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发展特征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时间:2023-01-15 22:45: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王珽珽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发展特征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王珽珽*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实地测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3~6岁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的表现水平进行统计与分析。探究动作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发展和体力活动促进的优选中介机制,以及优选机制对实践的启示。研究结果:1)3~6岁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
    其中,体力活动水平性别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是4岁,位移技能和操控技能性别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分别是6岁和5岁,而力量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耐力素质等性别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在3~4岁。2)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和体力活动水平三者之间存在6种中介作用机制;
    其中,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提升的优选机制是“以身体素质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优选机制是“以动作技能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体力活动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促进的优选机制是“以动作技能水平为中介变量的身体素质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论: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作用机制的明确,对从事幼儿体育研究的工作人员、幼儿园教师或体育幼师等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参照本研究所得的3种优选中介作用机制,来促进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提高身体素质和提升动作技能等。

    学龄前儿童;
    体力活动;
    身体素质;
    动作技能

    Lee等(2012)的研究显示,全世界每年因缺乏必要的体力活动而死亡的人数接近530万。体力活动不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死亡率攀升的第四大危险因素。在许多国家,人们的体力活动水平正在下降,这对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和全世界人口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Organization,2010)。体力活动与身体健康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普遍认同,科学的体力活动对健康具有正向性的改善作用。2021年12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发布《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明确肯定了运动行为对各年龄段人群的体质增强作用明显;
    体力活动作为运动行为的组成部分,对身体健康促进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家体育总局,2021)。可见,体力活动与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密切相关。Vlahov等(2014)研究指出,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正相关。张柳(2019)和王欢等(2019)的研究均指出,幼儿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李静等(2019)研究得出,动作技能水平对儿童身体活动水平的促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不但是身体素质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也是评估其个性动作技能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有关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发展特征以及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尚未被完全揭示。基于此背景,本研究试图揭示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

    1.1 研究对象

    以长沙市2所幼儿园为采样群,随机抽取[3,7)年龄区间的6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但由于测试、仪器等问题,导致53名样本损失,故实际有效样本为547名,具体信息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CNKI、WoS核心数据库,检索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方面的文献信息,发现有关体力活动方面的研究集中于不同年龄段的现状研究(董如豹等,2017;
    Colley et al., 2011;
    Tudorlocke et al., 2010)、影响因素研究(何晓龙等, 2017;
    全明辉等,2017;
    向剑锋,2018)、推荐量研究(李海燕等,2010;
    全明辉等,2014)和综述研究(张健等,2018,2019)等,而较少有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方面的作用机制研究。

    1.2.2专家访谈

    通过访谈华东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的专家4名,访谈主题主要围绕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机制的揭示,能否给予幼儿园专业教师在教学内容、授课形式等设计上提供帮助,以便他(她)们更好地促进在园幼儿的健康水平。意见征求结果显示,4名专家一致认同,机制的揭示能为一线幼师提供帮助。

    1.2.3实地测试

    1)体力活动水平采集:采用三轴加速度计(ActiGraph GT3X-BT2.2.4)获取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情况。周一入园即开始佩戴至下周一入园收回,连续佩戴7天,每天佩戴10 h以上为有效数据(Troiano et al.,2008),晚卧床休息可摘下,起床则由父母督促带上。佩戴部位于优势侧臀部的髂嵴上方。设备回收后,利用Actilife Version 6.11.4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提取采用Butte等(2013)研究得出的强度界定界值:静态行为(sedentary behavior,SB)阈值为[0, 819),轻体力活动(light physical activity,LPA)阈值为[819, 3 907),中等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physical activity,MPA)为[3 907, 6 111),高强度体力活动(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VPA)为[6 112,+∞)。数据采集存储设置为15 s。

    2)身体素质水平采集:采用“国民体质测试标准”的幼儿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该工具共包括6个测试项目,分别为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0 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网球掷远和走平衡木。测试器材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每一项目有2次测试机会,结果取最好的一次。

    3)动作技能水平采集:采用TGMD-3(Test of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Third Version),按照其测试内容与评价标准进行现场测试,该工具已被多项研究证实具有较高可靠性(刁玉翠等,2018;
    胡水清等,2018;
    杨清轩,2017)。该测试量表包括位移技能测试和操控技能测试。测试中由3名评分者共同打分,取其均值表示最终得分。

    1.2.4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K-S检验明确数据分布特征。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的形式描述,并选择独立样本检验等参数检验方法。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变量数据,采用中位数的形式描述,并选择卡方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为了避免因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动作技能三者不同量纲造成统计过程的不可处理性,对原始数据采取标准百分赋值处理,即优(90%以上)、良(75%~90%)、一般(25%~75%)、差(10%~25%)、极差(10%以下)5个等级分别赋值5、4、3、2、1。与此同时,建立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动作技能三者无量纲后的数据库。利用AMOS 24.0对假设作用机制进行逐一验证,以便实现从理论假说到实践数据驱动。

    2.1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发展特征

    2.1.1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

    依据3~6岁儿童日常体力活动的加速度计测试结果(表2)可知,整体上看,3~6岁男、女童的体力活动均是以LPA为主,MPA和VPA为辅,且3种体力活动行为的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合实地观察不难发现,幼儿园孩子无非是走、跑、跳、坐、蹲和站立这6种体力活动类型。在这6种活动类型中,3~6岁儿童多以蹲、坐、走和站立之间转换的行为活动为主,而跑-跳互转的行为较少,这与Brown等(2009)研究结论一致。可见,3~6岁儿童虽爱活动,但由于幼儿园没有确定的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导致他们大多数活动均是小强度体力活动行为(LPA),这与Vanderloo等(2014)的研究结论一致。然而,小强度体力活动是否利于3~6岁儿童各方面的成长呢?早在2013年研究中就报道,每天60 min以上的低-中-高组合系统性强度体力活动对3~6学龄前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Gordon et al.,2013)。反观现行我们调查的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现状,不难发现其低-中-高体力活动的时间虽在60 min以上,但这仅是一天当中(排除睡觉未佩戴加速度计)零零散散累加起来的体力活动行为时间,而非系统性的LPA、MPA、VPA组合体力活动时间,这种学龄前儿童系统性体力活动时间不足是幼儿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研究证实,幼儿阶段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青少年阶段体质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冯志坚,2003;
    苗元元,2011)。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我国青少年阶段体质健康水平的下滑,很可能与学龄前3~6岁儿童系统性体力活动不足有关。

    表2 学龄前3~6岁儿童日常体力活动发展的年龄特征

    注:TPA表示总的体力活动;
    *<0.05,**<0.01;
    下同。

    从细节上看:1)[3.0, 4.0)年龄区间段的男、女童,其LPA、MPA和VPA行为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其占各自TPA(总的体力活动)行为时间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9.60%、14.67%、5.74%和82.23%、12.89%、4.88%,除LPA指标外其余2项指标的比例男童均高于女童,但经检验显示差异不显著(>0.05),说明[3.0, 4.0)年龄区间段的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不具有性别差异。2)[4.0, 5.0)年龄区间段的男、女童,其LPA、MPA和VPA行为时间同样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多,其占各自TPA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7.38%、15.64%、6.79%和77.51%、14.29%、5.62%,除LPA指标外其余2项指标的比例男童均高于女童,经检验显示,男、女童在LPA、MPA和VPA上具有显著的差异(<0.05),说明[4.0, 5.0)年龄区间段的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具有性别差异。3)[5.0, 6.0)年龄区间段的男、女童,其LPA、MPA和VPA行为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其占各自TPA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4.56%、17.66%、7.78%和77.11%、15.07%、6.32%,除LPA指标外其余2项指标的比例男童均高于女童,经检验显示,男、女童在LPA、MPA和VPA上具有显著的差异(<0.05),说明[5.0, 6.0)年龄区间段的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也具有性别差异。4)[6.0,7.0)年龄区间段男、女童,其LPA、MPA和VPA行为时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多,其占各自TPA的平均比例分别为74.31%、18.22%、8.04%和76.02%、17.13%、6.85%,除LPA指标外其余2项指标的比例男童均高于女童,经检验男、女童在LPA、MPA和VPA上具有显著的差异(<0.05),说明[6.0, 7.0)年龄区间段的儿童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仍具有性别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3~6岁儿童的日常体力活动水平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体力活动水平的性别差异特征自4岁以上开始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男女童性别的成长规律。但60 min以上的系统性体力活动是缺乏的,提示幼儿园每天安排具体的体育活动课时,需要合理设计低、中和高强度体力活动内容的时间配比。

    2.1.2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依据3~6岁儿童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表3)可知:1)10 m折返跑反映了儿童的反应速度和灵敏情况(国家体育总局,2014)。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其中,男、女童3~6岁的发展比例分别为132.79%和124.66%,男童较女童的增长速率高8.13%。经检验显示,男童自3岁以后,其10 m折返跑的水平就显著好于女童(<0.05),说明3~6岁儿童的速度素质与灵敏素质,自3岁起就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发展特征。2)立定跳远反映了躯干、下肢肌肉力量与协调性的发展情况。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其中,男、女童3~6岁的发展比例分别为169.25%和165.69%,男童比女童的增长速率高3.56%。经检验显示,男童自3岁以后,其立定跳远的水平就显著好于女童(<0.05),说明学龄前儿童的躯干、下肢肌肉力量等力量素质和协调素质发展迅速,且自3岁起就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发展特征。3)坐位体前屈反映了幼儿的柔韧性情况。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呈现“反向型”特征,即3~6岁男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柔韧性逐渐下降,女童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柔韧性逐渐提升。经检验显示,女童自4岁以后其坐位体前屈的水平就显著好于男童(<0.05),说明女童的柔韧素质要好于男童,提示幼儿园教师要更多关注男童柔韧素质的发展。4)网球掷远反映了幼儿的上肢力量与躯干的肌肉力量与协调性情况。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其中,男童3~6岁的发展比例为208.12%,女童为189.74%,男童比女童的增长速率高18.38%。经检验显示,男童自4岁以后其网球掷远的水平就显著高于女童(<0.05),说明学龄前儿童的上肢肌肉力量、躯干肌肉力量等力量素质和协调素质发展迅速,且自4岁起呈现性别差异化发展特征。5)双脚连续跳反映了幼儿上肢、躯干、下肢三部位的肌肉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与协调性情况。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其中,男童3~6岁的发展比例为157.74%,女童为205.65%,女童较男童的增长速率高47.91%。造成女童增长率远高于男童的原因是3~4岁男童的基点远高于女童(<0.05),而后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逐步与男童拉近,且经检验不存在性别差异(>0.05)。说明学龄前儿童的上肢、躯干、下肢三部位的肌肉力量耐力、速度耐力与协调性情况发展迅速,男、女童自4岁以后未表现出性别差异化发展特征。6)走平衡木反映了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与平衡能力情况。男、女童在该项目上的表现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升。其中,男童3~6岁的发展比例为306.78%,女童为367.42%,女童较男童的增长速率高60.64%,也是由于3~4岁男童的基点远高于女童基点造成的(<0.05),而后续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逐步与男童接近。经检验显示,4岁以后就不存在性别差异了(>0.05)。说明学龄前儿童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发展迅速,且男、女童自4岁起未呈现性别差异化发展特征。

    表3 学龄前3~6岁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综上,学龄前3~6岁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6项指标中,男童除坐位体前屈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外,其余5个项目均具有明显的年龄增长效应。女童则在这6个项目上均具有明显的年龄增长效应。

    2.1.3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特征

    依据3~6岁儿童的TGMD-3测试结果(表4)可知,在位移技能方面,3~6岁学龄前儿童的跑、前滑步、侧滑步、小马跳、立定跳远、单足跳6项反映位移技能层面的发展指标,得分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男童位移技能自3~6岁期间,由21.72的平均得分增长至38.67分,增长比例为178.04%。而女童位移技能自3~6岁期间,由20.46的平均得分增长至32.99分,增长比例为161.24%。对比发现,男童位移技能发展的增长率高于女童近17%,且各年龄区间段男童位移技能的平均得分也均高于女童。其中,在[6.0, 7.0)年龄区间段内,男、女童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0.05),而在[3.0, 6.0)年龄区间段,男、女童不存在性别差异(>0.05)。这一结果与他人的研究结果“3~10岁儿童的位移技能水平不存在性别显著”(李静,2009;
    Foulkes et al.,2015)相悖。说明6岁这一节点可能是男、女童位移技能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由于男女的生理生化特点等先天因素,男孩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均强于女孩,尤其是力量方面更是优于女孩,而力量既是一切动力的源泉,又是各种力元素的综合表现。力量素质好则位移技能水平也相应的高。6岁之后男童的位移技能将会呈现跳跃式地发展,并与女童形成较大的差距。

    表4 学龄前3~6岁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年龄特征

    注:位移技能=跑+前滑步+侧滑步+小马跳+立定跳远+单足跳;
    操控技能=上手投球+下手投球+双手接球+挥棒击固定球+挥拍击反弹球+踢球。

    在操控技能方面,3~6岁学龄前儿童的上手投球、下手投球、双手接球、挥棒击固定球、挥拍击反弹球、踢球6项反馈操控技能层面的发展指标,得分也均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可知,男童的操控技能自3~6岁期间,由13.71的平均得分增长至30.55分,增长比例为222.83%。而女童的操控技能自3~6岁期间,由12.98的平均得分增长至24.35分,增长比例为187.60%。对比发现,男童操控技能发展增长率高于女童35%之多,且各年龄区间段的男童操控技能也均高于女童。其中,在[5.0, 7.0)年龄区间段,男女童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0.0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5岁这一节点很可能是男、女童操控技能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此外,也有文献显示,3岁(Spessato et al.,2013)或4岁(Hardy et al.,2010)是男女童操控技能的“分水岭”。因此,目前有关学龄前儿童操控技能发展是否存在不同年龄段性别差异的研究尚存在争议。在造成不同年龄段操控技能发展性别差异的原因上,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1)家庭成员的影响。如父母会依据子女性别而激励男孩选择挑战性强的竞技运动,激励女孩从事非对抗性的低强度运动等(苏坚贞等,2012)。2)幼儿园教师的影响。如教师也会依据幼儿的性别差异而鼓励男、女童从事不同的运动。3)幼儿玩伴喜好的同化作用。这些因素均可以加速男女童操控技能发展在不同年龄节点上呈现出差异,这很好地解释了国内外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与此同时,现有的研究至少证实了学龄前儿时阶段,操控技能发展水平是可以很好地预见其青少年阶段体力活动水平的,并且能很好地提升其身心健康(Barnett et al.,2008)。可见,3~6岁儿童操控技能的发展水平对其日后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

    综上,3~6岁学龄前儿童的位移技能和操控技能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且男童的增长比例高于女童,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

    2.2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作用机制

    探讨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之间作用机制的前提是三者之间必须存在高度的共变关系。基于此,我们首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揭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行机制的探究。

    2.2.1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关系

    以无量纲处理后所得数据库为依据,运用AMOS 24.0对其进行验证处理。由图1可知,整体上看,模型匹配参数NC、RMSEA、GFI和AGFI的值分别为1.072、0.036、0.968和0.961,均达到适配的要求,说明模型匹配验证良好,可以反映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结构的内部情况。进一步分析可知,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之间的共变系数分别为0.96、0.93和0.92,且具有显著性(<0.01),这说明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而呈现同步化发展趋势。

    图1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图

    Figure 1. Model Diagram of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Quality and Motor Skills of Preschoolers

    与此同时,从细节上看:1)体力活动水平层面,LPA、MPA和VPA的直接效应量分别为0.17、0.56和0.36,将三者结合不难发现,MVPA的贡献率高达84.40%,这表明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中,体力活动水平子体系内部,主要凭借MPA和VPA这2种活动行为,来影响其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提升。这佐证了“MPA、VPA或两者叠加而成的MVPA,对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素质、动作技能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这一结论”(Leppänen et al.,2016,2017)。提示幼儿园教师在安排诸如游戏活动课、身体素质课等活动课时,要尽量加大MPA、VPA活动时间的比例,即MPA、VPA和LPA的活动时间比例可以设置为3:2:1。2)身体素质层面,各项目的直接效应量由大至小依次为走平衡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和坐位体前屈,其效应量值分别为0.57、0.56、0.56、0.42、0.36和0.10。将6项指标的效应量结合发现,走平衡木的贡献率为22.18%,立定跳远和网球掷远的贡献率均为21.79%,10 m折返跑的贡献率为16.34%,双脚连续跳的贡献率为14.01%,坐位体前屈的贡献率为3.89%。这6项指标的贡献率揭示了,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中,身体素质水平子体系内部,主要凭借走平衡木、立定跳远、网球掷远、10 m折返跑、双脚连续跳这5项素质反馈指标来影响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动作技能的提升。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又表明,平衡与协调能力、上下肢躯干等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是幼儿园教师设置课程内容的素质向导,即应多安排体现发展儿童平衡与协调能力、上下肢躯干力量、速度和灵敏素质的具体活动项目。3)动作技能水平层面,各项目的直接效应量由大至小依次为单手拍球、单脚跳、双手接球、挥棒击固定球、上手投球、侧滑步、小马跳、下手投球、跑、挥拍击反弹球、立定跳远、前滑步和踢球,其效应量值分别为0.55、0.45、0.43、0.39、0.38、0.38、0.37、0.37、0.28、0.28、0.20、0.17、0.13,单脚跳、侧滑步、小马跳、跑、立定跳远、前滑步这6个指标反馈的是位移技能,其平均效应量为0.31。单手拍球、双手接球、挥棒击固定球、上手投球、下手投球、挥拍击反弹球、踢球这7个指标反馈的是操控技能,其平均效应量为0.36。结合两者的平均效应量发现,位移技能和操控技能的贡献率分别为46.04%和53.96%。由此可见,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中,动作技能水平子体系内部,主要凭借操控技能来影响其体力活动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提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时,应多安排发展学龄前儿童操控技能的活动项目,当然也不能忽视位移技能的培养。

    综合以上分析,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中,体力活动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呈现两两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在统计学上意义显著(<0.01),这为我们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了支撑。

    2.2.2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关于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有的研究只表明了两两之间的相关关系。如Barnett等(2009)、De Chaves等(2016)、Haga(2008)和Hands(2008)的研究均得出,儿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方慧等(2018)、Lopes等(2011)和Vandorpe等(2012)的研究均表明,儿童体力活动与身体素质存在正相关性,而且肯定了大强度体力活动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但缺乏纵向研究。王欢等(2019)和张柳(2019)的研究均指出,幼儿身体素质与其动作技能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

    以上研究均未对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基于此,为了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依据A33排列组合原理,得出6种假设作用机制(表5)。运用AMOS 24.0依次对其进行拟合验证,具体结果如下。

    表5 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之间的6种假设作用机制

    注:M为中介变量,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

    其一,体力活动为中介变量时,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之间的验证结果,如表6所示。标准化拟合下,模型中未出现大于1的系数,故模型拟合较好,假设作用机制1和2均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作用机制1中,身体素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41,<0.001),其效应量为0.41;
    身体素质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的效应显著(=0.31,<0.001);
    体力活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的效应显著(=0.22,<0.001)。这表明体力活动水平在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身体素质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中,体力活动水平的中介效应占17.94%。作用机制2中,动作技能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42,<0.001),其效应量为0.42;
    动作技能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的效应显著(=0.34,<0.001);
    体力活动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效应显著(=0.16,<0.001)。表明体力活动水平在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之间也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动作技能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中,体力活动水平的中介效应占14.32%。作用机制1与2相比发现,2种作用机制模型中虽存在中介作用,但体力活动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较小,其值均在20%以下。

    表6 体力活动在身体素质与动作技能之间的中介模型验证结果

    注:***<0.001;
    下同。

    由此可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对其动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对其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这2个层面的直接效应在80%以上,这一结果提示,幼儿园教师在发展幼儿动作技能时,可以直接设计诸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具体项目内容来促进其动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样,幼儿园教师在发展幼儿身体素质时,也可以直接设计诸如上肢、下肢、躯干等部位的动作组合来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

    其二,身体素质为中介变量时,身体素质、体力活动和动作技能之间的验证结果,见表7。标准化拟合下,模型中未出现大于1的系数,故模型拟合较好,假设作用机制3和4均成立。进一步分析可知,作用机制3中,体力活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22,<0.001),其效应量为0.22;
    体力活动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效应显著(=0.31,<0.001);
    身体素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的效应也显著(=0.41,<0.001)。表明身体素质水平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和动作技能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体力活动水平对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的提升中,身体素质水平的中介效应占比高达59.12%。这说明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发展的较优途径,是通过不同方式的体力活动行为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而提高其动作技能水平。这样比漫无目的的体力活动来发展动作技能水平更为有效。有研究显示,幼儿动作技能水平的参差不齐很可能是身体素质造成的(张柳等,2020)。因此,含有诸如力量、速度、耐力和柔韧等素质元素的体力活动是促进动作技能发展的好方法。在作用机制4中,动作技能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25,<0.001),其效应量为0.25;
    动作技能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效应显著(=0.47,<0.001);
    身体素质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的效应显著(=0.19,<0.001)。表明身体素质水平在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和体力活动水平之间也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动作技能水平对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促进中,身体素质水平的中介效应占比为35.44%。可见,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的促进有2种途径:1)强调动作技能水平的发展,通过向幼儿传授多种多样的动作技能,诸如舞蹈、健美操、武术、以及球类等项目,以提高幼儿的技能储备,以此激发运动的动机来提高体力活动水平;
    2)动作技能的发展中,以明确带有部位形式的,诸如上肢、下肢、躯干等力量、速度、耐力、柔韧为主的技能练习,以此来提升幼儿全面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其体力活动水平的提高。

    其三,动作技能为中介变量时,动作技能、身体素质和体力活动之间的验证结果,见表8。标准化拟合下,模型中未出现大于1的系数,故模型拟合较好,假设作用机制5和6均成立。进一步分析可知,作用机制5中,体力活动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16,<0.001),其效应量为0.16;
    体力活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的效应显著(=0.34,<0.001);
    动作技能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的效应也显著(=0.42,<0.001)。表明动作技能水平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体力活动水平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的发展中,动作技能水平的中介效应占比高达80.68%。说明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较优途径,是通过以简单技能或复制技能为元素的、不同方式的体力活动行为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这样较漫无目的的体力活动行为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更为有效。多元体育活动模块可作为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项目进行推广,可见不同技能组合式的体力活动行为对其身体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王雪芹等,2019)。因此,含有诸如上肢动作练习、下肢动作练习、躯干动作练习等技能素质元素的体力活动是促进其身体素质发展的好方法。在作用机制6中,身体素质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0.001),其效应量为0.19;
    身体素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的效应显著(=0.47,<0.001);
    动作技能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的效应显著(=0.25,<0.001)。这表明动作技能水平在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和体力活动水平之间也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身体素质水平对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提升中,动作技能水平的中介效应占比为67.53%。可见,促进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较优途径是,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使幼儿掌握更多的动作技能,提升自身动作技能储备的基线,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体力活动水平的提升。

    表7 身体素质在体力活动与动作技能之间的中介模型验证结果

    表8 动作技能在体力活动与身体素质之间的中介模型验证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作用机制1和机制3是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的中介模型,作用机制2和机制5是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的中介模型,作用机制4和机制6是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中介模型。其中,在发展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水平的中介模型中,机制3的中介效应明显好于机制1;
    在发展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水平的中介模型中,机制5的中介效应明显好于机制2;
    在促进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中介模型中,机制6的中介效应明显好于机制4。由此可见,机制3、机制5、机制6依次是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提升、身体素质发展和体力活动促进的优选机制模型,这3种中介机制模型对学龄前儿童的健康促进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3 学龄前儿童动作技能、身体素质和体力活动优选机制的启示

    为了使幼儿园教师等便于解读并运用这3种优选机制,本文对其进行了实操方面的宏观指引,并付诸案例予以启示。

    2.3.1动作技能提升优选中介机制对实践的启示

    动作技能提升的优选机制为机制3,即身体素质为中介变量、体力活动为自变量和动作技能为因变量。该中介模型中,身体素质的中介效应占比高达59.12%,而体力活动对动作技能提升的直接效应为40.88%。可见,凭借体力活动来提升学龄前儿童的动作技能水平时,幼儿教师或体育幼师可以对其实施身体素质型体力活动练习。所谓身体素质型体力活动就是将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类型,融入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中,让儿童从事诸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为主的各种走-跑-跳-爬等体力活动。与此同时,注意搭配律动音乐。因为不同的音乐节奏对幼儿目的性的体力活动行为有着显著的促进影响,尤其是中-快速的律动音乐对幼儿自主性、集体性等中高强度的体力活动行为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赵伟等,2018)。

    基于此,在设计户外活动课时,可以采用欢快、阳光、节奏感强、音速在110~160 BPM的音乐背景下,从事身体素质型体力活动来提升幼儿动作技能。

    “翻越障碍小勇士”的户外体育活动课案例中(表9),采用的道具有垒球、小箩筐、木质结构架等。该案例共设计了9段,其中第1段和第9段为无道具段,可用于设计各种变向跑跳或跑跳组合等体现发展力量、速度与灵敏素质的体力活动。第2段至第8段为有道具段。其中,第2段和第8段可以用于设计俯姿攀爬和仰姿攀爬等体现发展上下肢、躯干等力量、耐力、协调和灵敏素质的体力活动。第3、5、7三段则用于设计站姿攀爬等体现发展上下肢、躯干等力量、耐力、协调素质的体力活动。第4段和第6段则分别由宽20 cm和40 cm、长200 cm的木板构成,用于设计多向走和多向快走或跑等体现发展平衡与协调能力的体力活动。本案例第1至第9段依次设计的内容为跑+俯姿攀爬+站姿攀爬+侧向走+站姿攀爬+小跑+站姿攀爬+仰姿攀爬+蛇形小白兔跳。

    表9 身体素质中介体力活动行为对幼儿动作技能提升的案例设计

    这一案例突出了身体素质在体力活动促进动作技能提升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这一案例的设计是结合某市教育局幼儿园现有器材开发的,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种形式。不同幼儿园有不同的道具,其案例也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幼师应该结合本园道具情况,充分利用身体素质这一中介变量,来开发并设计切合实际的身体素质型体力活动课,以此来提升幼儿的动作技能水平。

    2.3.2身体素质发展优选中介机制对实践的启示

    身体素质发展的优选机制为机制5,即动作技能为中介变量、体力活动为自变量和身体素质为因变量。该中介模型中,动作技能的中介效应占比高达80.68%,而体力活动对身体素质发展的直接效应仅为19.32%。可见,要提高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教师必须对其实施技能导向型体力活动练习。所谓技能导向型体力活动,就是将带有位移性和操控性等元素的动作融入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中。比如,让儿童在中-快速的律动音乐背景下,练习舞蹈中的迁移性步伐(蹉步、单碾步、双碾步、颠步等)、健美操中的基本步伐(踏步、开合跳、吸腿跳、弹踢、弓步跳、弹性跑等)等带有明显的移动元素的体力活动内容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与此同时,也可以直接设计诸如拍皮球、篮球、足球、气排球、跳绳等带有明显的操控元素的体力活动内容,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这充分利用了动作技能这一中介变量,来实现体力活动对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

    基于此,在设计户外活动课时,也可以采用欢快、阳光、节奏感强、音速在110~160 BPM的音乐背景下,从事技能导向型体力活动来发展幼儿身体素质。

    “竞速技能大比拼”的户外体育活动课案例中(表10),采用了直径20 cm的拍拍皮球、3.0 cm粗15 m长的儿童型拔河绳、8 m彩虹伞、轮胎12只等道具。该案例共由5段设计构成,其中第1段、第4段为无道具段,可用于设计各种诸如开合跳、吸腿跳、弹踢、后踢腿跑、滑步、各种步伐组合移动等体现发展身体高重心位移性技能的体力活动。第2、3、5段为有道具段,其中第2段和第3段由15 m长的儿童型拔河绳、8 m彩虹伞等组成,分别可以用于设计俯姿手足趴行和跪姿手臂趴行等体现发展身体低重心位移性技能的体力活动。第5段则用于设计运/拍球等体现发展身体高重心操控性技能的体力活动。本案例中第1至第5段依次设计的内容为前滑步+俯姿手足趴行+跪姿手臂趴行+后踢腿跑+运/拍球。

    表10 动作技能中介体力活动行为对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案例设计

    这一案例突出了动作技能在体力活动促进身体素质发展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幼师应该结合本园道具情况,充分利用动作技能这一中介变量,来开发切合本园实际的技能导向型体力活动课,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水平。

    2.3.3体力活动促进优选中介机制对实践的启示

    体力活动促进的优选机制为机制6,即动作技能为中介变量、身体素质为自变量和体力活动为因变量。该中介模型中,动作技能的中介效应占比高达67.53%,而身体素质对体力活动促进的直接效应仅为32.67%。由此可见,要促进学龄前儿童的体力活动水平,教师可以对其实施技能导向型身体素质练习。所谓技能导向型身体素质练习,就是将迁移性和操控性等动作元素融入学龄前儿童的身体素质练习中,让儿童在中-快速的律动音乐背景下,练习诸如各种抓、接、模仿、投、踢、移动型动作等带有明显操控或迁移性元素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练习,以此来促进体力活动水平提高。这充分利用了动作技能这一中介变量,来体现身体素质对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促进的积极作用。基于此,在设计户外活动课时,同样也可以采用欢快、阳光、节奏感强、音速在110~160 BPM的音乐背景下,从事技能导向型身体素质练习来促进幼儿体力活动。

    “互追抓尾巴游戏”的户外体育活动课案例中(表11),采用了25 cm×12.5 cm×6 cm七彩建构积木、自制30 cm七彩小麻绳、自制粘贴等道具。将自制七彩小麻绳粘贴于幼儿的腰部背面,做小尾巴。游戏人数依据场地大小控制在6~10人,进行多向追逐、多向对抗、多向躲闪、多向跑、多向走、多向跳、各种蹲-侧-弯抓尾巴等体现迁移性、操控性动作技能提升的身体素质练习。基于以上设置分析,本案例设计场地为10 m×10 m的范围,并遵循“孩子自由发挥、男女同场游戏”的原则。

    表11 动作技能中介身体素质发展对幼儿体力活动促进的案例设计

    这一案例突出了动作技能在身体素质发展对幼儿体力活动促进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幼师应该结合本园道具情况,充分利用动作技能这一中介变量,来开发切合本园实际的技能导向型身体素质练习课,以此来促进幼儿的体力活动水平。

    3.1 结论

    1)体力活动方面,3~6岁学龄前儿童的日常体力活动水平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其体力活动水平的性别差异自4岁起开始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男童多动而女童多静的观点一致,符合男、女童成长的性别特征;
    但其60 min以上的系统性体力活动缺乏。

    2)动作技能方面,3~6岁学龄前儿童的位移技能和操控技能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且男童的增长比例高于女童,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男、女童位移技能和操控技能差异性发展的“分水岭”分别是6岁和5岁。

    3)身体素质方面,3~6岁学龄前儿童身体素质发展的6项反馈指标中,男童除坐位体前屈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外,其余5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年龄增长效应;
    女童则在这6项指标上均具有明显的年龄增长效应。与此同时,躯干与下肢肌肉力量等力量素质、协调素质、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自3岁起开始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发展特征,上肢肌肉力量和躯干肌肉力量等力量素质、协调素质和柔韧素质自4岁起开始呈现性别差异化发展特征。

    4)学龄前儿童的动作技能、身体素质、体力活动三者之间存在6种类型的中介作用机制,其中,身体素质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体力活动水平对动作技能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机制3)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优选机制;
    动作技能水平为中介变量的体力活动水平对身体素质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机制5)是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优选机制;
    最后,以动作技能水平为中介变量的身体素质水平对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模型(机制6)是幼儿体力活动发展的优选机制。

    3.2 建议

    1)幼儿园每天需安排60 min以上系统性的体力活动课,合理配置LPA、MPA和VPA,其MPA、VPA、LPA内容的时间配比可以设置为3:2:1。

    2)平衡与协调能力、上下肢躯干等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是幼儿园教师设置课程内容的素质向导,应多安排体现发展儿童平衡与协调能力、上下肢躯干力量、速度和灵敏的具体活动项目。

    3)在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关系模型中,动作技能水平子体系中主要凭借操控技能来影响其体力活动水平和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提示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实施相关活动时,应多安排发展学龄前儿童操控技能的活动项目,当然也不能忽视迁移技能的培养。

    4)幼儿园幼师或体育幼师可以依据本研究所得发展学龄前儿童体力活动、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的优选中介作用机制,以及结合本园道具、器械情况,筹划设计课程内容,以便其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刁玉翠,董翠香,李静,2018.大肌肉动作发展测验上海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体育科技,54(2):99-105.

    董如豹,夏树花,蒋长好,2017.国内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现状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9(6):554-560.

    方慧,全明辉,周傥,等,2018.儿童体力活动变化趋势特征及其对体适能影响的追踪研究[J].体育科学,38(6):46-54.

    冯志坚,2003.学前儿童体育[M].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国家体育总局,2021. 《第五次全民体质监测公报》[EB/OL]. https://www.sport.gov.cn/n20001280/n20001265/n20067533/c23881607/content.html.

    何晓龙,庄洁,朱政,等,2017.影响儿童青少年中高强度体力活动的建成环境因素:基于GIS客观测量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38(1):101-110,51.

    胡水清,王欢,李一辰,2018.北京市3~6岁儿童国民体质测试成绩与粗大动作技能发展的关系[J].中国体育科技,54(5):34-39.

    李海燕,陈佩杰,庄洁,2010.运动传感器(SWA)在测量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中的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34(3):46-48.

    李静,2009.山东省3~10岁儿童动作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5(4):47-50.

    李静,刁玉翠,孙梦梦,等,2019.3~5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与体能的关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55(6):52-58.

    苗元元,2011.体育游戏活动对促进幼儿体质的实验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

    全明辉,陈佩杰,庄洁,等,2014.上海市儿童青少年步行活动水平: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34(5):51-55,65.

    全明辉,何晓龙,苏云云,等,2017.基于GPS与加速度计的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空间特征追踪研究[J].体育与科学,38(1):111-120.

    苏坚贞,王琛夏,沈蕾,等,2012.家长因素对幼儿参与健身类课程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12(20):3957-3961.

    王欢,胡水清,李一辰,等,2019.学前儿童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水平的典型相关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55(6):46-51.

    王雪芹,陈士强,丁焕香,等,2019.体育活动模块对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40(7):1036-1039,1042.

    向剑锋,2018.国际青少年体力活动及其生态学环境现状述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5(1):56-61.

    杨清轩,2017.动作发展视域下学前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的实验干预[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34(3):90-96.

    张健,孙辉,张建华,等,2018.国际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研究的学科特征、动态演进与前沿热点解析[J].体育科学,38(12):68-80,90.

    张健,孙辉,张建华,等,2019.国际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的特征与前沿热点解析(1987-2017):基于ISI Web of ScienceTM的文献计量可视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45(1):105-112.

    张柳,2019.幼儿基础动作技能发展和身体素质关系探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

    张柳,李红娟,王欢,等,2020.幼儿基本动作技能与身体素质的关联性[J].中国学校卫生,41(4):554-557.

    赵伟,张莹,2018.体育游戏背景下音乐速度对4~5岁幼儿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54(1):39-48.

    BARNETT L M, BEURDEN E V, MORGAN P J, et al., 2009. Childhood motor skill proficiency as a predictor of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J]. J Adolescent Health, 44(3):252-259.

    BROWN W H, PFEIFFER K A, MCIVER K L, et al., 2009.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eschoolers’ nonsedentary physical activity[J]. Child Dev, 80(1):45-58.

    BUTTE N F, WONG W W, LEE J S, et al., 2013. Prediction of energy expenditure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preschoolers[J]. Med Sci Sports Exer, 46(6):1216-1226.

    COLLEY R C, GARRIGUET D, JANSSEN I, et al., 2011. Physical activity of Canadian adults:
    Accelerometer results from the 2007 to 2009 Canadian Health Measures Survey[J]. Health Rep, 22(1):7-14.

    DE CHAVES R N, VAlDIVIA A B, NEVILL A, et al.,2016.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fitness associations with gross motor coordination problems in Peruvian children[J]. Res Dev Disabil,(53-54):107-114.

    DE WAAL E, 2019.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5-to 6-year-old preschoolers[J]. Early Child Educ J, 47(4):455-464.

    FOULKES J D, KNOWLES Z, FAIRCLOUGH S J, et al., 2015.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Northwest England [J]. Percept Mot Skills, 121(1):260-283.

    GORDON E S, TUCKER P, BURKE S M, et al., 2013.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for preschoolers:
    A meta-analysis[J]. Res Q Exerc Sport, 84(3):287-294.

    HAGA M,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competence in children[J]. Child Care Hlth Dev, 34(3):329-334.

    HANDS B, 2008. Changes in motor skill and fitness measures among children with high and low motor competence:
    A five-year longitudinal study[J]. J Sci Med Sport, 11(2):155-162.

    HARDY L L, KING L, FARRELL L, et al., 2010.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s among Australian preschool children[J]. J Sci Med Sport, 13(5):503-508.

    LEE I M, SHIROMA E J, LOBELO F, et al., 2012. Effect of physical inactivity on major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worldwide:
    An analysis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life expectancy[J]. Lancet, 380(9838):219-229.

    LEPPÄNEN M H, HENRIKSSON P, DELISLE N C, et al., 2017. Longitudinal physical activity,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preschoolers[J]. Med Sci Sports Exer, 49(10):2078-2085.

    LEPPÄNEN M H, NYSTROM C D, HENRIKSSON P, et al., 2016. 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ty, sedentary behavior, body composition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4-year-old children:
    Results from the ministop trial[J]. Int J Obes, 40(7):1126-1133.

    LOPES V P, RODRIGUES L P, MAIA J A R, et al., 2011. Motor coordination as predictor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childhood[J].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1(5):663-669.

    ORGANIZATION W H, 2010. Global Recommendations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Health[M]. Geneva:
    WHO Press.

    SPESSATO B C, GABBARD C, VALENTINI N, et al., 2013. Gender differences in Brazilian children’s fundamental movement skill performance[J]. Early Child Dev Care, 183(7):916-923.

    TROIANO R P, BERRIGAN D, DODD K W, et al., 2008.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measured by accelerometer[J]. Med Sci Sports Exer, 40(1):181-188.

    TUDORLOCKE C, JOHNSON W D, KATZMARZYK P T, 2010. Accelerometer-determined steps per day in US children and youth[J]. Med Sci Sports Exer, 42(12):2244-2250.

    VANDERLOO L M, TUCKER P, JOHNSON A M, et al., 2014. The influence of centre-based childcare on preschooler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1(2):1794-1802.

    VANDORPE B, VANDENRIESSCHE J, VAEYENS R, et al., 2012.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the level of motor coordination in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approach[J]. J Sci Med Sport, 15(3):220-225.

    VLAHOV E, BAGHURST T M, MWAVITA M, 2014. Preschool motor development predicting high school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A prospective study[J]. Percept Mot Skills, 119(1):279-291.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Skills of Preschoolers

    WANG Tingti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523808, Chin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field tes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performance levels of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fitness and motor skills of preschoolers aged 3-6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optimal mediating mechanism of the improvement of motor skills,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quality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optimal mechanism on practice. Results: 1) There are obvious ag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quality and movement skill of children aged 3 to 6 yrs. Among them, the watershed of gender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is 4 yrs, the watershed of gender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displacement skill and manipulation skill are 6 yrs and 5 yrs respectively, the watershed of gender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of strength quality, speed quality, sensitivity quality, flexibility quality and endurance quality is in the range of 3 to 4 yrs. 2) There are six mediating mechanisms among motor skill level,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nd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f preschoolers. Among them, the optimal mechanism of motor skill improvement of preschoolers is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on motor skill level with physical fitness level as the mediating variable”, the optimal mechanism of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of preschoolers is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with action skill level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and the optimal mechanism for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is “the mediating mechanism model of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with action skill level as the intermediary variable”. Conclusions: The clear mechanism of physical activity, physical quality andaction skill of preschoolers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staff, kindergarten teachers or physical teachers who are engaged in the research of pre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hey can refer to the three optimal mediating mechanism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improve physical quality and motor skills of preschool children.

    1002-9826(2022)08-0049-13

    10.16470/j.csst.202006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TY018);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8YB162);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6BXQ02)

    通信作者简介:王珽珽(1985-),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体育与健康、体育教育训练学,E-mail:wangtingting1999@126.com。

    G804.49

    A

    (2020-04-23;
    修订日期:2022-04-06;

    编辑:马婧)

    猜你喜欢 女童体力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当代体育(2021年22期)2021-09-10用爱守护,宝山二中心开发女童保护课程学生导报·东方少年(2020年1期)2020-05-06锻炼求学·理科版(2019年7期)2019-06-12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人类的收留智慧与创想(2013年6期)2013-08-27水下作战用啥枪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2009年4期)2009-05-11体育锻炼也重要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2008年3期)2008-08-26男子体力测验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推荐访问:身体素质 体力 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