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一次建筑美术教改

    时间:2022-11-05 22:25: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谢肇宇,叶桂灵,邵钶钧

    (温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建筑美术是建筑学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已有理论与实践表明,建筑美术教育存在着不同流派及各自发展演变,并各有特色。相比偏重“技法训练”的传统美术教学体系,国内外学者的实践与研究业已证明:应用“视知觉、心理学”的“视知觉训练”美术教育体系更适合现代主义建筑教育。通过反思仍被国内地方院校应用的“传统技法训练”之弊端与更“先进科学”的“视知觉训练”之短板,本课程团队以“视知觉”训练体系为创新基础,通过强调建筑美术教育的“在地性”“与设计课联动”等,实施了一次建筑美术教改,以取长补短、发扬自身特色,并一定程度地探索地方院校建筑学教学的新模式。

    建筑学的美术教育历史悠久,纷繁复杂,但纵观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并归纳为“传统技法训练”“结构素描训练”及“视知觉训练”三大体系。

    (1)巴黎美术学院的“传统美术教学体系”,以“大师作品临摹”“石膏像写生”“人体写生”等为主要内容,在20世纪初被引入国内,又在1950年代以“契斯恰柯夫教学模式”的流变形式从苏联引入,其被定义为“传统建筑美术教育”。

    (2)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的“结构素描课程与理念”,在1980至1990年代被引入国内,并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进行了推广,以其“通过关注分析描绘物体形态结构,推动后续形态与空间的想象与演绎,进而关联建筑设计”的特色广为人知。

    (3)由包豪斯学院的康定斯基、伊顿最早提出的“视知觉艺术和视觉设计”,其概念在20世纪末被引入国内。其以“感知的教育”为原则,训练抽象思维,建立与现代主义设计概念与方法相适应的视觉基础,被认为“开创了现代建筑美术教育先河”。

    21世纪之前的国内建筑美术教育,多继承巴黎美院的“传统观技法训练”模式,后期少量地探索“结构素描课程”。其课程呈现出“单一架构、独立运作”的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结构素描作业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随着国内外交流日趋增多、国外新教学理念不断引入、教学反馈不断积累,国内对原来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深刻反思,并进行了诸多新探索。如天津大学王强老师提出“加强美术与建筑设计教学理念的有机配合,是改变我国现有建筑美术教育状况的关键”,并制定出包含“线描训练、形态构成、色彩表现空间及美术史理论等”的综合教案。又如烟台大学刘天民教授提出“美术训练需要将传统的‘绘画基础课’‘构成课’‘表现训练课’有机结合”,强调培养学生视觉思维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一种“看”的新方式,即营造一种积极的思维与探索活动。此外,昆明理工的唐文老师亦提出“美术与设计课、构成课等其他课程需同步推进,并需在教学中增加‘感知教学’的过程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其鼓励学生进行具象感知,并通过抽象形式进行再现和转译,即“感知—理解—作用”的思维过程,而这种抽象感知体系,需通过美术课中设置有条理的抽象思维训练得以实现。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内各大工科院校开展了多样化的探索与实践,如重大、西建科、浙大等将素描练习细分为结构素描、研究性素描、表现性素描等训练,试图拓展思维与素描方式。南大、东南、深大等开展了由“包豪斯视觉训练体系”为本源的“以视觉创意为导向的建筑美术教改”——旨在推行与设计思维相关联、符合现代主义建筑学教育、步骤环节明确、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教学,如图2所示。此外,西建科等亦开展了关于“美术理论体系的建立与架构”的教学实践。

    图2 浙江大学《建筑初步》光影表现的作业

    近二十年的反思和各工科院校“小步伐式”的教改实践,初步指明了建筑美术教改的几大规律和方向。

    (1)加强理论体系的构建,引导学生增加美学与人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大框架,加强课程间的协调互动与有机融合,实现美术直接应用于方案生成阶段(群体组合、单元形式与比例、光影等)的辅助理解与推敲。

    (3)强化视觉传达等现代艺术训练,通过机制使“视觉训练”贯穿教学并带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改进表达方式,通过特定素描方法强化特定认知,如结构素描对结构形式的认知与创造。

    在国内重点建筑院校不同程度地脱离传统建筑美术教育的同时,大部分地方院校仍裹足不前,受到“过度倚重技法”“地方特色不足”“理论脱离操作实际”“课程内容枯燥”“与设计思维分离”等多重现实问题的困扰。

    以笔者所在的温州大学为例,一方面,其建筑美术的教法仍以临摹与技法训练为主,学生因缺乏绘画技法的美术基础而感到吃力,领悟不透画法系统及原理而出现如透视准确性等错误,缺乏观察与体验而难以开展想象。此外,通过长期的技法训练,仍难以服务设计课程——学生因缺少对形式构成的体验、形态材料美学的感知、空间场地的想象等,在面对方案创作时,思维仍停留在“干枯理论”与“具象素材”而流于苦思冥想。另一方面,以往的教学以教师引导启发方式与面授形式(师徒相授)为主,其训练形式单一,前后连续但阶段性及其界限却模糊混沌,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经验性,难以制定有明确步骤的教学计划、较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建立“具有针对性、逻辑性、可量化性与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使综合、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若干具有针对性的单元模块”十分迫切。

    回顾传统的建筑学教学体系,虽然其针对“思维—视觉”亦设置了相关训练,但训练内容皆被散置于低年级的形式构成、素描、画法几何等几门课中,乃至核心问题最终凸显并反馈至设计课,具体如下。

    (1)形式构成主要研究形式本身,没有和视觉及设计思维关联。

    (2)传统素描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只注重技法与写实。

    (3)画法几何意在用二维图示表达三维与空间,是视觉思维的组成部分,却很少使用素描方法,并将其与直接的视觉体验相联系。

    (4)设计课关注空间与形态研究,传统设计课却很少将一系列知觉操作与设计思维(抽象、创作性的)综合并灵活运用。

    与此同时,部分国外知名高校“摒弃传统建筑美术,转而改为由视觉创意、场所装置、材料材质、艺术构成等专题训练组成的建筑学低年级综合训练”的做法具有“他言可鉴”的启发性。

    因此,在难以调整整体课程体系与课程族的情况下,在美术课中构建一套能培养创造性思维、紧跟建筑学教育发展趋势与前研,并将“表现方法、画法系统、多要素的视觉与形态感知思维(知觉操作)”等多重特定内容有机综合的训练体系,成为改变当下困境的有效途径。

    纵观众多流派与分支,以包豪斯视觉训练体系为基础的“视知觉训练体系”因具有“艺术与心理学理论背景、建筑学实践基础、能创新培养抽象思维”,同时其操作过程亦囊括了“思维—视觉”多重特定内容,是当下最符合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的一套训练体系、方法论和价值观载体。因此,构建一套合适自身、批判的“视知觉训练体系”,将是众多地方院校现阶段教改的着力点。

    包豪斯“视知觉艺术和视觉设计”的理念在被建筑学界认知之前,已被国内艺术界的学者广泛认可、提倡并转化为诸多学术与艺术成果。而建筑学界最具代表性与适用性的成果,当属顾大庆教授所撰的《设计与视知觉》及其教学实验。其分析了新视觉方式训练的内容与指向,并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1)抽象思维:用形式语言辅助抽象思维进行研究。

    (2)空间知觉:对对象空间的连续观察和知觉片段的共时性再现,将空间进行“想象等系列操作”并体现画面,也对空间的深浅感兴趣。

    (3)对材料的敏锐感觉:体现对材料的直接触觉体验,将其与视觉相联系。

    顾大庆在研究“视觉、设计思维及两者关系”的过程中,首先提出了“视觉思维的整体观”概念,非常全面地分析了与设计密切相关的视知觉训练所涉及的几个最根本要点:绘画的动作与技巧(多种素描方法)、对形式的感知(针对多要素的感知等操作)、画法系统(透视、制图和几何投形等多类型画法系统)。其综合运用,为视知觉训练模式的客观科学性提供了良好保障,如图3所示。

    图3 顾大庆教授的“视知觉训练”实验

    同时,顾大庆认为视觉思维研究的本质,是对形式的感知、分析、转述等一系列过程的体验与经历,其基本问题可以从“要素”和“操作”两个方面(即两条构架线索)来归纳,上述两方面也成为了顾大庆后续教学中各个训练模块及内容分布与构架的基石——如空间的要素包括“形状、体积、空间、光影、质感、色彩等”,对其要素与整体的操作包含了“观察、体验、表现、描述、想象、分析、再现等”,其亦为后续每个训练模块的“闭环式”操作步骤提供了依据。

    因此,在组构与操作层面,其更趋向创造一种更加透明、分解式、单元化、灵活通用且符合视觉思维活动本质的综合构架——以“要素”(形式主题)与“操作”(感知等)为主干,具体化为十二个专题,在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表述方法与表意系统(特定素描方法与画法系统)来完成“操作”,最终落地为一套完整的教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原“视知觉训练”教案概述

    就教案的整体构架而言,“形状、体积和空间”属于对形式的本质研究,而“光影、质感、色彩”属于对形式的表象研究,其他专题属于“感受—转译”性质的综合性研究;
    就训练次序而言,应先本质后表象。

    观察每个专题研究,皆由几个任务模块组成,体现了“从具象观察到抽象转译,再到创作”的逻辑理性。同时每个任务的研究方法与对象灵活多变,从各类生活用品到建筑、从照片到抽象图案、从实体到光影等元素……以上构架体系,符合人类学习认知的一般规律和研究认知建筑的基本规律,其背后逻辑、表层结构形式又与初步课“空间建构训练”体系大体一致,亦为其同步初步课并有机融入“建筑创作及创意设计”奠定了基础。

    “视知觉训练”虽是一套被论证且实施过、拥有强逻辑理性、高度训练指向性与启发性、较高操作及评价量化性的成熟训练体系,但缺陷亦十分明显。

    其一,与初步课的“空间建构”系列训练不同,其主题、模块缺少大背景统筹或线索(如故事情节或对象物等)串联——不同主题模块未以统一的研究对象为线索进行串联而使过渡更加顺利而非跳跃、零散的。

    其二,没有直接与初步课等课程相关联,更缺少有效的互动机制。

    其三,缺少传统建筑美术教育中的“个人经验”“情感色彩”“启发性与开放性”以及改革趋势下初步课“空间建构训练”所倡导的“具身感知”,也未能有效体现地方院校教育的地域性特色及优势。

    因此,为了推行“创意思维”教育并弥补以上缺点,需要批判地构建一套以“设计思维训练”与“视觉导向”为核心、关联初步课程并带有一定地域特性及个人经验/情感色彩的教学新框架。本教学团队据此开展了具体的课程新构思,并在原“视知觉”训练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创新,如图4所示。

    图4 温大建筑美术与建筑初步关联机制示意

    (1)线索贯穿+课程同步:一方面,紧密结合初步课并有针对地筛选研究对象,如运用设计方案的建筑或空间模型来替代或补充《正负形互动》等训练环节的家具类生活物品;
    又如以设计方案本身为对象进行建筑内外光影的推敲、色彩与质感的运用,用设计课的研究对象作为建筑美术大构架中的特定线索贯穿每个主题,进行连贯地“串联”。另一方面,不同的专题群组能呼应初步课中不同的模块与训练主题,在教职组成员相同的良好条件下,可令课程间的步调与授课内容协调、互通。

    (2)在地性+写生实践:《写实》《体验》等专题采用本土村镇的建筑、空间与特定场地为写生对象来强化认知并补益设计课的前期分析;
    同时将写生的手段结合到整体研究中,促进学生对“抽象—具象”的理解与转换。如在《光影的训练》环节,选择温州大罗山脚的茶山村镇建筑组团为对象进行写生活动,又如尝试用真实群体建筑体块的光影效果对比室内模型,加强具身体验等。

    (3)增加总结性的创作与体验环节:在特定节点加入带有“草模”性质的“综合材料训练”、在地性的“写生”等环节,体现对前述环节的总结;
    同时使“方案设计—构成训练—视觉训练”相结合,令其观察与创作皆带有个人体验与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研究,本教学团队完成了初步课与美术课教改方案,如表2所示。并在温州大学2019—2020学年进行了教学实验,如图5所示。

    表2 新版“视知觉训练”教案构架(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图5 温大建筑美术新课改部分作业

    本次教改是一次“以视知觉训练体系为核心,批判地加入本土地域特色与个人色彩,并与设计课关联互动的一次建筑美术教学实验”。其创新在于以下两点。

    (1)相比传统建筑美术教学更加科学进步。本次教学实验通过“可量化操作、循序渐进、前后关联、多层次综合、结构有序”的构架设置,使“视觉感知、心理与多重体验,思维与认知转换”等更高级、抽象的教学效果可被实现。

    (2)相比视知觉训练体系更加综合。本次教学实验关联并平衡了以下几个层面:“抽象训练—具身感知”“国际视野—地域本土特色”“课程体系独立性—课程族的关联互动”。

    从教学效果看,教改初步达到了预期目的。然而,本次教改亦带有许多不足与遗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理论与训练支撑有待强化。部分理论认知环节难度较大,且缺少深入的心理学研究支持,难以扩展训练。同时具体操作又因时间与师资问题而减少了部分抽象训练,导致效果减弱,如《综合材料训练》任务。

    (2)研究对象有待进一步优化。大学城周边的茶山村镇虽然可以观察到真实的生活、自发营造的丰富空间,但其并非浙南地区最具典型地域特质的村落,选择的观察与研究对象有待优化。

    (3)与设计课的内在联系仍待加强。建筑美术为“认知建筑和创意性设计”服务,不仅需要结合并借助设计课实现“创意思维训练、具身感知与综合体验、掌握表现表达技能与通用模式”,还应于更宽泛的视野下、通过更基础的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美学教育等)培养学生建筑艺术审美及创作素养。因此,为加强二者联系,一方面需要通过在课程之间贯穿多重线索以强化实践的互动机制;
    另一方面,需要重新重视各科的理论建设并促进相互的渗透补充,拓展“建筑美学、建筑人文、建筑设计基础认知等”理论教学的广度、深度与普及度,尝试通过更宽泛、更基础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与此同时,本团队基于本次教改成果及不足之处,准备在下一学年开展更加深入的课改,如强化专业理论与训练、优化研究对象、增加串联线索、增强美术课中的人文教育等。

    猜你喜欢 素描美术建筑 武汉素描歌剧(2020年4期)2020-08-06素描雨露风(2020年8期)2020-04-26美术篇当代人(2020年3期)2020-03-30跟踪导练(一)4时代英语·高一(2017年5期)2017-11-14凡·高的早期素描读者(2016年23期)2016-11-16独特而伟大的建筑少儿科学周刊·儿童版(2015年6期)2015-11-24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China Pictorial(2014年7期)2014-09-11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7期)2006-07-21台湾当代美术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06年5期)2006-05-25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雕塑(1999年3期)1999-06-23

    推荐访问:教改 知觉 批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