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插画艺术的情感性表现研究

    时间:2022-11-05 16:40: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余刚强 段雅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开始大大提升,因而对于艺术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诉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与时俱进的审美需求,艺术从业者需要持续输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插画设计是人们最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与生俱来的情感语言表现力,可以起到语言文字无法达到的传达力,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插画艺术创作更加便捷,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便是创作者对于作品思考的减少与情感内涵输入的降低。创作者对于所谓“热门”的插画风格的追捧,盲目复制、模仿,套路化创作,使得大众产生审美疲劳,在阅读时往往也只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而无法设身处地地带入其中。这也使得插画艺术失去了恒久的作品魅力。因此,对于插画创作者来说,更要克制浮躁,摒弃跟风,应从情感出发,基于情感角度创作,牢牢把握情感主线。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不等同于生活,艺术之所以被称作艺术,是因为其具备了情感性,而情感性是创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艺术是人类情感与精神的外在抒发和表现,人类创造了艺术,艺术同时又能升华人类的情感。人类的普通情感同艺术作品的情感是有本质区别的,艺术作品的情感是创作者本身想要抒发情感的一种凝练,而人类的普通情感简而言之就是“喜怒哀乐”,也可以称为情绪,不同情绪的交织,就产生了情感。情感可分为感性与理性。感性情绪是一种自发性的情感欲望,并不会考虑客观条件,而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人会用理性克制感性,因此往往感性情感只是片刻,例如艺术家灵光一现的灵感。而理性情绪是克制与理智的,人类在客观世界中依据实践活动习得生活经验以满足主观需求,但并不是全盘否定非理性情感,这样是不健康、不科学的。感性与理性相互交织,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千变万化,这才是人的正常心态。

    艺术情感与人类的情感有内在联系,人们的审美意识是建立在一般的人类情感基础之上,而艺术情感是为了一定的目的,简而言之即为艺术创作活动所服务的情感。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便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发怒的人与表现怒气的艺术家是完全不同的,发怒的人被自己的怒火所控制,而艺术家则是这场伪饰风暴的主宰,在它上面铺开了审美表现的彩虹”。

    而插画艺术往往具备强烈的情感内涵,满足了观者的情感诉求,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理想的画面需要创作者感情的浓缩,要深入人的内心世界里去观察、体验人们的情感表现及其变化,以此为基础,丰富情感体验,再进行艺术创作。

    插画艺术的优势便是其作为一门形象艺术,直观地表达了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但是其劣势是创作者必须通过直观的艺术表现手法对抽象内容做到描摹与概述。插画艺术是对文字形象的再创造,而这一要求必须将美与情感贯穿始终。美的定义是广泛而抽象的,对于不同的审美客体,就要从美的共性出发,基于一定的审美法则与标准,即创作者需从画面的情节、逻辑、情感等方面入手,具体可分为构图、色彩、技法、情感等因素,通过这些因素,以此调动人们的审美情趣,产生共鸣。

    (一)构图对画面情感的影响

    构图是插画情感表现的一个前提要素,构图的概念较为广泛,主要指构图的基本形式与构图的形式法则。创作者通过构图的基本形式表现作品主题及美学思想,通过一定的原则将原本无序的画面构成一个有序的有机整体。

    构图的形式法则使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有迹可循,如透视、主次、对称与均衡、韵律等。透视的法则东西方也相差甚多,西方绘画严格遵守焦点透视的规律,强调画面的视觉规律与客观逻辑,如物体应近大远小,远处直至视平线消失,这使得西方绘画多强调写实与真实性。中国绘画则不是按照这一透视的规律,而是遵守散点透视的规则来布局画面,遵循着画面视角根据创作者移动,因而具有多个消失点,注重对于画面的经营,使得画面感受服从于视觉感受。焦点透视可以较好地呈现出时空观念,体现三维视角,注重观者对画面的身临其境。散点透视则是更加注重观者对画面意境的感受。随着中西方绘画的不断交流,现代插画在透视上已经不拘泥于某一透视,甚至在画面中将两种透视融合,体现出了新的画面风貌。

    构图的主次在任何绘画艺术之中都是表现画面主题内容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画面若没有主次则会显得平均,从而使得观者对于画面中心思想感受不明,产生视觉混乱的现象。

    对称与均衡这一原则在构图中也十分重要,对称可以使得画面的视觉达到均等的效果,产生对称美,这是人们在长久的生活之中对自然万物结构所形成的纯粹规律美感。均衡则有一些不同,并不是强调画面之中的物体上下左右的相同,而是要求创作者对于画面构图的经营要使受众视觉上的平衡。

    韵律这一概念则较为抽象与主观,这一概念是来源于音乐艺术之中,原指音乐中的节奏变化,也可用来表现画面视觉的节奏变化。在画面构图中,可以通过对于画面主体构造的强弱以此来强化主次的视觉表现,从而使得画面形象的大小、强弱、深浅形成对比,以此达到一种视觉的和谐。

    (二)色彩对画面情感的影响

    色彩对于插画艺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表现画面主题、基调与氛围的关键。不同的色彩可以使受众产生不同的情感,也可以唤起受众不同的感情共鸣。色彩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可以使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色彩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本身并不具备感情色彩,但是根据人们的主观感受,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使人温暖,绿色使人平静,蓝色给人以明朗的感受。色彩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画面构成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体系。

    色彩同时具备强大的象征意义。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色彩便具备了一定的特殊象征含义,在特定的领域中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如丧葬文化与婚礼文化。传统中国婚礼采用红色,丧礼则用白色,这就需要创作者根据受众合理安排。色彩语言可以很好地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虽然形式多样,但是传达给受众的感情才是关键所在,创作者将内心情绪与感知融入画面之中,将个人主观情感通过色彩表达出来。色彩也是创作者思维与情感传达的媒介,色彩语言与创作者的情感结合形式,使得观者在视觉与情感的感受上更加强烈,既可以保持对现实的客观感受,又可以对创作者情感引起共鸣。因此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要强调个人情感的传递,将正向感受通过色彩媒介抒发,以此实现色彩语言的情感性表达。

    (三)风格对画面情感的影响

    现阶段插画艺术风格多样,创作者为追求作品的独一无二,力求在风格上具备高辨识度。风格的形成是有主观与客观原因的,在主观上是因为创作者对于风格的追求以及对于艺术表现的理解;
    客观上是由于创作者本身所受到的教育、自身的精神世界、生活经历以及审美判断、艺术素养等因素影响,因而形成不同的个人风格。不同的插画风格对于观者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如Q版可爱风往往具备独特的亲和力,如近几年兴起的国风插画,将中式构图与意象融入画中,形成隽永独特的中国风味。不同风格的插画在时空的构成上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这种主观来自创作者的想象力,使得真实与虚拟在作品中并存,彼此相互交织产生视觉的互动,给读者以独特的体验。

    在插画创作之中,创作者将艺术情感注入作品,情感作为一种创作推动力,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艺术形象的创作过程之中,情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诸多创作元素基于情感相互联结,建立联系。插画作品既要保持创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动机,同时也要包含理性因素,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这样的插画作品必然可以使受众提升对事物本质的认知。

    (一)插画情感的治愈功能

    艺术的治愈功能便是利用了观者的内在经验,使其在欣赏与疗愈过程之中与创作者相互交流,同时艺术疗愈是运用身体与意识之间的平衡原理而衍生的特殊治疗方法,多是引导受众寻求情感与精神的健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不论是生理上还是精神上,人们的生活压力巨大。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不断产生带有能量的动力,假设生物性的能量转换成心理的能量,当心理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个体感到不舒服,这时个体必须产生行为,将体内的不适宣泄掉”。在重压之下,人们需要支撑,来缓解这种压抑,而插画往往就具备这样的作用。插画的创作是饱含创作者主观的情感与“能量”,可以使观者在短时间内忘却个人困苦,还可以提升个人动力。插画的视觉表象本身就是可以连接观者内心的抽象语言,可以深层次接触人们的内心情感,插画的色彩、形象等可以帮助受众调节、释放负面的情绪,使得受众的精神与生理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恢复。

    插画多是运用这种情感作用力,赋予作品拟人化,将创作者情绪投射到具体意象之上,观者则通过视觉观察将自身代入,识别出个人的负向情绪,洞察自身,将问题直观化,并且付诸努力,解决问题,以此使得自身得以治愈。

    (二)插画情感的认识功能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写道:“我们不再把艺术过程视为自给自足的,或来自神灵的神秘启示,或与人们所做的事无关和不可能有关。” 这个观点表明艺术是一种认知自己的方式与手段,简而言之,艺术具备认知的功能,我们对于外界知识的获取,首先是来自感官功能,而我们的感官并不是简单传递意象,它会告诉我们事物是由什么构成,并且如何相互交织、构成联系的。

    在认知的过程之中,我们并不能完全抛开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去看,但优秀的艺术作品必须依靠其内涵与情感,被公认为优秀的作品并不都依赖其风格或是艺术家技巧,优秀的艺术作品重要的是其精神内涵,因此很多简朴的作品依然屹立在艺术之林的顶点。形式只是为了将画面风貌更加清晰地呈现,可以更好地传递其目的与信息,内容与情感的表达是创作者应当关注的。

    由于艺术具备认知的功能,创作者应当更加积极地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以此来避免插画艺术作品缺乏情感而仅流于形式与表象。

    插画作为现如今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只有创作者对作品投入更多情感,才可使其更具有生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故事的表达或者炫技上。优秀的插画作品既可以符合人们的审美判断,又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引起观众的共鸣。人创造了艺术,插画艺术又通过色彩、构图等形式来表达人们的精神世界及内心情感。插画艺术又对创作者和观者具有疗愈、认知及潜意识情感表达的作用。因此创作者应该牢牢把握情感因素,丰富自身视觉经验,从而使读者与自己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插画作品才会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猜你喜欢 观者插画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客联(2021年7期)2021-09-27端午节观龙舟赛东坡赤壁诗词(2020年5期)2020-11-06插画青年生活(2020年5期)2020-03-27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求学·理科版(2018年2期)2018-03-14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活力(2016年23期)2017-04-18曲艺受众分析曲艺(2017年2期)2017-04-04光影行者大众摄影(2016年8期)2016-08-01心中的景致大众摄影(2016年7期)2016-07-08何籽❘插画南方周末(2015-01-29)2015-01-29预防感冒智慧少年(2009年1期)2009-01-20

    推荐访问:插画 表现 情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