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心房颤动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29 16:2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高 曦,杨秋菊,王林华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平顶山467000)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常合并卒中和高死亡发生风险[1]。近年来,我国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2]。《亚洲房颤卒中预防》调查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房颤患者约为830万[3]。有研究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高达0.77%[4]。房颤可导致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风险为非房颤患者的4~5倍,造成近20%的病死率和60%的致残率[5]。预防房颤引发的卒中核心治疗措施为抗凝,有研究表明,抗凝治疗能够将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由6%降至2.2%。由此可见,及早就医诊断和治疗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在初次出现症状时,未引起足够重视,延误了就医时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医疗费用增多、疾病预后较差、治疗难度增加,甚至对生命造成威胁等严重的后果[6]。目前关于其他疾病的就医延迟的报道较多,但是对于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的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了解房颤患者延迟就医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望为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提高房颤患者的就医率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调查对象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平顶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1年10月1日~2022年9月30日心内科收治的424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
    ②符合房颤的诊断标准;
    ③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调查;
    ④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严重听力、沟通障碍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等。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7]:该量表由我国学者肖水源编制,该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其中1~4、8~10条目采用1、2、3、4分计分,5~7条目采用多选计分。总分为66分,分数越高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为0.8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已经本院重测检定,Cronbach′s α为0.75,具有较高信效度。③心房颤动知识问卷:该量表由涂欣欣等[8]编制,用于测评患者对房颤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包括心房颤动的认知(4个条目)、心房颤动的诱因及临床表现(3个条目)、心房颤动的治疗(3个条目)、抗凝治疗(7个条目)、对日常生活的影响(3个条目)5个维度,计分方式为“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总得分为20分,问卷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对心房颤动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为0.70。该量表已经本院重测检定,Cronbach′s α为0.71,具有较高信效度。

    1.2.2 就医延迟评价指标 参照吴春芳等[9]研究结果、相关标准,将首次发现异常症状(包括胸闷、心悸等)至首次来医疗机构检查时间≥6 h的房颤患者视作就医延迟。

    1.2.3 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患者同意后发放问卷,采用统一指导语讲清楚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有阅读能力者自行填写,填写不便者由研究者逐条询问并代其填写。问卷调查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统计分析。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27份,共回收有效问卷42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t检验;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现状 424例房颤患者就医延迟153例,发生率为36.1%,而就医延迟多发生在半年到1年之间;
    就医时间0.5 h~3个月,平均(1.02±0.83)个月;
    6 h~6 d 54例,7 d~1个月71例,1~3个月28例。

    2.2 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单因素分析 见表1。

    表1 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多因素分析 以房颤患者就医延迟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水平及房颤相关知识)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方式见表2,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3。

    表2 赋值表

    表3 影响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1 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膳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和老龄化愈发严重,房颤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因为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低,房颤患者早期一般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在首次出现症状时由于患者年龄大、身体不好,因此,这种问题通常并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从而导致就医延迟。本调查结果显示,房颤患者就医延迟153例,占36.1%,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对出现以上症状的老人需要入院检查。

    3.2 房颤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

    3.2.1 家庭人均月收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的高低影响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的发生,人均月收入低的患者与收入高的相比,易导致就医延迟行为的发生,随着月收入的升高,就医延迟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与谢群等[10]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发现,就医延迟组中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的患者占比43.8%。究其原因:本调查对象大多生活在农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低收入患者在身体出现异常症状时多会考虑家庭经济负担,当没有引起严重症状的情况下,以节省家庭开支为由,选择逃避就医,结果将病拖至严重的地步,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且由于家庭收入较低,大部分时间家人需要忙工作,对患者的关心不够,这方面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就医延迟[11]。因此,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加大医疗保险的宣传,将医疗保险的好处和作用普及到广大居民,降低患者看病就医负担,督促其在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后能及时到医疗机构就医。

    3.2.2 居住地 在本研究中,就医延迟组中居住在农村地区的患者高达77.8%,居住于农村地区的患者,就医延迟问题更加严峻,与以往研究一致[12]。这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首先,大多数农村患者普遍靠种地和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经济收入水平低,且大多抱着“有病扛过去”之类的想法,即使疾病早期身体出现不适,也不会马上去医院看医生。加上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去医院通常路途遥远,因此,导致农村患者即使发病,也认为是小问题,没有必要去路途遥远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其次,农村与城市的医疗水平差距大,存在首诊不明确的可能,因此,需要相关部门持续深入基层进行疾病筛查,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专科知识培训,进而增加基层医护人员房颤知识,并减少诊断延误。

    3.2.3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是影响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的因素,社会支持水平越低的患者越容易出现就医延迟现象,与毕媛等[13]研究结果一致。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当出现胸闷、头晕症状时,不易通过家人、朋友、亲戚等获取帮助,很少或从来不主动向其诉说烦恼,从而极易出现就医延迟的情况[14]。部分社会支持水平高的患者,特别是有子女与朋友关爱、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出现就医延迟的概率较低,子女相对重视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当父母身体不适时,立即带其就医,及时诊治,防止疾病恶化。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宣传防病治病的同时,引导社区居民主动寻求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并优化社会支持的社会网络,尤其要重点提高家属之间的社会支持力度,使患者在首次发现异常症状后,能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减少就医延迟情况的发生。

    3.2.4 房颤知识知晓程度 本研究结果表明,就医延迟组患者对房颤知识的知晓程度低于未就医延迟组,与杨艳艳等[15]研究结果一致。房颤知识知晓少是就医延迟的影响因素,房颤知识掌握不全和认知水平低会造成重视程度较低,在首次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时不可以及时做出判断,从而影响就医和贻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要让患者自觉学习和掌握足够的房颤相关知识,并做到自我监测与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加大房颤知识的宣传力度和范围,并运用微信公众号对具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推送房颤相关知识、PPT授课、发放健康处方等多种宣传教育方法,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能够在症状发作时主动就医,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达到改善疾病预后、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房颤患者就医延迟状况普遍存在,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居住在农村、社会支持水平低和房颤知识知晓程度低是主要原因,要向这部分患者及家人普及有关房颤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在进行社区宣传教育时这部分患者当为重点考虑对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这些人群患者以降低房颤患者的就医延迟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房颤条目量表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保健医苑(2023年2期)2023-03-15《词诠》互见条目述略神州·下旬刊(2019年1期)2019-02-11Can we treat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by preventing an age-related decline in microRNA expression?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2017年10期)2017-11-08预防房颤有九“招”大众健康(2017年8期)2017-08-23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期)2016-01-15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年5期)2015-02-28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5期)2015-02-27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卫生职业教育(2014年9期)2014-02-16

    推荐访问:心房 颤动 延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