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郭会卿教授基于“浊毒”学说治疗痛风经验

    时间:2022-10-01 14:20: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袁都户 周志峰

    【摘 要】 郭会卿教授以其多年临证经验将痛风分为潜伏未发期、急性发作期、缓解间歇期、久病迁延期等4期,并概括发病之本乃中焦脾虚,发病之标乃湿浊毒瘀。在分期治疗中将化浊解毒法贯穿全程,潜伏未发期通调脏腑、化浊排毒、未病先防,急性发作期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散结止痛,缓解间歇期温中除痹、化湿和毒、瘥后防复,久病迁延期补益肝肾、温阳化毒、破结开瘀。同时辨证用药,内外兼治,疗效甚佳。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浊毒理论;分期论治;学术思想;郭会卿

    郭会卿教授是河南省中医院中医骨伤科教研室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颈肩腰腿痛研究所所长,省级知名骨科专家,先后师从于郭维淮、朱良春、李振华、娄多峰等中医大家,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风湿骨病的诊断与治疗。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导致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代谢性风湿病,全球发病率为1%~4%,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长且男性为高发人群[1]。痛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临床主要症状为高尿酸血症、四肢远端关节炎症损害,严重者导致肾脏疾病,后期还可伴发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病等[2-3]。中医药治疗痛风在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复发、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4]。郭会卿教授治疗风湿骨病30余年,对痛风的中西医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治疗痛风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从浊毒理论探讨病因病机

    浊、毒是两种独立的致病因素,“浊”最早含义指浊气、浊阴,一是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二是指“浊阴”,是人体正常代谢的产物,如呼出的浊气、汗、二便、排出的矢气等。《金匮要略》中“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明确提出浊邪为致病因素。《杂病源流犀烛》曰:“浊病之源,大抵由精败而腐者居半。”进一步提出浊病并阐明其病因。“毒”有内毒、外毒之分,内毒是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等内因而生的毒邪,如寒毒、热毒、火毒、痰毒、湿毒等附生之毒;外毒是指经口鼻皮肤而入者,如温毒、疫毒等。浊毒致病,由浊而起,浊邪侵犯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津液输布失司,气血津液阻滞或运行无力,不能将代谢产物及时排出,蕴积体内日久以致内毒而生。如王冰注《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中曰:“夫毒者,皆五行标盛暴烈之气所为也;二者,谓邪之蓄积蕴久为毒。”浊性污秽、黏浊稠厚,毒性暴戾、质变有害。浊毒之间胶结和合,复合而成具有秽浊、黏滞、稠厚性质的致病因素“浊毒”。浊毒致病具有易耗伤气血、入血入络,易阻碍气机、胶滞难解,易积成形、败坏关节、损伤脏腑功能等特点。郭会卿教授认为,其发病的先决条件是高尿酸血症。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居安厚味、好逸恶劳、高嘌呤饮食、饮酒等因素致气机升降失常,“五气之溢”瘀蓄血分内致“气涩血浊”而变生本病。尿酸属于浊毒,浊毒源于湿邪[5]。湿浊之邪侵犯人体,导致脾肾功能失调;脾胃对肥甘厚味之食运化失调,致湿热痰浊内生;肾司二便,排湿泄浊缓慢量少,则湿浊内聚,蕴积体内日久以致浊毒内生;加之外感浊毒侵犯人体,内伏血脉,损耗气血,酿生湿热痰瘀,攻于手足,阻滞经脉进而发病。本病发病之本乃中焦脾虚,发病之标乃湿浊毒瘀为患。病机乃先天不足,正气亏虚,脾运失司;加之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化生湿浊。湿热浊毒因血行迟涩而稽留不行,蒸灼气血,阻滞经络,故关节红肿疼痛而不可忍。浊毒初发,仅妨碍气血之流行,若及时流散,则关节可恢复正常;若湿热浊毒蒸酿气血津液,生成痰瘀,久则可由无形变有形,于关节处见痰核肿块。有形之瘀更阻气血,则关节持续疼痛,甚或畸形。湿热之毒本应经肾之蒸化,从膀胱排出。而湿热之邪留于肾,反损肾之精气,使肾脏失其蒸腾气化之司。痰瘀亦可留于肾,成为有形之害。湿性重着黏滞,故常发于下焦足部,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久发致肾脏功能衰退,出现癃闭、关格重證。治本之法在于固护脾胃、化浊解毒以绝湿浊毒瘀之源。

    2 运用浊毒理论分期论治

    2.1 潜伏未发期:通调脏腑、化浊排毒、未病先防 痛风潜伏期主要为尿酸偏高,关节多无红肿热痛的症状。此期患者多表现为形体肥胖,痰多,身体困重,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腻,脉濡数。病机为三焦运转失司,决渎水道失畅,导致湿浊内蕴,瘀滞经络脏腑。证属脾胃虚弱,痰湿内蕴。治宜健脾助运,利湿清络。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组成:生黄芪30 g、炒党参15 g、炒白术10 g、苍术10 g、炒山药30 g、生薏苡仁20 g、陈皮10 g、茯苓15 g、厚朴6 g、泽泻10 g、车前草15 g、玉米须15 g、丝瓜络30 g、粉萆薢10 g。方中茯苓、白术、薏苡仁健脾益气,同时薏苡仁为清利湿热之要药,车前草、玉米须、粉萆薢皆为祛湿降尿酸之良药,全方共奏健脾化浊、清热利湿之功。若患者伴有腰膝酸软,可配伍熟地黄、杜仲、淫羊藿等补肝肾之品。

    2.2 急性发作期:清热利湿、解毒化瘀、散结止痛 痛风急性发作期,短则数小时,多则持续数周,临床好发部位多为第一跖趾关节,表现为局部红肿刺痛,痛不可触,触热明显,尤以午夜为甚,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此期最主要的病机为外感邪毒,且以热毒为最。故在治疗方面当清热解毒、宣痹止痛。方用痛风合剂,药物组成:生薏苡仁60 g、炒薏苡仁60 g、苍术20 g、黄柏12 g、金银花12 g、连翘12 g、土茯苓20 g、山慈菇6 g、虎杖30 g、防己15 g、葛花15 g、木瓜12 g、鸡血藤20 g、当归15 g、陈皮15 g、伸筋草20 g、牛膝12 g。方中薏苡仁用量最大,取其利水消肿除痹之功;苍术燥湿;黄柏清热为主药。金银花、连翘、山慈菇、虎杖排浊解毒,化瘀除痹,通络止痛;土茯苓、防己淡渗利湿;葛花、木瓜解酒化浊;当归、鸡血藤活血养血为辅药。陈皮健脾益胃而为佐药。伸筋草、牛膝引药至病所而为使药。诸药合奏清热燥湿、解毒化湿、活血通络、宣痹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6],黄柏中的小檗碱等生物碱有解热、抗炎、抗血小板聚集及提高免疫的作用。苍术能改善脾虚动物代谢,提高红细胞功能,有抗缺氧的作用,可消除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红肿疼痛症状。牛膝提取物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镇痛、利尿、解热、抗炎消肿、稳定炎症细胞的作用。山慈菇具有较好的促进尿酸排出、降低血尿酸、止痛的作用,其内含秋水仙碱,可在几个小时内使关节的红肿热痛消失[7]。薏苡仁解热镇痛强度与氨基比林相似[8]。

    2.3 缓解间歇期:温中除痹、化湿解毒、瘥后防复 痛风疼痛缓解,红肿消退,但患者常感身体困重,乏力伴有腹胀,纳呆,舌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病机为脾胃虚弱,湿浊内伏。治宜温中除痹,健脾祛湿。方用温中除痹汤,药物组成:麸炒苍术1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香附10 g、砂仁8 g、厚朴10 g、小茴香10 g、乌药10 g、桂枝10 g、白芍10 g、枳壳10 g、刘寄奴15 g、威灵仙15 g、穿山龙15 g、徐长卿15 g、延胡索30 g、甘草6 g、独活30 g、木香10 g、秦艽15 g、生姜5 g、大枣5 g。间歇期为毒伏,治宜化湿解毒,全方共奏温中除痹、健脾祛湿之效。《伤寒论》云:“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脾土健运则可以纳毒、降毒、分解化毒,不仅可以运化水湿祛毒之依附,又可降低毒的烈性,促进毒的分解代谢,防其传变而损害他脏。湿本为水,性濡润,易与热结,易聚成浊,弥漫难化。临床上常用陈皮、枳壳、山药、砂仁、苍术、厚朴、半夏、茯苓等健脾化湿类中药,同时辨证配合宣上通下之品,调畅气血,疏通三焦通道,调和脏腑气机,务以复脾胃运化之枢机为要。

    2.4 久病迁延期:补益肝肾、温阳化毒、破结开瘀 慢性期病机以肝肾亏虚、痰瘀互结为主,治宜补益肝肾,调节气血,利湿泄浊。病程日久,邪去正虚,气血不畅,筋骨失养,关节局部肿胀及疼痛较轻,关节肌肉僵硬活动不利较明显,多呈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方用双合汤加减,药物组成:桂枝10 g、当归12 g、川芎10 g、生地黄18 g、白芍10 g、桃仁10 g、红花10 g、陈皮10 g、姜半夏10 g、茯苓15 g、炙甘草6 g、黄柏10 g、苍术20 g、生薏苡仁30 g、炒薏苡仁30 g、川牛膝15 g。若湿热重者,加土茯苓30 g、泽泻15 g、萆薢20 g;若痰瘀阻络者,加地龙15 g、露蜂房10 g、芥子10 g、土鳖虫6 g、全蝎6 g、蜈蚣1条。久病迁延期,治宜调补肝脾肾三脏。肝主筋,肾主骨,脾主四肢,治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益气健脾化湿为辅。慢性期为毒结,久病入络,结聚成块,络脉、溪谷为气血灌注末端,流行缓慢,最易伏邪藏毒,尿酸盐最易沉淀析出形成结节。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认

    为:“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新陈代谢,都可以概括成“阳化气,阴成形”,气化行则形可散,气化滞则形必凝。故治本之道在于扶阳以抑阴,需用温阳化毒之法,配伍加桂枝、细辛、通草、萆薢等通阳化气之品,犹拨云见日,使未结之毒无以遁形、已结之毒渐化消散。土鳖虫、全蝎、露蜂房、芥子等破结开瘀,化顽痰、软坚散结使毒所凝结之处气血得以复流,结节可化。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7岁,2019年8月15日初诊。以反复下肢关节肿痛5年,加重1周为主诉。患者

    1年前饮酒后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于当地医院查血尿酸545 μmmol·L,诊断为痛风,口服秋水仙碱后症状消失。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口服秋水仙碱后疼痛减轻,未进一步治疗。3 d前饮酒后出现右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剧烈,服用秋水仙碱疼痛缓解不明显,遂来就诊。刻诊见: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红肿热痛,按之凹陷,舌质暗红,苔黄腻,边有齿痕,脉弦滑。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痛风,浊瘀痹阻证。治宜泄浊化瘀,解毒除湿,通络止痛。方用痛风合剂,药物组成:苍术20 g、黄柏10 g、生白术20 g、生薏苡仁50 g、炒薏苡仁50 g、牛膝15 g、土茯苓60 g、泽兰15 g、泽泻15 g、秦艽15 g、威灵仙30 g、苦参15 g、萆薢20 g、山慈菇6 g、虎杖30 g、车前草30 g、赤芍15 g、桃仁15 g、地龙15 g、土鳖虫12 g。7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辅以栀黄止痛散膏药外敷患处,以清热凉血、消肿止痛。

    2019年8月22日二诊,患者足趾部发热肿胀疼痛减轻,复查血尿酸已降至467 μmol·L,效不更方,继服上方14剂,水煎服。

    2019年9月5日三诊,患者足趾部发热肿胀疼痛消失,周身无不适,复查血尿酸407 μmol·L-1,病已告愈。嘱其注意饮食,勿食海鲜、动物内脏,禁喝啤酒。随访6个月未复发。

    4 小 结

    痛风基本病机乃先天不足,正气亏虚,脾运失司,加之酗酒厚味,损伤脾胃,化生湿热浊毒为患,因此在治疗上,郭会卿教授着重强调应着眼于化濁解毒以绝湿浊毒瘀之源。毒去热清,血脉调和,则病易愈。祛毒之法又分为化浊排毒、清热解毒、化湿和毒、温阳化毒4种。临床实践中,郭会卿教授擅用萆薢、土茯苓、苍术、黄柏、虎杖、砂仁、茯苓、通草、薏苡仁等药物,临床灵活加减,常常效如桴鼓。化浊排毒使邪有出路,出路之一在于利小便,利小便选用清热利尿药以利尿排毒,使毒邪从前阴而出,如萆薢、土茯苓。清热解毒是燥湿解毒用苦寒药物攻伐湿毒,有助于截其源流,祛除毒邪胶黏之性,如黄柏、苍术。化湿和毒在于清泻内伏之热毒,健脾胃、泻浊毒,配合宣上通下之品,调畅气血,疏通三焦通道,如砂仁、厚朴、半夏、茯苓等。温阳化毒用于毒邪日久,正气亏损,深入血脉胶腻之湿瘀毒邪,有助于消散有形之毒,使正气得复,如通草、萆薢、露蜂房等。

    郭会卿教授认为,痛风以中焦脾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其中,浊毒是本病的关键发病因素,由体内湿热痰瘀之邪蓄积蕴化而成。采用辨证分期治疗,潜伏期化浊排毒,未病先防;急性期解毒化浊,利湿止痛;缓解期化湿和毒,瘥后防复;久病迁延期补益肝肾,温阳化毒。化浊排毒法贯穿治疗全程,注重未病先防、对症治疗及瘥后防复。同时辨证用药,立体论治、内外相兼。嘱咐患者正确认识病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范治疗,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MBUYI N,HOOD C.An update on gou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for the primary care provider[J].Nurse Pract,2020,45(10):16-25.

    [2] 孙宇洁,奚然然,付书璠,等.中西医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8):71-75.

    [3] RICHETTE P,DOHERTY M,PASCUAL E,et al.2018 upda-ted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iagnosis of gout[J].Ann Rheum Dis,2020,79(1):31-38.

    [4] 佟颖,许雅萱,金汤,等.痹宁胶囊治疗湿浊瘀热型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1,10(5):1-4,10.

    [5] 徐伟超,贾蕊,李欣,等.浊毒病机理论探微[J].新中医,2015,47(9):1-3.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04,1042,1888,2140.

    [7] 马子密,傅延龄.历代本草药性汇解[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7.

    [8]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4:874.

    收稿日期:2022-03-15;修回日期:2022-04-20

    猜你喜欢 学术思想痛风性关节炎 《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思想浅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7年2期)2017-03-09徐福松教授论治勃起功能障碍学术思想总结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12期)2017-03-04《验方新编精要》学术特色研究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6年6期)2017-01-17加味四妙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28期)2016-12-07中医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年10期)2016-11-23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年10期)2016-11-23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现代养生·下半月(2015年12期)2016-03-04论《罗氏会约医镜》的版本流传与学术思想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2014年4期)2014-08-27

    推荐访问:学说 教授 经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