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紧跟核心,忠诚履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贡献财政智慧和力量

    时间:2022-11-05 12:25: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刘桂平

    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是在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翘首以盼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关系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关系天津当前和长远发展,关系全市人民根本利益,对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奋斗、勇毅前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亲临天津视察和出席活动,对天津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为天津发展注入强大政治动力、精神动力、工作动力、前进动力。天津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只要我们始终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就一定能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政治立身、涵养忠诚大德,自觉在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坚决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号令。要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坚持不懈武装头脑、与时俱进指导实践、扎扎实实推动工作,把真理伟力转化为发展天津、建设天津、振兴天津的磅礴力量。要牢记“党之大者”“国之大者”,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处处对标对表,事事校正紧跟,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政如农功,日夜思之”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有力的行动举措、务实的工作作风,驰而不息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津沽大地落地落实。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站在新起点上,实现这些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五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的重要要求,第一条就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各条战线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人想发展、时时谋发展、事事促发展,为发展出谋献策、为发展殚精竭虑、为发展拼搏努力,积极营造浓厚发展氛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全面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优12 条产业链,串链、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推动制造业和相关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二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是天津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高水平建设改革开放先行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高质量建设国际一流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高标准建设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创建对外开放新优势,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三是坚定不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广战区制、主官上模式,建设法治天津、平安天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完善,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创新治理方式上贡献天津智慧和力量,筑牢首都政治护城河。四是坚定不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全力做好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精神文化生活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确保民心工程“说到做到”,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扣百姓关心的重点领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进一步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狠抓稳增长、稳预期工作,加强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和财政税收“三线”调度,推动稳经济35 条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牢牢守住“三保”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安全生产和城市安全运行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要从严从实抓好燃气安全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深入细致做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等工作,扎实筑牢全方位安全防护网。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政治优势,也是财政工作的根本要求。邓小平曾指出:“财政部门是集中体现国家政策的一个综合部门;
    财政工作一定要有财有政,切不可有财无政;
    数目字内包括轻重缓急,哪个项目该办,哪个项目不该办,这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

    一直以来,财政部门为我们党奠基立业、治国理政、当家理财作出了许多贡献,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服务和保障,财政制度安排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从苏区政府的艰难维持到陕甘宁边区的自力更生,从抗日战场上的小米步枪到解放战争中的百万军需,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统一财经到经济困难时期的勉力支撑,从推进分税制改革到建立现代财税体制,财政部门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坚决拥护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持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算好政治和经济两本账,脚踏实地、克服困难,全力保障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在新的赶考路上,财政部门必须坚守政治机关定位,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确保财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1.财政是“庶政之母”,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建党一百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领导下的财政工作也顺应形势而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创新体制机制,职能定位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不断深化,在我们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望百年党史,在建党之初,财政积极为党领导革命事业筹措经费做好保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财政既要支持军队打仗,又要兼顾根据地、解放区发展生产,双线运行、两头开花;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向和平建设时期财政转变,迅速组建管理机构、统一财经制度,在巩固新生国家政权、推动工业化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公共财政建设步伐加快,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财税制度,加强宏观调控,参与对外交流,在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器”“助推器”“调节器”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将财政的职能定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财政深度嵌入、全面参与国家治理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在统筹“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职责使命。走上新征程,财政部门要继续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自觉把财政资源的统筹和分配、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放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去考量谋划,增强预算刚性,守住风险关口,提高财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彰显财政作为,贡献财政力量。

    2.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向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稳步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财政事业蓬勃发展的行动指南。曾长期担任苏维埃中央政府财政部长的林伯渠提出,财政工作要为革命战争和革命军队服务、兼顾改善民生;
    边区的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取之有道、用之得当;
    人民的政府不能不依靠人民,人民的金钱不能有丝毫的浪费。从革命战争年代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后推进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等措施,到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合理调整、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再到进入新时代后推动民生领域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努力做大蛋糕,又着力把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走上新征程,财政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完成好财政资金保基本民生的重要任务,注重普惠性、基础性领域保障,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大事急事难事要事,精准发力,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3.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勤俭办一切事业,更好节用裕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党领导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思想,也是预算收支安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毛泽东曾指出:“财政的支出,应该根据节省的方针。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会计制度的原则。” 邓小平也指出:“我们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比较落后,财力有限,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仅是我们一路走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不论是在资金宽裕时期,还是在资金紧张时期,财政部门始终注重统筹收入与支出、需要与可能,努力把宝贵的财政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走上新征程,财政部门要继续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并切实贯彻和体现在财政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把预算管理作为过紧日子的重要抓手,科学核定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做到有保有压,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

    2022 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精准、更可持续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取得积极效果。经过全市共同努力,1—7 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均有所收窄,成绩来之不易。同时,以更大力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支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提升财政管理成效,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1.财源税源建设提速推进。建立财源税源建设工作机制,整合各方面力量,实现统筹协调、上下贯通、齐抓共管财源税源良好局面。强化税源数据归集分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真正走出去、坐下来,摸清全市重点税源主体发展情况,实现心明眼亮抓财政经济工作。建立对口包联机制,专人专管,掌握财政经济运行第一手资料,加强产业引导,及时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强化调度分析,通过日会商、周例会、月总结等机制,科学研判形势,加大协调力度,研究解决症结问题,拓宽税源渠道,层层抓落实,为切实增加财力出谋划策。

    2.服务产业发展用心用力。在深入聚焦制造业立市方面,注重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累计安排市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88 亿元,支持重点项目2800 个,带动有效投资近1000 亿元,培育了紫光云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海尔5G 园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360 等新兴总部企业落户天津。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大力培育壮大天津“专精特新”企业,累计为36 家“小巨人”企业争取中央资金9119 万元,为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计算机、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拨付专项资金17.4亿元,累计向海河产业引导基金注资120 亿元,支持其投资项目和子基金425 个,投资金额达443 亿元。

    3.推动改革创新走深走实。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出台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加强各项制度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加快建设覆盖全市各级财政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动态反映各级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实现预算统筹管理。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绩效目标编制实现“项目全覆盖”,出台市级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评细则,加强督导评价。深入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印发实施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国防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建立市和区收入共同增长、支持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机制,出台转移支付负面扣减、重点税源企业跨区迁转等政策举措,形成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合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收入增长基础不牢固,优质税源企业的数量和提振作用仍显不足,新增可用财力有限,稳定和培育财源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支出需求刚性增长,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需要加大投入,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预算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预算刚性约束不足,预算执行中部门存在追加调剂事项,对真过紧日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部分项目支出质效不高。四是区级“三保”保障水平不均衡,部分区进入偿债高峰期,债务还本付息负担重,财政运行面临较大压力,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全市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财政部门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代会精神,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克服当前困难挑战,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作为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具体行动。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从百年党史特别是党领导财政工作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持续加强财政部门政治机关建设,把锤炼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政治首德,在以政领财、以财辅政上彰显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两个确立”“两个维护”根植于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共同信仰、见效于财政系统党员干部的共同奋斗。

    1.开源。一是厚植财源税源。要具备全局意识和宏观意识,强化财源税源建设工作联动机制,加大数据比对和挖掘力度,做好统计、分析、监控管理。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围绕市场主体反映的发展难题和扩产增收需求,建立归口协调机制,加快推动解决。不断提高财政经济工作专业化水平,善用统计方法分析财税运行,熟悉掌握产业、行业发展基本状况,着力提高工作质效。二是盘活资源资产。坚持按照“宜租则租、宜售则售、宜转则转、宜整合则整合”的原则,分类处置资源资产,实现处置收益最大化,增加政府财力。加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在摸清资产底数的基础上,精准施策,加快变现。针对历史遗留问题,有关部门要研究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创造条件加速实现盘活变现。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资源资产盘活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公物仓,实现行政事业单位闲置和低效资产调剂利用、共享共用,实现综合利用最优化。三是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积极把握中央政策机遇,找准方向和重点,对接国家规划、政策要求深入挖掘天津特色因素和优势,全力争取支持。各部门要做好信息沟通和政策跟踪,同向发力协同配合,肩负起各自职责,有针对性地研究各项工作措施,共同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申报工作。财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各部门精准研究财政支持政策,做好周密安排,力争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同时,也要用足用好每一笔专项资金,加强项目绩效管理,推动项目尽早落地见效,不断巩固拓展财源税源。

    2.节流。一是强化预算约束。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将取得的各类收入依法依规纳入本区、部门或单位预算,对非财政拨款结余较多的单位,减少预算安排。新增资产配置要与资产存量挂钩,超出资产编制的不予安排预算。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严控已批复预算调剂事项,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执行中提出的新增项目需求,不得从现有预算或转移支付预算调剂。除具有专项用途资金外,凡年终未形成实际支出的资金,要全部收回统筹平衡。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与相关部门互联互通,细化预决算公开内容,推动管理制度、预算安排、绩效结果等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绩效管理。始终坚持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在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监督各环节融入绩效理念,将绩效目标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未编制绩效目标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预算。持续推进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组织开展项目自评和重点评价。深化绩效管理成果应用,将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做精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探索成本效益分析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边覆盖原则,将成本理念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绩效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三是加强项目审核。加强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与审核,坚决把住预算、结算、决算等关键环节,规范和控制建设成本,严格预算执行,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建立禁止类管控清单,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安排,各级财政部门对项目进展缓慢、债券资金沉淀浪费额度较多的单位,要相应扣减其财政拨款,用于支付资金沉淀期间利息。各部门在出台涉及增加财政支出的重大政策时,应进行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未通过评估的不得安排预算。严格落实市对区举债融资事前安全审查机制,对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等融资事项从严把关,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行为。

    3.控险。一是兜牢“三保”底线。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完善财政运行监测机制,依托财政大数据平台,压实区级保障责任,强化“三保”预算审核,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督导各区打足预算、不留硬缺口。加强区级财政运行监测,及时跟踪监测库款保障水平,精准调度资金,统筹加大对基层和财政困难区的支持力度。建立民生支出清单管理制度,合理把控民生政策调整的节奏和力度,推动民生政策更可持续。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约束,债务收支及还本付息等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规范政府债务信息披露内容、时间节点和公开渠道。建立健全债券项目安排协调、审核把关机制,完善债券使用管理负面清单,加强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建立政府偿债备付金制度。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压实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属地属事责任,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防范变量。三是持续开展重点工作监督检查。聚焦中央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地方政府贯彻过紧日子要求、基层“三保”工作实施措施、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相关重要领域资金管理、财政运行关键环节监管等方面重点任务,认真总结分析当前工作的堵点难点,直面存在的问题,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办法、建立长效机制。要坚持依法理财的理念,全面履行财政职能,对违规违纪问题要敢于斗争,敢于追责问责,坚决维护党纪国法,保证财政运行安全。

    4.促改。一是深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改革文件,学习兄弟省市经验做法,紧紧围绕国家改革导向,以增强省级统筹能力、加大对财政困难区帮扶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为主要目标,抓紧制定出台我市实施方案,从调整收入划分体制、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明确事权支出责任等角度,健全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兜牢兜实“三保”底线,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财政体制重要支撑。二是深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财政部门要用好一体化系统,把各部门申报的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库管理,强化项目预算审核,将评审评估结果作为安排预算的前置条件。结合市区两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分类施策、精准对接,以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为主线,坚持市级“示范带动”和各区“均衡提升”相结合,将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规划图”变成“施工图”“竣工图”,推动全方位、全覆盖管理不断推向纵深。三是深入推进预算绩效改革。推动建立事前绩效评估工作机制,重点对新增政策和新增项目开展投入成本和实现效果匹配量化分析。加强对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评价,推动转移支付项目追溯评价,分析财政支出实际执行情况,针对重点问题精准查找原因。探索建立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机制,研究设定综合考核指标,将评价结果作为完善财政监管、调整财政政策、优化转移支付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财政 刘尚希:民生财政的目标就是使公共风险最小化中国总会计师(2017年7期)2017-09-0731省份财政透明度大排名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47期)2016-12-14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四)当代县域经济(2016年10期)2016-09-282016年四川省财政补助健康服务业重点项目(三)当代县域经济(2016年9期)2016-09-20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国家财政责任的优化江汉论坛(2014年6期)2014-12-05读懂现代财政新理财·政府理财(2013年12期)2013-12-30抓住财政管理“牛鼻子”新理财·政府理财(2013年6期)2013-07-15被遗忘的真实新理财·政府理财(2013年1期)2013-02-21走向舞台中央的言与行新理财·政府理财(2010年11期)2010-12-17

    推荐访问:大都市 全面建设 紧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