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登鹳雀楼》英译本分析

    时间:2022-10-01 17:15: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李金侠 孙春玲

    摘要:翻译,是一个译者对原文本重新创作的过程;识解,是译者对原作的认知能力体现。同一个原文本的众多不同译本的出现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不同识解的具体体现。本文将从识解理论视角的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维度入手,以许渊冲先生和徐忠杰先生的《登鹳雀楼》两个英译本为例,浅析其建构差异性。

    关键词:识解理论;登鹳雀楼;英译差异性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篇久负盛名的唐朝古诗,具有极高的文学艺术成就。[1]其英译版本繁多。本文将以许渊冲先生和徐忠杰先生二位译者的英译本为例,研究两人在英译过程中的识解差异,希望翻译界重点关注中国诗歌典籍的翻译与传播。

    一、识解理论概述

    “识解”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指 “人类用不一样的方式来理解、表述相同现实情景的能力”。[2]确切来讲,识解即所谓的讲话者“呈现概念表征时所选择的方式”。[3]识解最初被称为“意象”。“意象”这一术语源自认知心理学领域,指人们对外界实体进行感知体验时所形成的可长期保留在人们大脑中的抽象表达,后被应用到认知语言学领域。

    心理意象在认知语言学中意义重大,但与认知心理学的“意象”却不同。[4]为避免术语的混淆,Langacker 将“意象”改为“识解”,并将其定义为“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我们拥有用许多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迄今为止,学界相关学者对识解理论的定义没有异议,但就其具体内容,即识解方式分类问题上,却颇有不同,主要有Langacker 、Talmy、Croft & Cruse 和 Lee这四种主张。

    本文主要在Langacker的主张理论下对《登鹳雀楼》的兩种译本进行分析。美国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Ronald Wayne Langacker将识解的概念系统化、层次化,分为详略度、辖域、背景、视角与突显五个维度。另外,王寅认为因辖域和背景这两方面有部分内容重叠,所以应把两者结合在一起,Langacker对中国语言学家王寅的相关观点也表示认同。在已知的相关背景下,译者站在不同的视角注重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原文进行分析判断,产生不同的译文。

    二、识解理论视角下 《登鹳雀楼》英译本分析

    下面将从Langacker识解理论下的四个维度: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以及详略度分析许渊冲、徐忠杰两位译者《登鹳雀楼》英译本的差异性。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On the Stork Tower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许渊冲 译)

    An Ascent to Stork Hall

    The setting sun behind the mountains glows;

    The muddy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

    If more distant views are what you desire;

    You simply climb up a storey higher.

    (徐忠杰 译)

    (一)辖域和背景

    在翻译过程中,确定辖域和背景是译者的首要工作,可用于帮助译者进行翻译方向与类别的判断,也是译者选择叙述的视角、突显内容、从详或从略的方式的基础,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被激活的相关概念域配置和百科知识的识解过程。在对《登鹳雀楼》的英译中,不同译者对辖域和背景的确定主要表现在对意象和意义的识解上。[5]

    例1 白日依山尽,

    (许译)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

    (徐译)The setting sun behind the mountains glows;

    《登鹳雀楼》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登上鹳雀楼后所作,该诗词表现出其不甘平凡的胸襟抱负,同时反映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诗人借景抒情,通过意象的描绘抒发其感慨之情。此例句并无晦涩难懂的词汇,淳朴简单的字词勾勒出当时诗人眼下的宏大场景。为了使译入语读者感受到王之涣诗歌动态的意象,两位译者深思熟虑如何措辞得以重现与原文同样的意象。许渊冲先生用glow一词遵循原文通过静态描写还原了原文太阳的状态,用beyond巧妙地体现了太阳的位置,使译文读者产生位置联想,但这种抽象译文与原诗歌所反映的动态意象不一致。徐忠杰先生译文也存在同样的翻译效果,例如,巧妙运用setting勾勒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动态效果,使译文读者容易定位诗歌的景色描写,因此徐忠杰先生的此句译文更接近原文。综上所述,译者在翻译中国古代诗歌需激活和所翻译诗歌、诗词相关辖域和背景知识。从识解理论的视角得出有关翻译要了解背景及辖域的结论:背景知识和辖域所激活的概念域的不同会导致译者的译文出现差异。[6]

    (二)视角

    视角,即人类洞察某一事物或情景时所选取的参照物或者说选择的角度,是观察者与所观察的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立场、角度或叙述人称等不同,译者对原文本的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

    例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许译)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徐译)If more distant views are what you desire;

    You simply climb up a storey higher.

    许渊冲、徐忠杰对原诗叙事视角的选择彰显了两位翻译大师的视角差异性。对于“欲穷千里目”一句,许渊冲先生并没有翻译出原作诗人想要表达的对未知的无限探索与追求,而是直接将站得越高看得越远的登高感受译到英文中,虽然给译文读者留下了“视野开阔”的登高印象,但是没有把原文的空间视角完好重现。用height表达原诗“更上一层楼”的意义,也并没有确切体现原诗想要表达的阶梯式高度差的感觉。徐译“更上一层楼”的意象时,他量化了“一层楼”的概念,使用了a storey higher来表达登高望远,storey一词巧妙地体现了阶梯式登高的过程且暗含一定的高度,较好地再现了原文的空间布局结构,这一角度使原文的登高望远的意象投射到了人生追求的哲理上,降低了译文读者对原文意象认知的难度。综上所述,译者对原诗叙述视角识解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译文的视角重构出现差异。

    (三)突显

    突显,是指人们对所选择的事物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着重关注。在翻译过程中,因为语言之间的差异性,译者会在语言表述时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方面进行突显分析。《登鹳雀楼》句子结构整齐押韵,因此,许渊冲先生和徐忠杰先生二位译者各对诗句韵律翻译彰显了不同程度的突显。此前,Langacker将突显区分为两种不同的路径,即勾勒和射体/界标组合。“当识解指向一种关系时,参与者呈现出不同的显著程度,最显著的叫作trajector(射体,简写tr),另外的参与者叫作landmark(界标,简写lm)”。以下案例主要以射体/界标这一突显路径进行分析许、徐二位《登鹳雀楼》英译本的差异。

    例3 登鹳雀楼

    (许译)On the Stork Tower

    (徐译)An Ascent to Stork Hall

    原诗题目“登鹳雀楼”,看似用词简短意义浅显,但由于不同译者对原文内容的不同突显,在决定射体(主语)和界标(宾语)过程中出现差异;其体现在语言结构上即主语和宾语的不同选择,虽然此诗题目并没有明确表明原文射体,正因此给广大译者创造了无限可能。[7]以该诗题目例,许渊冲译文以第一人称作主语并省略作为射体,the Stork Tower作为界标(宾语),其译法旨在突显所写所绘都是以作者在鹳雀楼上为起点;徐忠杰译文同样把鹳雀楼Stork Hall作为界标(宾语),却将An Ascent作为射体(主语),其突出了登高的动作状态。综上所述,译者通过不同的路径突显不同内容,对射体和界标设定不同,从而使译文语言结构体现其差异性。

    (四)详略度

    详略度,即不同译者通过不同的详略度认识或描述一特定景物、事物,可根据译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决定译文详尽论述程度或是否进行简略处理。因此,详略度对语言表达产生差异起重要作用。

    例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许译)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徐译)If more distant views are what you desire,

    You simply climb up a storey higher.

    该诗尾联作者借景表达对未来的一种无止境探求之愿,将自身登高与人生志向相联系,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不畏艰险、敢于攀登、志存高远的令人敬佩的精神。徐忠杰和许渊冲的译文皆体现了原诗内涵,但是两人在细节处理上各有不同。例如,徐忠杰将“欲穷千里目”译为If more distant views are what you desire,more distant views忠实原文体现原作想要看更高更远的风景;desire彰显了个人对未来追求的欲望,平行表达了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志存高远之意,译文较为详尽。许渊冲却将原文的“千里目”译为grander sight,单纯表达了更雄伟的风景,译文表达较为简单,使读者难以和作者感同身受,体会原作的登高精神,弱化了原文雄心壮志的意象。

    三、结语

    本文以识解理论视角为指引,从辖域与背景、视角、突显和详略度四个角度分析了许渊冲、徐忠杰《登鹳雀楼》(王之涣)两英译本中的差异,并对两译本进行分析评价,两位译者由于背景知识的差异,会导致其观察原作的视角不同,突显的事物内容不同,从而使特定情景详略不一的情况产生差异。因此,本文通过评析《登鹳雀楼》两英译本的差异分析认为,认知语言学的识解角度为诗歌翻译提供了合理的认知依据,助推文本英译的差异性研究和中国文化典籍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蔡欣洁.基于认知“识解机制”的许渊冲唐诗英译策略研究[J].外文研究,2019(3):72-76;108-109.

    〔2〕LANGACKER R W.Foundation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ume I[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3〕EVANS & GREE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M].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6.

    〔4〕王寅.認知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12,33(4):17-23;127.

    〔5〕邓洁雯,钟书能.从意象图式视角解析《登鹳雀楼》及其翻译[J].嘉应学院学报,2012,30(09):77-82.

    〔6〕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路玉.识解理论视阈下杜甫《登高》的英译差异性研究[J].海外英语,2018(21):144-145.

    推荐访问:解理 视角 英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