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形势下“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担当、工作原则与实践要求

    时间:2023-01-15 12:5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张 恒 杨尚昆 黄雨点 黄丽清

    作为国家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驻村第一书记计划的实施由来已久,对于我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的形势下,“驻村第一书记”的角色扮演、工作思路以及具体实践亟待进行新的思考。这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审时度势,给予自身合理定位,主动担当作为,遵循农村发展规律和工作原则,与行政村的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集思广益、携手合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和村级自治的高要求,不断将乡村振兴战略推向前进,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驻村第一书记”是由党中央从各个领域、各条战线选派至所有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克服重点难点问题,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负责人。自2015 年中央正式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始,“驻村第一书记制度”也正式形成,书记们被逐步选派到各个贫困村开展扶贫工作。驻村第一书记的队伍历经多年的风雨,终于在2020 年年底帮助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成功脱贫摘帽,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战役,取得了全面小康的巨大成就。“第一书记制度是国家政策在扶贫领域的一项制度创新,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驻村第一书记”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驻村干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项重要制度,总的来说是一种嵌入式的乡村基层治理制度。这一制度是以我国的驻村干部制度为基础,并且在经过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试验与试点等许多实践后,才最终逐渐形成。在探索这一制度的过程中,各地就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驻村帮扶干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好的反响,又为了更好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充分发挥出驻村干部的作用,中共中央便决定把驻村第一书记制度化,让第一书记专门开展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我国脱贫攻坚目标的如期完成。如今,全面小康目标已然按时达成,在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驻村第一书记”这一制度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被赋予更为艰巨的任务。这支队伍要在广大农村的振兴过程当中履行新的工作要求,发挥出新的领导统筹作用,带领新形势下的乡村继续走向振兴。

    “第一书记是脱贫攻坚一线的‘带头人’、基层党组织的‘主心骨’、基层解决问题的‘第一担当’、农村地区转变作风的‘第一表率’。”如今,全面小康已经达成,我党农村的工作重心正式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书记不是“乌纱帽”,而是“责任状”。在新发展阶段下,驻村第一书记这一队伍将担起更加关键的责任、面临更多新型的挑战,未来虽然坎坷但前途依旧光明。从现实角度分析,“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应主要着力于:一是发展经济,过去聚焦农村精准扶贫、实现全面小康,如今应放眼乡村振兴大局、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二是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的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之基,强化党在基层社会的领导力、组织力;
    三是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引导农村移风易俗,整顿陈规陋习,形成良好村风民约。

    (一)坚持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宏观层面审视,第一书记要履行好国家赋予其自身的重大使命,即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以后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等。从微观层面审视,第一书记要在驻村帮扶期间,妥善协调处理好村民之间的矛盾、家庭事务纠纷、引导红白喜事从简办理、破除封建迷信以及陈规陋习等相对具体和细微的村务,恪尽职守,发挥应有作用。

    (二)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原则

    从主观角度来看,驻村第一书记大多是党中央层层选拔出来的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或精英人物,其思想觉悟高,综合能力出类拔萃,自身携带多种社会资源,驻村前往往也经受过严格考验和筛选,但其主观上缺乏农村生活经历,对关涉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和复杂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而从客观来看,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生活圈子小,家族众多且宗族观念强烈,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问题比较棘手。面对全新工作领域和陌生工作对象,会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无处下手,这些属于不容逃避的客观现实。因此,第一书记驻村后的首要事务便是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村的情况,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惟其如此,才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基铺路。

    (三)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

    第一书记要善于从老百姓普遍关注、共同关心的民生问题出发,摸清村里情况,摸透民意民心,画出契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同心圆,比如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交通不便、收入偏低、天价彩礼等长期存在的人们都强烈希望能得到彻底解决的“痛点”和“难点”问题。第一书记还要勤于入户家访,将具有个性化需求的特殊群体登记造册,并积极寻求对策予以妥善解决。譬如,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业问题,因为懒惰、疾病可能引致返贫的家庭、残疾人以及空巢老人等边缘化群体,必要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可制定一人一策或实施结对帮扶,力求精准到位,从实际出发,真正解决问题。

    新的时代必然孕育新的任务,新的形势必然催生新的要求。当前,第一书记应着眼农村发展面临的新态势,在工作实践中保持高度警醒并建树奋斗目标:疫情防控不容懈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尚需不断巩固,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节节攀升,党的“三农”事业亟待培养大量人才。

    国内外疫情防控背景下,第一书记的当务之急是应充分重视国家疫情防控大局,采取科学举措,打好农村安全保卫战。农村虽说人口不像城市高度聚集,流动量也不如城市频繁,但农民卫生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故疫情防控不可忽视、刻不容缓。从中央到基层,上至政府、社会组织,下到个人,都需要严肃对待疫情,认真进行防控。第一书记身负国家使命,更应高度重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松懈。要调动党员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堡垒作用和群众作用,建设好预警防控机制,组织科学宣传队或邀请医学专家进行深入宣讲,大力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科学知识、方法,切实加强人口动态监管,避免疫情在农村大范围暴发,为农村平稳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创造良好条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第一书记的工作任务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其后续工作实践应该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转变为预防返贫。2021 年2 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长期困扰国人的贫困问题基本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已经实现。然而,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随着全民小康时代即“后小康社会”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贫困不会卷土重来。由于个人禀赋、劳动能力、勤劳程度、生产要素占有等存在差异性,贫困村摘帽后返贫、个人脱贫后返贫的情况将成为客观可能。为有效预防反弹,第一书记需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其一,要持续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加大对于刚刚脱贫人员、家户或村落的扶持力度,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其再度陷入贫困。其二,在村委协助下,走村串户察访民情,对可能返贫的人员或家庭要分门别类建立详细台账,多关注其生活状态,多唠家常多扶“志”,从思想深处多鼓励其乐观向上、保持昂扬斗志从而战胜困境的心态,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劳动创造性。其三,要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邀请“三农”领域专家或专业人士对科学种田、土地管理、农产品经营销售策略及其附加值提升、产业链拓展等方面对农民进行悉心培训,多从扶“智”入手,以从根本上帮扶人民群众增长科学知识和农业技术才能以及致富智慧,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

    新时代背景下,第一书记的工作重心应该着力于配合国家顶层设计和发展战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的帷幕在中国大地已然开启,广大农村将掀起新一轮的历史巨变。这就要求第一书记认真履行责任担当,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为农民谋求更多福祉,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第一书记要尊重科学和农村发展规律,根据每个村子的不同特点,制订出符合其客观实际与发展道路的具体方案。第一书记要善于发挥引领作用,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激发群众自身的内源性发展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抓好村落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奋力推进生态文明、文化振兴等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造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

    人才培养是第一书记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书记应做好为党育才的战略规划。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人才是第一重要的宝贵资源。第一书记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而出的各个领域的精英人士,其业务精湛、资源丰富、综合素质高,但其任期一般为1 至3 年,大部分是2 年;
    任期短、任务重,往往难以如期保质保量完成目标。因此,为党培养后备人才和储备干部必然成为第一书记的战略考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党的事业需要大批人才薪火相传接续奋斗。通常而言,人才靠内培与外引。目前来看,农村对于外来人才的吸引力较为欠缺,这就需要培养有进取之心、理想追求和乡土情怀的新生代人才。脱贫攻坚任务的圆满完成主要是因为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的“输血”,如今世易时移,要逐渐转向于“造血”功能,以激发人才育成的内生动力,把培养乡村本土人才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第一书记要从农村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呼吁国家层面提升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相关待遇,引导德才兼备、理论水平高、专业素养深、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到农村长期工作,不断壮大大学生村官队伍,保证其稳定性和持久性。另一方面,第一书记要善于从实际出发,根据国家“农村城镇化”的战略部署,积极构思“农民职业化”的发展路向,通过邀请“三农”问题专家、农技能手等专业人士,培养一批“业务精、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化、现代化“职业农民”和乡村振兴的“土专家”,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新的形势下,驻村第一书记应从国家全局与农村发展大局出发,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认真坚守宏观性与微观性相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工作原则,妥善做好疫情科学防控,巩固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积极筹谋后备人才培养规划,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期待。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攻坚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老区建设(2022年6期)2022-04-14驻村博士当代陕西(2021年21期)2022-01-19从脱贫攻坚转向推进乡村振兴刘志杰在驻村帮扶点说了些啥?今日农业(2021年13期)2021-08-14——献给第一书记">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11-17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当代陕西(2019年14期)2019-08-26《第一书记扶贫手记》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驻村第一书记艺术评鉴(2018年17期)2018-12-29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推荐访问:担当 新形势下 角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