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创新成效、面临挑战及高质量发展对策——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视角

    时间:2023-06-17 13:1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姜 彬,蔡建峰,商存慧

    (1.西北工业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
    2.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3.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进入21 世纪,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应该围绕国家科技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哲学社会科学能够通过其特有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对科学家人格进行塑造。冯鹏志[2]、史小娟等[3]的研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中,文明的辩证法是哲学的生命线,也是推动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永续发展的重要思维方式,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工作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的重要抓手,对于科学研究、人才激励、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具有重要引导作用。黄华伟[4]、李岩等[5]的研究表明,作为所辖行政区域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高奖励,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代表了各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通过评奖工作展示了各地区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同时亦是更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产生的基础。

    自1982 年以来,历次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出了一批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反映陕西风格、引领陕西发展的高质量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6]。陕西省作为全国高等教育大省,截至2021 年年底总计有普通高校数量97 所[7],高等教育体系完善、结构合理。高校获得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数量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至今共14 次的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获奖数据显示,高校获奖数由在前3 次评奖中35.5%的平均占比提升为近3 次评奖中的平均占比92.9%,由此可见,高校已成为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绝对优势群体。因此,研究分析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次获奖数据,能够对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繁荣发展提供有益启示和积极借鉴。

    以“社科成果奖”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检索到各学科领域文章共有101 篇,其中学术研究类文章为20 篇,通信报道类文章为60 篇,组织相关评奖会议类文章为21 篇。可见,目前围绕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项等级设置、奖励成果种类等评奖趋势,分析其对高校发展启示的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偏少。因此,本研究以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以下简称“陕西省哲社奖”)历次获奖数据为研究对象,总结近年来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展成效,聚焦在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咨政服务能力提升,以期发挥高校优秀科研成果聚集引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理论创新及实践应用,助力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生态系统”的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Tansley[8]提出。随后,Iansiti 等[9]、Adner[10]尝试将生态的理念应用到战略制定和创新管理等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11]。中共中央办公厅2022 年印发的《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取得重要进展,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深入落实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建设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以评价机制改革为动力,努力形成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创新合力和良好生态。本研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以陕西省哲社奖评奖结果分析为基础,整合互补性的内外部资源共创价值,产生知识创新的协同效应;
    围绕国家和陕西省发展所需有效配置哲学社会科学资源投入、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平台、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机制、产出原创性的科研成果,逐步构建起文科专业之间融合发展、文理工学科交叉的新文科建设路径,构建在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

    研究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的历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相关数据。借鉴沈壮海等[12]和段江飞等[13]的研究成果,在对陕西省哲社奖历次获奖数据进行系统梳理时,为凸显获奖科研成果、获奖高校学术影响,在分析过程中采用排序和加权等统计分析方法,同时以获奖数量和获奖等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获奖等级有关指标给予不同权重分加权,以评估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和科研竞争力等指标。

    3.1 获奖成果数量分析

    陕西省哲社奖的14 次评选共产生了4 063 项成果,其中荣誉奖49 项、一等奖226 项、二等奖909项、三等奖2 879 项,获奖成果在各个获奖等级间分布情况及在获奖总量中的占比情况如表1 所示。获奖成果数量变化经历了3 个阶段,分别为高峰期、波动期和稳定期。其中,第1 次至第4 次为高峰期,共评选出了1 650 项成果,占获奖成果总数的40.61%,第2 次评奖的获奖成果数量为历次之最,为798 项;
    第5 次至第8 次为波动期,第5 次有297项成果获奖,第6 次获奖数量迅速回落,仅评出197项成果,第7、8 次又出现了类似的周期波动;
    第9次至第14 次为稳定期,具体表现为评奖周期稳定在2 年,且获奖成果数量小幅稳步增加。

    表1 陕西省哲社奖历次获奖成果数量、等级分布及占比统计

    进一步分析可见,历次评奖结果中一、二等奖所占比例一直相对较低,三等奖占比较高,其中一等奖的占比未曾超过10.0%,二等奖则除了在第一次评奖中占比为57.2%之外,其余各次平均占比为21.78%;
    直到第14 次评奖,一、二等奖的获奖数量相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其中一等奖占比提升至19.7%,二等奖占比亦提高至39.7%,三等奖占比则降至历史第二低位(40.7%)。为对比观察此变化趋势,笔者对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第6 届(2013 年)、第7 届(2015 年)、第8 届(2020年)获奖数据也进行了统计,其中一等奖、二等奖的占比亦分别由5.54%和5.57%、30.75%和27.98%大幅提升至16.5%、59.93%。这一同步变化趋势表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体系对具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高水平、高等级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在成果申报方面不仅要注重成果数量,更要注重标志性、高质量、重大成果的培育和推荐。

    3.2 获奖成果类型分析

    陕西省哲社奖从第3 次评奖开始将申报成果划分为论文、专著及调研报告3 种类型进行评选,本研究亦将第3 次及之后的陕西省哲社奖获奖数据按此3 种成果类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专著类成果数量在历次一等奖成果总量中占绝对优势,其中在第6 次、第7 次评奖中,一等奖成果类型仅有专著;
    在第5 次、第6 次、第7 次、第8 次及第11 次评奖中,一等奖均无调研报告。

    表2 陕西省哲社奖获奖成果类型分布 单位:项

    表2(续)

    陕西省哲社奖从第12 次评奖开始,调研报告类成果获奖比例逐步提高并逐渐趋于稳定(见图1),特别是在第13 次评奖中专门设立了调研报告奖。其中,从一等奖数量来看,调研报告类成果在第12 次评奖中有5 项、第13 次评奖有5 项、第14 次评奖有9 项,在一等奖总量中的占比分别为25%、29%和15%。表明陕西省哲社奖评选对应用对策性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逐渐凸显,如第13 次评奖获奖成果“陕西省应急产业发展研究”通过对陕西省应急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提出了陕西省应急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及发展策略,并围绕陕西省应急产业发展优势提出了应立足陕西、面向西北的重点发展领域,对陕西省应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该报告,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可见陕西省哲社奖重视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对策建议类研究成果的导向日益明显。通过对直接为陕西省党政部门咨政建言、提供决策参考的调研报告进行奖励,进一步发挥陕西省哲社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图1 陕西省哲社奖不同类型获奖成果数量变化趋势

    3.3 获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分析

    选取陕西省3 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2 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在第12 次至第14 次陕西省哲社奖中获2 项及以上一等奖的3 所省属高水平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梳理以上8 所高校的获奖数量及获奖等级等数据,并赋予不同奖项级别相应权重,以展现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分别如表3 和表4 所示。

    表3 八高校获得陕西省哲社奖数量统计 单位:项

    表4 八高校获得陕西省哲社奖数量的加权设置

    表4(续)

    根据以上加权设置统计,近3 次陕西省哲社奖中年度获奖数量在10 项及以上的高校数量稳步增长,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文科传统强校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及文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获奖总数分别为146 项、124 项、46 项、130 项;
    一等奖总数分别为18 项、20 项、6 项、15 项;
    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0.85%、56.50%、39.75%、32.94%。以上4 所高校近3 次获奖总数占8 所高校获奖总数的82.6%,一等奖获奖数量相应占比为86.8%。可见,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无论是获奖总数还是一等奖数量,都远超其他高校,其平均加权分别为1.72、1.83、1.70 和1.63,不仅获奖数量多且获奖成果质量较高,反映出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具有较为深厚的科研基础和积累。

    此外,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理工类高校在近3次评奖中获奖数量亦持续增加,获奖等级不断提升,在第14 次评奖中的一等奖总数从1 项增加至7 项。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均斩获2 项一等奖,高水平成果增长显著。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在第13 次和第14 次评奖中获奖总数均分别突破10 项,且二等奖数量分别增加了5 项、2 项、2 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近3 次评奖中平均加权分别为1.57、2.00、1.44 和1.94,可见理工类高校虽然目前获奖数量相对偏少,但获奖成果等级持续提高,研究成果质量提升明显。

    综上所述,一方面,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高级别奖项数量增幅较大;
    另一方面,陕西省哲社奖高等级奖项获奖单位从之前集中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文科强校“几支独秀”的局面,逐渐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传统理工类高校亦跻身其中,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成果逐步凸显。

    3.4 获奖成果学科分布分析

    分析近3 次陕西省哲社奖获奖成果数量,可见获奖总数排位前5 名的学科分别是管理学、应用经济、社会学、中国文学、艺术学和中国历史(排名并列),占所有学科获奖总数的53.90%。其中,在第14 次评奖中获得一等奖的“前沿技术差距与科学研究的创新效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谁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尝试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前沿差距3 个变量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该成果不仅能为政府制定更精准的科研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有力的理论与经验证据,还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有关新时期我国科学研究与创新增长关系的理解[14],对于推动科技管理政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近3 次陕西省哲社奖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获奖数量如图2 所示。其中,中国文学、艺术学、中国历史、哲学、宗教学、语言学、外国文学、世界历史等8 个人文学科共获奖263 项,获奖总数占比为31.50%,其中位列前3 名的中国文学、艺术学和中国历史(排名并列)、哲学的获奖数量占比分别为7.07%、5.75%、5.63%;
    管理学、应用经济、社会学、人口学、理论经济、法学、教育学等社会学科共获奖572 项,获奖占比为68.50%,前3 个学科获奖数量位列前三,占比分别为18.2%、9.94%、7.19%。在获奖等级方面,除了人口学、统计学两个学科无一等奖之外,其他学科均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占比分别为11.50%、31.02%和57.48%。整体看来,人文学科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为23 项、92 项、148 项,占比分别为8.75%、34.98%、56.27%;
    社会学科一、二、三等奖数量分别为73 项、167 项、332 项,占比分别为12.76%、29.20%、58.04%。可见,相较于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获奖成果数量相对偏少且获奖等级不高。

    图2 近3 次陕西省哲社奖获奖成果等级数量分布

    综上分析,在陕高校应以凝聚各方合力为抓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协同联动,以重大成果培育为目标完善文科科研布局,以服务决策为导向构建新型智库体系,以交叉融合为突破口提升文科原创能力,夯实文科研究基础,通过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持续提升研究能力和水平。

    4.1 进一步强化研究成果的创新质量、学术贡献和学科特色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正处于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期,理论创新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新的更高要求[15]。高水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重视程度日益凸显,高校亟待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高质量研究成果。因此,一方面高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研究水平和能力、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高校应强化有组织的科研,聚合校内外优秀学术团队和领军人才,团结协作、联合攻关,引导教师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持续加大成果培育力度,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原创能力,同时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通过重构多元化科研评价机制等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发创新能力,为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保障。

    4.2 重视成果的多元化和实践性,提高具有咨政建言作用的调研报告类成果的占比

    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更加关注能够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应急之需、真正解决问题的应用类成果。且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关于评价改革的文件均明确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要打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价中存在的“唯论文”不良导向。高校应通过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引导科研人员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16];
    注重多产出高质量、有特色、重实效、具有重要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的调研报告类应用成果,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水平,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4.3 加强顶层设计,按照突出特色、学科融合创新的原则培育和产出更多具有原创性、引领性的研究成果

    一方面,文科传统强校及文科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要不断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形成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特色优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培育重大成果,加快构建适应国家需求的知识创新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理工类高校应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潜力,通过搭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平台,聚焦前沿交叉领域研究,解决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整合不同学科优势资源实现价值共创,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4.4 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的学术话语体系

    面向“十四五”,作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要方向的人文学科亟待发展。不同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的根本目标是要探寻人的生存和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并借此表达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进而为人的行为确立价值导向,为研究对象解决“应如何”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就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思想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价值。基于此,高校应对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评价,构建符合人文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鼓励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板凳坐得十年冷”、潜心研究[17],产出更多高质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文研究成果,切实担负起高校繁荣我国人文科学、积极构建人文学术话语体系的历史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鼓励和引导陕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学术研究,推动理论创新、服务陕西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
    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高校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本研究通过对14 次陕西省哲社奖的结构化分析,发现获奖成果数量经历了高峰期、波动期和稳定期3 个阶段,获奖数量稳步增加且对具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高水平、高等级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专著类成果占据绝对优势,调研报告类成果占比逐步提高;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理工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成果逐步凸显;
    管理学、应用经济、社会学、中国文学、艺术学(与中国历史并列)为获奖总数排位前5 位的学科。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出面向“十四五”,陕西省高校应围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各专业融合发展、从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互补性整合维度出发,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重点优势学科引领示范的带动作用,努力培育学科新的生长点。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对于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同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新型知识生产模式强调知识生产主体的多元性、网络性与耦合性,知识创造发生在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与耦合之中,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创新生态系统。因此,基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内生性需求,以重大项目为牵引产出标志性成果,以优化评价体系为抓手激发科研创新活力,以强化顶层设计为发力点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新布局,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突破口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构建高度协同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科学高效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发展新方略,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作用亦体现在可以为解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科研管理模式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等诸多方面问题提供支撑。科技进步所引发的经济、社会、伦理等一系列问题,也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在深化文明思维的高度上开掘人类科技发展的精神深度。2020 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哲学研究所,聚焦基础问题组织跨学科对话交流,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作出哲学特有的贡献[18]。因此,将哲学思维与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自觉而系统地关联起来,坚持以哲学思维引导中国科学的开拓创新,既是当代我国科学发展需要高度关注的战略焦点,也是中国道路成功崛起需要坚持的重大问题,这些都需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与探索。

    猜你喜欢 评奖社会科学陕西省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外国问题研究(2022年1期)2022-07-25《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1期)2022-03-16《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纵横(2022年1期)2022-02-16《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6期)2021-12-29第二届“重宇杯”世界华文闪小说大赛评奖揭晓小小说月刊(2021年15期)2021-08-16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聚焦两会陕西画报(2018年1期)2018-11-17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延河(下半月)(2018年7期)2018-07-26陕西省阅读文化节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华人时刊(2016年13期)2016-04-05

    推荐访问:哲学社会科学 陕西省 成果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