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虚拟经济及其增加值测算——基于国民收入来源的视角

    时间:2023-05-27 16:55:2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文/赵文 张车伟

    在虚拟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国内对虚拟经济的认识逐渐聚焦到了金融和房地产领域,但是对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边界划分莫衷一是,既存在将虚拟经济边界夸大的倾向,也存在概括不全面的问题,这给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带来了重要风险。本文拟从国民收入来源的视角,基于对虚拟经济本质功能的探讨,来界定虚拟经济,并对虚拟经济增加值规模进行测算。

    (一)虚拟经济的界定

    虚拟经济的本质属性是转移已有财富但不创造新增财富的分配活动,因此,虚拟经济能够产生增加值,但这部分增加值不对应社会新增财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边界是非常清晰的,如果一种经济活动,收入实现的前提是生产活动,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是实体经济;
    如果一种经济活动带来的收入不需要生产活动作为前提,那么这种经济活动就是虚拟经济。

    对国民经济整体而言,区分其中的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成分,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即收益来源的性质。实体经济收益来源于商品和货币参与资本循环,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
    虚拟经济收益来源于商品和货币纯粹的所有权转让,是一个转移财富过程。

    (二)虚拟经济增加值的来源

    对虚拟经济的界定,引出了如何看待虚拟经济增加值的问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简称“SNA(2008)”]是联合国等制定的国民经济核算国际标准和方法。本文使用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和方法,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中对财富创造和财富转移的区分,对中国虚拟经济的增加值规模进行测算。

    1.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

    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中一个特别的核算门类。基于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虚拟经济部分等于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核算了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虚拟经济部分。这部分总增加值绕开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资本循环过程,它占全国总增加值的比重快速提高,重要的原因是房价地价的上涨,属于虚拟经济。

    2.证券和房地产交易中介

    本文将大额高频重复交易对应的代理成本看作中介部门中的虚拟经济。把二级市场的代理成本核算为虚拟经济,包括基金业和证券业中的证券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与实体经济相联系的部分(租赁活动属于投入产出关系)之外,视为虚拟经济,核算方法是以住户调查中的市场租金总额占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总增加值的比重,乘以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总增加值,作为实体经济,其余部分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核算为虚拟经济总增加值。

    3.业务及管理费用中的税金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根据SNA(2008)“生产和进口税”项目,将“营业税金及附加”和“业务及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一并作为生产税来处理,因而是增加值的一部分。尽管商品税和财产税有时候在计税依据上类似,但由于征税对象不同,性质大不相同。“营业税金及附加”与营业活动相联系,不营业就不发生,也就没有增加值。而“业务及管理费用中的税金”不包括任何针对企业经营所得而征收的税,无论生产活动情况如何,只要涉及使用土地、固定资产或雇佣劳动力,就应缴纳此类税收。在没有生产活动的时候,财产持有、转让环节的课税依然会发生,被统计为增加值,成为与资产价格有关的虚拟经济。本文把印花税(不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总和乘以一个系数,核算为虚拟经济的总增加值。

    4.固定资产相关税种

    除了上述营业税金及附加和运营费用中的税金以外,还有四个税种要说明: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和土地增值税。本文的方法是把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之和乘以一个系数,核算为虚拟经济的总增加值。契税是交易税,可以在前后交易环节累加。将土地增值税设定在一般服务业增值税率6%的水平上。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超过6%税率的土地增值税核算为虚拟经济。除此以外的土地增值税和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房地产租赁经营业、其他房地产业以外的契税,与存货占资本形成总额比重的乘积,核算为虚拟经济的总增加值。

    5.银行业和证券业投资收益

    在我国的核算实践中,金融业总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金融业的收入法总增加值等于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与营业盈余之和。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质上都是财富的转移而非创造,不能计入生产账户。在实际执行中,投资活动带来的佣金会计入劳动者报酬,投资活动的税费(不包括证券交易印花税)会计入生产税净额,从而产生了净增加值,形成了虚拟经济部门增加值。本文整理了银行业和证券业投资收益数据,并按照投资收益与营业收入的比重,得到银行业和证券业劳动者报酬和生产税净额中属于虚拟经济总增加值的那部分。

    6.保险业虚拟经济增加值

    SNA(2008)将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计入保险业的总产出和增加值,保险业营业盈余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保险业投资收益都应计入收入分配账户,而不能计入生产账户,将投资收益计入营业盈余从而进入增加值,实际上是将实体经济增加值中和保险业投资收益规模相等的部分在GDP中重复计算了一次。保险业虚拟经济核算路径是,分别核算SNA方法的保险业总产出以及FISIM思路下的保险业总产出,SNA方法的保险业增加值超过FISIM思路下的保险业增加值的部分,核算为保险业虚拟经济。保险业的间接税减去车船税的部分,乘以保险业虚拟经济占SNA方法的保险业增加值的比重,视为保险业虚拟经济的总增加值。

    随着财富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财富核算方法也随之演进。当前的核算方法,即便是使用最接近社会新增财富的净增加值的概念,也不能避免虚拟经济的影响,即“净值不净”的问题。

    (一)与财富内容相适应的核算方法的演进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重复核算问题有明确的规则。生产总值和生产净值是从1947年SNA使用至今的重要概念。

    虽然各方都明确生产净值是衡量新增财富的更好方法,却主要使用了生产总值的概念,原因之一是固定资本消耗是SNA中在概念上最难定义、在实际中最难核算的项目之一。固定资本消耗是一项虚拟价值,其经济意义不同于账户中其他主要根据市场交易设置的项目。一般来说,总额数字比较容易核算,因而也可能更加可靠。但对于分析来说,净额在概念上更加合适和贴切。萨缪尔森认为,在现实中固定资本消耗和净投资难以准确核算,总投资则容易统计,他猜测GDP没有扣除固定资本消耗,这对该指标的应用影响不大。斯蒂格利茨也认为,“由于机器的磨损速度各不相同,所以计算经济中机器磨损了多少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GDP的计算采用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不考虑折旧”,“因为GDP、GNP和NDP同时上升或下降,所以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只要你觉得方便,使用哪一个指标并不是很重要”。这种看法与SNA的解释是一致的。孙冶方认为,固定资本消耗是转移价值,不是新增价值,没有重复计算的是净值。钟兆修认为,含折旧的增加值指标,可以反映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不再进一步加工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但是,为了观察一定时期内到底新增加了多少财富,有必要把折旧从增加值中剔除出去,取得净值。许宪春指出,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创造出来的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转移。

    (二)虚拟经济给核算带来的新问题

    上述资料说明:(1)总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固定资本消耗是财富的转移而不是创造;
    (2)与财富创造更密切的指标是净增加值(国内生产净值)。

    这就提出了两个问题:(1)什么情况下净增加值和总增加值将出现不同走势,以至于不能再使用总增加值增速来评估社会新增财富增速?(2)虚拟经济发展后,净增加值能否继续比较有效地评估社会新增财富?

    经过本文的核算,结果显示虚拟经济总增加值从2006年的8 501亿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47 087亿元,相当于两个中等省份GDP之和。2006年到2018年,虚拟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在3.87%到5.39%之间,总体来看波动上升。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是虚拟经济最主要的部分,这符合国内政界和学界的判断。房地产业的虚拟经济成分主要是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其次是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土地增值税。房地产业中的虚拟经济增加值占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2006年的68.1%下降到了2018年的54.8%。金融业的虚拟经济主要是二级市场的证券投资收益和保险业收益。金融业中的虚拟经济增加值占比没有趋势性变化,2007年和2015年的资本市场繁荣大幅度提高了虚拟经济总量,使得这两个年份的虚拟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异于常年。

    净增加值目前很少被提及却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接近社会新增财富的概念。SNA(2008)提出,“原则上,增加值在概念上不应当包括固定资本消耗”,“增加值是用于衡量生产过程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而固定资本消耗是生产费用,因此增加值应该按净额计算”,在分配账户中规定,“除非内容需要使用总增加值并明确提出,增加值均为净值口径”。这说明SNA本来设计好了一个边界,使得总增加值中的任何已有财富全部归到固定资本消耗中去,不能进入最终要用于分配的净增加值中来(固定资本消耗不能用于分配),但是虚拟经济中的净增加值打破了这个边界。一些中介部门的经济活动属于虚拟经济,其收入容易被混淆为服务业产出,从而成为净增加值。另外,对闲置的生产性质的资产征税,也是创造净增加值的重要形式。固定资产相关税种和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通过折旧进入增加值,因此不计入净增加值。

    前文所述六种虚拟经济增加值的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固定资本消耗和净增加值,占比分别约为65%和35%。虚拟经济净增加值从2006年的1 882亿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16 470亿元。2006年到2018年,虚拟经济净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从0.86%提高到1.80%,总体来看趋势性上升。

    不同的虚拟经济成分对应了不同的部门收入。其中税收是政府收入,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业增加值属于虚拟收入,其他增加值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中的分配关系,将劳动者报酬视为居民收入,剩余部分视为企业收入。据笔者计算,从虚拟经济收入划分,2006年到2018年平均来看,企业部门收入约占5%,政府部门收入约占17%,居民部门收入约占13%,虚拟收入约占65%。从财富来源性质来看,虚拟经济通过资产交易和交易税转移的财富,大部分归于政府和居民。如果认为间接税和资产交易都对收入差距具有扩大作用,则可以认为虚拟经济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在回顾国民经济核算中处理重复计算问题演进过程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虚拟经济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理论剖析,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各类国民收入对应的财富按照来源进行划分,并据此构建了一个虚拟经济增加值的核算框架,对2006年到2018年虚拟经济增加值的规模结构进行了核算。

    本文认为,从国民收入来源的视角,虚拟经济是转移已有财富但不创造新增财富的分配活动。虚拟经济之所以产生增加值,是因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某些已有财富视为收入并计入总增加值。本文梳理虚拟经济增加值的来源后发现,虚拟经济增加值并不全部属于固定资本消耗,有约四成属于净增加值,这说明虚拟经济给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带来了“净值不净”的新问题,也是核算实践与核算方法在概念上不匹配的问题。这意味着在目前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即便是最接近社会新增财富概念的净增加值,也有一部分并不属于新增财富,而是属于已有财富。随着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用总增加值评估社会新增财富的准确性在下降。

    本文核算发现:第一,虚拟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第二,虚拟经济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与金融活动的景气程度相关;
    第三,从2006年到2018年,虚拟经济净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总体来看呈趋势性上升。

    虚拟经济不仅影响对经济增长的判断,也干扰了国民收入的分配。一直以来,我们通过增量改革来减小改革阻力,但虚拟经济混淆了财富增量和财富存量,使得有的政策的目标是增量,但最后落到了存量上,加大了收入分配领域改革难度。

    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需要将货币投放量主要与社会新增财富相联系。虚拟经济能够在不创造财富的情况下创造增加值,由此盯住GDP增长率的货币投放量可能会超过稳定币值的实际需求,导致资产价格和GDP产生螺旋式上升。因此,要探索更为科学地衡量全局价格水平的方式方法。

    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只有实体经济才能创造财富。一些虚拟的财富由于能够带来收入而被视为真实财富,获得这种虚拟财富的手段也被看作促进真实财富增长的方式,成为一种经济增长模式。这在一个微观主体看来或许可行,但在宏观全局看来,这种“成功”的增长模式,或许只是转移财富的成功,而非创造财富的成功。

    猜你喜欢 保险业国民经济增加值 2021年1—12月机械行业运行情况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年2期)2022-12-17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奋斗(2022年13期)2022-08-24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奋斗(2022年15期)2022-08-24资源错配的多层次识别、分解与比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分析视角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8期)2022-05-07北斗导航助力国民经济发展换挡提速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1年10期)2021-03-162020年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矿山安全信息(2020年39期)2020-12-20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妇女生活(2019年6期)2019-06-26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企业文明(2015年5期)2015-06-08

    推荐访问:国民收入 测算 中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