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成果导向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时间:2023-06-01 10:00: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周惠敏,王香,刘二宝,鲁玺丽,赵永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目前,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日益彰显。在全球范围内,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已经在工程教育领域和行业领域达成了共识。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1]。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精髓在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使学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用创新的视角和创造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应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因此,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在发达国家高校起步较早,国内高校近年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多符合我国国情的实践经验。

    南京大学针对综合性大学“双创”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结合“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基础,逐步构建了“五四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与地方政府共建25个政产学研平台,支撑“双创”人才培养;
    组建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双创”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导师库,共同开展“双创”理论和应用研究。南京大学“双创”教育取得的显著成效,为综合性大学实施“双创”教育探索出了可借鉴推广且行之有效的改革新路,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3]。

    中南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厚植“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学,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构建“教育培训—实训实践—项目孵化—成果产出”的全链条服务保障机制,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需求,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创新活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敢闯会创”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方面取得了瞩目成绩。近五年,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省部级以上平台24个,基于学科专业背景开发、开设相应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01门次,出版《创业设计与实务》等创新创业教育教材30部,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向企业推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51项[4]。

    另外,清华大学探索形成的“三位一体、三创融合、开放共享”的“双创”训练体系[5],华中科技大学构建的学习、体验、立业“三级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6],四川大学提出的以注重“结对共建、项目孵化、活动组织、岗位供给”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7],南昌大学开展的红色文化涵育和“双创”竞赛牵引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平台建设[8],中国石油大学采取的“完善机制、专创融合、丰富形式、搭建平台”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举措[9],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哈工大新工科∏型方案”[10],都为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提供了宝贵经验。

    2.1 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

    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国家“三海一核”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不断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提升创业指导服务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和具有潜质的领军人才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对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创新、创造和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需培养“双创”人才。因此,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中,为了有的放矢,更好地完善现有培养方案,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座谈等方式,搜集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企业单位、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和毕业生对现有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发现,现有培养方案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毕业生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教育方式欠合理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基于成果导向理念[11-13]和逆向设计原则[14],从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到毕业要求的细化分解,从课程体系的调整优化到课程大纲和教学环节的设计,再到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完善,从“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制度保障”五个方面,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2.2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基于近年来经济社会新一轮变革所引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变化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等对具备以工程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多元化综合能力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所坚持的“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精英教育理念,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获得和培养,遵循学生认知逻辑和大学四年成长阶段特点,设计了 “引导立项-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科技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循序渐进地进行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学校定位。

    2.3 “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在“创意萌生”阶段,主要依托创新创业课程“第一课堂”和引导型立项、启航杯校内竞赛等“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采取“本科生导师制”,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增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学院科研项目普及程度,帮助学生理性选择发展方向,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现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个性化培养要求。学院也同步制定了相关本科生导师制度,鼓励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帮助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参与专业科研项目,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在“创新能力”培养阶段,依托实验课程、专业实习、学士学位论文等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从基础实验技能到专业综合实验、创新科学实验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各个实践环节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通过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综合训练与创新训练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创造成长”阶段,通过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双创”平台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针对具体工程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并进一步在各类专业竞赛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助力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养成。

    最后,在“创业就业”阶段,依托学校科技园、“双创”平台和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联合专业导师、行业导师、创业导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的尝试,助力学生完成或参与成果孵化,在实践中达成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4 “双创型”人才培养保障制度

    为了保障所设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入融合,专业还搭建和完善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了激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研、科技竞赛和创业实践的制度机制,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保障机制。

    在总结国内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工程教育“成果导向”理念、“逆向设计”方法,以“一流本科教育”和“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引领,构建了“引导立项-专业实践-科研训练-科技竞赛-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循序渐进、“专创融合”、科学合理地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

    猜你喜欢 双创型材料科学双创 《新一代纤维材料科学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中期研讨会召开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12-02浪漫的材料大学生(2021年9期)2021-09-28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双创”浪潮方兴未艾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构筑先进二维异质结构Ag/WO3-x用于提升光电转化效率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10期)2019-10-14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大学生“双创”进行时瞭望东方周刊(2018年4期)2018-02-01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现状及“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东方教育(2016年6期)2017-01-16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建设考试周刊(2016年10期)2017-01-12走在“动力电池”的研究路上——访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周永宁海峡科技与产业(2016年3期)2016-05-17

    推荐访问:材料科学 为例 人才培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