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度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时间:2022-08-26 22:2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6篇

    第一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祭 龙

    张有良

    祭龙是当地百姓非常隆重的一个民族传统习俗。据说:远古时候祭龙都集中在现在庆丰社区的牛龙树(一个村民小组的地名)。因每年正月里的第一个属龙日为祭龙日,祭龙时又杀一头牛,所以就称这个地方叫牛龙树。

    每年祭龙的时候,各村寨每户人家要推选出一名成人男性,携带米酒、山珍、腊肉到牛龙树祭龙。有一年,到祭龙的时候,有一个村的村民来晚了,牛肉、猪肉都被其他村来祭龙的人们吃光,只剩下两只牛脚蹄子。就把两只牛脚蹄子分给迟来的人。就因为这样,这些后来祭龙的和其他村的吵起嘴来,有的还动起武,其他村来祭龙的人称后来祭龙的人为“忙空人”。从那以后,“忙空人”就不来牛龙树参加祭龙,其他村的也慢慢地就在各村寨的附近森林中选找龙树。不知什么时候,祭龙就以各村寨为习俗承传下来至今。

    祭龙一般有以下过程:

    一、产生龙头

    龙头一般由一户或几户农户组成(其中:产生1户龙头)。龙头的主要任务是在祭龙时为大家操办伙食。如:准备炊具、锅、碗、瓢、盆等,采购祭龙时所需的物资,养一头祭龙时杀的猪、一只大红公鸡。今年的龙头要在上年祭龙的当天就产生,产生的办法:用打卦的方式进行。比如:今年有8户人家牵头,每家就推荐一名出来按顺序打卦(不分老幼),打到阳卦的第一个人就当下一年的龙头。

    二、祭龙

    每年农历正月里第一个属龙日(有的村在农历二月),龙头带上米、酒,牵上祭牲猪(无病、无斑点的黑猪)一头、大红公鸡一只,带上炊具,到龙树傍支锅、起灶、烧水、煮饭。先由龙头在龙树上用一根手母指粗的藤子绕一圈,在藤子上挂上松枝,又在龙树上系上红线,挂上红绣球。龙树根上摆放上一斗谷子,斗上面再放上升子,升子里盛上玉米或谷子。在升斗上插上香火,这时候,就可以杀猪、杀鸡。杀猪时猪头要朝龙树的方向。如果当年哪家生得男孩,这户人家就要到龙树下杀一只红公鸡(有的杀一头小猪);
    如果生得女孩,这户人家就磨一榨豆腐来。公鸡的头和鸡卦骨由主人家带回家去看卦,看一家人来年的运气是否通畅、财运如何?鸡肉归入集体分食。

    祭龙的猪、鸡煮熟后,龙头就用一个茶盘,盛三碗斋饭,放上公鸡,猪拱嘴、猪膀子、茶水、酒就在龙树下叩拜祭奠。口中念念有词:求老龙王保佑全村老幼平平安安、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完毕,请老者看卦,看鸡腿骨上和猪膀上的路纹以辨吉凶。

    祭龙的当天,在龙树旁边要吹两支大小不同的唢呐,敲锣打鼓,燃放鞭炮,整个场合热热闹闹。

    全村人,每户带两口小锅或两个小盆来到龙树下进行分份(即分龙肉)。龙肉由龙头进行分,分份完后就在龙树下吃饭(称吃龙肉),吃饭结速后,下一年的龙头就会用铁锅底上的黑灰把今年的龙头脸抹黑,从龙树下把龙头背回家。回家后在院子里摆放一张桌子,由当地比较懂礼数的人把升斗从家里端到院子的桌子上,边端着升斗边吟唱:“香花插在香米上,金银财宝摆四方;
    金银财宝摆四方,四方朋友来相帮;
    金银财宝堆满楼,穿不愁来吃不愁。”其他的男女们就会围着桌子跳起笙来,有的男人弹着三弦,有的男女用山歌进行对唱。到半夜,龙头要煮糖白酒粑粑招待跳龙头的人们,跳龙头要跳至第二天的天亮。再由这个懂礼数的人把升斗端进家,端回家的时候又大声念到:“伤风咳嗽端出去,金银财宝流进来”,跳龙头才算结束。

    参与祭龙的人家不能下地干庄稼活,哪家下地干活,其他的人就要到下地干庄稼活的人家吃饭,而且还要杀鸡款待。祭龙的目的,旨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保护生态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求得人畜平安,这是对者竜地方祭龙传统仪式的记实。

    第二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龙族

    《龙族》读后感(一)

    龙族的感情,用笔最多的大概就是孤独了。

    路明非从小寄居在婶婶家,没有爸妈的爱,叔叔婶婶对自己更是没有对弟弟好,相比之下更会觉得委屈孤独,他学习成绩一般,是个暗恋别人的小屌丝,自然学校里也没有他真正的朋友,唯一能让他感到不孤独的就是在网吧里通宵的玩游戏,也许他整天说的那些烂话也都是在掩饰自己的孤独吧。

    大多数的人总是在想小时候,小时候是多么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泥巴、跳绳、皮筋、风车……一个小小的玩意就能高兴好久。然而现在,学习工作、买车买房……各种各样的问题都要面对。

    有时候想玩下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开机,打开QQ微信,没人找你,还是没人找你,无奈的关机,放回口袋,过了一会儿又情不自禁的掏出手机,如此往复循环……

    “世界喜不喜欢你,取决于你的朋友喜不喜欢你,每个人都有几个真正的朋友,他们喜欢你,就是世界喜欢你。”路明非对绘梨衣说。想想也是,只要你的几个真正的朋友喜欢你,那你就不会感到孤独,可是偏偏有些人就是在面对面的时候忘不了口袋里的手机,吃大餐发朋友圈,逛街shopping发朋友圈,完全忘了正在自己身边的人,也许他需要的是来自大家的关注,而这种关注恰恰是孤独的。

    “朋友在精不在多。”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说。当时读《龙族》的时候,那种孤独感真的是太强了,只要有闲的时间就看《龙族》,或者画画,或者看电影,就是不想感到太孤独,也没有跟那几个真正的朋友聊聊天,谈谈心,当时真觉得自己好孤独,就像全世界只有黑色,自己也是黑色的,有点儿可怕,如果当时跟别人聊聊大概这种感情就不会太强烈了吧。本来自己就不是那种主动找别人聊天的人,看完这本书,觉得自己主动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多参加一些活动、多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孤独了,丰富自己的同时你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龙族》读后感(二)

    《龙族》,讲得是一个衰小孩路明非,一个普通的学生,他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就在他以为他的一生都将如此度过的时候,一封来自美国神秘学院的来信改变了他平淡的人生;;世界有龙!你的使命是屠龙。在热血与神秘的呼唤下,在爱与梦想的抉择下,他毅然选择了未知。陌生的大门向它开启,平凡的中国小孩走向不平凡的屠龙之路,生活变得精彩传奇。

    这是关于“热血”与“抗争”,“成长”与“孤独”的一本小说。这里的每一个人;;衰衰的路明非、孤独的楚子航、酷酷的凯撒,还有那些漂亮可爱的姑娘们;;诺诺、夏弥、苏茜、陈雯雯、酒德麻-衣……他们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都很孤独。这些男孩和女孩们在这部小说里慢慢地成长,学会了坚强、执着和爱。

    路明非的人类社会的人生一直充满了悲剧,从小被父母寄养在叔叔婶婶家,家境贫寒,学习不出色,没有男孩愿意真心跟他做朋友,也没有女生愿意多看她一眼。但是在美国的与哈佛大学比肩的卡塞尔学院却将具有高纯度龙血的他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这隐喻了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之所以没有价值,是因为你被放错了位置。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只要你努力,总能找到一帮与你有着共同志向的朋友,一起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上帝给你关上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户,不要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耿耿于怀,有些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就是你的优点,把自己的短处当做长处发挥出来,你的人生想不成功也难。

    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事业或者成就是一个英雄可以单枪匹马能够完成的,屠龙也是一样。加入一个正确的集体,并在里面找准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成功也就实现了一大半。在集体里,当别人对你有误解的时候,真诚、善良和宽容是最好最珍贵的品质。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别人好,只要持之以恒,胸襟坦荡,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为之感动的,最终都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坚实的基矗只有先做好人,才能后做好事。

    《龙族》,它里面有让人痛哭流涕的亲情,也有让哈哈大笑的片段;
    这是一个关于屠龙者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少年们成长的传奇。这是一场青春的文字盛宴,也是孤独少年成长传奇。

    让我们一起来看《龙族》,让我们享受年华给我们的青春热血。

    我们都有孤独时刻。

    以此来怀念我们都曾有过的孤独。因为有他,才让我们感到雨过天晴、雨过彩虹是多么不易。

    《龙族》读后感(三)

    “死真的让人很难过,像是被封在一个黑盒子里,永远永远,漆黑漆黑……想在黑夜里摸索,可伸出的手,永远触不到东西……”

    孤独,黑夜,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你死时,没有人会为你哭泣,你只会被慢慢地遗忘。凯撒会有整个加图索家族为他哀悼,楚子航会有她的妈妈为他哭得肝肠寸断,但没有人会为你而哭,你只会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记忆,一点不剩。

    路明非,平凡的名字,平凡的男孩,唯一值得注意的便是一个无聊的特长;;星际争霸。不过这有什么用呢,路明非还是路明非,还是那个一无所有的衰小孩。他的人生完美地诠释了“没有最衰只有更衰”这句话。他有父母,但他却连他父母的样子都忘了,寄住在婶婶家里,却只被当作一条狗;
    他有朋友,但他们只把他当作废柴,遇到危险,他永远是跑得最快的一个。但他也有梦想啊,他也渴望着:有一天,自己可以变得强大,拥有足以毁灭世界的能力,但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永远的幻想罢了。

    但他没有想到,有那么一天,他的幻想能成为现实。

    “在你最孤单最无望的时候,有一扇门会在你身边打开。路明非等了十八年,在他最衰的那一刻,门开了。”

    通往卡塞尔学院的门开了,()漂亮的师姐诺诺把他带进了新的世界,在这里,他原本的世界观被颠覆,龙,这个神话中的生物,有一天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而他所要做的是;;屠龙。

    《龙族》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衰小孩路明非成长的故事,他孤独,热血,激情,勇敢,他抗争压迫,抗争命运,即使是一个废柴,即使从没被人放在眼里,他也要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渴望取得优异的成绩,渴望得到父母表扬,渴望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但即使你取得了进步,父母依然注意不到你,他们还会再找一个更加优秀的人来和你比较,在他们眼中,你永远比别人差。这样的情况下,你难道不会感到有一点点的失落,一点点的不甘吗?但我就是我呀,独一无二的我,我有我自己的优点,没有人能够替代我。在你这样想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一点点的孤寂吧。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一股淡淡的苦涩,《龙族》不仅写了热血青年的屠龙故事,更细腻地描绘了一种孤独,这种孤独,即使你站在世界的最高点,即使你受到万人瞩目,却也是挥之不去。面对孤独,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是否能像路明非一般,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 龙族读后感400字 龙族读后感

    第三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委内瑞拉习俗与风情

        委内瑞拉是举世闻名的"美女之国",到目前为止,委内瑞拉因为出了4个"环球小姐"和5个"世界小姐"而名扬天下。委内瑞拉人毫不吝啬的把收入五分之一用于美容和服饰上。在委内瑞拉,选美风俗代代相传。能够参加选美是该国女性最大的梦想,因为那将是她走出贫困家境、步入上层社会的惟一途径。倘若又是才貌双全的小姐,前途更加远大。委内瑞拉人请客吃饭以西餐为主,但吸取了当地传统的烹调方式和佐料。待客的主要食物有米饭、玉米薄饼、豆类食物、牛肉、猪肉、鱼、虾、海味、禽肉、禽蛋、蔬菜、水果等。饮料有咖啡;
    茶、牛奶、可口可乐、啤酒、白酒和各类果酒等。委内瑞拉人请客吃饭是有相互敬酒的习惯,按当地习俗,要等主人敬酒之后客人才能敬酒。

         委内瑞拉的城市建筑规划是西班牙式的,城市的新区多是高楼大厦,有豪华的住宅,也有贫民窟。农村房子的样式比较多,有的是两层漂亮的楼房,有的是用砖瓦和水泥建成的平房, 有的是茅屋。委内瑞拉人一般都活泼好动、爽直热情。当你初次与他们交往时,就会给你一种说话滔滔不绝和“见面熟”的感觉。无论你与谁打交道或请求他们帮忙,他们一定会热情相助和尽量使你满足的。他们的性格跟穿着很相似,委内瑞拉人平时穿着比较随便。在正式场合,男女都穿西装、皮鞋。印第安人的服装式样繁多,他们很少穿西装。

         在委内瑞拉,朋友见面时,互相握手并互致问候。关系密切的朋友之间,见面时还要拥抱和亲吻面颊。分别时也同样。委内瑞拉人非常重视见面时的称谓,认为讲究得体的称谓,表示对他人的尊敬,是基本的礼仪要求。一般的称谓是先生和夫人、小姐。在外交场合,对委内瑞拉的任何女性都可以称之为“女士”。委内瑞拉人对自己的头衔比较看重,一般要在称呼前加行政职务或学术职称。应邀到委内瑞拉人家中做客,最好事先给女主人送些礼物,事后应再寄一封感谢信。在朋友见而互送礼品方面,男士喜欢朋友送上一只好笔或其他办公用品。对于女士来讲,送给她们一束兰花,是最好不过的见面礼,因为兰花是委内瑞拉的国花,它象征着质朴热烈的友情。商务谈判,事先订给会“绝对”必要,委内瑞拉是在抵达前需要先通知对方的少数拉丁美洲国家之一。委内瑞拉商人一般而言,甚为忙碌,谈生意不如一针见血。如果希望利用进餐时间继续谈,可建议对方共进晚餐。午餐谈事情在委内瑞拉不流行。

         委内瑞拉人忌讳“13”和“星期五”;
    认为这是厄运的数字和日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不幸。他们厌恶孔雀,认为它会给人们带来不幸。一旦见到它,便会数日不安。凡与孔雀有关的东西,如孔雀图案,孔雀折花,连孔雀的羽毛等,都被视为不祥之物。他们忌以刀剑为礼相赠,因为这意味着友谊的割断。他们一般不喜欢浓郁食品;
    不爱吃牛油点心,不喜欢吃鸭梨。

        到委内瑞拉从事商务活动,加拉加斯1-6月,9-11月最宜往访,而马拉开波3-6月最宜。圣诞节与复活节前后两周宜免。2月份的嘉年华会周应避免。上述两大城市,水安全。其他地方只可饮瓶装水。

    第四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哈尼族碧约人祭龙由来辨证

    钱叶春

    【摘 要】哈尼族碧约人每年都有祭龙的习俗,并有神话传说证明其祭祀的是龙。文章从另外相似的神话传说故事、祭祀仪式和祭祀的目的、形式三方面辩证,认为哈尼族碧约人的祭龙与龙无关,他们祭祀的神祇应该是寨神。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17(000)014

    【总页数】4

    【关键词】哈尼族碧约人 祭龙 寨神

    一、哈尼族碧约人祭龙简介

    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来游牧于青藏高原。“和夷”是羌人部落迁徙的一部分,就是现在的哈尼族。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哈尼族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元江和澜沧江之间,聚居于红河、江城、墨江及新平、镇沅等县,和泰国、缅甸、老挝、越南的北部山区(称为阿卡族)。而哈尼族碧约人则分散在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主要居住在普洱、墨江、江城、镇沅、景东、新平和元江。

    碧约人每年都举行祭龙的活动。“栽秧前,每年的三月属龙日,是哈尼族的主要竜日,要到竜树前举行全寨性的公祭,`叫祭竜。碧约族(哈尼族中的一个支系)早先的祭竜和近代哈尼族其他支系一样,都只信仰一个竜神”[1]。“祭竜是墨江团山碧约人的重大节日。团山寨子在其后山坡上建有竜神树,蓄有茂林修竹护在竜树周围,把竜神树点缀得更加神圣。祭竜活动由竜头主持,每年祭三次,头竜是二月初二到二月初四,二竜在头竜过后的十二天择属虎,属兔两日进行”[2]24。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举行三竜。“六月二十三日,全寨要杀一头牛祭竜神,把祭竜神得牛肉分给各户……六月二十五日晚,用牛筋骨敲打着簸箕,用干芦苇或易燃的树条扎成火把,点燃后从家里往外撵,把灾难和鬼怪邪魔撵出去”[2]27。可见碧约人祭龙活动很重视,有的地方一年举行一次,有的地方一年举行几次。

    他们所祭的龙是指祭祀村子边一片树林中的一棵树,这棵树叫龙树,或竜树,这片树林叫龙林或竜林。但是,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祭龙或祭竜是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汉语翻译,不是真正的祭龙。如“哈尼族的‘昂玛突’这一仪式过程与众所周知的龙神信仰并没有什么关系,在有关‘昂玛突’的神话传说中也自始至终都没有‘龙’的形象出现”[3]。否认祭龙的认识是普遍的。这些学者认为所谓的祭龙或祭竜,实际上是哈尼族普遍的“昂玛突”活动。

    第五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羌族风情习俗简述

    羌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

    今天的羌族主要聚居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以茂汶羌族自治县最为集中。唐时,一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一部分同化于汉族,今天四川西北部的羌族人是古代羌人中保留下来的一支。羌族人自称“尔玛”或“尔咩”,意思是“本地人”。

    羌族人使用羌语,大多数通汉语。

    1、宗教信仰

    普遍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少数与藏族人居住在一起的羌族人信仰喇嘛教。

    2、节日

    最隆重的是两个,“祭山会”和“羌年节”。

    第一,“祭山会”(又称转山会)。祈祷风调雨顺。祭山会的时间各地并不统一,有正月、四月、五月之分,亦有每年举行1次或2—3次不等,祭山程序极为复杂,所献牺牲因各地传说不同,图腾不同而有差异,大致可分“神羊祭山”、“神牛祭山”利“吊狗祭山”三种。大典多在神树林一块空坝上举行。一些地方祭山后还要祭路三天,禁止上山砍柴、割草、挖苗、狩措等。

    第二,羌年节(又称羌历年)。答谢天神赐予的五谷丰登。于每年家历十月初一举行庆典,一般为3-5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民间习俗,过羌年时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莎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许”主持,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在茂县一带,过羌年有特殊规定: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

    其他节日还有:“牛王会”,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一月一日举行,节期一天。此日,要让耕牛休息,喂以面馍和麦草。有的地方,要做日月形馍馍挂在牛角上,然后放其出圈自由活动。主人到牛王庙焚香烧纸,并宰羊一只、鸡一只,祈求牛王爷保佑耕牛平安不遭瘟疫。“颔歌节”,主要流行天茂县北部的羌族聚居山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只有妇女参加。“羌族端午节”,也是羌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举行。这天,男女老少都要饮一点雄黄酒,并擦一点在耳边和鼻边,撒一点在门前和窗前,以防蚊蝇虫蛇及秽气进入,保佑家人无恙。凡能走动的人,尽可能到山上踏青踩青露,认为沾了端午露能强身健骨。

    3、饮食

    羌族饮食以自产的玉米、小麦、乔麦、豆类、土豆及蔬菜为主食,一日三餐。饮食主要有蒸蒸饭(面蒸蒸)、烧膜膜、刀片子膜膜、面皮子(面块)、麦拉子(面汤)、土豆磁粗等。

    特色食品为蒸蒸酒、血膜膜等。普遍吸食自产的兰花烟。

    羌族人将玉米磨成细颗粒、蒸成玉米饭,称为面蒸蒸;或加蔬菜煮成玉米稀饭,称为面汤;有的是将玉米磨成面,不经发酵加以麦面做成膜,用锅炕而后再用火烧食,俗称"锅塌子"。

    制作饮食、烹调较简单。常见万法是玉米粥内加蔬菜,叫“麦拉子”,用大米煮到半生拌玉米面蒸熟,此饭如以玉米面为主叫“金裹银”,以大米为主叫“银裹金”。有把青棵或小麦做炒面用以放牧或外出时食用。

    蔬菜有青菜、莲花白、萝江 园根、花椒、辣椒、瓜类和豌豆、黄豆、杂豆、雪山大豆等豆类。吃新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莱和萝卜叶子泡的酸菜及青菜等做的腑菜。羌族地区资源丰富,经济林木有花椒、核桃、茶树、漆树等,还盛产虫草、贝母、鹿茸、庸香等名贵药材。

    羌族人平时很少吃新鲜猪肉。一般在冬至后杀猪,喜欢将猪肉连皮带毛切成小块,挂在梁上以烟熏干,做成“猪膘”,存放越久远,颜色越黄越是珍品。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猪膘可以用作日常炒菜助调料,也是赠送客人的上等礼品。杀猪后的新鲜瘦肉,洗净后灌进小肠作香肠,一般在年节食用。

    羌族酿酒的历史也非常悠久,羌族男人皆有海量,所以虽喜豪饮,但却很少烂醉滋事。独特的饮酒方式是喝咂酒。酒以青稞、大麦、玉米酿成,封于坛中,饮时启封,注入开水,插上竹管,众人轮流吸吮,因而称之为喝"咂酒"。

    4、习俗

    (1)跳“萨朗”是羌族的一大特色。

    “萨朗”为羌语,意为:“唱起来,摇起来”。羌族的“萨朗”在藏语中,是“锅庄”的意思,可译为“羌族锅庄”,是羌族古老的民间自娱性舞蹈,流行广泛,在羌族民间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音乐体现了羌族民间音乐的整体特色。舞蹈粗犷豪放,节奏清晰,强拍突出,顿挫有力。

    羌族生活的区域长期与藏族比邻,深受其影响,羌族的一些生活习俗、文化现象和语言均融入藏族成分。羌语的“圆圈舞”本应称作“洒朗”,但因随藏俗现在被人们几乎都称作了“锅庄”。

    羌族“锅庄”的种类很多,有供老人跳的“老年锅庄”、有礼仪性的“迎客锅庄”、还有顾名思义属于未婚男女的“青年锅庄”等等。

    “萨朗”的种类很多,又分为“喜事萨朗”和“忧事萨朗”,不同的萨朗,动作风格也不同。参加者大都围成圆圈状或者开口的半圆而舞。“喜庆萨朗”多于场院或火塘边举行。舞者有的男女各半圈,有的男女间隔、男前女后站成圆圈或弧形,人数不限。舞蹈过程无伴奏,歌舞相伴。歌词以四音节句式结构为主,富于歌唱性,内容多为颂扬神灵、赞美劳动、歌唱爱情与友谊等。“忧事萨朗”仅在葬礼上跳,不是很普遍。音乐多具吟诵性,节奏平稳。萨朗一般都是自跳自唱。

    黑水县色尔古特有的《女子锅庄》,也是有着特殊诱人情趣和魅力的圆圈舞蹈。服装艳丽、精神焕发的姑娘们在《女子锅庄》开场前,首先要接受村寨中德高望重老人们的诵经、祝福和按照礼仪饮一巡咂酒,然后才开始跳舞。

    舞蹈形式和语汇雷同于藏族“锅庄”,但又远比藏族“锅庄”动作幅度大,速度快,转身多,其优美程度简直可以称作表演性舞蹈。而极为罕见的是,姑娘们经常面向圈外作舞,以展现每个人的身姿容颜。随着乐曲展开和节奏的加快,少女们从优美、抒情的集体舞蹈转入各自显示摆动“髋关节”幅度与技巧水平的独舞竞赛。她们有的在旋转中快速摇动髋部;
    有的在左右摆动髋部数次后,紧接一个原地旋转;
    还有的在原地连续地做着 360度的髋部大回旋摆动。每当这时,她们的肩、臂、腰、臀、腿以至双脚,无处不迸发出女性青春的魅力。这些姿态各异的旋、摆,使身上佩戴的各种饰物也随摇晃而发出叮铛撞击声,更增加了舞蹈的韵律感和动态美。姑娘们个个不但显得格外热情洋溢、端庄大方,而且竭尽所能地表现自己舞蹈技能的高超、娴熟和“三道弯”身段的优美。其目的只有一个,要以此来获得小伙子们的钟情和爱慕。

    歌舞除了“萨朗”,还有“跳盔甲”。跳时吼声震天,威武雄壮。把勇武不屈、豪放豁达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粗犷淳朴的古代民风跃然再现。

    (2)吹羌笛。羌笛是羌族最著名的乐器,音色明亮柔和,哀怨婉转,悠扬抒情,牧人常于山间吹奏自娱。古羌笛既是乐器,又是鞭竿,因有"吹鞭"之说。

    (3)缠头也是羌族的特色。

    羌族缠头之俗在乾隆年间《职贡图》中已经出现。缠头,即以布帕缠绕头顶,妇女缠头本为羌族古俗,但男子缠头显系四川汉区影响。

    (4)妇女喜戴特大的银质耳环和圈子,其它还有银质的簪子、戒指和牌等饰物。这些饰物也有用玉或珊瑚制成的。妇女腰上佩银质针线盒一个,男子则佩银质烟盒一个。

    (5)白石崇拜习俗。户户羌寨庄房都供奉白石。

    (6)羌族的葬式有火葬、土葬、岩葬三种。

    (7)禁忌有: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
    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
    忌坐门槛和楼梯;
    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5、服饰

    羌族古代服饰多以皮裘、毛麻织品为衣,以“披毡”最具特色。毡的制作工艺远比纺织毛布简单,其产生应该也是三千年前的事。汉朝已有文献记载,唐宋时期,羌族披毡已较普遍。这一服饰传统,至今仍在羌支民族彝族中保存。

    近代羌族服饰基本上承袭了袍服之制,服饰面料仍以皮裘、毛、麻织品为主。

    现在的羌族,男女皆穿自织的白色麻布长衫,形似旗袍。男则长过膝盖,女则袭脚背。妇女衣服绣有鲜艳的花边,领上镶有一排梅花图案银饰。男女都在长衫外套一件羊皮背心,俗称“皮褂褂”,晴天毛向内,雨天毛向外以防雨。还有一种背心是羊毛毡子做的,较前者略长。男女头部皆缠青色和白色的头帕。女的或头顶瓦状的青布一叠,然后以两根发辫缠绕其上作髻。男子也有梳辫包帕子的。松潘、黑水一带的男子蓄发,缠以丝绒编成辫子绕成发髻于脑后。男女皆束腰带,打绑腿,绑腿用羊毛织成,目的是御寒。男子脚着草鞋、布鞋或牛皮靴,行路时多赤足。妇女着尖钩鞋,鞋面素净或锈花。男子亦有穿尖钩鞋的。妇女与男子衣服不同的地方是领边、袖口、腰带和鞋子上常挑有圆圈纹、三角纹等几何花纹图案,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颗梅花形图案银饰。挑绣的图案在都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如植物中的花草,动物中的鹿、狮、兔及人物等等。所挑绣之景物,无不栩栩如生,内容则多含吉祥如意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的意义,如“团花似锦”、“鱼水和谐”等。羌族妇女的挑花历来在我国工艺美术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边缘地区的羌民,服饰多受藏族或汉族的影响。有的甚至穿着嘉戎藏族的服装和鞋子。发辫缠丝绒可能是从藏族传来的。

    6、建筑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35米,有洞槽引水,不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羌族碉楼(羌语称为“邓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用以御敌和贮存粮食柴草。碉楼有四角、六角、八角几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修建时不绘图、吊线、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建筑稳固牢靠,经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第六篇: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哈萨克族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起源及历史:
        关于哈萨克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与塞种人、乌孙、大月氏、康居、奄蔡、匈奴、悦般、突厥、葛逻禄、易萨、回鹘、哈剌契丹、克烈、乃蛮、钦察以及蒙古人等等,有着历史渊源关系,亦即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它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
    这些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孙、康里、卡尔鲁克、克烈、乃蛮、钦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早在汉朝时期,乌孙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孙国。张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孙国,汉朝和乌孙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孙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
        我国历史典籍中称哈萨克为:
    "阂萨"、"曷萨"、"阿萨"、"可萨"等。据民间传说,哈萨克为“ 白天鹅”之意。在突厥语中KAZAK一词为刀剑锋利之意;
    隋炀帝时,西突厥部族首领泥撅处罗可汗跟随隋炀帝东征高丽有功,被封为“曷萨那可汗”,意为锋利可汗,由此也可以推测或者引申为“锋利”、“勇健”之意。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她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后来,哈萨克长大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 相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
    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


        我国共约130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州、木垒县、巴里坤县,少数分布在昌吉、博州等地,另外在甘肃、青海也有少量分布。新疆哈萨克族约120多万人,人口数在新疆各民族中列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约100万人。


    哈萨克氏族部落及家庭:
        哈萨克族由于长期处于游牧状态,形成了游牧宗法封建制社会形态。在这种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同时又保留着以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氏族制度,由可汗、苏丹、部落头人、宗教上层、大小牧主组成封建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牲畜、草场和生产工具,享有各种封建特权,对广大牧民进行残酷剥削。
        在游牧封建宗法社会中,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各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印记和口号。作为哈萨克人牢记自己的氏族关系、部落印记、部落口号和先祖数代以上的姓名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的人可以记住十多代以上祖先的名字。这些系谱提供了各氏族、部落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也是同一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履行职责、维护自身及部落权利的重要依据。
        哈萨克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传统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允许一夫多妻,实行“艾明格尔”婚姻制度(即寡妇内嫁兄弟)和幼子继承财产制(幼子继承父母最后部分遗产)。哈萨克族不允许近亲结婚,同部落的结婚必须相隔七代以上,民间还有相隔七条河才可结婚的说法。习惯上儿子的第一个孩子要送回父母身边作父母的“亲生子”,彼此遵从父子称谓,本来的父子辈成为平辈,以兄弟姐妹相称。

    哈萨克语言文化: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融合了其他部落语言而形成了现代哈萨克语。
        20世纪初,哈萨克族对察合台文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习惯上被称为哈萨克老文字,并沿用至今。哈萨克语共有九个元音,二十四个辅音音位。哈萨克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代会期间使用的五种语言之一。

       
        哈萨克人在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中铸就了正直、淳朴、勇敢、团结互助的民族个性,并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但由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保存下来的书面文学作品数量不多。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传说很丰富,包括神话、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等。诗歌包括民间长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传奇长诗等。

    这些文学作品对哈萨克族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演变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哈萨克族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哈萨克诗人阿拜?库南巴依、有著名诗人艾赛提?纳依曼、女阿肯额勒斯江、以及新源县土生土长的近代诗人唐加勒克等。 

    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民间对唱形式,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骏马和诗歌,被誉为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哈萨克族通过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阿肯”弹唱,即兴赋诗的熏陶,使哈萨克族被誉为“诗歌民族”,而且也造就了哈萨克人能言会道、出口成章的本领,不仅男女老幼人人爱唱、会唱,而且还有“职业性”的民间歌手——阿肯。
        “阿肯”是哈萨克族的骄傲,是“诗歌民族”的杰出代表。“阿肯”凭一只冬不拉和嘹亮的歌喉,即兴随口编唱歌曲,技艺娴熟的“阿肯”既是智者的化身,又是文学巨匠,因此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他们是民间艺术的保存者、传播者和创作者。
        阿肯弹唱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即兴赋诗弹唱。当众吟唱,出口成章。第二种,弹唱叙事长诗。通常只能由少数专门从事长诗演唱的高级“阿肯”担任。第三种,对唱。又可分为三种形式:群众性对唱,苏列对唱和吐列对唱,阿肯对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大批知识丰富的哈萨克青年加入了“阿肯”的队伍,“阿肯”弹唱的表现形式更趣丰富多彩,由过去民间自发的个人行为,变成了由政府组织的群众娱乐活动。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阿肯”登台献艺,观众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阿肯弹唱会期间还举行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各种民间竞技比赛,成为哈萨克民族文化博览会。

    哈萨克音乐和舞蹈:
        音乐: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数量大,质量高,内容丰富,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乐曲含蓄与奔放、缠绵与粗犷并存,融东、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是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些优美动听的民间器乐曲,象草原盛开的鲜花,葱郁芬芳,沁人心肺,激荡着哈萨克人生活的激情。《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是哈萨克民歌中的著名歌曲,在全世界流传。
        舞蹈:哈萨克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及日常生活在舞蹈中都有充分展示,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剪毛舞”、“擀毡舞”、“天鹅舞”、“走马舞”、“小骆驼舞”、“割草舞”和“鹰舞”等优美舞姿,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哈萨克舞蹈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
        乐器:
    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可分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种。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是哈萨克的主体乐器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哈萨克民间工艺 :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雕刻等工艺品,其中不少手工制品做工精细,技艺精湛。
        刺绣:哈萨克妇女大都自幼学习刺绣,掌握挑花、刺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各种刺绣技术,能用丝线和金线在各种绒料、绸缎上刺绣,图案多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 多用对比色,色彩大方、鲜艳,表现风格不落俗套,具有浓重的草原气息,反映了哈萨克族朴实的审美观。哈萨克族毡房内的挂壁、花毡、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木制工艺品:用质地坚硬的木材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如木碗、木勺、冬不拉及各种动物造型等。
        金银珠宝工艺品:哈萨克人喜欢有用金银珠宝加工制作各种首饰和日用装饰品,造形美观,精巧玲珑。
        马鞍:哈萨克人对马鞍特别重视,马鞍上布满了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装饰图案,其形制及装饰特点可分为三类: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
        马褡子:马褡子用自制的毛线手工编织而成,厚重结实,经磨耐用。上面用不同的色线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朴素大方,结构严谨,丝条均匀。

    哈萨克族服装服饰:
        由于哈萨克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也使其服饰打上了浓重的游牧民族特有的烙印。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材料取之于牲畜和野生动物的毛皮,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内外衣的领口、袖口、胸口、裤角绣上图案花纹。男子喜穿衬衣、长裤、坎肩、长袷袢,宽大、厚实,便于骑马放牧。成年男子帽式有多种,冬季戴羊羔皮、狐皮、水獭皮制成的四棱吐马克(帽子)或圆顶帽;
    春夏秋戴白毡黑绒翻边帽,所不同的是,阿勒班部落和柯宰部落男子戴梯形白毡帽,克烈部落男子所戴的是尖顶毡帽。
        小姑娘和少女的胸襟上饰有银元、银制品和各色珠扣。少女戴各色小花帽,以珠子、玛瑙、金银作装饰,帽子顶上插有猫头鹰软羽毛。中年妇女喜穿红、绿、淡蓝大花的连衣裙,尺寸宽肥,上穿坎肩和外套;
    冬季穿绒棉大衣,头上一般戴绣花披巾,老年妇女则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主要饮食: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以食肉、奶为主。由于条件所限,哈萨克人的饮食中很少吃蔬菜,一般多吃羊肉。受其他民族影响,哈萨克人亦吃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散子)、汤面片、拉条子、米粥以及其他饭食。哈萨克族的饮食主要有:

        奶茶:奶茶是哈萨克人最重要的饮食,一日数餐都离不开。在哈萨克族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牧民多饮砖茶和茯茶勾兑奶茶。到牧民毡房作客,必敬奶茶,这是待客的第一道程序;
    如不喝则是对主人的不敬,喝好了,用手捂住碗口,主人即会意,不再添茶。客人多时,偶有茶不够的时候,女主人此时掀开壶盖,以示歉意。倒茶时一般都是家庭主妇、女孩或者其她妇女;
    倒好后再递给男性主人,再转递给客人。在有客人时,家庭女性是不能随便与来客搭话的,以示尊敬。
        馕:馕在新疆历史悠久,也是新疆各民族所喜爱的食品;
    汉史文献中称为“胡饼”、“炉饼”。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戈壁沙漠时,身上带的食品就是馕。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馕饼做好后,再贴在特制的专门用于烤馕的馕坑烤熟。哈萨克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时,因为没有馕坑,就用一种叫做“塔盘”的烤锅(铁制的上下两个平锅)烤馕,在“塔盘”的上下放上干牛粪或者是木柴做为燃料,将馕烤熟。
        手抓肉(纳仁):手抓肉也叫纳仁,是哈萨克族的主要食品。把羊宰杀后,把羊肉切成大块,按腿、肋骨、胸等部位分块,连同羊头、肝、心、肺等一起放在锅里加热烧煮,煮沸后撇去血沫。待肉煮熟后,在汤里放上盐和洋葱,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是面片,捞出盛盘,把面片放在盘底,块肉放在上面,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并撒些洋葱末等调味品,然后用手抓着吃。吃完后,主人还要请客人喝碗原汁肉汤,以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一般煮的羊肉、马肉或者是牛肉都叫纳仁。
        烤肉:烤肉主要是在招待贵客和外出狩猎时食用。贵客光临后,哈萨克族就宰杀肥羊,取出其内脏,不剥皮,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碎肉装进野生动物的肚子,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别有风味。牧民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也别有情趣。
        熏肉:哈萨克族每年入冬前都要宰杀牲畜,为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准备,为了便于保存必须将水份熏干。将肉切成条状,然后撒上一些盐;
    再将肉和灌好的肠子挂在支好的木架上,放在暖房,用火炉生上旺火,使暖房保持较高的温度,将肉里的水份耗干,大约五六天就可以食用了。传统的熏肉是用干牛粪、松树枝或者木柴熏成的。一般条件好的家庭,每家要宰杀一头大畜(牛或者马);
    这些熏肉一直要吃到来年的春天。此外,还用小块肉做成各种马肠、香肠。
        奶制品: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之外,还制成各种奶食品。
        奶油:是把刚挤出的奶的表层上的一层油,舀出后灌进羊肚,积多后,放进锅里煮,再倒进皮囊内打制成奶油。
        酥油:是在制取奶豆腐后,将黄水灌进像麻袋一样大的装有酸奶子的皮囊内,然后再在皮囊内用捣奶杆子上下搅动约1小时,囊内的上层就浮现出酥油,打出后,加点盐,味道香郁。
        酸奶疙瘩:是将皮囊内的酸奶倒进甜奶内,加温煮后,再倒进皮囊,用纱布挤掉黄水,晒干呈白色,就叫酸奶疙瘩。黄奶疙瘩,是用少量的酸奶倒进甜奶内,放在铁锅内煮干,呈淡黄色。这种奶疙瘩含油质多,味香甜。
        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味酸甜,色奶白,酒精度可达数度,不仅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也是款待贵客的玉液琼浆。马奶子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中国古代史书上称其为“八珍”之一。每逢青草茂盛、母马下驹时,便开始挤马奶酿造。当秋后草木枯干后,就让马驹入群,停止挤马奶。
        抓饭:哈萨克族称抓饭为“扒劳”。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和清油(植物油)。

    将大米洗净,用水泡上。羊肉剁成大块(连骨头一起剁),胡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洋葱剥皮后切碎。做抓饭一般用生铁锅。先用清油炒肉,后炒胡萝卜、洋葱,炒至半熟,放大米、清水、盐、不要搅动,盖上锅盖焖上40多分钟即熟。吃抓饭时,客人要先洗手。主人一般把抓饭盛在盘子里,请客人用手抓着吃,故得名抓饭。 

    哈萨克族民居:
        哈萨克族传统上,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按季节转场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 活。在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土打墙住房。


        毡房是游牧转场时适合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毡房的骨架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上半截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条,柳树枝杆和芨芨草做成圆栅,下半截用笔直的木杆搭成圆锥性骨架,然后上下两部分结合就搭成了毡房的框架。毡房顶部留有 天窗,并有一块活动的毡块,可以拉动,用以通风或者是挡风。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的,一般毡房用六块毡墙,每块毡墙宽约2-3米,高1 .7-2米。
        毡房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内部却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条。毡房门一般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儿媳妇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
    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
    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
    正中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品和饮具;
    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
    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陈列有序。毡房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个客人也不显得拥挤,客人食宿于毡房,尽可享受哈萨克族的种种传统习俗。有时,在毡房里还举行赛歌会、阿肯弹唱或舞会。
        哈萨克族的居所虽然简陋,但是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不论是居住在毡房还是土木建筑的住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
    只要有条件就尽可能把房子收拾的漂漂亮亮,富丽堂皇,尽可能将漂亮的地毯、花毡、壁毯或者壁挂陈设出来。每个哈萨克人家经济条件如何,从房子里面的陈设就可以看出个大概。

    哈萨克历法 :
        哈萨克人根据星体变化的规律,制定了自己的历法。
        哈萨克历一年为365天,分四季,每季3个月;
    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
    另外5天放在哈萨克历的2月,此月为35天;
    哈萨克人根据自己的历法可较为准确的推算出四季转场、接羔、剪毛、配种及播种谷物的适宜时间,对畜牧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哈萨克族人还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 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发好坏,并对新年开头都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动物还得翘首张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它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动物先看到的开头命名,老鼠排第一,依次为鼠、牛、豹、兔、蜗牛、蛇、马、羊、鱼、鸡、狗、猪等,按顺序排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哈萨克族节日:
        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

    它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哈萨克族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正月春分这天(公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

    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 ,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祝愿乡亲们在 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六畜兴旺等。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
        肉孜节: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
    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封斋结束,开斋节的庆祝活动开始,盛大而隆重。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的教民)的宗教节日,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后的七十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在春夏秋冬都出现。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该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此,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只要有条件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还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聚礼之后各家各户要去墓地祈祷,祈求平安。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
        提亲(看家底):说亲一般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长辈包办,事前互不了解对方,完全尊从长辈的意愿;
    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一个姑娘,请嫂子或其他亲戚朋友转告自己的父母,然后由父母请人前往女方说亲;
    第三种是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
    然后再通过双方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
        订婚:订婚仪式是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吉尔提斯”仪式:所谓“吉尔提斯”就是在女方家进行的展示男方家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礼品的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出,供来客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送彩礼:也可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之后,男方家即通知女方家将送来彩礼,让女方家准备迎接。
        出嫁:一般在男女双方家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热闹两三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像办自己家的事一样尽力而为,欢乐与共。
        迎亲:新郎将新娘迎至离家一箭之地,便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而送新娘的一行人,早早下马等侯新郎家来人迎接。新郎家闻讯后,事先选好的人便去迎接新娘,将新娘扶下马,几位年轻的妇女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的毡房前,新郎的诸亲属及邻里一齐出来迎接。
        婚礼开始时,将新娘领进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位青年男子主持,主持人手拿系有各种彩色布条的嫩树枝或小木棍,在新娘面前唱“揭面纱”歌。“揭面纱”歌有固定的曲调,其主要内容是:欢迎新娘的到来;
    夸赞新娘的美貌;
    告诫新娘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
    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等。晚上 ,新郎家要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 。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歌儿一直唱到第二天拂晓。

    哈萨克族儿童成长习俗:
        哈萨克族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视,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有很多传统习俗。
        婴儿降生后,要为刚降生的婴儿和产妇举行庆礼,家庭中的长辈要陪伴着产妇和婴儿守夜,娱乐到通宵达旦。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在婴儿生下的第一个晚上前来庆贺,馈赠“裣什乌”(礼物)。
        小孩命名习俗:小孩命名有多种命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所看到的物件为名;
    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个名字,正好打着了火,就以喊到的名字命名;
    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为名;
    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
    第五种是,以宗教上的经名或著名的祖先和英雄的名字命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革命”、“跃进”、“赛力克”(卫星)、“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命名还要进行简短的宗教礼仪。
        剪发礼:小孩长到2-3岁时,要给孩子进行第一次剪发。这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穿上新衣、设宴请客。当客人吃饱喝足后,就由本地的老年人轮换着给孩子剪发。
        男孩割礼 :根据伊斯兰教教规,在男孩5-7岁时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切除,以此表明成伊斯兰教徒,为此而举行的仪式为割礼。哈萨克族的割礼仪式的规模仅次于婚礼,在进行割礼前,男孩的父母要给他准备新衣服、新被褥、新枕头等。在举行割礼仪式的前一天,受割礼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村里同龄小孩的陪同下,骑着马走亲串友,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并通知他们参加割礼仪式。亲朋好友要送衣服、衣料、腰巾等礼物给男孩,并给骑来的马头上悬挂各色布条,等孩子转一天回来,男孩子骑的马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布条。非常隆重。亲属们还为其送鹰羽、小羊、牛犊、马驹等。马驹耳朵上打上记号,名为“割礼马”。割礼习俗保留至今。
        骑马礼仪:男孩子5~7岁时举行一次骑马仪式,这天小孩头戴插有鹰羽的帽子,骑上备有特制“乙”型小马鞍的马前去拜见亲友,亲友们除给小孩赠送奶疙瘩、包尔沙克等食品外,还要赠送马肚带、马镫和马鞍等礼物,至此,小孩便有了自己的马鞍具。

    哈萨克族见面礼仪: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淳朴、真诚、好客的民族,在见面礼仪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哈萨克族的见面礼简朴而真诚。凡遇到熟人和长辈,总是以右手贴胸,稍稍欠身问好。

    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之意)。其内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侯。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即使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如遇天黑、下雨或有其他困难的人,也都热情招待,不取分文。哈萨克族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哈萨克族待客习俗:
        到哈萨克族牧民家做客,客人不能骑着马直接来到主人毡房跟前,而要在距主人毡房较远的地方下马,牵马而来。进毡房时,客人不要亲自揭起帐帘,而要等主人揭起并躬腰迎请之后才进入。进到毡房后,必须按论资排辈,男尊女卑的规矩入座。当客人离开时,主人除一再挽留或者一再请你再来,他还会热情地为你牵马理鞍,扶你上马。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将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哈萨克人说:“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中,一半是客人的”。因此,对於前来拜访或投宿的人,不管曾经相识与否,他们都予以热情的接待。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最主要的食品是“纳仁”。在进餐之前,要请最主要的客人举行一种叫做“巴塔”的宗教仪式,就是把要杀的羊牵进毡房,或是在毡房门口,请客人过目和允许;
    客人要代表来客对主人表示感谢和祝福。这时主人才把羊拉去宰了。吃肉之前,主人和客人都要先洗手。进餐时,主人要把羊头放在主要客人的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在吃肉之前,先要用小刀削下羊头脸面的一块肉,送给主人,或是放在盘中;
    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孩子,或是座中的最幼者,意思是希望晚辈听长辈的活,然后把羊头还给主人,等这些礼节结束后,大家才开始吃肉。
        当茶足肉饱以后,盆盘狼籍时,主人还以一大把碎肉凑到客人嘴边,用十分恳切的言词劝客人吃下,以表达客人的美意。
     
    哈萨克族崇拜猫头鹰的习俗:

        哈萨克族妇女的帽子不但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判断少女是否已经出嫁。因为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早就认识到猫头鹰是益鸟,而且猫头鹰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凭借敏锐的目光 分辨一切。所以哈萨克人将它们视为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象征,并可带来吉祥。同时也视猫头鹰的羽毛为珍品,悬挂在毡房的壁挂上,装饰在帽顶上。经过历史的演变,猫头鹰羽毛就成了少女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和未婚少女的标志。
     
    哈萨克族宗教信仰:
        历史上,哈萨克族和世界上其他许许多多民族一样,有过原始的图腾崇拜,如太阳、火、老鹰、狼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后来又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等,八世纪后有部分氏族部落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直至十六世纪伊斯兰教才基本上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至今也还残存着原始的萨满信仰和拜火、拜日等习俗;
    相比较而言,哈萨克族整体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意识较其他穆斯林民族淡薄,这体现在哈萨克族居住区的清真寺很少,神职人员很少,经常参加伊斯兰教宗教活动的民众也少。尽管如此,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民俗风情方面的影响仍然是无处不在的。
        伊犁河谷的哈萨克族同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大多数一样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教义。

    哈萨克族葬俗:
        哈萨克族人的丧葬礼仪基本上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但也保留了某些萨满教的风俗。在人死之后面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干净的布盖住死者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停放1~3天,向亲友们报丧,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在距离死者很远的地方就开始高声歌唱“丧歌”,然后一一抚摸拄着“哭丧棒”的男性直系亲属的肩头,安慰死者亲属。然后洗尸体,用白布裹尸。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丧葬是不用棺材的;
    人死之后,请阿訇给死者祈祷赎罪。将尸体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阿訇念经)仪式,众人齐声祝愿死者的灵魂安息。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在死者入葬7天后举行过“7天祭”、“40天祭”、“周年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称墓地为“麻扎”,他们重视对麻扎的保护,通常都不让非穆斯林到那里去,更不许牲口进入。谁若在麻扎挖土,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年纪大一点或社会影响较深的人,在葬后一周年时,要杀掉死者生前的乘马,将马头放在树上或高崖上以示敬重,马皮割成若干条块分给大家。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摔跤、阿肯弹唱等以示悼念。

    赛马:
        歌与骏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所以哈萨克族也被誉为“马背民族”。正因为哈萨克族爱马、嗜马,所以也培育出了被汉武帝誉为“天马”的“伊犁马”。赛马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婚礼和喜庆节日里举行,而且是最后的压轴节目。哈萨克族的赛马有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比赛形式,参赛骑手大多数是十几岁的男孩。赛走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耐力、奔跑姿势等,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既要使马稳健奔跑,还要保持奔跑中马的优美姿势。赛奔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一般有成年马、一岁马和种马比赛等三个项目。赛马参加者少则数十骑,多则几百骑,观者成千上万。比赛场地多在宽阔的草原和牧场,设直线跑道或者环形跑道。赛程的长短可自由规定,短的有数公里赛跑,长的有数十公里赛跑。赛马没有鞍辔,骑手一律骑光背马。比赛开始,骑手排列在同一起跑线上,号令一响,群马奔腾,风驰电掣,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赛场上,马头攒动,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声响彻天际,其势蔚蔚壮观矣!
     
    叼羊 :

        叼羊是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群众 性传统娱乐活动。它在激烈的竞技中,充满着惊险与欢乐。活动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 祷,参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白色或者青色的山羊,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 俯身抬起,或夹在蹬带下,或驮于马背上,不择道路地 狂奔。其他骑手也不甘示弱,紧追不舍,争夺得难解难分。在比赛中,经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最后,得胜者在鸣金声中怀抱战利品,在坐骑的长嘶声中和观众的欢呼声中冲出赛场。
    叼羊活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围观者常常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场面壮观,群情激奋,大有山呼海啸之势。

    “姑娘追”:“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 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在宽阔平坦的草原上,聚集着众多围观的人群。

    参加姑娘追的 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 点缓缓行进。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调情戏谑 ,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而不能 有任何其它举动。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首先机敏地调转马头,姑娘随之策马扬鞭,穷追不舍,一边用皮鞭抽打那 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 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

    在场的观众,有的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为小伙子呐 喊加油。一时间,掌声、欢呼声、哄笑声响彻草原。当 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 在他的头顶上虚幌或轻打而已;
    否则姑娘可以将小伙子打的人仰马翻,落荒而逃。这种游戏一般要持续数 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 兴为止。

    如今,“姑娘追”已不仅仅是未婚青年男女的活动,已 婚青年和成年人也都可以参加。其他民族的客人遇到机 会,也可以一显身手,不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骑术, 同时还要向姑娘讨好,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推荐访问:石屏 习俗 风情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石屏花腰族祭龙节风情习俗 云南石屏彝族祭龙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