风险。②生态性。保持绿化带植物品种多样性,可选择“乔灌花”或是“乔灌草”等组合形式,建立半开放式的隔离带,提升道路整体美感。③彰显地方特色。道路苗木也属于地区绿化的范畴,展现出本地景观风貌。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当注重结合文化特色与气候规律,挑选适宜的苗木品种。如今有部分城市把市花当成道路绿化主体,这样在增加城市绿化的同时,又起到宣传的作用[1]。④协调性。道路绿化设计需主动协调交通,确保不对正常行车产生任何干扰。例如,在弯道路段利用连续设置绿色植被对驾驶者加以引导,使其掌握线形。另外,转弯位置苗木高度应当是重点考虑的要素,防止阻碍驾驶者观察路况。⑤服务性。道路属于公共设施,要具有基本的服务性,适应正常的行车规律。

    2.1 苗木发育空间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道路绿化设计既需满足功能与视觉审美的需要,又应注重布局与组织形态,综合考量苗木配置,使绿化有效嵌入道路交通体系中。但在部分城市路段规划设计中,先确认市政设施位置,把剩余空白用苗木填充,这样规划虽然能够保障交通线路完整性,但却未能建设出完整的景观。并且在拓宽路面中,绿化面积逐渐缩小,仅能布置一些灌木。②在绿化建设现场可能会留下很多施工垃圾,进一步压缩苗木发育空间。而且有的种植土体并不满足实际使用需要,阻碍植物后期发育,降低景观效果。③前期设计中,过于注重短期绿化效果,提高植物分布密度。部分路段绿化设计中,为突出路旁景观的连续性,采用大色块,同时植物分布密度大,影响苗木后期发育空间,绿化带内的通风与透光效果均偏差,这会提高病虫害风险,苗木也容易营养不良。道路绿化植被过密过高问题如图1所示。

    图1 道路绿化植被过密过高问题

    2.2 绿化美观程度偏低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部分路段色彩单一,大部分是灌木色块等形式,缺乏立面设计以及整体韵律感。另外,模纹色块后期养护成本高,处理难度大,一般每年需修剪10余次,并可能发生老化,不得不补植改造。另外,有的路段绿化设计挑选品种也比较随意,强调完工后的短期效果,在绿化带中可能有无法适应本地气候的植被,造成苗木生长状态不佳。同时,还存在各路段相似性较高的问题,处理方式接近,降低道路景观特色。

    2.3 立体绿化景观不多

    近些年,各地在道路绿化建设中投入较多资源,并且开始尝试增添立体景观。但在实际设计项目中,还有很多问题未能被解决。例如,立体景观没有统一规划与建设;
    由于后期养护不到位,或是整治力度偏差,造成立体绿化维持时间较短。此外,还有许多路段可用资源没有被开发出来,立体景观规模小且分散,没有形成整体性。道路立面绿化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道路立面绿化设计

    2.4 景观后期养护脱节

    道路景观建成或是升级处理后,需要不断维护绿化效果。但如果养护后期投入较少,使景观发生退化,建设和养护无法正常对接,所以,应当注重道路景观养护,否则会导致景观管养分离。除了养护问题外,人为破坏也是导致道路绿化很难维持的关键因素,尤其在人员密集区域,如站点、商铺前等,长时间踩踏严重影响景观状态[2]。

    2.5 长期发展认识薄弱

    道路景观规划设计要考虑苗木品种选择的问题,以本地树种为先。而实践中还是有为追求短期效果,随意引进不合适品种的现象,造成植被成活率下降,同时后期养护工作任务重、成本高。此外,也有个别城市为创造所谓的“政绩”,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工,部分施工方选择不适宜的土体种植,或者进行反季节作业,使成活率大幅度下降。出现上述类似的情况,不仅会降低项目质量,还可能引发返工,继续提高开发成本。

    3.1 根据道路类型设计绿地

    3.1.1 交通类路段

    针对交通类的道路设计,建议从下述4个角度考量。

    (1)分车带。此部分设计需保持基本的规则性,与行车方向、安全性、韵律感保持统一,并结合驾驶者视线、植被规格以及路段长度,分成若干标准段。在前期规划中,设计师需尽可能加宽绿化带,倘若空间确实受限,则要从垂直立面角度增添层次感。

    (2)路侧绿地。该部分面积的宽度如果比较小,可与分车带一同规划设计,选择相同规格与节奏。倘若绿地空间较大,则要尽量运用好该部分土地,可以尝试打造开放化的空间,并且要重视和附近既有构筑物相协调。

    (3)交叉口。道路此部分应该视为关键规划节点进行特殊设计,强调景观质量。例如,交叉口连接的4个路侧部分,可以分布一些大乔木与开花乔木、开花灌木等,营造出小型花镜,成为路段衔接的点睛之处。

    (4)车行道宽度小。对于该类车行道空间较小的路段,假设在分车带布置尺寸较大的树种,导致树冠连接紧密,使原本狭窄的道路变得更加封闭,不利于道路上方空气流通,使车辆排气集聚。针对该种道路条件,在设计中建议选择下述两个处理方法:①道路两侧设置低矮树种;
    ②倘若选择较为高大的乔木,应当降低种植密度,也可以选择树冠差异明显的乔木交替分布。道路分车带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道路分车带设计

    3.1.2 生活类路段

    首先,分车带。路幅偏小的生活类路段不宜布置分车带,而在满足空间要求的道路中设计分车带,需顺应带宽量小的思路,给植物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此外,考虑到便利性的问题,建议以75~100m为标准,分段设置分车带,并和人流密集场所相适应。生活类路段的车流相对少,并且路面窄、行车时速低,所以更容易注意到路侧景观。因而在设计该类路段中,不建议使用大尺寸色块,植被也应更加丰富、精细,选择一些开花、有色植物。

    其次,行道树。隔离车流和人流的绿化带,宽度至少要有1.5m,主要是“树池”与“树带”的规划形式。另外,绿化带要根据周边环境条件,适当调整。假设人行道较窄,路旁建筑风格多样,此时就不能过于强调绿化带的特色,建议选择单一品种,避免道路景观整体过于杂乱。

    最后,路侧绿地。生活类路侧空间要同时满足交通、休闲游憩的需求[3]。前期设计规划侧重于保持整体基调相同,出于居民普遍需要,打造开放式的环境,增加休闲小路,点缀具有设计感的小品,此处要注意突出本地特色。植物选择方面可以突出整体性与自然感,巧妙搭配乔灌木草与地被,同时为保障景观的长期效果,常绿和落叶类的植被需组合运用。另外,生活类路侧规划需和附近空间有效融合,不仅要便于人们出行,还需从视觉上给居民带来舒适感。

    3.1.3 立面绿化

    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①墙面绿化(图4)。部分路段可供绿化使用的空间较小,建筑立面会出现透露的问题,增加立面绿化,有利于隔绝视线,并优化立面空间。倘若有墙面等类似构筑物,可设计攀援类的品种,但如果无绿地墙面,则应选择花坛、花箱等,搭配攀援植物。②护栏绿化。目前主要有两种设计形式:分车护栏;
    道路隔离护栏搭配花钵。③高架桥立柱,挑选攀援能力更佳的品种。

    图4 道路墙面绿化

    3.2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3.2.1 加大养护投入

    首先,有关部门需全面核实本年绿地规格与养护面积,结合当地人力薪资,确认养护成本,保证养护工作落实到位。其次,设置补助资金。如果前期设计规划不合理,再加上各类恶劣天气的影响,绿地养护难度会增大。倘若养护开支总额不变,势必会提高相关企业的项目压力,甚至可能因此降低养护工作等级,所以应该适当进行补贴。最后,设置奖励资金。通过奖金引导与带动,使参加绿化养护的单位均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3.2.2 提升养护监管

    (1)后期养护需进行制度化、精细化及标准化转变。在地区内可建立评比项目,定期选出养护效果最优和最差的绿地,达到精细化养护的目的。同时实施层层监管考核,设置年度和月度考评,并安排日常巡查,考评结果和下一阶段的养护资金分配联系起来,促进后期养护落实到位。

    (2)提高养护专业性。在城市道路景观建设逐渐完善中,后期养护标准也有所提升,并且更加精细化,所以应该注重养护专业性的优化。为此,安排养护工作者参与专业培训,设置病虫害防治、修剪等练习活动。并根据专项养护内容,保障现有养护工作者均具备后期养护所需的能力。不同植物品种发育习性会有差异,需结合园林植物生态规律,梳理其中的关联,根据结构层次以及季相变化等,进一步优化养护效果。而且要注重保护落叶枯枝,这是由于土壤表层有较多微生物,假设地表没有任何覆盖,会导致其流失,不利于维系土壤肥力。另外,在实际养护期间,植物会不断发育,使得整体景观发生改变,这就需要养护人员结合绿化景观现场形态,灵活修剪与调整,最大限度地维系景观效果,弥补前期规划设计的缺陷,保持沿路景观的美感。例如,针对植物群体结构,要保障其适应植物发育正常规律,倘若在后期养护中发现不同品种,相邻植物之间有竞争等问题,需尽快安排移植,重新调整绿化带的植物搭配,让各类植物能够和谐相处,打造层次化的人工群落[4]。

    (3)注重绿化宣传。时至今日,随意破坏与踩踏、盗挖植物等行为依旧时有发生。相关部门需灵活运用多种渠道,来到居民身边,组织以“爱护绿地”为主题的活动,构建公众参与体系,引导群众关爱绿化资源,预防一些威胁绿化效果的现象。

    总之,道路绿化规划应当考虑整体协调性,结合路段特点与周边既有景观进行外观设计,并根据植物景观情况进行后期管理,通过有效养护手段,对前期规划不足加以弥补。同时,切忌片面追求短期效果,盲目增加种植密度,这样不仅降低成活率,还会提高养护成本。

    猜你喜欢绿化带路段苗木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工会博览(2022年5期)2022-06-30最美城市“绿化带”廉政瞭望·下半月(2022年5期)2022-06-11部、省、路段监测运维联动协同探讨中国交通信息化(2021年2期)2021-07-22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2021年2期)2021-04-22苗木供求信息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1期)2019-08-24风景安徽文学(2018年6期)2018-06-08最新苗木行情农村百事通(2017年17期)2017-09-29最新苗木行情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打招呼今古传奇·故事版(2016年24期)2017-02-07

    推荐访问:养护 规划设计 后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