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把握5G技术发展机遇,加快国际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发展

    时间:2023-06-27 12:5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孙尚武 刘亚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上下功夫,在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上下功夫,让更多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①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求是》2019年第6 期。作为一项赋能技术,5G技术所具有的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广连接等特性,使其在与众多行业结合后,推动了行业变革与创新,也激发了国际传播和中外交流的澎湃动能。

    作为国家级英文日报和中国国际传播重要阵地,《中国日报》始终牢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坚持守正创新、敢为人先,在深度把握“数”与“网”、“云”与“智”的技术演进中不断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借助新技术赋能,致力于向世界传播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增进中国与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及时准确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质增效,是事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5G技术已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最新命题与发展趋势,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这一领域的媒体生态、传播方式及舆论格局,同时也为我们更好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5G 技术为国际传播业态注入新动能

    每一次传播领域的飞跃,都与新技术的诞生和运用息息相关。5G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国际传播的手段与渠道,也进一步拓展了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外延。一方面,传播主体的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媒体融合背景下,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为中国媒体突破美西方话语封锁创造了机遇。随着5G技术的全面迭代升级,传播主体从人扩展到了智能设备等终端层面,传播过程中的生产要素也实现了进一步优化升级,对媒体的生产力是巨大的释放。另一方面,传播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从形式上看,以往国际传播主要以图文及音视频为主要形式。而5G技术在传输速率、时延、流量密度等指标上的全面提升,更好地支撑了国际传播中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智能交互等新型传播产品形态。国际传播手段更加立体、多元、逼真,进一步促进海外受众对中国故事的“沉浸式体验”。

    (二)5G 技术为中国媒体弯道超车开辟新赛道

    当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特别是随着5G“新基建”的带动,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必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也为中国媒体快速跨越技术鸿沟创造了巨大的机遇。近期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2年4月,我国已建成5G基站161.5万个,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
    5G终端用户超5亿,占全球80%以上。①人民资讯:《〈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 736961611770929695&wfr=spider&for=pc。当前,中国5G产业的蓬勃发展正在成为我国实现舆论突围乃至弯道超车的新赛道。在新技术的带动下,中国故事与中国声音将有更多的渠道流向国际舆论场,这无疑是一次重塑全球信息格局、提升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机遇。

    (三)5G 技术为提升中国故事公信力创造新机遇

    在国际传播中,成功的关键不仅仅是发送和到达,更应该确保受众端能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中国媒体在开展国际传播时,受空间距离、意识形态、文化隔阂等因素的影响,仍然时常面临公信力不足的困境。尤其是西方媒体涉华报道中对中国形象的长期“他塑”,极易造成海外受众对中国的误读误解,严重制约了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在全球的有效落地。随着5G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传播者与受众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全球受众能够更为便捷地参与信息生产、传播、互动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沉浸式体验、虚拟场景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使传播内容得以由传播者与接受者共同创造、共同体验。借助沉浸式场景、虚拟现实等手段,国际传播首次打破了地域和空间上的界限,通过对受众感官的调动,突破以往停留于视觉和听觉的传播模式,不断强化传播的真实感和现场感,对国际传播可信度与公信力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国日报社主动适应传播变局,深刻把握新时代国际传播的特征、规律与战略要求,在探索5G技术赋能国际传播的新方式新路径上取得了一定突破。

    (一)在移动化上着力,强化即时性,让中国国际传播“走”得更快更远

    为进一步适应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中国主流媒体致力于不断加快推动国际传播的移动化发展,更好地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中外交流的制高点。近年来,《中国日报》坚持移动优先,大力加强英文客户端这一移动自主平台和媒体融合首发平台的建设力度,以客户端为第一落点,充分发挥全球站点7×24小时接力机制,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推送中国资讯,在中国重大新闻的英文报道中,屡次成为全球首推、首发。目前,《中国日报》英文客户端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下载量达3700万。随着5G技术带来的“万物皆媒、万物互联”的兴起,《中国日报》坚持把“建强自主平台”与“用好社会平台”相结合,积极探索“智能+”新应用,提前布局海外“粉丝百万+”新渠道,拓展海外合作“新闻+”新阵营,不断提升移动化传播的效能,更好地满足海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多元需求。

    (二)在社交化上着力,提升交互性,让中国国际传播更加可亲可感

    面对发展变化中的国际传播格局,《中国日报》加快社交化发展步伐,不断完善海外社交媒体布局,切实结合不同平台的用户画像,根据活跃度、互动特点、内容偏好等不同特征,开展针对性传播,确保不断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目前,《中国日报》Facebook主账号粉丝数达1.04亿,成为位居全球第二位的媒体主账号;
    Twitter主账号和Instagram账号的粉丝数也分别达到了425万、140万。在巩固既有传播阵地的同时,《中国日报》正在积极抢占TikTok等面向海外的新兴平台。在非洲地区使用人数较多的两大社交平台Vskit、Scooper上,《中国日报》账号的用户阅读量和粉丝量都实现了较快增长,逐渐成为中国对非传播的重要阵地。

    (三)在可视化上着力,增强形象性,让中国国际传播“活”起来、“动”起来

    5G技术信息传输的高速率意味着视频语言将成为社会交流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中国日报》深度把握5G背景下人机协作智能化和数据化的趋势,充分挖潜自身在版面设计、漫画插图等领域的特色优势,不断提升视觉呈现水平,加快推进5G技术国际传播内容呈现的“信息视频化”和“视频超高清化”,以“视频+”为主要叙事方式为受众带来更舒适和人性化的视听体验,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截至目前,《中国日报》已成立20余个融媒体工作室,先后推出了《起底》《大家热评》《重磅财经》等系列融媒体栏目,受到网友热捧。同时,通过进一步强化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中国日报》将VR/AR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武器”融入传播实践,于2022年10月14日推出首位数字员工“元曦”及其首部视频作品,在《中国日报》网站、客户端及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台同步发布,传播量超过6000万次,受到观众广泛好评。

    当前,我国媒体在传播技术发展上已经走到时代前列。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如何将“万物互联”的5G技术逻辑与国际传播的媒体逻辑有机结合,是摆在中国国际传播媒体面前的时代命题。中国媒体需进一步适应变化发展的国际局势与媒体生态,推动传播理念、生产模式、受众思维和人才结构上的变革,把握好、运用好5G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施展作为,寻求突破。

    (一)革新传播理念,推动流程重构

    在5G背景下,传播技术的革新迭代使得各类传播资源进一步聚拢,国际传播媒体需要根据5G技术特点及其带来的传播变革,进一步创新传播理念、理顺机制流程,推进国际传播资源的统筹与整合。一方面,从布局上引入“场景理念”。随着5G技术逐渐应用于媒体行业,国际传播也开始迈入“场景时代”。传播的重点不再局限于借助内容来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更多地通过营造场景、提供体验来影响受众的认知和行为。在这一转向下,媒体需进一步将场景思维引入国际传播整体策划中,革新传播逻辑,抓住5G技术创造的新传播空间,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定制生产及传播流程,从而满足差异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推动国际传播能力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从流程上引入“数据理念”。随着5G技术“万物皆媒”等特点的凸显,“数据中台”的理念逐渐走进国际传播媒体视野中。数据中台通过构建对媒体数据资源的统筹管理,有助于打破融媒体时代不同产品间的界限,进一步打通传播流程的前后端,“一站式”串联起舆情监测、议题设置、内容生产、产品发布、效果评估等各个环节,构建通过集成大数据辅助国际传播科学决策的资源及机制,持续输出数据服务和决策参考。

    (二)革新生产模式,锻造优质内容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网络传输速度及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提高了受众的网络体验,对传播内容数量及质量的需求势必会出现明显“井喷”,国际传播媒体的内容生产模式亟待变革。一方面,高清视频逐渐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主要内容载体,对传播内容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应进一步探索优质高清视频内容的生产模式,同时加强对内容的二次加工和传播。另一方面,随着内容与技术的深度融合,MGC(机器生成内容)、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开始走入国际传播媒体的视野。这些新型的内容生产模式借助技术手段,将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等渠道获取的新内容、新视频、新数据,经由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技术处理,依托人工智能手段,智能化生成新闻产品,使批量化的内容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有助于满足国际受众迅速增长的内容需求,这或将成为媒体未来生产模式中的重要一环。

    (三)重塑受众思维,挖掘个体价值

    随着5G技术赋能和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传播实践需要更多地考虑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尊重不同受众的个体差异,以激发受众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传播的去中心化趋势日益明显,主流媒体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传播中心,国际舆论场中受众的个体地位不断凸显。因此,必须推动国际传播战略从“一对多”向“一对一”的转变,注重各国受众,尤其是互联网空间中不同区域和人群的需求差异,通过精准化、定制化的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切实增强我国国际传播的亲和力与感召力。此外,5G技术“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进一步凸显受众的个体价值,受众、自媒体、第三方组织等在国际传播中不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以政府、媒体等为主的国际传播主体架构在创新发展中日益多元化。在这一趋势下,媒体应在精准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受众的个体需求,顺应从“媒体中心”到“个体价值”的发展趋势,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叙事相结合,让中国故事更加感染人、说服人。

    (四)革新人才结构,优化队伍建设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人民日报》2016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也是5G时代对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基本要求。国际传播是一种对传播技术高度依赖的传播形态,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升了技术赋能与媒体融合的比重,媒体对“一专多能”人才的需求因而迅速提升。对此,需进一步建立健全5G背景下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持续推动全媒体人才队伍的优化健全。加快打造一批覆盖融媒体制作、场景互动、技术运用等领域的全媒体人才,不断解放自身生产力,为通过5G技术高水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重点发挥专家型人才的引领作用。5G技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国际舆论场的日趋复杂化,势必推动传统“杂家型”新闻工作者的转型。此时,专家型人才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热点议题,在舆论引导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媒体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要力量。

    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进程中,5G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我们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中国日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顺应媒体变革和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深入把握运用5G技术推动国际传播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推动中国国际传播事业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中国日报受众漫画领导文萃(2021年16期)2021-11-05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用心感动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中国日报》:中国成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电子竞技(2016年1期)2016-02-26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中国日报》欧洲版荣获英国“最佳国际报纸奖”印刷技术·数字印艺(2014年5期)2014-08-27

    推荐访问:可视化 社交 发展机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